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的五年,是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城鄉面貌明顯改觀、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克服困難,開拓進取,圓滿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大石橋市政府工作報告添加概述
- 類型:工作報告添加概述
- 時間:2011年
- 地區:大石橋市
2010年工作回顧
“十一五”時期的五年,是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城鄉面貌明顯改觀、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的五年。五年來,在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有效監督和大力支持下,市政府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克服困難,開拓進取,圓滿完成了“十一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
經濟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10億元,比上年增長22%,是2005年的2.5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00億元,增長31.1%,是2005年的4.2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1.3億元,增長31.5%,是2005年的4.6倍。我市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由2005年的第88位提升到第61位,並被評為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
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三次產業比例由“十五”期末的9:57.6:33.4調整到7.4:61.4:31.2,工業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由1.9噸標準煤下降到1.5噸,比2005年下降21%;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88億元,增長25.7%,是2005年的3.7倍。
城市規劃建設邁出新步伐。全面實施了新一輪城市規劃修編,明確了城市南擴西拓、產業北上東進的發展思路和建設55萬人口規模現代化中等城市的發展目標。加大城市開發改造和管理力度,積極推進道路、廣場、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功能。
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並舉,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廣泛開展對外經貿合作,外向型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全市外商投資企業總數達到182家,實際利用外資實現1.5億美元,增長50%,是2005年的3.4倍;內聯引資實現76.5億元,增長118.6%,是2005年的5.4倍。進出口經營權企業總數達到226家,出口創匯實現6.5億美元,增長58.5%,是2005年的2.1倍。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全力抓好民生工程和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廣大人民民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7萬元,增長18%,是2005年的2.1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9500元,增長10%,是2005年的2倍。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農村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有線電視。
各項社會事業有了新進步。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學研合作企業達到160家,科技進步對全市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53%。堅持優先發展教育,“雙高”普九和“農遠工程”均在全省率先通過驗收。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逐步健全,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面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人口與計生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被評為國家級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廣泛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工程,人民民眾文化體育生活日益豐富。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10年,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全面完成了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圓滿收官,為“十二五”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堅持把招商引資上項目做為全市工作的重之中重來抓,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掀起了招商引資上項目的新熱潮。金鼎集團金屬鎂和鎂合金、盼盼超爍冷軋帶鋼卷、萬泰鋁業鋁合金、三三鋁業鋁型材加工等投資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全市新上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83個,總投資364.8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0個,總投資291.8億元。新上項目中,已開工117個,完成投資134.9億元。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2個。進一步強化項目服務和要素配置,行政審批服務中心順利啟用,“一站式”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首批已爭取掛鈎指標98公頃,第二批675公頃土地掛鈎的組卷、報批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有力緩解了用地的瓶頸制約。完成了全國首座數字集成化大石橋220千伏變電站改造及旺龍等4座66千伏變電站建設,新增供電容量28.6萬千伏安。
(二)加速產業最佳化升級,經濟成長質量不斷提高
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實現1125億元,增長25%;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670億元,增長30%;新增規模企業25家,總數達到382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85家。“兩區兩園”共新上投資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26個,總投資235.6億元。支柱產業進一步壯大,鎂質材料產業實現產值500億元,增長35%,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4%;新型建材、冶金化工、機械加工、服裝紡織、農產品深加工五大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190億元,增長17%。盼盼安居門業被中國航天基金會確定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加快發展服務業,不斷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28億元,增長2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8.3億元,增長17.8%。加強舊機動車、小商品、果菜、建材等市場管理,輻射作用進一步增強。完善服務業發展規劃和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全市商業網點達到1.5萬個,農家店發展到613家。引進域外金融機構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盛京銀行、大連銀行成功入駐,全市各項存款餘額實現188.7億元,增長17.4%;各項貸款餘額實現115億元,增長38.6%。以“三山三庫”為重點的區域特色旅遊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共接待遊客241.7萬人次,增長26%;旅遊業總收入實現14.4億元,增長53.3%。堅持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穩步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全市農業總產值實現50億元,增長17.9%。糧食總產量實現8.8億斤,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創建國家級水稻高產示範區30萬畝,新栽果樹60萬株,新增水產健康養殖小區8個、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25個、設施農業4700畝,改造柞蠶場5.2萬畝。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總數達到45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6家,總數達到241家。發展“一村一品”專業村50個。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1%。農田水利設施和綠化造林得到加強,投資1.2億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病險水庫加固等水利工程63項,完成人工造林9萬畝,發展林下產業9750畝。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投資1.6億元,完成公路大中修工程28公里,新建改造橋樑14座,新修黑色及砂石路面100公里,新增自來水用戶6500戶,建設半封閉垃圾池185個、戶用沼氣池2000戶,實施農村改廁4500戶。
