2014考研政治精選實用教程

2014考研政治精選實用教程

《2014考研政治精選實用教程》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李海洋

基本介紹

  • 書名:2014考研政治精選實用教程
  • 作者李海洋
  • ISBN:9787300169019 
  • 頁數:572
  • 定價:59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
詳情介紹,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詳情介紹

本書是考研名師李海洋老師積多年心血寫成的,是一本與市面上其他政治輔導書都大不相同的考研政治“全書”。全書五個部分包括了考研政治各科課程,全面覆蓋考研知識點,並在考點內涵的解析上下了工夫,難點考點解決得比較徹底,而且特別注意了深入淺出,把考點與考點之間、考點群與考點群之間的關聯性講明。全書層層歸納、步步為營,對每門課程都有總體說明,對其中每一章又有詳細分析,講明其內在邏輯、考查重點和備考規律。邏輯清晰,考點明確,線索突出。

作者簡介

李海洋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資深學者,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全國考研政治旗幟性專家。北京市優秀教師,中國歷史唯物主義學會副秘書長,中國高教學會馬克思主義研究分會副會長,哲學博士,研究生導師。理論功底雄厚,教學藝術精湛,思路深透,語言暢達,深入淺出,精闢透徹。對考試的重點、難點把握精準,授課針對性極強,使歷屆考生成績大幅提升,深受廣大考生歡迎,被譽為“馬原輔導第一人”。

