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7日起至31日,瑞士小鎮達沃斯又迎來第40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時值全球景氣漸趨復甦,但不確定因素仍多,因此這場盛會將備受矚目。
世界經濟論壇主辦方在其官方網站上稱,本屆年會將有超過90個國家的2500多名各界領袖出席,在5天內舉辦多達225場工作會議上,這些領袖將討論全球政治、經濟、環境等多個方面的問題。
本屆年會的主題是“改善世界狀況:反思、重設、重建”,強調全球有必要通力合作,以因應急迫的挑戰和未來風險。WEF也將討論因應地球氣候變化的談判、改善國際合作體系、海地強震災後重建等急迫議題。世界經濟論壇創始人兼主席克勞斯·施瓦布日前將此解釋為“反思價值觀、重新設計合作進程、重建相關國際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0冬季達沃斯
- 外文名:2010 winter davos
- 時間:從27日起至31日
- 地點:瑞士
- 事件:40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
世界經濟論壇簡介,2010冬季達沃斯論壇議程,1月27日,1月28日,1月29日,1月30日,1月31日,出席“2010年世界經濟論壇”各國政要,2010達沃斯(冬季)論壇與會企業領導,達沃斯年會閉幕,近年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主題回顧,中國與達沃斯論壇大事記,2009,2008,2007,2006,1997,1992,1986,1981,1980,1979,
世界經濟論壇簡介
世界經濟論壇 (World Economic Forum -- WEF) 是一個非官方的國際組織,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其前身是現任論壇主席、日內瓦商學院教授克勞斯·施瓦布1971年創建的歐洲管理論壇。1987年,歐洲管理論壇更名為世界經濟論壇。論壇因每年年會都在達沃斯召開,故也被稱為“達沃斯論壇”。
論壇的參與者主要是各國政界和經濟界的高層領導人、企業首腦以及著名專家,宗旨是探討世界經濟領域存在的問題並促進國際經濟合作與交流。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論壇所探討的議題逐漸突破了純經濟領域,許多雙邊和地區性問題以及世界上發生的重大政治、軍事、安全和社會事件等也成為論壇討論的內容。
論壇組成的核心是其會員和合作夥伴。目前,論壇擁有1000多個會員,全部是世界知名企業和公司。論壇有選擇地與會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此外,論壇還有各種性質的會員制組織,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傳媒和學術等領域。世界經濟論壇每年還與若干國家的政府或企業聯合主辦各種國際經濟討論會。
每年在達沃斯召開的論壇年會,一般是在一月下旬,會議持續約一周時間,每年都要確定一個主題,在此基礎上安排200多場分論壇討論。
隨著論壇影響的不斷擴大及與會者層次的提高,世界經濟論壇已被認為是“非官方的國際經濟最高級會談”,是世界政要、企業界人士以及民間和社會團體領導人研討世界經濟問題最重要的非官方聚會場所之一。
2010冬季達沃斯論壇議程
1月27日
時間 | 主題 | 時間 | 主題 | 時間 | 主題 | ||
08.45-10.00 | 什麼是全球增長的“新標準”? | 13.30-15.00 | 2010年世界經濟頭腦風暴:重新定義全球公共空間 | 18.45-19.30 | 水晶獎典禮 | ||
09.00-10.15 | 重新思考21世紀安全問題 | 13.30-14.45 | 重新思考董事會風險 | 20.30-22.00 | 早老性痴呆病 | ||
09.00-10.15 | 創造技能:勞工的未來 | 13.30-14.45 | 重新思考能源安全 | 20.30-22.00 | 亞洲的崛起 | ||
09.00-10.15 | 病菌與全球化 | 13.30-14.45 | 誰是新消費者 | 20.30-22.00 | 危機與文化 | ||
09:00-10:15 | 重新思考系統性金融風險 | 13.30-14.45 | 在其他星球生活? | 20.30-22.00 | 重新思考慈善事業 | ||
09:00-11:00 | 影響日增的社交網路 | 14.00-16.30 | 農村貧窮的解決方案 | 20.30-22.00 | 幸福經濟學 | ||
10.30-12.00 | 下一個全球危機 | 15.00-17.00 | 商業領導:學習莎士比亞 | 20.30-22.00 | 藝術和科技創造力 | ||
10.45-12.00 | 歐洲工商管理學院 創意實驗室 | 15.15-16.30 | 全球重新設計計畫(GRI)創意實驗室 | 20.30-22.00 | 什麼是生命? | ||
10.45-12.00 | 泡沬的煩惱 | 15.15-16.30 | 麻省理工創意實驗室 | 20.30-22.00 | Piracy and Pandemics: From Past to Present Dangers | ||
10.45-12.00 | 慢性病挑戰全球 | 15.15-16.30 | 重新思考補償金模式 | 20.30-22.00 |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Revisited | ||
10.45-12.00 | 重新思考後危機社會價值 | 15.15-16.30 | 重新思考人口增長 | 20.30-22.00 | 音樂的力量 | ||
