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宗教與國際事務論壇

2011年12月12日下午2:00-5:30,在上海大學校本部A602會議室,上海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及全球學研究中心,同美國喬治城大學伯克利宗教、和平與世界事務中心聯合進行了“宗教與國際事務論壇”。
論壇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公開講座,由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主任陶飛亞教授主持。著名社會學家、喬治城大學社會學教授兼伯克利中心高級研究員何塞·卡薩諾瓦(JoséCasanova)及伯克利中心主任托馬斯·班科夫(ThomasBanchoff),分別以“歐美社會的公共宗教討論”和“宗教與美國外交”為題,做了主題發言。卡薩諾瓦教授回顧了自啟蒙以來西方社會的世俗化進程,特別討論了在中世紀結束之後歐洲社會的國教傳統;在此基礎上,他討論了1960年代熱門的世俗化理論;但接著在1970年代,以伊朗革命、道德大多數的興起等為標誌的全球宗教復興及宗教在公共領域地位的凸顯。這即是他自《現代世界中的公共宗教》(PublicReligionsintheModernWorld)這一現代經典以來一直在探討的一個主題。在討論中,他指出,無論是宗教、世俗化、公共宗教,都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中國社會也應該發展出自己的模式,並反過來影響西方世界的話語。班科夫教授則從美國的國父們說起,從美國的獨立宣言到1948年聯合國的人權宣言,從托馬斯·傑斐遜到歐巴馬,論述了宗教、自由、人權等觀念在美國社會文化中的深刻影響。自由對大部分美國人來說是一種天賦人權。由於來自聖經的詮釋,美國人有著一種天生的“例外主義”和選民觀,認為美國是有著聖經寓意的“山巔之城”,美國人肩負著一種普世文明的全球責任。班科夫教授從當前的處境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反思,認為美國的並不一定就是普世的,而是反映了美國的一種社會文化傳統和大國心態。同時,他也提出,隨著中國作為世界強國的日益興起,和諧社會等觀念可能也是中國希望影響世界的一種模式。
論壇的第二部分是圓桌會議,由文科處處長、全球學中心主任郭長剛教授主持。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的馬麗蓉教授、上海師範大學謝志斌教授、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的塗怡超博士、哲學院的郁喆雋博士,分別就阿拉伯-伊斯蘭研究、中國的公共宗教、基督教與中美關係、宗教與中國公民社會等問題進行了討論。馬麗蓉教授專門探討了伊斯蘭民主的問題,以及中國和阿拉伯世界的關係。她指出,中-阿關係的發展,必須對伊斯蘭教在中東社會的影響有一個深刻的認識,推動伊斯蘭的中間派和民主派的影響,以抵禦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謝志斌教授就公共神學、宗教多元化等問題進行了討論。他指出,宗教一方面被私人化,一方面也由於宗教管理等成為了一個公共議題。與西方國家不同,中國的公與私問題經常糾結在一起,宗教的公共空間也在中國社會成為一個問題。塗怡超博士敘述了自第一個美國來華傳教士裨治文起基督教在中美關係中的影響,並敘述了桌球外交、基於信仰的外交等問題。她指出,美國的右翼人士極力利用宗教推動反華方案;基督教對中美關係的影響整體上是比較弱的;基督教應該成為一個積極的建設因素推動中美關係的良性發展而不是障礙。郁喆雋博士則從2010年方舟子和王菲的爭論、2011年呂麗萍關於同性戀的發言等網路討論開始,借用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等概念,討論了宗教與中國公民社會的關係。網路表明了一種虛擬的形式,也是中國正在興起的公共領域的一種表現。在之後的討論中,外語學院院長周平教授、唐青葉教授、曾桂娥教授、劉義博士、肖清和博士,分別就宗教的定義、話語權、宗教的社會作用、天主教與中西文化交流等議題進行了交流。陶飛亞教授和郭長剛教授代表上海大學給來賓贈送了禮品。文學院副院長張勇安教授也出席了晚宴的招待,並與來訪學者進行了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