內容簡介

全面覆蓋,解析深透。
寫這本教程,在考點內涵的解析上下了工夫。難點考點解決得比較徹底,而且特別注意了深入淺出,儘量使對難點的解析並不難讀。同時,注重解析的全面性,把考點與考點之間、考點群與考點群之間的關聯性講明,並且嚴格把握“度”,既不把問題搞複雜以示玄奧,也不刪繁就簡,避重就輕。
層層歸納,紮實系統。這本教程不是一片平面的文字,而像一張立體的網路。不是堆砌文本、羅列知識,而是層層歸納、步步為營。為拾級而上的攀登者在每一篇章都預留了落腳點,使讀者俯仰之間皆有依託。書中對每門課程都有總體說明,對其中每一章又有詳細分析,講明其內在邏輯、考查重點和備考規律。
邏輯清晰,考點明確。
這本教程極其清晰地突出了邏輯線索,非常明確地定位了考點。一方面從總體上以“邏輯板塊和章節布局圖”標示出每一部分內容的整體邏輯線索,另一方面以“××板塊考點群邏輯結構圖”標示考點群和考點群之間的邏輯關係,從巨觀和微觀兩個層面把整個教程內容的邏輯線索勾勒出來。線索一出,考點畢現,星羅棋布,一目了然。
體例合理,功能突出。
本書的體例不是任意而為,而是以考生為本。欄目設計完全以考生提高複習效率為原則。簡練平實,一語破的。明示考生“考什麼”、“怎么考”。依本書體例讀書,可保證複習過程的有效性,避免“抖空竹”;不再“繞圈子”,而是“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在第一時間掌握考查規律,抓住邏輯線索,明確重點考點。
注重細節,高效實用。本書的五部分內容包括了考研政治各科課程。對每門課程的總體說明,分為“課程特點”
“內容概要”“邏輯板塊”“命題規律”。並先以圖解形式展示每一“考點群”,指出與章節的對應關係,如
“‘唯物論板塊考點群邏輯結構圖’(第二章第一節)”;再對每一章內容進行總體說明,包括:
“備考提示”“考綱線索”“核心考點”“直擊2014”“章節框架”“考點詳解”;為進一步明確輕重緩急,還特別在
“考點詳解”正文中,對每一考點的命題性質逐一標註:如“(分析題命制重點)、(選擇題命制重點)、(一般了解)”等。對於重點文字表述用波形線專門標出:如“
從對立中把握同一,從同一中把握對立。這是辯證認識的實質所在。”
如何使用這本書?
首先,短時間內泛讀全部內容。
建立框架,梳理線索。這是複習考研政治特有的任務,是適應考研政治命題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形成強大解題實力的先行步驟。為此,可暫時不求甚解,只觀其大略,“跑馬圈地”,“占山為王”。對總體內容形成初步印象。在泛讀的過程中,要先閱讀對每部分、每章節內容的總體性說明,以了解全貌,再重點把握邏輯線索。我們可以通過
“邏輯板塊和章節布局圖”,明確邏輯板塊和章節之間的對應關係,通過
“××板塊考點群邏輯結構圖”,了解每一板塊中考點群之間的關係。圖文相互印證,形成框架表象。
其次,集中力量精讀重點內容。
破解難點,把握考點。精讀的目的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破解難點,把握考點。對重要命題角度形成解題思路,對重要理論表述形成準確記憶。為達成此目的須進行三個工作步驟:
一是全面細讀。從“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讀起,可各科分時並進。將第一階段泛讀形成的理論框架進一步網路化,落實到文本段落。目之所及,望文生義。紅線藍線,劍及履及。以形成初步理解,暴露薄弱環節,凸顯難點疑點。
二是破解難點。將所讀各科之重難點部位一讀再讀,反覆揣摩。若有心得,眉批旁批。政治理論課之所以棘手,甚至令許多考生感覺味同嚼蠟,望而生厭,其真實原因並非文字艱澀,而是難點障目。難點不拔,寸步難移。難點一破,豁然開朗。
三是把握考點。通過全面細讀,獲得知識支撐,對於考點可做到“心中有數”。通過破解難點,掌握前因後果,對於考點可達到“心中有底”。難點不僅是考點,也是邏輯支撐點。難點既破,思路貫通,全局活絡,考點則水落石出。
在這三步驟當中,穿插著一個有力的手段,就是做題。讀一章書,練一章題。利用練習題暴露盲點,尋找弱點,突破難點,夯實基礎,提升能力。最為有效的方法是使用與章節同步的題冊,做題看書,看書做題。讀練結合,強勁反饋。交叉遞進,方法犀利。為此,同學們可參考《考研政治考點同步1600題》
最後,短時間內再次全面閱讀。
系統串連,理解記憶。這是一次與初次泛讀感覺迥異的高起點、快節奏的泛讀。效果之一是系統串連。將基本理論框架、邏輯線索、重點難點再次呈現,歸納梳理。效果之二是突出考點。在總體把握的基礎上,進一步鎖定重要考點在全部內容中的理論方位,深入理解記憶。
經過對本教程從泛讀到精讀,再從精讀到泛讀的“否定之否定”過程,我們對考試內容的掌握就得到了“升華”。從理論上說,如果操作無干擾、強度不衰減,上述過程得到全面貫徹,其執行結果就應接近於達到對2014年命題熱點有所預期,答案呼之欲出的狀態。這當然是“取法乎上”的理想境界,但也足以使我們看到可以努力達到的目標。
在有限的時間內以最有效的方法達到最理想的效果,這就是本教程的核心理念。讓考生不再因內容多、原理難而感到線索亂、複習苦,能夠從容駕馭考試內容,清晰記憶學科線索,快速突破核心原理,精準形成正確答案。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
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物質世界和實踐
第二節 事物的普遍聯繫與發展
第三節 客觀規律性與主觀能動性
第三章 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節 認識的本質及規律
第二節 真理與價值
第三節 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第四章 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第一節 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第二節 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第三節 人民民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第五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第一節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第二節 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第六章 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第一節 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
第二節 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第三節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第七章 社會主義社會及其發展
第一節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
第二節 社會主義在實踐中發展和完善
第三節 馬克思主義政黨在社會主義事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八章 共產主義是人類最崇高的社會理想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共產主義社會的展望
第二節 共產主義社會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第三節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進程中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
第二部分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和理論成果
第一節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科學內涵及歷史進程
第二節 毛澤東思想
第三節 鄧小平理論
第四節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第五節 科學發展觀
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第一節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形成和發展
第二節 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內容和意義
第三節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
第一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的形成
第二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經驗
第四章 社會主義改造理論
第一節 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
第二節 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和歷史經驗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第五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第一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
第二節 社會主義本質的新認識
第三節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
第六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
第一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我國最大的實際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戰略
第七章 社會主義改革和對外開放
第一節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
第二節 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改革
第三節 毫不動搖地堅持對外開放
第八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第一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二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
第三節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製度
第四節 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第九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第一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
第二節 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第三節 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民主政治
第十章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一節 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第二節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第三節 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第十一章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第一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第二節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思路
第十二章 祖國完全統一的構想
第一節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
第二節 從武力解放台灣到和平解放台灣
第三節 “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
第四節 新形勢下“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重要發展
第十三章 國際戰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節 國際形勢的發展及特點
第二節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依靠力量
第一節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事業
第二節 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
第三節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十五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
第一節 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保證
第二節 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第三節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
第三部分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第一章 反對外國侵略的鬥爭
第一節 資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及近代中國社會性質的演變
第二節 抵禦外國武裝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
第二章 對國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第一節 農民民眾鬥爭風暴的起落
第二節 洋務運動的興衰
第三節 維新運動的興起與夭折
第三章 辛亥革命與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
第一節 舉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幟
第二節 辛亥革命與建立民國
第四章 開天闢地的大事變
第一節 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
第二節 馬克思主義廣泛傳播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第三節 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第五章 中國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節 對革命新道路的艱苦探索
第二節 中國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進
第六章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第一節 日本發動滅亡中國的侵略戰爭
第二節 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性抗戰
第三節 國民黨正面戰場
第四節 中國共產黨成為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第五節 抗日戰爭的勝利及其意義
第七章 為新中國而奮鬥
第一節 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第二節 國民黨政府處於全民的包圍中
第三節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第八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第一節 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開始
第二節 社會主義道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第三節 有中國特點的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道路
第九章 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發展
第一節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初步探索
第二節 探索中的嚴重曲折
第三節 建設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第十章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第一節 歷史性的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第二節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
第三節 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階段
第四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第五節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與經驗
第四部分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第一章 追求遠大理想堅定崇高信念
第一節 樹立科學的理想信念
第二節 理想信念的實現
第二章 繼承愛國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第一節 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傳統
第二節 新時期的愛國主義
第三節 做忠誠的愛國者
第三章 領悟人生真諦創造人生價值
第一節 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第二節 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第三節 科學對待人生環境
第四章 加強道德修養錘鍊道德品質
第一節 道德及其歷史發展
第二節 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
第三節 弘揚社會主義道德
第四節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規範
第五章 遵守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
第一節 公共生活與公共秩序
第二節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規範
第三節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規範
第六章 培育職業精神樹立家庭美德
第一節 職業活動中的道德與法律
第二節 大學生擇業與創業
第三節 樹立正確的戀愛婚姻觀
第七章 增強法律意識弘揚法治精神
第一節 領會社會主義法律精神
第二節 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
第三節 增強國家安全意識
第四節 加強社會主義法律修養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自覺遵守法律
第一節 我國憲法規定的基本制度
第二節 我國的實體法律制度
第三節 我國的程式法律制度
第五部分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一、形勢與政策
二、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