(三)加強城鎮建設和管理,城鄉環境明顯改善
切實強化規劃龍頭作用,編制完成了城市戰略規劃、總體規劃和市政基礎設施、路網、綠地、風景區等各項專項規劃。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投資2561萬元,改造城區道路21條、廣場2個,完成北分洪暗渠工程408米,設立公交站點100個。鋪設燃氣管線16公里,污水處理廠、中心熱源廠正式啟用,生活垃圾填埋場開始動工。完成房地產開發面積80.4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64萬平方米。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城市形象進一步改觀。不斷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投資6000餘萬元,全面完成了大清河流域硼污染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及全市950座漏窯關閉工作,並整改、取締各類污染企業140餘家,查處環境違法行為85起,城鄉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四)全力實施民生工程,社會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按照政策兌現了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供暖補貼和工資調整。投資8717萬元,完成了為農民辦的十件實事和城市十方面公益事業。就業和再就業成績突出,實現城鎮實名制就業2.5萬人,培訓2萬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7萬人,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確保了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6萬人,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1萬人,城鎮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8.3萬人。社會救助水平逐步提高,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3713萬元,為災民和貧困戶建房156戶,各類捐助款物折款近1000萬元。投資1355萬元,建立區域性中心敬老院3所。殘疾人工作得到加強,被評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縣。
(五)加快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社會穩定局勢良好
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80件,政協委員提案133件,辦復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進一步擴大了政務公開範圍,嚴格執行政府採購、建設用地招拍掛和政府類投資項目招投標制度,切實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入開展依法治市工作,順利完成“五五”普法各項目標任務。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被評為省依法行政工作先進縣。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嚴打整治力度,深入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和公安信息化建設,社會治安狀況持續穩定。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工礦商貿生產安全事故起數與死亡人數同比均下降37.5%。更加重視廉政建設,共查處違法違紀案件125件,辦理行政效能投訴10件。認真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各種問題,接待民眾來信來訪3000餘件次,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
(六)注重統籌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編制科技重點計畫項目52項,其中營口東吉集團“低品位菱鎂礦高效製備電熔鎂砂的節能減排技術與裝備”項目被納入國家“863”計畫。完成專利申請230件,實施專利技術產業化項目30項。教育水平和辦學條件明顯提高,投入5200萬元,新建維修中國小校舍2.8萬平方米、改造農村中國小操場43萬平方米。醫療衛生體系進一步健全,中心醫院綜合業務大樓即將投入使用,重大疾病防治和應急能力不斷增強。建設鄉鎮文化站7個,農家書屋86個,放映電影3200餘場,成功舉辦了市第八屆運動會,為社區和行政村安裝體育健身器材66套,豐富了民眾的文化體育生活。統計、審計、物價、人事、地震、氣象、民兵、雙擁、人防、消防、市志、外事僑務、民族宗教、行業協會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大石橋的變化令人矚目,大石橋的發展令人振奮。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中省直單位、駐橋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團體,向所有關心支持大石橋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農業優勢產業規模不大,產業化程度不高;工業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經濟運行質量尚需提高,缺少對全市經濟發展有牽動力和支撐作用的大項目;項目建設中土地、資金、電力等要素問題仍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服務業對區域經濟的牽動輻射作用不強,貢獻份額較小;城市建設步伐還需進一步加快,城市經營管理有待加強;財政形勢依然嚴峻,增收節支任務相當繁重;環境保護壓力較大,節能減排和污染整治任務仍十分艱巨;政府自身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採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經濟綜合實力躍上新台階。201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410億元,比上年增長22%,是2005年的2.5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實現200億元,增長31.1%,是2005年的4.2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21.3億元,增長31.5%,是2005年的4.6倍。我市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排名由2005年的第88位提升到第61位,並被評為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中國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
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成效。三次產業比例由“十五”期末的9:57.6:33.4調整到7.4:61.4:31.2,工業對全市經濟的支撐作用進一步增強。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由1.9噸標準煤下降到1.5噸,比2005年下降21%;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實現88億元,增長25.7%,是2005年的3.7倍。
城市規劃建設邁出新步伐。全面實施了新一輪城市規劃修編,明確了城市南擴西拓、產業北上東進的發展思路和建設55萬人口規模現代化中等城市的發展目標。加大城市開發改造和管理力度,積極推進道路、廣場、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升了城市功能。
對外開放實現新突破。堅持“請進來”與“走出去”並舉,大力實施招商引資,廣泛開展對外經貿合作,外向型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全市外商投資企業總數達到182家,實際利用外資實現1.5億美元,增長50%,是2005年的3.4倍;內聯引資實現76.5億元,增長118.6%,是2005年的5.4倍。進出口經營權企業總數達到226家,出口創匯實現6.5億美元,增長58.5%,是2005年的2.1倍。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升。全力抓好民生工程和各項惠農政策的實施,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最大程度地惠及廣大人民民眾。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7萬元,增長18%,是2005年的2.1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9500元,增長10%,是2005年的2倍。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現應保盡保。農村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有線電視。