10.45-12.00 | 融資低碳增長 | 15.15-16.30 | 重建經濟 | 20.30-22.00 | 閱讀領袖的智慧 | ||
10.45-12.00 | 從邊緣管理創新 | 15.15 -16.30 | 持續性設計 | 20.30-22.00 | 音樂的力量 | ||
10.45-12.00 | 藝術,文化與數字時代 | 17.30-18.45 | 世界經濟論壇2010年會開幕 |
1月28日
時間 | 主題 | 時間 | 主題 | 時間 | 主題 | ||
08:00-10:15 | 使限額交易起作用 | 12:30-14:00 | 重新給行銷定向 | 15:40-16:10 |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演講 | ||
09:00-10:15 | 全球再設計倡議(經濟)創意實驗室 | 12:30-14:00 | 女性消費者的力量 | 15:45-17:00 | 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創意實驗室 | ||
09:00-10:15 | 社會企業家創意實驗室 | 12:30-14:00 | 瑞士: 歐洲摘草莓的人? | 16:00-17:00 | 重新思考非洲的發展戰略 | ||
09:00-10:00 | 在商業領袖中重建信任 | 12:30-14:00 | 重新設計國際貨幣體系 | 16:00-17:00 | 新增長故事 | ||
09:00-10:00 | 重新設計消費模式 | 14:00-15:15 | 全球議程理事會(風險)創意實驗室 | 16:00-17:00 | 走向低碳繁榮 | ||
09:00-10:00 | 全球能源展望 | 12:30-14:00 | 瑞士: 歐洲摘草莓的人? | 16:00-17:00 | 重新思考全球公共空間: 漁業 | ||
09:00-10:00 | 重建人道主義援助 | 14:00-15:15 | 耶魯大學創意實驗室 | 16:00-17:00 | 國家領袖:全球行動的機遇 | ||
10:15-11:00 | 下一代的材料 | 14:00-14:45 | 信息年代和人類行為 | 16:30-17:15 | 構建美麗一刻: 公共領域的光輝 | ||
11:30-12:15 | 信息年代和人類行為 | 14:30-15:30 | 重新思考中東力量的平衡 | 17:45-18:45 | 重新設計全球管治 | ||
12:30-13:30 | 印度能達到世界預期嗎? | 14:30-15:30 | 重建關鍵的基礎設施 | 17:45-18:45 | 重新思考市場資本主義 | ||
12:30-14:00 | 重建長期經濟成長 | 14:30-15:30 | 美國與中國: 重塑全球議程 | 19:00-20:30 | 金融危機之後:結果和教訓 | ||
11:30-12:15 | 信息年代和人類行為 | 14:30-15:30 | 重新思考歐元區 | 19:30-21:45 | 2010 投資熱圖 | ||
12:30-14:00 | 重建弱勢的政府 | 14:30-16:30 | 後危機世界的新公司治理 | ||||
12:30-14:00 | 低碳增長-為低碳增長融資 | 14:30-16:30 | 與技術先鋒一起重新設計 |
1月29日
時間 | 主題 | 時間 | 主題 | 時間 | 主題 | ||
09:00-10:00 | 英國廣播公司辯論 | 12:30-14:00 | 保護的責任 | 14:30-15:30 | 全球工業展望:金融,服務和傳媒 | ||
09:00-10:15 | 全球再設計倡議(永續性)創意實驗室 | 12:30-14:00 | 非法貿易的全球解決方案 | 14:30-15:30 | 管理核能擴散 | ||
09:00-10:15 | 牛津大學創意實驗室 | 12:30-14:00 | 從人才流失到流動 | 14:30-16:30 | 為女孩效應搭建平台 | ||
09:00-10:00 | 創造職位和加強社會福利 | 12:30-14:00 | 重新設計一個健康的開始 | 14:30-16:30 | 反思經濟成長 | ||
09:00-10:00 | 重新設計資本市場 | 12:30-14:00 | 投資-新標準 | 14:30-16:30 | 面對大規模流行病,準備好了嗎? | ||
09:00-10:00 | 防止核擴散:無核化 | 12:30-14:00 | 可持續投資成為主流 | 15:15-16:00 | 通過科學挽救藝術 | ||
09:00-09:45 | 一個懦弱孩子的日記: 重新與孩子連線的教訓 | 12:30-14:00 | 創業型科技 | 16:00-17:00 | 渴望:資本 | ||
10:15-11:00 | 從亞歷山大到最後的軍團:科學和歷史小說 | 12:30-14:00 | 智慧型電網-重建電網 | 16:00-17:00 | 重新設計糧食生產 | ||
10:30-12:00 | 重新思考政府援助 | 12:30-14:00 | 轉型中的南非 | 16:00-17:00 | 全球工業展望:重工業 | ||
10:45-12:00 | 重塑金融危機和經濟危機後的世界貿易 | 12:20-14:00 | 氣候變化:資助應對措施 | 20:00-22:00 | 危機與行為 | ||
10:15-11:30 | 哥本哈根之後是什麼? | 12:30-13:30 | 重新設計中國經濟成長的全球維度(央視直播) | 20:00-22:00 | 數據信任 | ||
11:30-12:15 | 與建築師一起重新思考、設計和重建 | 14:00-15:15 | 創想實驗室之科技先鋒:下注“綠色” | 20:00-22:00 | 智力的本質 | ||
12:30-14:00 | 重新設計政府退場 | 14:00-15:15 | 創想研究室之全球重新設計倡議(機構) | 20:20-22:00 | 公共服務:吸引最好與最聰明的人才? | ||
