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首屆中國社會救助研討會

2009年7月23-24日,由民政部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承辦首屆中國社會救助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為“當代中國社會救助制度:回顧與展望”,圍繞“社會救助制度建設的經驗與挑戰”、“社會救助制度的借鑑與比較”、“社會救助標準的科學制定”、“救助對象瞄準機制的最佳化”、“社會救助管理機制的改革與完善”、“專項救助制度的改革與發展”等內容,進行了6個分論壇研討。

民政部副部長李立國出席了研討會開幕式,並為研討會致辭。他表示,此次會議突出救助主題,體現民生關懷,緊貼時代脈搏,匯聚專家力量,對於深化我國社會救助政策理論研究和發展戰略研究,推動社會救助制度完善、機制創新和工作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他希望與會專家暢所欲言,聚智聚力,共同為建設覆蓋城鄉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出謀劃策。
李立國指出,多年實踐表明,建設有中國特色覆蓋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必須堅持“保基本、分類別、有梯度、可持續”四項原則。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社會救助事業發展將重點做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快制度建設。以構築“兜底性”社會安全網為目標,在完善已有救助政策的同時,抓緊制定居民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產核算辦法;推進針對臨時性突發困難的臨時救助制度建設;探索適應流動人口特點的社會救助辦法;妥善做好社會救助與社會保險、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和促進就業之間的制度銜接。總結成熟經驗,儘快制定出台《社會救助法》、《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醫療救助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形成基本法律、行政法規和政策措施相結合的法律政策體系,為社會救助事業健康、持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強化規範管理。以建立規範、透明、高效的社會救助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為目標,進一步推進基層規範化建設。三是提高基層能力。以專業化、信息化、精細化為目標,著力解決社會救助基層工作力量不足問題。
民政部社會救助司司長米勇生主持了研討會開幕式,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發展局局長吉米內茲做了主題報告。來自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財政部、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香港大學等80多所高校與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代表,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銀行、德國技術合作公司等國際組織代表約160人出席了研討會。
此次研討會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條例》頒布實施十周年的背景下召開,同時也是我國社會救助領域首次大規模學術研討會,具有重要的意義。會議徵集學術論文160多篇,有80篇論文入選研討會,並從中評選出了30篇獲獎論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