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長江音樂節

2014年長江音樂節

2014長江國際音樂節於2014年4月30日-5月2日在江蘇鎮江世業洲鷺島音樂文化村舉行,陣容涵蓋了眾多兩岸三地人氣巨星及實力唱將,以羅大佑庾澄慶伍佰方大同鄭鈞等人領銜的華語流行音樂最強音或都將悉數亮相,攜手黃綺珊、陳珊妮、萬芳、江美琪、王若琳等溫情系女聲用他們將用最富有感染力、最充滿激情、最能引領流行樂潮的演出讓樂迷們零距離感受華語流行音樂的魅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長江音樂節
  • 時間:2014年4月30日到5月2日
  • 地點:鎮江世業洲長江鷺島音樂文化村
  • 主管:中共鎮江市委宣傳部
舉辦,主題,陣容,亮點,影響,爭議,

舉辦

主辦
鎮江文廣集團、鎮江建工集團、摩登天空、現代快報
承辦
北京華江億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江蘇長江鷺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協辦
上海壹方文化、和氣音樂、北京路上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全程支持
鎮江市金山焦山北固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中國移動、國信·宜和
媒體支持
湖南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光線傳媒、百度奇藝、新浪微博、優酷網、土豆網、人人網、揚子晚報、新聞晨報、Shanghai Daily、當代歌壇、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參考資料:

主題

江豚,是母親河長江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標誌。本次音樂節首次導入公益概念,以“拯救江豚、點亮微笑”作為本屆主題,聯合眾多媒體與愛心企業向所有關注長江國際音樂節的樂迷,呼籲對拯救江豚的重視,打造綠色公益音樂傳播平台。2014長江國際音樂節強調環保公益的主題,旨在通過音樂節這樣的大型活動平台凝聚青年力量,這也是國內迄今為止與公益環保關係最緊密的音樂節。
2014長江國際音樂節2014長江國際音樂節

陣容

2014年音樂節在陣容上更為“大手筆”——從羅大佑、庾澄慶等“導師團”領銜的華語樂壇實力派,到風格各異的各國搖滾樂團,再到“國際范兒”十足的格萊美獲獎藝人專場,3個舞台,44組藝人,290首歌曲。

亮點

羅大佑領銜,華語巨星大碰撞
2014年的長江國際音樂節,吸引了眾多華語歌壇巨星。在最受大眾歡迎的“長江舞台”,羅大佑、庾澄慶、黃綺珊、伍佰等“導師級”人物將領銜華語樂壇眾多實力唱將,帶來各自經典的代表曲目。既有陳珊妮、草莓救星這樣的獨立音樂人,也有方大同、王若琳這樣風格獨特的創作歌手;有能勾起華語樂迷記憶的江美琪、萬芳,也有華語樂壇中生代的代表鄭鈞、庾澄慶、黃綺珊;而長江舞台三天的最後的重頭戲更是分別由搖滾巨匠伍佰、流行音樂教父羅大佑、民謠新起之秀郝雲擔綱。
2014年長江音樂節2014年長江音樂節
唐朝樂隊壓軸,吹響搖滾集結號
與注重流行路線和多元化融合的“長江舞台”相比,“運河舞台”的音樂風格則更為“狂野”,在藝人的選取上基本以國內外的重型樂隊為主,可以看作是為搖滾樂迷量身打造的重型舞台。本屆長江國際音樂節匯集了近些年備受好評的玉麟軍、左右、窒息、薩滿、冥界、霜凍前夜、扭曲機器等國內重量級樂隊,特別是老牌樂隊唐朝的演出,更是近些年難得的表演,這些樂隊的加入將使得運河舞台在演出品質上頗具保障;同時,為了凸顯國際化特性,本屆音樂節也請到了來自印度、泰國、新加坡、波蘭、德國、蒙古等不同國家的代表樂隊,定能讓樂迷品嘗到不同的搖滾味道。
“國際范”十足,Nile Rodgers助陣,打造格萊美盛宴
長江舞台和運河舞台精彩紛呈,而本屆音樂節最具國際化看點的當屬金山舞台。儘管該舞台每天只呈現一組藝人,但都是具備全球頂級水準的格萊美音樂大獎的獲獎者。這其中包括在上世紀70年代對Disco、Funk、Hip-Hop等黑人音樂產生了深遠影響、並在去年憑藉與Daft Punk合作的一曲《Get Lucky》再次成為樂壇焦點的Nile Rodgers,還有來自阿拉巴馬卻奏出濃濃蘇格蘭風情的Ashley Davis,以及發跡於上世紀90年代、成功締造出多首熱門作品的朋克樂團Lit。這三組藝人將分別在音樂節上獻上足足90分鐘的表演,這已經和一場專場演出的時間相當了。

影響

音樂節不該只有音樂
曾與迷笛和草莓都有過合作的長江音樂節,從2013年開始著力打造“島生活音樂派對”的概念,一下子就從扎堆的音樂現場演出中跳了出來。以2009年至2011年為例,趕赴長江鷺島參加音樂節的樂迷人數就以4萬、8萬乃至15萬人次的數字成倍增長,成為國內單日人數最多的音樂節,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影響力,都遠遠超過比鄰的演出重鎮上海。
許多上海的年輕人寧願捨近求遠,利用“五一”和“十一”假期,奔赴長江鷺島,在數百畝青草地上,與數十萬夥伴一起分享美食、啤酒、音樂和濱江美景。而除了欣賞舞台上的明星表演之外,觀眾還能自由地選擇美食派對、足球賽、露天電影、創意集市等主題活動。在長江音樂節的定義中,旅遊和休閒的意味已經遠遠過了音樂本身,而這也正是上海本土音樂節長期被忽略的地方。
“長江模式”或成啟示
2013年,上海西岸音樂節的主辦方已經嗅到了觀眾心態的變化,把滬上音樂節從傳統的綠地公園,搬到了風景更加優美,更適合大眾休閒的徐匯濱江,這也是許多市民在世博後第一次踏足這片新打造的景觀帶。音樂節也巧妙地用“貨櫃”等元素,把音樂節和上海碼頭城市文化相融合,充滿了人文氣息。

爭議

“長江模式”在音樂圈內也曾引起過爭議,有人提出音樂節就應該回歸音樂,不應該讓太多的商業和旅遊因素介入。對於這個問題,長江音樂節總策劃劉斌則認為,在當下的中國,專業樂迷仍然是一個少數群體,從普及推廣的意義來說,把現場音樂提供給那些非專業的樂迷是更重要的事情,只有更廣闊的市場形成、更多的人走進現場來聽音樂,音樂人才是最終的受益者。
其實,這兩年一直有演出商把目光投向崇明、長興兩島,當地政府也願意搭台唱戲,比如崇明前年就曾舉辦過森林音樂節,但是規模和影響力都還與品牌音樂節相差甚遠,關鍵還是需要主辦方通盤和長遠的策劃和運作,長江音樂節五年的摸索經驗或許能帶來一點啟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