12:30-14:00 | 新型的跨國和全球創新 | 14:30-15:30 | 重建阿富汗的和平與穩定 | 20:00-22:00 | 前列腺癌症 | ||
12:30-14:00 | 重新思考電子政府 | 14:30-15:30 | 複製全球疫苗免疫聯盟的成功故事 | 20:00-22:00 | 社區的可持續性 |
1月30日
時間 | 主題 | 時間 | 主題 | 時間 | 主題 | ||
9:00-10:00 | 性別議程:實踐平等 | 12:00-14:00 | 老齡化社會-65歲仍算年輕? | 15:30-16:30 | 全球工業展望: 健康、消費、技術和旅遊 | ||
9:00-10:15 | 與賓夕法尼亞大學及沃頓商學院共聚創想研究室 | 13:00-14:00 | 東半球議程大轉移 | 15:30-16:45 | 重新設計你的主張 | ||
9:00-10:15 | 與全球青年領袖們共聚創想研究室 | 14:00-15:00 | 反思金融管制 | 17:00-18:00 | 轉型中的日本 | ||
9:00-10:00 | 重建二十一世紀教育 | 14:00-15:00 | 重塑水資源管理 | 17:00-18:15 | 反思貿易與氣候變化 | ||
9:00-10:00 | 如何才能減少網路攻擊? | 14:00-16:00 | 連線二氧化碳限制和時間約束的世界 | 19:00-20:30 | 無核的世界:烏托邦? | ||
9:00-9:45 | 漫步於綠色演講之間 | 14:00-16:00 | 即興演奏的藝術 | 20:30-20:40 | 2010世界經濟論壇-結束語 | ||
10:15-11:00 | 革命性的建築 | 15:30-16:45 | 對賄賂零容忍 | ||||
10:30-11:30 | 全球經濟展望 | 15:00-16:45 | 金融風險管理2.0? |
1月31日
時間 | 主題 | 時間 | 主題 | 時間 | 主題 | ||
09.00-10.30 | 2010全球議程:達沃斯視角 | 10.45-11.45 | 可持續復甦路線圖 | 11.45-12.30 | 為未來負責 |
出席“2010年世界經濟論壇”各國政要
姓名 | 國別 | 職位 | 姓名 | 國別 | 職位 | 姓名 | 國別 | 職位 | ||
H.M. King Abdullah II Ibn Al | Tsakhiagiin Elbegdorj | 蒙古 | 總統 | David Miliband | 英國 | 外交大臣 | ||||
Hussein | 約旦 | 國王 | Salam Fayyad | 巴勒斯坦 | 民族權力機構總理 | Amre Moussa | 阿拉伯 | 國家聯盟秘書長 | ||
H.H. Sheikh Nasser Mohammed | James M. Flaherty | 加拿大 | 財政部長 | Elvira Nabiullina | 俄羅斯 | 經濟部長 | ||||
Al Ahmad Al Sabah | 科威特 | 首相 | Barney Frank | 美國 | 眾議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 | 直島正行 | 日本 | 產業大臣 | ||
H.M. Queen Rania Al Abdullah | 約旦 | 王后,世界經濟論壇基金理事會會成員 | Lykke Friis | 丹麥 | 氣候與能源部長 | Kamal Nath | 印度 | 道路交通和高速公路部長 | ||
Samir Al Rifai | 約旦 | 首相 | Olafur Ragnar Grimsson | 冰島 | 總統 | Nguyen Tan Dung | 越南 | 總理,2010年東協主席 | ||
Douglas Alexander | 英國 | 國際開發大臣 | Reem Al Hashimy | 阿聯 | 國務部長 | Mari Elka Pangestu | 印度尼西亞 | 貿易部長 | ||
Ilham Aliyev | 亞塞拜然 | 總統 | Nada Abbas Haffadh | 巴林 | 參議院議員 | George A. Papandreou | 希臘 | 總理兼外交部長 | ||
Joaquín Almunia | 歐盟 | 市場競爭專員 | Anne-Marie Idrac | 法國 | 外貿國務秘書 | Shimon Peres | 以色列 | 總統 | ||
Celso Amorim | 巴西 | 外交部長 | Muhammad S. Al Jasser | 沙特 | 阿拉伯央行行長 | Navanethem Pillay | 聯合國 | 人權高級專員 | ||
Baroness Ashton | 歐盟 | 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 | 川口順子 | 日本 | 下議院議員,外務大臣(2002-2004) | Rachid M. Rachid | 埃及 | 貿易產業部部長 | ||
Brian Baird | 美國 | 民主黨眾議員 | Lech Kaczynski | 波蘭 | 總統 | José Luis Rodriguez Zapatero | 西班牙 | 首相 | ||
Jan Peter Balkenende | 荷蘭 | 首相 | John F. Kerry | 美國 | 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 | Nicolas Sarkozy | 法國 | 總統 | ||
Jaime Bermúdez | 哥倫比亞 | 外交部長 | Georgina Kessel | 墨西哥 | 能源部長 | Anand Sharma | 印度 | 商務部長 | ||
Carl Bildt | 瑞典 | 外交大臣 | H.R.H. Prince Salman Bin Hamad Al Khalifa | 巴林 | 經濟發展署行政長官 | Radoslaw Tomasz Sikorski | 波蘭 | 外交部長 | ||
