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五個副主題分別是“城市多 元文化的融合”、“城市經濟的繁榮”、“城市科技的創新”、“城市社區的重塑”、 “城市和鄉村的互動”。2005年12月1日,國際展覽局第138次大會通過了《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註冊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
  • 外文名:Better City, Better Life
  • 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 相關報告: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註冊報告
確立,主要目標,內容結構,主題呈現,

確立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
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的主題下,上海 世博會的組織方旨在通過展覽、主題活動和主題論壇回答以下三個主要問題,即:什麼樣的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什麼樣的生活觀念和實踐讓城市更美好? 什麼樣的城市發展模式讓地球家園更美好?為了引導參展者回答這三個問題,組織者通過闡釋和重組五個副主題,提出 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內容結構”。
這個結構的基本思想是城市是一個具有生命的有機系統,並通過兩條軸線來解讀主題——尺度軸和時間軸。以下便是該結構的核心思想:城市是人創造的,它不斷地演進演化和成長為一個有機系統。人是這個有機系統中最具活力和最富有創新能力的細胞。人的生活與城市的形態和發展密 切互動。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的有機系統與地球大生物圈和資源體系 之間相互作用也日益加深和擴大。人、城市和地球三個有機系統環環相扣,這種關係貫穿了城市發展的歷程,三者也將日益融合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這個核心思想將是主題演繹工作的出發點,並滲透於2010世博會的各項策劃工作中。

主要目標

上海世博會是歷史上首屆以“城市”為主題的綜合類世博會。組織者希望通過主題演繹工作達到如下目標:
1、提高公眾對 “城市時代”中各種挑戰的憂患意識,並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
2、促進對城市遺產的保護;使人們更加關注健康的城市發展;
3. 推廣可持續的城市發展理念、成功實踐和創新技術;尋求開發中國家的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模式;
4、促進人類社會的交流融合和理解。

內容結構

一、主題內容結構
以下“主題內容結構圖”通過橫軸、縱軸和圖形,簡明地表現出了主題內容結構。
1. 尺度軸 — 該圖的橫軸在三個不同的尺度層面對主題進行聚焦和解讀:
1) 城市人:在這個尺度上,我們關注的是城市內外的人。人是城市的 細胞,也是城市的微縮。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市對其之外的人口同樣造成很大的影響。人類日益向“城市人”演變。
2) 城市:這個尺度關注城市本身。城市內部結構複雜,各部分密切關聯、協同運行,具備有機生物體一般的特性與規律。
3) 地球:隨著地球總人口數中城市人口的比例不斷增加,城市之間、城市和生態體系之間相互作用日益密切。
2. 時間軸 — 縱軸在時間維度上探討人類在歷史進程中對城市美好生活 的追求。我們既關注歷史上經驗和智慧,也展望未來的美好的城市、美好的生活。
夢 想
城市人 城 市 城市星球
足 跡
下面是對五個“概念領域”內容的詳述。
1、城市人
關鍵語:人是城市的細胞,又是城市的靈魂——人賦予城市文化、性格和創新 力。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城市人”,城市人口數量與日俱增,類型也更具多樣性。同時,城市之外的人們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化進程的
影響。城市要成為提高人類生存質量的原動力,也應該成為人類創新和創造的溫床。
關聯內容:
— 豐富多彩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的“社會資本”(傳統/流行,本土/外 來,消費文化,創意產業,數字時代的交流和溝通等);
— 城市社區(城市“社會地圖”、低收入階層和不同種族群體、貧困群體、家庭結構的變化、婦女和兒童等);
— 城市居民對服務和公共設施的需求;
— 職業結構和類型的演變;
— 城市社會以及其人口的年齡結構;
— 移民(跨國界移民,城鄉移民,多元文化融合、就業和社會流動性等),城市的流動人口(外來務工人員,生活和工作分割在不同城市的人)
挑戰:— 人的基本需求和權利;
— 對多樣化的尊重;
— 平等的機會;
— 鼓勵人的創造和創新。
2、城市
關鍵語:城市由人類最初的聚居地演化而來,當今城市已成為一個複雜的有機系統。城市之間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獨特性。城市是否宜居和具備長久活力,取決於人對城市系統特性和發展規律的了解,以及在日常生 活、城市建設、開發和管理中的合理行為。
關聯內容:
— 城市與其腹地的關係(城市的資源需求、廢棄物處理、生態調節、城鄉交流,休閒娛樂等);
— 城市的空間布局及其演變;
— 城市基礎設施(管線、出入通道、交通、文化基礎設施等);
— 城市公共空間(以人為本、推動人與人的交流);
— 城市管理(城市與國家的關係、城市規劃、稅收和財政體系、土地所有權、“城市病”治理、高效和廉潔的政府、城市安全);
— 城市產業結構和發展潛力(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人力資本 和創新潛力等)。
挑戰:— 理性、宜居的城市布局和人居模式;
— 資源良性循環;
— 公眾參與城市管理;
— 創新和可持續發展潛力。
3、城市星球
關鍵語:當前,世界各地城市的“生態足跡”已經覆蓋了整個地球,城市 對全球生態和資源系統產生了巨大影響,地球和城市的未來必將相互依存。人居和地球自然環境之間必須建立健康的互動,才能為後代保持一個宜居的家園。
關聯內容:
— 全球人口增長的前景;
— 城市對全球環境系統的影響(對環境影響最小的城市發展模式和案例);
— 城市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城市網路,城市是全球化中的重要樞紐,城市間的競爭與合作等等);
挑戰:— 縮減城市的“生態印跡”;
— 各國在可持續發展領域的交流和協作;
— 市民社會和國際組織的作用。
4、足跡
關鍵語:城市發展史是一個充滿激情和變數的過程。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不斷進化的有機體,在人類歷史上留下了許多足跡。這些足跡,不管印證的是失敗還是成功,都將為人類未來的城市發展提供借鑑和引導。
關聯內容:— 全球文明的交流和融合;
— 歷史上人居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 城市的誕生和滅亡(由於種種原因而消失的城市、延續至今的城市);
— 遺留在空間上的城市文明的不同形態(結構布局,建築物,紀念碑等);
— 城鄉非物質文化遺產。
挑戰:— 協調遺產保護和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矛盾;
— 汲取前人智慧用於可持續發展;
— 我們為未來的城市留下的遺產。
5、夢想
關鍵語:在人類歷史長河中,人們從未停止對於“理想城市”的追求。“城市時代”即將來臨,尋找可持續的城市形態和理想的城市發展模式迫在眉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了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關聯內容:
— 人類在古代及當代對於“理想城市”的種種構想和實驗;
— “和諧城市”的創建;
— 誕生自夢想的創新、新科技及其對城市發展的推動;
— 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實踐和成功範例(《21 世紀議程》、生態城市、緊密型城市、3R等)。
挑戰:— 協調“理想模式”和現實之間的矛盾;
— 正確的思維是可持續發展的前提;
—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