各項社會事業有了新進步。科技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產學研合作企業達到160家,科技進步對全市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53%。堅持優先發展教育,“雙高”普九和“農遠工程”均在全省率先通過驗收。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服務逐步健全,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全面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人口與計生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被評為國家級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廣泛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工程,人民民眾文化體育生活日益豐富。
各位代表,剛剛過去的2010年,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們全面完成了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實現了“十一五”規劃的圓滿收官,為“十二五”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一)大力實施招商引資,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
堅持把招商引資上項目做為全市工作的重之中重來抓,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掀起了招商引資上項目的新熱潮。金鼎集團金屬鎂和鎂合金、盼盼超爍冷軋帶鋼卷、萬泰鋁業鋁合金、三三鋁業鋁型材加工等投資億元以上重點項目相繼開工建設。全市新上投資千萬元以上項目183個,總投資364.8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60個,總投資291.8億元。新上項目中,已開工117個,完成投資134.9億元。新批外商投資項目12個。進一步強化項目服務和要素配置,行政審批服務中心順利啟用,“一站式”服務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首批已爭取掛鈎指標98公頃,第二批675公頃土地掛鈎的組卷、報批等前期工作已完成,有力緩解了用地的瓶頸制約。完成了全國首座數字集成化大石橋220千伏變電站改造及旺龍等4座66千伏變電站建設,新增供電容量28.6萬千伏安。
(二)加速產業最佳化升級,經濟成長質量不斷提高
大力推進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全市工業總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實現1125億元,增長25%;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670億元,增長30%;新增規模企業25家,總數達到382家,其中產值超億元企業85家。“兩區兩園”共新上投資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126個,總投資235.6億元。支柱產業進一步壯大,鎂質材料產業實現產值500億元,增長35%,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44%;新型建材、冶金化工、機械加工、服裝紡織、農產品深加工五大產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實現190億元,增長17%。盼盼安居門業被中國航天基金會確定為“中國航天事業合作夥伴”。加快發展服務業,不斷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全市服務業增加值實現128億元,增長2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68.3億元,增長17.8%。加強舊機動車、小商品、果菜、建材等市場管理,輻射作用進一步增強。完善服務業發展規劃和商業網點布局規劃,全市商業網點達到1.5萬個,農家店發展到613家。引進域外金融機構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盛京銀行、大連銀行成功入駐,全市各項存款餘額實現188.7億元,增長17.4%;各項貸款餘額實現115億元,增長38.6%。以“三山三庫”為重點的區域特色旅遊格局初步形成,全年共接待遊客241.7萬人次,增長26%;旅遊業總收入實現14.4億元,增長53.3%。堅持用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穩步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全市農業總產值實現50億元,增長17.9%。糧食總產量實現8.8億斤,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創建國家級水稻高產示範區30萬畝,新栽果樹60萬株,新增水產健康養殖小區8個、畜禽標準化養殖小區25個、設施農業4700畝,改造柞蠶場5.2萬畝。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總數達到45家。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6家,總數達到241家。發展“一村一品”專業村50個。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1%。農田水利設施和綠化造林得到加強,投資1.2億元,完成水土流失治理、病險水庫加固等水利工程63項,完成人工造林9萬畝,發展林下產業9750畝。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投資1.6億元,完成公路大中修工程28公里,新建改造橋樑14座,新修黑色及砂石路面100公里,新增自來水用戶6500戶,建設半封閉垃圾池185個、戶用沼氣池2000戶,實施農村改廁4500戶。
(三)加強城鎮建設和管理,城鄉環境明顯改善
切實強化規劃龍頭作用,編制完成了城市戰略規劃、總體規劃和市政基礎設施、路網、綠地、風景區等各項專項規劃。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投資2561萬元,改造城區道路21條、廣場2個,完成北分洪暗渠工程408米,設立公交站點100個。鋪設燃氣管線16公里,污水處理廠、中心熱源廠正式啟用,生活垃圾填埋場開始動工。完成房地產開發面積80.4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面積64萬平方米。大力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城市形象進一步改觀。不斷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力度,投資6000餘萬元,全面完成了大清河流域硼污染綜合治理二期工程及全市950座漏窯關閉工作,並整改、取締各類污染企業140餘家,查處環境違法行為85起,城鄉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四)全力實施民生工程,社會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財政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按照政策兌現了機關和事業單位人員供暖補貼和工資調整。投資8717萬元,完成了為農民辦的十件實事和城市十方面公益事業。就業和再就業成績突出,實現城鎮實名制就業2.5萬人,培訓2萬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1.7萬人,全市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確保了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社會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8.6萬人,農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1萬人,城鎮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8.3萬人。社會救助水平逐步提高,發放城鄉最低生活保障金3713萬元,為災民和貧困戶建房156戶,各類捐助款物折款近1000萬元。投資1355萬元,建立區域性中心敬老院3所。殘疾人工作得到加強,被評為全國殘疾人社區康復示範縣。
(五)加快推進民主法制建設,社會穩定局勢良好
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和審議意見,自覺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建議80件,政協委員提案133件,辦復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進一步擴大了政務公開範圍,嚴格執行政府採購、建設用地招拍掛和政府類投資項目招投標制度,切實增強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深入開展依法治市工作,順利完成“五五”普法各項目標任務。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被評為省依法行政工作先進縣。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強化嚴打整治力度,深入推進治安防控體系和公安信息化建設,社會治安狀況持續穩定。安全生產形勢進一步好轉,工礦商貿生產安全事故起數與死亡人數同比均下降37.5%。更加重視廉政建設,共查處違法違紀案件125件,辦理行政效能投訴10件。認真解決民眾反映強烈的各種問題,接待民眾來信來訪3000餘件次,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