Irina Bokova | 聯合國 | 教科文組織總幹事 | Jakaya M. Kikwete | 坦尚尼亞 | 總統 | Buyelwa Patience Sonjica | 南非 | 水資源及環境部部長 | ||
Emma Bonino | 義大利 | 參議院副主席 | Bernard Kouchner | 法國 | 外交部長 | Todd D. Stern | 美國 | 氣候變化特使 | ||
Youssef Boutros-Ghali | 埃及 | 財政部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主席 | Aleksey Kudrin | 俄羅斯 | 副總理,俄羅斯財政部長 | Dominique Strauss-Kahn | 國際 | 貨幣基金組織總裁 | ||
Rainer Brüderle | 德國 | 經濟部長 | Christine Lagarde | 法國 | 經濟部長,世界經濟論壇基金理事會成員 | Lawrence H. Summers | 美國 | 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 | ||
Jerzy Karol Buzek | 歐洲 | 議會主席 | Pascal Lamy | 世界貿易組織 | 總幹事 | Giulio Tremonti | 義大利 | 經濟和財政部長 | ||
Felipe Calderón | 墨西哥 | 總統 | 李明博 | 韓國 | 總統 | Jean-Claude Trichet | 歐洲 | 央行行長 | ||
Micheline Calmy-Rey | 瑞士 | 外交部長 | Yves Leterme | 比利時 | 首相 | Morgan Tsvangirai | 辛巴威 | 總理 | ||
David Cameron | 英國 | 保守黨黨魁 | Doris Leuthard | 瑞士 | 聯邦總統兼經濟部長 | Danilo Türk | 斯洛維尼亞 | 總統 | ||
Patricia Espinosa Cantellano | 墨西哥 | 外交部長 | 李克強 | 中國 | 副總理 | Alvaro Uribe Velez | 哥倫比亞 | 總統 | ||
Gunilla Carlsson | 瑞典 | 國際發展合作部部長 | 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 | 巴西 | 總統 | Abhisit Vejjajiva | 泰國 | 總理 | ||
陳馮富珍 | 世界 | 衛生組織總幹事 | Lord Mandelson | 英國 | 商務大臣 | Abdoulaye Wade | 塞內加爾 | 總統 | ||
Jean Charest | 加拿大 | 魁北克省省長 | Trevor Manuel | 南非 | 國家計畫委員會主席 | Guido Westerwelle | 德國 | 外交部長 | ||
Simon Crean | 澳大利亞 | 貿易部長 | Ricardo Martinelli | 巴拿馬 | 總統 | 楊榮文 | 新加坡 | 外交部長 | ||
Alistair Darling | 英國 | 財政大臣 | Hans-Rudolf Merz | 瑞士 | 財政部長 | Valdis Zatlers | 拉脫維亞 | 總統 | ||
Jacob G. Zuma | 南非 | 總統 |
2010達沃斯(冬季)論壇與會企業領導
姓名 | 國別 | 企業名稱 | 職務 | 姓名 | 國別 | 企業名稱 | 職務 | |
Josef Ackermann | 德國 | 德意志銀行 | 董事長 | Didier Lombard | 法國 | 法國電信 | 董事長兼CEO | |
Karen Agustiawan | 印度尼西亞 | Pertamina | 總裁兼CEO | Peter L?scher | 德國 | 西門子 | 總裁兼CEO | |
Khalid A. Alireza | 沙烏地阿拉伯 | Xenel Group | 執行董事 | Helge Lund | 挪威 | 挪威國家石油公司 | 總裁兼CEO | |
Mukesh D. Ambani | 印度 | Reliance Industries | 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 | John J. Mack | 美國 | 摩根斯坦利 | 董事長 | |
Frank Appel | 德國 | 德國郵政集團 | CEO | Mohammed H. Al Mady | 沙烏地阿拉伯 | 沙特基礎工業公司 | 副董事長兼CEO | |
Emilio Azcárraga Jean | 墨西哥 | Grupo Televisa SAB | 總裁 | Anand G. Mahindra | 印度 | Mahindra & Mahindra Ltd | 副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 | |
José Sergio Gabrielli de Azevedo | 巴西 | 巴西國家石油公司 | 總裁兼CEO | Jacko Maree | 南非 | 標準銀行 | CEO | |
Alejandro Baillères | 墨西哥 | Grupo Nacional Provincial SAB | CEO | Gérard Mestrallet | 法國 | 蘇伊士集團 | 董事長兼CEO | |
Dominic Barton | 英國 | 麥肯錫 | 全球董事總經理 | Lakshmi N. Mittal | 英國 | 安塞洛米塔爾 | 董事長兼CEO | |