主題呈現

一、主題館
上海世博會園區內將設5個主題館。其中三個左右為鄰,形成主題館群,座落於浦東的中心位置,分別深入解讀和表現“城市人”、“城市”和“城市星球”
三個概念領域。
另外兩個主題館座落於浦西,分別展現“足跡”和“夢想”。“足跡”主題館即城市文明藝術館,它將通過建築、雕塑及繪畫藝術品揭示世界城市發展的歷程。與城市文明藝術館緊密聯繫的是世博會博物館,它將通過實物和虛擬現實技術結合的手段讓遊客親歷1851年以來世博會豐富多彩的歷史。“夢想”主題館將使用改建後的老工業建築,展示人們對於未來城市的美好 構想,引發人們對於“何為未來”的思考。
二、主題區
在上述主題館(群)周圍分別有三個主題區。其中浦東主題館群中間主題區將以主題地標、雕塑和影像的形式反映出“城市人-城市-城市星球”框架中的理念。
“夢想”主題館周圍的主題區即是“城市最佳實踐區”。受邀參展方將從“宜居家園”、“可持續的城市化”、“歷史遺產的保護和利用”以及“建成環境的科技創新”四個方面展示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最佳案例。參觀者會在這裡看到基於城市最佳實踐案例建設的一個城市街區,以及若干由老工業建築改建的展館,展示來自各國城市的經驗和案例。
另外一個主題區聯繫著世博會博物館和城市文明藝術館。它將會通過戶外設施和影像來凸顯“足跡”這一概念。
三、主題廣場
在浦東主題館中的主題廣場面積為45000平方米。作為世博園區的主要公共區域,這個主題廣場利用螢幕、舞台等各種設施,為遊客提供一個放鬆、互動和體驗主題的場所。
沿著高架布道,布置“亞洲廣場”、“非洲廣場”、“美洲廣場”、“歐洲廣場”、“大洋洲廣場”等各大洲的系列文化廣場。每個廣場都與它們各自大洲的展館鄰近,利用主題構築物、雕塑以及相關的文化活動體現出豐富的主題元素。
四、主題設施
上海世博會還在世博園區內通過各種各樣的設施體現世博會的主題和核心思想,如生態淨水設施、雨水收集和再利用設施、太陽能設施、風能發電設施、地熱水暖設施、污水處理設施、清能汽車等。這些主題設施不僅保障整個世博會 的高效運行,同時也是主題展示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主題游線
主題游線包括主題軸、高架布道和主題步行道等,它們從空間布局上將各主題區、主題廣場和主題設施聯結成為一個整體網路。
主題游線將採用特殊的標識、地標、街景、藝術作品、裝置、互動設施等詮釋並傳達世博會的主題內容,使參觀者在園區內能隨時接收到主題信息。因此主題游線也是主題展示體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