(六)注重統籌協調發展,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編制科技重點計畫項目52項,其中營口東吉集團“低品位菱鎂礦高效製備電熔鎂砂的節能減排技術與裝備”項目被納入國家“863”計畫。完成專利申請230件,實施專利技術產業化項目30項。教育水平和辦學條件明顯提高,投入5200萬元,新建維修中國小校舍2.8萬平方米、改造農村中國小操場43萬平方米。醫療衛生體系進一步健全,中心醫院綜合業務大樓即將投入使用,重大疾病防治和應急能力不斷增強。建設鄉鎮文化站7個,農家書屋86個,放映電影3200餘場,成功舉辦了市第八屆運動會,為社區和行政村安裝體育健身器材66套,豐富了民眾的文化體育生活。統計、審計、物價、人事、地震、氣象、民兵、雙擁、人防、消防、市志、外事僑務、民族宗教、行業協會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大石橋的變化令人矚目,大石橋的發展令人振奮。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幹部民眾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的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中省直單位、駐橋部隊、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團體,向所有關心支持大石橋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是:農業優勢產業規模不大,產業化程度不高;工業經濟結構較為單一,經濟運行質量尚需提高,缺少對全市經濟發展有牽動力和支撐作用的大項目;項目建設中土地、資金、電力等要素問題仍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服務業對區域經濟的牽動輻射作用不強,貢獻份額較小;城市建設步伐還需進一步加快,城市經營管理有待加強;財政形勢依然嚴峻,增收節支任務相當繁重;環境保護壓力較大,節能減排和污染整治任務仍十分艱巨;政府自身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積極採取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發展思路及主要目標
今後五年是推進全市經濟跨越式發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國民營經濟示範區,再鑄“中國鎂都”新輝煌的重要時期。大石橋發展和振興面臨的壓力前所未有,機遇千載難逢。市政府將時刻強化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緊緊抓住重要的戰略機遇期,以超前的思維、超常的舉措,全力開創政府工作的新局面。
“十二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遼寧沿海經濟帶和瀋陽經濟區開發建設三大機遇,全面實施“工業強市、商貿活市、環境立市”三大戰略,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社會建設,著力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中國鎂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把大石橋建設成為綜合實力較強、民營經濟發達、宜居宜業宜游的遼中南地區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
“十二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做大經濟總量,提升增長質量,增強綜合實力,實現一年打基礎,三年翻一番,五年力爭躋身全國百強縣前20位。
經濟實力快速增強。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0億元,年均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年均增長3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億元,年均增長3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億元,年均增長18%;實際利用外資8億美元,年均增長40%;出口創匯16億美元,年均增長20%。
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做大工業,培育鎂質材料、沿海新興產業兩大產值超千億元工業園區和有色金屬、新型建材等六大產值超百億元產業集群。做強服務業,建設商業集聚區,形成輻射營口乃至周邊地區的大型商圈。做精農業,打造全國優質稻米和南果梨生產基地。協調發展三次產業,一、二、三產業比例調整到5:55:4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5.1%。
中等規模城市初步建成。城市大路網和水系、綠系、景觀全面建成,老城改造基本完成,新城建設初步成型,城市化率達到50%。城鎮和村莊建設同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一主三副三區”空間格局基本形成。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綜合整治城鄉環境,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打造“藍天、青山、碧水”。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森林覆蓋率達到40%;污染企業全部退出城市規劃區。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萬元,年均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萬元,年均增長15%。貧困人口基本消除,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社會建設全面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社會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8%,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100%,人均預期受教育年限達11年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8‰以內。
各位代表,大石橋“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前景廣闊而美好,任務繁重而艱巨。我們堅信,有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有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有全市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一定能夠全面完成,一定能夠為全市人民創造更多的福祉!
“十二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抓住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遼寧沿海經濟帶和瀋陽經濟區開發建設三大機遇,全面實施“工業強市、商貿活市、環境立市”三大戰略,大力調整經濟結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社會建設,著力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中國鎂都”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步把大石橋建設成為綜合實力較強、民營經濟發達、宜居宜業宜游的遼中南地區重要的區域中心城市。
“十二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做大經濟總量,提升增長質量,增強綜合實力,實現一年打基礎,三年翻一番,五年力爭躋身全國百強縣前20位。
經濟實力快速增強。2015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0億元,年均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000億元,年均增長3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00億元,年均增長3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億元,年均增長18%;實際利用外資8億美元,年均增長40%;出口創匯16億美元,年均增長20%。
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做大工業,培育鎂質材料、沿海新興產業兩大產值超千億元工業園區和有色金屬、新型建材等六大產值超百億元產業集群。做強服務業,建設商業集聚區,形成輻射營口乃至周邊地區的大型商圈。做精農業,打造全國優質稻米和南果梨生產基地。協調發展三次產業,一、二、三產業比例調整到5:55:40,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45.1%。
中等規模城市初步建成。城市大路網和水系、綠系、景觀全面建成,老城改造基本完成,新城建設初步成型,城市化率達到50%。城鎮和村莊建設同步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取得實質性進展,“一主三副三區”空間格局基本形成。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綜合整治城鄉環境,全面推進節能減排,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打造“藍天、青山、碧水”。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85%;森林覆蓋率達到40%;污染企業全部退出城市規劃區。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2萬元,年均增長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9萬元,年均增長15%。貧困人口基本消除,城鄉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幸福指數進一步提升。
社會建設全面加強。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社會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社會更加和諧穩定。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98%,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100%,人均預期受教育年限達11年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2.8‰以內。