Pierre Beaudoin | 加拿大 | 龐巴迪公司 | 總裁兼CEO | Sunil Bharti Mittal | 印度 | Bharti Enterprises | 董事長兼CEO | |
Kathy Bloomgarden | 美國 | 羅德公關公司 | CEO | Alexei A.Mordashov | 俄羅斯 | 北方鋼鐵公司(Severstal) | CEO | |
Ana P. Botín | 西班牙 | 西班牙國家銀行 | 董事 | Andrew Moss | 英國 | 英傑華集團(Aviva) | CEO | |
Paul Bulcke | 瑞士 | 雀巢 | CEO | Dennis Nally | 美國 | 普華永道 | 董事長 | |
Marilyn Carlson Nelson | 美國 | 卡爾森集團 | 董事長 | Boris Nemsic | 俄羅斯 | OJSC VimpelCom | CEO | |
Cynthia Carroll | 英國 | 英美資源集團 | CEO | Indra Nooyi | 美國 | 百事公司 | 董事長兼CEO | |
John T. Chambers | 美國 | 思科 | 董事長兼CEO | Hutham S. Olayan | 美國 | Olayan America | 總裁兼CEO | |
Chey Tae-won | 韓國 | SK Holdings | 董事長兼CEO | Lubna S. Olayan | 沙烏地阿拉伯 | Olayan Financing | CEO | |
Euisun Chung | 韓國 | 現代汽車 | 副董事長 | Lars G. Olofsson | 法國 | 家樂福 | CEO | |
Richard T. Clark | 美國 | 默克公司 | 董事長兼總裁兼CEO | Hartmut Ostrowski | 德國 | 貝塔斯曼 | 董事長兼CEO | |
Vittorio Colao | 英國 | 沃達豐 | CEO | Frédéric Oudéa | 法國 | 興業銀行 | 董事長兼CEO | |
Eckhard Cordes | 德國 | 麥德龍 | 董事長兼CEO | Jaime Augusto Zobel de Ayala II | 菲律賓 | Ayala Corporation | 董事長兼CEO | |
Pat Davies | 南非 | 南非沙索公司(Sasol) | CEO | Gregory R. Page | 美國 | 嘉吉 | 董事長兼CEO | |
Michael S. Dell | 美國 | 戴爾 | 董事長兼CEO | Mark G. Parker | 美國 | 耐克公司 | CEO | |
Thierry Desmarest | 法國 | 道達爾 | 董事長 | Corrado Passera | 義大利 | 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 | 董事總經理兼CEO | |
Robert E., Diamond Jr | 英國 | 巴克萊 | 總裁 | Georges Pauget | 法國 |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 | CEO | |
Brady W. Dougan | 瑞士 | 瑞士信貸 | CEO | Ferdinand K. Pi?ch | 德國 | 大眾汽車 | 監事會主席 | |
Brian Duperreault | 美國 | 達信(Marsh & McLennan) | 董事長兼CEO | Rafael del Pino | 西班牙 | Ferrovial SA | 董事長 | |
Thomas Enders | 法國 | 空中客車 | CEO | Paul Polman | 英國 | 聯合利華 | CEO | |
Khalid A. Al Falih | 沙烏地阿拉伯 | 沙特阿美公司 | 董事長兼CEO | Azim H. Premji | 印度 | Wipro Limited | 董事長 | |
Annika Falkengren | 瑞典 | 北歐斯安銀行(SEB) | 總裁兼CEO | Alessandro Profumo | 義大利 | UniCredit Group | CEO | |
Timothy P. Flynn | 美國 | 畢馬威 | 董事長 | James H. Quigley | 美國 | 德勤 | CEO | |
Christoph FranzOrit Gadiesh | 德國 | 德國漢莎 | 副董事長,董事兼CEO | Michael Rake | 英國 | 英國電信 | 董事長 | |
Orit Gadiesh | 美國 | 貝恩公司 | 董事長 | James T. Riady | 印度尼西亞 | Lippo Group | CEO | |
William H. Gates III | 美國 | 比爾·蓋茨夫婦基金會 | 聯席董事長 | James E. Rogers | 美國 | 杜克能源 | 董事長兼總裁兼CEO | |
Carlos Ghosn | 法國 | 雷諾-日產 | 董事長兼CEO | Augustin de Romanet de Beaune | 法國 | Caisse des Dép?ts et Consignations (CDC) | 董事長兼CEO | |
Thomas H. Glocer | 美國 | 湯森路透 | CEO | Irene B. Rosenfeld | 美國 | 卡夫食品 | 董事長兼CEO | |
Francisco González | 西班牙 | 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 | 總裁 | David M. Rubenstein | 美國 | 凱雷投資集團 | 共同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 | |
