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西三環從2014年4月份恢復通車半年來,至少坍塌了10次,根據專家組初步分析,該積水區域地下結構受水侵蝕,加上近期管線產權單位在該區域進行地下管線穿越西三環頂管施工,擾動土體,施工期間雨水滲入造成地基土壤含水量發生變化,誘發變形沉降,逐步形成路面坍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4年鄭州市西三環坍塌事故
- 外文名:Zhengzhou city west ring collapse in 2014
- 坍塌次數:18
事件簡介,事故原因,坍塌歷史,4月10日晚9時40分左右,4月10日0點左右,5月6日,5月8日下午,5月11日凌晨,5月20日,6月21日,7月29日,7月31日晚,8月31日,9月2日,9月15日,9月16日,9月20日,9月23日,11月12日上午,12月5日晚上19點左右,2015年3月12日早上,
事件簡介
鄭州市西三環從2014年4月份恢復通車半年來,至少坍塌了16次,其中僅中原路和西三環交叉口就坍塌了11次,建設路西三環坍塌3次,西三環沁河路、西三環化工路、西三環隴海路、西三環與長江路各坍塌1次。2014年9月20日上午,鄭州市中原路西三環坍塌處近200平方米的區域被圍擋,9月2日和9月15日兩個塌陷坑的連線處已被挖斷,連在一起,施工人員正在整修。塌陷坑內的瀝青路面已被清理出來,堆放在塌陷坑的旁邊,坑內深度相比之前下挖將近1米,坑底距離路面近4米。整個圍擋區占據東半幅兩個機動車道,造成了道路擁堵,過往市民怨聲載道。
事故原因
根據專家組初步分析,該積水區域地下結構受水侵蝕,加上近期管線產權單位在該區域進行地下管線穿越西三環頂管施工,擾動土體,施工期間雨水滲入造成地基土壤含水量發生變化,誘發變形沉降,逐步形成路面坍塌。
鄭州西三環快速化工程是在2012年9月開始建設的,到今年的4月正式通車,距不完全統計,通車半年來路面已塌陷了15次。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鄭州道路各類地下管線逐年擴容,地下管網種類繁多。鄭州西三環路段承載了鄭州出城一半以上的交通量,重型車輛通行密度較大,地下新舊網線就受到擾動之後就易發生滲漏,誘發塌陷。同時,8月份以來鄭州的降水較多,鄭州西三環有兩處路口都是鄭州市比較容易積水的區域,管井滲水長期侵蝕了道路的地下結構,就造成了路面結構層以下脫空,導致老路基出現沉降、塌陷。此外,引熱入鄭工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擾動了道路土體,誘發了相關區域進一步沉降變形。
坍塌歷史
4月10日晚9時40分左右
一輛渣土車行至中原路與西三環交叉口西側時,遭遇路面塌陷。
4月10日0點左右
路口西南側慢車道上又發生一起路面塌陷,一輛壓路機後輪卡進塌坑裡。
5月6日
中原路與西三環交叉口東北側左轉車道上,一輛路過的渣土車被“坑”翻。
5月8日下午
一輛公車和一輛渣土車經過西三環與沁河路交叉口東側,被塌陷的大坑卡住車輪,無法動彈。
5月11日凌晨
一輛拉沙的貨車經過西三環與長江路交叉口北側,被塌陷的路面絆翻。
5月20日
中原路與西三環交叉口向北約100米處,出現一個約5平方米的塌坑。
6月21日
建設路西三環立交橋下發生一起路面塌陷事故,塌陷面積約60平方米。
7月29日
中原路與西三環交叉口西南角,一個BRT公交站台進出口處路面塌陷。
7月31日晚
建設路西三環立交橋下發生一起塌坑事故,一正行駛中的公車左後輪陷進塌坑,乘客被緊急疏散。
8月31日
建設路西三環立交橋下路面坍塌,交通擁堵嚴重。
9月2日
中原路與西三環交叉口西南角橋下,出現一個6平方米的大坑,一輛公車左後輪陷入。
9月15日
中原路西三環立交橋下南側中間位置出現大坑。
9月16日
中原路西三環交叉口立交橋下,15日的塌坑繼續向東塌陷。
9月20日
一輛後八輪救援車來到中原路與西三環交叉口塌陷現場,準備搶險時不幸陷入塌坑,成了西三環第13次塌陷的被“坑”對象。
9月23日
中原路西三環東南方快車道上出現塌坑,距離9月2日和9月15日的塌坑約10米,塌坑面積大約10平方米,坑深3米左右
11月12日上午
西三環中原路交叉口向北500米路的人行道上,再一次發生塌陷事故。
12月5日晚上19點左右
這次的塌方地點位於西三環化工路東北角的非機動車道上,施工車往後倒車時陷到坑裡了,大坑一米多寬、半米多深!
2015年3月12日早上
當天早上,鄭州環衛工在馮師傅在西三環隴海路清掃路面的時候又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