各位代表,大石橋“十二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前景廣闊而美好,任務繁重而艱巨。我們堅信,有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有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有全市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十二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一定能夠全面完成,一定能夠為全市人民創造更多的福祉!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點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2011年的政府工作至關重要。2011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和市委四屆十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提升人民民眾生活質量為出發點,著力壯大經濟總量,打造民營經濟強市;最佳化經濟結構,提高增長質量;擴大對外開放,全力招商引資;推動科技創新,增強發展活力;創優發展環境,建設生態城市;統籌城鄉發展,確保社會穩定,實現“十二五”高起點開局,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快速、綠色、和諧發展。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0億元,增長26.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增長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億元,增長2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0億元,增長4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0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10930元,增長15%。
為確保完成上述目標,我們要著力做好以下七項工作:
(一)舉全市之力招商引資,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
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圍繞“33251”工程的實施,堅持內資外資一起引,大小項目一齊上,搶抓各種有利機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全市形成招商引資上項目的濃厚氛圍,實現項目建設的新突破。全年要新上投資千萬元以上各類項目300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00個。實際利用外資實現2.1億美元,增長40%;內聯引資實現100億元,增長30.7%。加快推進投資57.4億元的華能熱電廠熱電聯產、投資11億元的江蘇雨潤集團畜禽屠宰養殖、投資10億元的遼寧豐華集團鎂合金板卷材、投資10億元的沃爾瑪超市等重大項目建設,實現2011年春秋兩季分別集中開工100個項目的工作目標。
全面提高招商水平。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建立招商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專業招商作用。落實最佳化招商引資政策,真正形成政策窪地效應。認真做好項目包裝,積極組織和參與國內外各種招商活動,千方百計擴展招商引資成果。進一步提高招商質量,把招商引資與最佳化產業結構、推進自主創新相結合,著力引進適合我市產業發展和布局特點、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大高外項目,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加強項目要素建設。全面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工作,依法清理閒置土地,保障重點項目和城市開發用地需求。加快推進旗口和南樓66千伏變電站改造,提高供電保障能力。加強融資平台建設,大力引進域外金融機構,主動與各銀行對接,爭取更多的項目貸款。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繼續採取多元化融資模式,提高融資的規模和水平。加快推進“兩區兩園”基礎設施和配套工程建設,儘快實現“七通一平”,提升園區形象,增強項目承載能力,搭建招商引資優質平台。
繼續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強化對出口企業的協調服務,幫助企業用好用足國家鼓勵出口的各項優惠政策,充分調動企業出口創匯的積極性。全年出口創匯要實現7.8億美元,增長20%。積極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展企業併購,開發利用國外和域外的礦產等資源,為我市企業和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二)推動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促進工業經濟強勢增長
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實力。大力實施工業“五項工程”,著力調整工業結構,壯大工業經濟總量。全市工業總產值實現1380億元,增長22.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850億元,增長25.1%。
發展壯大產業集群。按照“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做強特色產業”的思路,不斷促進產業升級和集群化發展。鎂質材料產業要在大力研發高檔耐材產品的同時,鼓勵扶持企業引進開發鎂化工、金屬鎂及鎂合金等高端產品,加快產業升級,促進國家級鎂質材料產業化基地建設。鎂質材料產業集群年產值要實現600億元,其中深加工產品產值實現420億元。新興產業要依託沿海新興產業區和盼盼產業園,積極發展有色金屬、新型建材、新材料、機械製造、服裝紡織等產業,培育壯大新的產業集群,加大新興支柱產業比重,全面構建優勢互補、協調配套、科學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
促進現有企業做大做強。堅持引進新項目與發展老企業並重,切實強化對現有企業的扶持與服務,全力為其發展壯大創造有利條件。要鼓勵和引導企業樹立現代發展理念,加快上市步伐,提高企業的資本運營能力、品牌影響力和整體競爭力,年內力爭有1-2家企業實現上市。
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廣泛開展“科技創新年”活動,積極引進和開發一批提升工業技術層次、最佳化工業技術結構的重大項目,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產學研聯合,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套用。規劃建設名牌產品展示中心,舉辦各種展會,促進品牌戰略的實施。著力打造國家鎂產業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抓好鎂質材料產業技術創新工程,加快國家鎂質耐火材料監督檢測中心建設,組建營口鎂質耐火材料研究院,搭建鎂產業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台。
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工作。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和循環經濟型企業建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及廢棄物循環利用水平。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強力開展污染企業整治工作,嚴把項目環保準入關,切實改善城鄉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三)加快發展服務業,繁榮活躍城鄉經濟
進一步拓展服務業發展規模。堅持把發展服務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提升傳統服務業,壯大現代服務業。繼續加強建材、舊物、果菜等各類專業市場建設,最佳化市場結構和網點布局,擴大市場吞吐量,增強市場輻射功能。充分發揮大石橋的地域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物流、金融、保險、連鎖經營、“樓宇經濟”、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重點推進投資3.4億元的汽車商貿城和投資2.8億元的真實惠連鎖商城等項目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培育發展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全力打造商業集聚區。以建設營口乃至瀋陽、大連之間規模大、特色強的商業集聚區為目標,加快朝陽路東段2.4平方公里商業圈規劃建設,廣泛吸引國內外大型商業企業入駐經營,形成濃厚的商業氛圍,推進我市服務業向高層次、高水平、寬領域發展。
加快發展旅遊業。深入挖掘我市文化內涵和旅遊資源,著力抓好迷鎮山、蟠龍山、金牛山開發改造,加快打造金牛山人文旅遊和迷鎮山宗教旅遊品牌,推進建一黃丫口、周家三道嶺水庫、虎莊雙泉寺等景區建設,儘快形成旅遊熱線。
(四)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繼續發展壯大以優質稻米、水果、蔬菜、淡水養殖、畜禽為主導的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大力發展“一縣一業”,加快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促進專業鎮、專業村產業產品規模的提升。
全面實施科技興農。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加快引進新技術、新品牌,強化農民科技培訓,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著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重點推進營口大米、博洛鋪雜糧、營口大閘蟹、張官南果梨、營口轎頂驢、龍山罐頭等一批農產品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面實施大型泵站改造、小型農田水利、大遼河險工治理及河道整治、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全面做好綠化造林工作,完成9.5萬畝農村大造林、封山育林、蠶場補植及退耕還林任務。
(五)全面推進城市開發建設,加快城鎮化進程