Jim Goodnight | 美國 | SAS軟體研究所 | CEO | Guler Sabanci | 土耳其 | Haci?mer Sabanci Holding AS | 董事長 | |
Kris Gopalakrishnan | 印度 | Infosys Technologies Ltd | CEO兼董事總經理 | Sheryl Sandberg | 美國 | Facebook | COO | |
Peter T. Grauer | 美國 | 彭博社 | 董事長 | Peter Sands | 英國 | 渣打銀行 | CEO | |
John D. Wren | 美國 | 宏盟集團(Omnicom Group) | 總裁兼CEO | Eric Schmidt | 美國 | 谷歌 | 董事會主席兼CEO | |
葛霖(Stephen Green) | 英國 | 滙豐控股 | 董事長 | Stephen A.Schwarzman | 美國 | 百仕通 | 董事長兼CEO | |
William D. Green | 美國 | 埃森哲 | 董事長兼CEO | Saad Ali Al Shuwaib | 科威特 | 科威特石油公司 | CEO | |
Herman Gref | 俄羅斯 | 俄羅斯儲蓄銀行 | 董事長兼CEO | Sir Martin Sorrell | 英國 | WPP 2005 Ltd | CEO | |
Oswald J. Grübel | 瑞士 | 瑞士銀行 | CEO | Randall L. Stephenson | 美國 | AT&T | 董事長兼CEO | |
Martin C. Halusa | 英國 | Apax Partners LLP | CEO | 孫亞芳 | 中國 | 華為 | 董事長 | |
Jürgen Hambrecht | 德國 | 巴斯夫 | 董事長 | Tidjane Thiam | 英國 | 保誠集團 | CEO | |
Yasuchika Hasegawa | 日本 | 武田製藥 | 總裁兼CEO | Akio Toyoda | 日本 | 豐田汽車 | 總裁 | |
Tony Hayward | 英國 | 英國石油公司 | CEO | James S. Turley | 美國 | 安永 | 董事長兼CEO | |
Joseph M. Hogan | 瑞士 | ABB | CEO | Junichi Ujiie | 日本 | 野村控股 | 董事長 | |
Gail Kelly | 澳大利亞 | 西太平洋銀行 | CEO兼董事總經理 | Daniel Vasella | 瑞士 | 諾華製藥 | 董事長兼CEO | |
Muhtar A. Kent | 美國 | 可口可樂 | 董事長兼CEO | Ben J. Verwaayen | 法國 | 阿爾卡特朗訊 | CEO | |
Walter B. Kielholz | 瑞士 | 瑞士再保險 | 董事長 | Chris Viehbacher | 法國 | 賽諾菲 | CEO | |
Klaus Kleinfeld | 美國 | 美國鋁業 | 總裁兼CEO | Peter Voser | 荷蘭 | 荷蘭皇家殼牌石油公司 | CEO | |
Yoshimitsu Kobayashi | 日本 | 三菱化學 | 總裁兼CEO | Jacob Wallenberg | 瑞典 | Investor AB | 董事長 | |
Chanda Kochhar | 印度 | ICICI Bank | 董事總經理兼CEO | 王雪紅 | 中國台灣 | 宏達國際 | 董事長 | |
Margery Kraus | 美國 | 安可顧問公司(APCO Worldwide) | 總裁兼CEO | 王建宙 | 中國 | 中國移動 | 董事長兼CEO | |
Henry R. Kravis | 美國 |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 | 創始合伙人 | Werner Wenning | 德國 | 拜爾製藥 | 董事長 | |
Ellen Kullman | 美國 | 杜邦公司 | 董事長兼CEO | Ronald A. Williams | 美國 | 安泰保險 | 董事長兼CEO | |
Maurice Lévy | 法國 | 陽獅集團 | 董事長兼CEO | Martin Winterkorn | 德國 | 大眾汽車 | 董事長 | |
Andrew N. Liveris | 美國 | 陶氏化學 | 董事長兼CEO | Patricia A. Woertz | 美國 | Archer Daniels Midland Co.(ADM) | 董事長兼總裁兼CEO |
達沃斯年會閉幕
達沃斯年會閉幕:新思維增加就業 應對保護主義
五位出席閉幕會的聯合主席:
德意志銀行主席約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
威普羅(Wipro)董事長阿齊姆·普萊姆基(Azim Premji)
渣打銀行行政總裁冼博德(Peter Sands)
安泰保險(Aetna)董事長羅納德·威廉斯(Ronald Williams)
ADM董事長帕特麗夏·伍爾絲(Patricia Woertz)
世界經濟論壇年會1月31日在瑞士達沃斯閉幕,年會五位聯合主席總結五天會議成果。
渣打銀行行政總裁冼博德(Peter Sands)指出,今年的會議較去年更困難,因為去年金融危機剛出現幾個月,大家還是比較一致地設法抗擊危機,今年的情況則是各國各有懷抱,最突出的問題是失業,這個問題同時困擾已開發國家及開發中國家。
ADM董事長帕特麗夏·伍爾絲(Patricia Woertz) 也擔心就業問題對各國政府的政治壓力,會強化保護主義。她又引述比爾蓋茨稱,應該設法令農民的收入翻倍,這樣一方面可以幫助貧困人士,同時又可以推動經濟下一步復甦。她又讚賞蓋茨基金宣布未來十年捐助100億美元予窮國防疫。
伍爾茲又提到“綠色機會”,這是同時應對氣候變化及金融危機的方法,各界可以增加與環保相關的行業及
德意志銀行主席約瑟夫·阿克曼(Josef Ackermann)指出,現時歐洲的失業率高達14-15%,這種情況不能單靠政府的力量可以解決,私人機構也要參與,這是首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故需要新思維來解決,需要更多創新的方法增加就業
他還擔心現時年青的一代對就業前景灰心,各界應該設法令他們明白,只要他們努力學習及工作,仍然會有很好的事業。
他又指出在年會中談得頗多的小額貸款模式,多個機構或組織的成功經驗,可供其他人參考,有助推動小企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
另外,他還建議在二十國集團(G20)的機制下,成立B20,聯合二十國商界力量,推動經濟復甦。
威普羅(Wipro)董事長阿齊姆·普萊姆基(Azim Premji)則稱,在服務業及高技術的行業,就業問題不算很嚴重,但當中需要更多的培訓。他又提出一個憂慮,就是一些農民根本不具備接受培訓的學歷或資格,他認為解決方案是讓他們成為自僱人士,他引述中國的“個體戶”機制,可以為經濟帶來活力。
安泰保險(Aetna)董事長羅納德·威廉斯(Ronald Williams)認為,需要新的模式增加就業,例如保健行業,便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行業,可以製造很多就業機會。
他又稱,可以利用信息科技與保健行業結合,讓全球人士可以隨時隨地透過信息科技得到醫療或保健的訊息。
近年世界經濟論壇
2004年1月21日至25日,第34屆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 。
2005年1月26日至30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世界經濟論壇2005年年會,本屆年會共有來自近百個國家的2000多名代表參加,黃菊副總理應邀出席本屆年會,並在年會全體會議上發表特别致辭。
2007年1月24日至28日,世界經濟論壇2007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舉行,論壇年會以“變化中的力量格局”為主題,來自約9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名政要和各界人士就2007年世界面臨的挑戰以及對策進行研討。
2008年年會於1月23日至27日在達沃斯舉行,年會的主題是“合作創新的力量”。
2009年1月,世界經濟論壇2009年年會在達沃斯舉行,年會以“構建危機後的世界”為主題。溫家寶總理出席並發表特别致辭。2500多名與會者就如何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也充分關注了氣候變化、能源、糧食和水資源安全等全球性議題以及中東地區局勢等熱點問題。
2010年1月27日至30日,世界經濟論壇2010年年會將在瑞士達沃斯舉行,2500多名與會領導人將討論全球面臨的各種緊迫性問題,包括經濟形勢、氣候談判、如何改進國際合作體制以及海地震後重建等。
達沃斯主題回顧
2000年主題:新的開始:世界因我們而不同
2001年主題:持續增長和與鴻溝消除:架構全球未來
2002年主題:脆弱時代的領導:一個共同未來展望
2003年主題:構建互信
2004年主題:安全及繁榮夥伴關係
2005年主題:為艱難的選擇負起責任
2006年主題:開拓創新
2007年主題:全球議程塑造:變化中的力量平衡
2008年主題:合作創新的力量
2009年主題:構建危機後世界
2010年主題:提升世界格局:重新思考、重新設計、重新構建
中國與達沃斯論壇大事記
2009
200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中國大連召開
2009年9月10日至12日,世界經濟論壇第三屆新領軍者年會(夏季達沃斯年會)在大連舉辦,主題為“重振增長”,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這次年會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陰影下召開的,世界各國為應對金融危機所採取的種種措施,成為年會的焦點。年會期間,來自世界86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界、商界、學術界、新聞界代表1600餘人云集大連,密集安排了70多場討論會,與會者將圍繞“去槓桿化”世界中的新型商業模式、綠色經濟中蘊藏的機遇、重新思考亞洲發展模式、以科技進步推動經濟成長、以創新滿足社會需求等5大議題展開廣泛交流和討論,在多個方面取得了共識。
2008
第二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行
2008年9月26日至28日,第二屆夏季達沃斯論壇年會在天津濱海新區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來自世界近90個國家和地區的政界、工商界、學術界和新聞界代表1300餘人與會。
本屆年會主題是“下一輪增長浪潮”,下設“走向全球”、“駕馭風險”、“未來成長的動力”、“科技與創新:下一輪浪潮”和“中國:全球化的積極參與者”五個議題。會議重點關注新一代快速成長的跨國公司應對當前經濟挑戰和未來機遇的方法等問題。
在回答怎樣應對當前國際經濟危機時,溫家寶表示,一是各國要加強合作;二是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貴重;三是中國保持強有力的、平穩較快的經濟成長態勢,不出現大的起落,這是對世界經濟的最大貢獻。