充分發揮規劃主導作用。依據城市戰略規劃和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各項專項規劃設計。嚴格履行工程項目審批規劃程式,堅決杜絕違反規劃的行為,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
加快城市開發建設步伐。堅持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設並舉,全面提升城市形象。老城區要進一步加快棚戶區改造,重點搞好朝陽路以東地塊及營大路兩側開發建設。新城區要以綠軸為中心,以水係為紐帶,打造生態特色景觀,高標準推進1平方公里起步區各類行政服務設施建設,展現城市建設新亮點。要全力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0億元,實施好淤泥河改造和青龍山大街、蟠龍大街、三山路、大金線等大路網道路以及西環路、軍民路、和平大街、改水辦路、金屯國小東道路等城區主幹路建設,加快推進城市供水管網改造、中水回用管線、城區管道天燃氣、污水處理廠污水截流乾管、大夥房水庫配套等重點工程,完善城市功能。進一步搞好綠化工作,重點抓好主街主路、新建道路行道樹栽植及“三山”綠化,做足山的文章,體現城市特色。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良性發展,完成開發建築面積200萬平方米,其中商業地產50萬平方米。全面做好拆遷工作,確保城市開發建設順利實施。
切實強化城市管理。進一步提高城市“三位一體”綜合管護水平,擴大管護面積。認真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切實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加強小區物業管理,健全管理機構,提高物業服務質量。深入持久地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強化聯合執法,重點解決垃圾清運不及時、大氣及噪音污染、違章行駛、亂停亂占、亂搭亂建等問題,取締城區內營運三輪車,努力塑造整潔、優美、有序的城市環境。
大力推進小城鎮建設。全面完成鎮村各項規劃設計,加快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積極推進水源、高坎、旗口試點新市鎮建設和金橋、高坎、青花峪村、虎莊社區全省城鎮化試點工作。大力推進遷村移民,重點抓好金橋、虎莊、湯池、黃土嶺、周家五個鎮區140萬平方米農民新村建設和官屯鎮平二房村移民工作,促進農村城鎮化。認真開展好黃土嶺和建一鎮16個行政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工作,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
(六)高度重視民生工作,推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完成15項惠民工程。(1)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8處,解決1.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2)建設農戶科學儲糧倉2000個。(3)購置農機具3000台套。(4)建設農家書屋129個。(5)完成農村改廁8000戶。(6)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7)完成職高東巷、興隆南巷等8條街巷路維修改造及市政配套工程。(8)完成城市排水管線清淤8190米。(9)改造蟠龍山體育場,新建迷鎮山廣場、和諧廣場。(10)異地新建木材專業批發市場。(11)將南市場改建為封閉式綜合貿易市場。(12)對城區70個棄管小區進行維修改造。(13)將鋼都、和平2所國小合併新建。(14)增設和改造交通信號燈10處、人行步道燈15處。(15)實施居民健康檔案等9項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程。
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完成實名制就業8700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6300人。繼續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工作,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4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6.5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萬人。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完善城鄉低保救助制度,加快推進1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設,確保全市所有貧困戶的溫飽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強化安全生產與消防工作的監督管理,積極消除重大安全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爭創省平安縣七連冠。加強人民調解和信訪工作,暢通訴求渠道,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人防和應急工作,不斷提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加強教育資源整合,科學調整新老城區及鎮村學校布局。重視學前教育,加快公辦幼稚園建設,重點發展普惠制幼稚園。推進職業教育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辦學質量。積極推進醫療制度改革,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搞好農村衛生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完善基礎醫療服務體系。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保障人民民眾飲食用藥安全。積極推進“六五”普法工作。切實強化社區工作,完善社區服務功能。進一步鞏固雙擁模範城建設成果,全面提高雙擁工作整體水平。重視和加強人口計生工作,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籌建廣電大廈,啟動數位電視工作。認真開展好文化“三下鄉”、民眾文化活動月、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文體活動,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豐富人民民眾文化體育生活。
(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打造人民滿意政府
緊緊圍繞我市既定發展目標,按照“為民、務實、高效、清廉”的要求,加快建設創新政府、法治政府、服務政府、誠信政府和廉潔政府。
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開拓創新。堅持以科學發展理念統領政府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維,敢於破解阻礙發展的思想束縛,敢於破除阻礙發展的陳規舊律,對有利於發展的做法就大力支持,有利於和諧的意見就積極採納,有利於民生的事情就全力促成,以思想上的大解放,工作中的大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要以更加科學的理念依法行政。堅持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市政協通報工作,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深入貫徹《行政許可法》,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職責。健全行政執法體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要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最佳化服務。堅持致力民生、關注民意、解決民憂,全面增強主動為基層、為企業、為民眾服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作用,做到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創新服務,切實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健全和落實崗位責任制,完善部門協同配合機制,做到責任有主體、實施有監督、結果有考核,確保政令暢通。
要以更加實際的行動取信於民。堅持從實際出發,廣泛採納民眾意見,保證決策的科學性、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大力推行政務公開,擴大公開範圍,豐富公開形式,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強對公職人員的管理、教育和約束,嚴格按規則行事,認真履行社會承諾,切實做到言必信、諾必踐、行必果,提升政府的誠信度。
要以更加嚴格的要求廉潔從政。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嚴格控制政府消費性支出,把財力保障的重點向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傾斜。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的監管,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厲懲處各種腐敗行為,決不讓腐敗問題影響政府形象,影響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新時期的發展任務,積極創造大石橋新的輝煌,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是全市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和重託。讓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更加強烈的發展意識,更加堅定的發展決心,更加有力的發展措施,同心同德,頑強拼搏,紮實工作,為實現大石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奮鬥!
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指標是: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0億元,增長26.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增長5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2億元,增長20%;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0億元,增長4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0元,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10930元,增長15%。
為確保完成上述目標,我們要著力做好以下七項工作:
(一)舉全市之力招商引資,提升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
大力推進項目建設。圍繞“33251”工程的實施,堅持內資外資一起引,大小項目一齊上,搶抓各種有利機遇,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在全市形成招商引資上項目的濃厚氛圍,實現項目建設的新突破。全年要新上投資千萬元以上各類項目300個,其中投資億元以上項目100個。實際利用外資實現2.1億美元,增長40%;內聯引資實現100億元,增長30.7%。加快推進投資57.4億元的華能熱電廠熱電聯產、投資11億元的江蘇雨潤集團畜禽屠宰養殖、投資10億元的遼寧豐華集團鎂合金板卷材、投資10億元的沃爾瑪超市等重大項目建設,實現2011年春秋兩季分別集中開工100個項目的工作目標。
全面提高招商水平。加強招商隊伍建設,建立招商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專業招商作用。落實最佳化招商引資政策,真正形成政策窪地效應。認真做好項目包裝,積極組織和參與國內外各種招商活動,千方百計擴展招商引資成果。進一步提高招商質量,把招商引資與最佳化產業結構、推進自主創新相結合,著力引進適合我市產業發展和布局特點、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大高外項目,增強經濟發展活力。
加強項目要素建設。全面推進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試點工作,依法清理閒置土地,保障重點項目和城市開發用地需求。加快推進旗口和南樓66千伏變電站改造,提高供電保障能力。加強融資平台建設,大力引進域外金融機構,主動與各銀行對接,爭取更多的項目貸款。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繼續採取多元化融資模式,提高融資的規模和水平。加快推進“兩區兩園”基礎設施和配套工程建設,儘快實現“七通一平”,提升園區形象,增強項目承載能力,搭建招商引資優質平台。
繼續擴大對外經貿合作。強化對出口企業的協調服務,幫助企業用好用足國家鼓勵出口的各項優惠政策,充分調動企業出口創匯的積極性。全年出口創匯要實現7.8億美元,增長20%。積極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開展企業併購,開發利用國外和域外的礦產等資源,為我市企業和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資源保障。
(二)推動工業結構最佳化升級,促進工業經濟強勢增長
不斷增強工業經濟實力。大力實施工業“五項工程”,著力調整工業結構,壯大工業經濟總量。全市工業總產值實現1380億元,增長22.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實現850億元,增長25.1%。
發展壯大產業集群。按照“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做強特色產業”的思路,不斷促進產業升級和集群化發展。鎂質材料產業要在大力研發高檔耐材產品的同時,鼓勵扶持企業引進開發鎂化工、金屬鎂及鎂合金等高端產品,加快產業升級,促進國家級鎂質材料產業化基地建設。鎂質材料產業集群年產值要實現600億元,其中深加工產品產值實現420億元。新興產業要依託沿海新興產業區和盼盼產業園,積極發展有色金屬、新型建材、新材料、機械製造、服裝紡織等產業,培育壯大新的產業集群,加大新興支柱產業比重,全面構建優勢互補、協調配套、科學合理的產業發展格局。
促進現有企業做大做強。堅持引進新項目與發展老企業並重,切實強化對現有企業的扶持與服務,全力為其發展壯大創造有利條件。要鼓勵和引導企業樹立現代發展理念,加快上市步伐,提高企業的資本運營能力、品牌影響力和整體競爭力,年內力爭有1-2家企業實現上市。
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廣泛開展“科技創新年”活動,積極引進和開發一批提升工業技術層次、最佳化工業技術結構的重大項目,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產學研聯合,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套用。規劃建設名牌產品展示中心,舉辦各種展會,促進品牌戰略的實施。著力打造國家鎂產業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抓好鎂質材料產業技術創新工程,加快國家鎂質耐火材料監督檢測中心建設,組建營口鎂質耐火材料研究院,搭建鎂產業公共技術創新服務平台。
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工作。牢固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加快推進循環經濟產業園和循環經濟型企業建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及廢棄物循環利用水平。進一步強化節能減排,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強力開展污染企業整治工作,嚴把項目環保準入關,切實改善城鄉生態環境質量,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三)加快發展服務業,繁榮活躍城鄉經濟
進一步拓展服務業發展規模。堅持把發展服務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提升傳統服務業,壯大現代服務業。繼續加強建材、舊物、果菜等各類專業市場建設,最佳化市場結構和網點布局,擴大市場吞吐量,增強市場輻射功能。充分發揮大石橋的地域和產業優勢,大力發展物流、金融、保險、連鎖經營、“樓宇經濟”、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重點推進投資3.4億元的汽車商貿城和投資2.8億元的真實惠連鎖商城等項目建設,提升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培育發展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全力打造商業集聚區。以建設營口乃至瀋陽、大連之間規模大、特色強的商業集聚區為目標,加快朝陽路東段2.4平方公里商業圈規劃建設,廣泛吸引國內外大型商業企業入駐經營,形成濃厚的商業氛圍,推進我市服務業向高層次、高水平、寬領域發展。
加快發展旅遊業。深入挖掘我市文化內涵和旅遊資源,著力抓好迷鎮山、蟠龍山、金牛山開發改造,加快打造金牛山人文旅遊和迷鎮山宗教旅遊品牌,推進建一黃丫口、周家三道嶺水庫、虎莊雙泉寺等景區建設,儘快形成旅遊熱線。
(四)積極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繼續發展壯大以優質稻米、水果、蔬菜、淡水養殖、畜禽為主導的特色農業,推進農業產業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大力發展“一縣一業”,加快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水平。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促進專業鎮、專業村產業產品規模的提升。
全面實施科技興農。不斷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加快引進新技術、新品牌,強化農民科技培訓,提升農民科技文化素質。著力實施農業品牌戰略,重點推進營口大米、博洛鋪雜糧、營口大閘蟹、張官南果梨、營口轎頂驢、龍山罐頭等一批農產品品牌建設,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檔次。
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全面實施大型泵站改造、小型農田水利、大遼河險工治理及河道整治、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全面做好綠化造林工作,完成9.5萬畝農村大造林、封山育林、蠶場補植及退耕還林任務。
(五)全面推進城市開發建設,加快城鎮化進程
充分發揮規劃主導作用。依據城市戰略規劃和總體規劃,進一步完善各項專項規劃設計。嚴格履行工程項目審批規劃程式,堅決杜絕違反規劃的行為,切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