2007
首屆夏季達沃斯論壇落戶中國大連
新領軍者年會即第一屆夏季達沃斯與2007年9日6日至8日在中國大連舉辦,成立了30多年的世界經濟論壇,首次走出瑞士的達沃斯,來到中國大連,舉辦了夏季達沃斯年會——“世界經濟論壇首屆新領軍者年會”。從傳統到新興、從“達沃斯精神”到“大連精神”,首屆中國夏季達沃斯論壇使大連成了世界關注的焦點,成為代表世界“新領軍者”的城市。 跨國公司的CEO們、各國政要、專家學者和媒體記者們來到中國,帶來了他們新的思考和關注,也獲得對中國新的感知。
1700多位國內外嘉賓雲集大連,共同探討當今世界政治、經濟等領域的前瞻性問題。會議高度關注全球經濟發展變化中的力量平衡,各位嘉賓就新領軍者在世界經濟格局變化中的引領作用、成長型企業發展潛力、世界新經濟秩序的建立以及人口、資源、環境等全球面臨的共同問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探討,取得廣泛共識,對很多問題的解決途徑達成一致。
2006
世界經濟論壇北京辦事處設立
世界經濟論壇設立北京辦事處,作為全球成長公司中心(Centre for Global Growth Companies)的總部,推動GGC項目發展。這也是世界經濟論壇在海外成立的第二個辦事處。
溫家寶總理在中南海會見施瓦布和世界經濟論壇國際商業委員會(WEF’s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uncil)的成員們,決定2007年在中國舉辦首屆新領軍者年會,即“夏季達沃斯”。
自2006年5月起,世界經濟論壇開始在中國甄選“新領軍者年會”的舉辦地,經過多輪篩選,最終確定首屆年會在大連市舉辦、第二屆年會在天津市舉辦。 2006年9月28日,世界經濟論壇邀請天津市、大連市領導共同出席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此事。
1997
世界經濟論壇東亞峰會在香港召開
香港回歸後兩個月,世界經濟論壇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舉辦了東亞峰會(East Asia Summit)
1992
李鵬參加世界經濟論壇
1992年1月27日至2月7日,李鵬總理出席了聯合國安理會首腦會議、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會議並訪問西歐。這是我國為打破當時西方制裁而採取的一項重要的外交行動。
1992年的中國正處在改革的一個關鍵時期,世界關注中國向何處去,國內改革的深入也需要外交突破的支持。
李鵬在世界經濟論壇開幕式上發表題目為《九十年代的中國經濟》的演說,介紹了中國經濟形勢和成就。他表示中國的目標是到2030至2050年成為中等已開發國家。中歐關係在這次論壇上得到明顯改善。
同年,第一屆歐洲/東亞經濟論壇(The first Europe / East Asia Economic Forum)十月在香港舉行。
1986
朱鎔基帶團參加達沃斯論壇
時任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朱鎔基帶團參加世界經濟論壇。
論壇由“歐洲經濟論壇”改名為“世界經濟論壇”,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
1981
世界經濟論壇第一次在中國舉行
1981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中國企業管理協會(中國企業聯合會的前身)合辦的第一屆“企業管理國際研討會”(中國企業高峰會的前身)召開。
同年6月23日至29日,中國-歐洲商業領袖研討會(The China-Europe Business Leaders Symposium)在人民大會堂召開。
20多年來,中國政府對“企業管理國際研討會”以及後來的世界經濟論壇“中國高峰會”非常重視,我國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朱鎔基、李嵐清、吳邦國等曾多次接見到會代表並親自參會。會議主要圍繞外商關心的經濟改革、社會發展等問題展開,外方代表可以從中國政府有關領導那裡直接獲取第一手信息。
1980
時任副總理帶隊參加世界經濟論壇
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康世恩、中國冶金工業部副部長李非平、李華出席世界經濟論壇在日內瓦舉行的會議。
1980年,施瓦布主動聯繫到中國國家經委,希望能夠與中方合作,通過組織研討會的形式“給中外企業彼此了解的機會”。5月1日,時任國家經委辦公室主任的袁寶華率領國家經委代表團訪問歐洲時,在瑞士日內瓦歐洲管理論壇(世界經濟論壇的前身)總部與施瓦布面談時,有了合作的初步意向。
中國代表團團長在達沃斯論壇中國專場上向外國代表介紹中國當前的經濟情況,坦率回答外方代表提出的問題,給外方的印象很深。這也讓不少國內的與會者發現,國內許多人所共知的政策,外國人並不很清楚。為此,國內經濟界、企業界希望外方儘可能到中國來,現場了解情況,面對面地與政策的制定者和中國同行進行交流。
1979
中國首次派代表團參加達沃斯論壇
中國第一次派代表團參加達沃斯研討會(Davos Symposium),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錢俊瑞教授為代表團團長。
同年四月,施瓦布受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邀請,第一次訪問中國。中國外經貿部與歐洲管理論壇(European Management Forum)簽署備忘錄,同意其與中國的企業管理協會定期進行交流,併合作在北京舉辦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