加快城市開發建設步伐。堅持老城改造和新城建設並舉,全面提升城市形象。老城區要進一步加快棚戶區改造,重點搞好朝陽路以東地塊及營大路兩側開發建設。新城區要以綠軸為中心,以水係為紐帶,打造生態特色景觀,高標準推進1平方公里起步區各類行政服務設施建設,展現城市建設新亮點。要全力抓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0億元,實施好淤泥河改造和青龍山大街、蟠龍大街、三山路、大金線等大路網道路以及西環路、軍民路、和平大街、改水辦路、金屯國小東道路等城區主幹路建設,加快推進城市供水管網改造、中水回用管線、城區管道天燃氣、污水處理廠污水截流乾管、大夥房水庫配套等重點工程,完善城市功能。進一步搞好綠化工作,重點抓好主街主路、新建道路行道樹栽植及“三山”綠化,做足山的文章,體現城市特色。進一步促進房地產業良性發展,完成開發建築面積200萬平方米,其中商業地產50萬平方米。全面做好拆遷工作,確保城市開發建設順利實施。
切實強化城市管理。進一步提高城市“三位一體”綜合管護水平,擴大管護面積。認真落實“門前五包”責任制,切實建立起長效管理機制。加強小區物業管理,健全管理機構,提高物業服務質量。深入持久地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強化聯合執法,重點解決垃圾清運不及時、大氣及噪音污染、違章行駛、亂停亂占、亂搭亂建等問題,取締城區內營運三輪車,努力塑造整潔、優美、有序的城市環境。
大力推進小城鎮建設。全面完成鎮村各項規劃設計,加快農村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積極推進水源、高坎、旗口試點新市鎮建設和金橋、高坎、青花峪村、虎莊社區全省城鎮化試點工作。大力推進遷村移民,重點抓好金橋、虎莊、湯池、黃土嶺、周家五個鎮區140萬平方米農民新村建設和官屯鎮平二房村移民工作,促進農村城鎮化。認真開展好黃土嶺和建一鎮16個行政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工作,改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
(六)高度重視民生工作,推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完成15項惠民工程。(1)實施農村安全飲水工程8處,解決1.5萬人飲水安全問題。(2)建設農戶科學儲糧倉2000個。(3)購置農機具3000台套。(4)建設農家書屋129個。(5)完成農村改廁8000戶。(6)完成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7)完成職高東巷、興隆南巷等8條街巷路維修改造及市政配套工程。(8)完成城市排水管線清淤8190米。(9)改造蟠龍山體育場,新建迷鎮山廣場、和諧廣場。(10)異地新建木材專業批發市場。(11)將南市場改建為封閉式綜合貿易市場。(12)對城區70個棄管小區進行維修改造。(13)將鋼都、和平2所國小合併新建。(14)增設和改造交通信號燈10處、人行步道燈15處。(15)實施居民健康檔案等9項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程。
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千方百計拓寬就業渠道,完成實名制就業8700人,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6300人。繼續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工作,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4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6.5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4.2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3萬人。進一步提高社會救助水平,完善城鄉低保救助制度,加快推進1萬平方米保障性住房建設,確保全市所有貧困戶的溫飽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抓好安全生產和社會穩定。強化安全生產與消防工作的監督管理,積極消除重大安全隱患,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完善社會防控體系,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營造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爭創省平安縣七連冠。加強人民調解和信訪工作,暢通訴求渠道,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加強人防和應急工作,不斷提高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和處置能力。
全面發展社會事業。加強教育資源整合,科學調整新老城區及鎮村學校布局。重視學前教育,加快公辦幼稚園建設,重點發展普惠制幼稚園。推進職業教育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辦學質量。積極推進醫療制度改革,健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搞好農村衛生所和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完善基礎醫療服務體系。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保障人民民眾飲食用藥安全。積極推進“六五”普法工作。切實強化社區工作,完善社區服務功能。進一步鞏固雙擁模範城建設成果,全面提高雙擁工作整體水平。重視和加強人口計生工作,繼續穩定低生育水平。籌建廣電大廈,啟動數位電視工作。認真開展好文化“三下鄉”、民眾文化活動月、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等文體活動,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豐富人民民眾文化體育生活。
(七)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打造人民滿意政府
緊緊圍繞我市既定發展目標,按照“為民、務實、高效、清廉”的要求,加快建設創新政府、法治政府、服務政府、誠信政府和廉潔政府。
要以更加解放的思想開拓創新。堅持以科學發展理念統領政府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維,敢於破解阻礙發展的思想束縛,敢於破除阻礙發展的陳規舊律,對有利於發展的做法就大力支持,有利於和諧的意見就積極採納,有利於民生的事情就全力促成,以思想上的大解放,工作中的大創新,促進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要以更加科學的理念依法行政。堅持定期向市人大及其常委會報告工作,向市政協通報工作,做好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深入貫徹《行政許可法》,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式履行職責。健全行政執法體制,加強行政執法監督,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和過錯追究制,促進嚴格執法、公正執法、文明執法。
要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最佳化服務。堅持致力民生、關注民意、解決民憂,全面增強主動為基層、為企業、為民眾服務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充分發揮行政審批服務中心作用,做到主動服務,超前服務,創新服務,切實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健全和落實崗位責任制,完善部門協同配合機制,做到責任有主體、實施有監督、結果有考核,確保政令暢通。
要以更加實際的行動取信於民。堅持從實際出發,廣泛採納民眾意見,保證決策的科學性、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大力推行政務公開,擴大公開範圍,豐富公開形式,增強政府工作透明度;加強對公職人員的管理、教育和約束,嚴格按規則行事,認真履行社會承諾,切實做到言必信、諾必踐、行必果,提升政府的誠信度。
要以更加嚴格的要求廉潔從政。堅持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嚴格控制政府消費性支出,把財力保障的重點向改善民生和發展社會事業傾斜。嚴格執行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強化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的監管,堅決糾正損害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厲懲處各種腐敗行為,決不讓腐敗問題影響政府形象,影響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新時期的發展任務,積極創造大石橋新的輝煌,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是全市人民對我們的信任和重託。讓我們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更加強烈的發展意識,更加堅定的發展決心,更加有力的發展措施,同心同德,頑強拼搏,紮實工作,為實現大石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跨越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