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4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瀋陽大法寺重修竣工開放
瀋陽大法寺重修竣工開放
瀋陽大法寺瀋陽大法寺
有著近600年歷史的瀋陽大法寺(俗稱八王寺)日前重修竣工,並定於5月14日正式對外開放。據介紹,大法寺始建於明永樂十三年,傳說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12個兒子阿濟格曾資助重修。
因為阿濟格被封為“多羅武英郡王”,在諸王中排序第八,民間習慣稱大法寺為八王寺。重建前的大法寺只殘存5間房舍,而現在廟宇建築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
八王寺位於大東區邊牆路112號。該寺古稱大法寺,建於明永樂十三年(1415),是瀋陽市著名古剎之一。相傳清崇德元年(1636),努爾哈赤第十二子阿濟格被封為英親王,有次他從鳳凰城回盛京,途經大法寺,見寺廟殘破,即施捨銀兩重修廟宇。
到崇德三年,該寺修葺一新,大法寺主持僧為感其施捨之恩,在寺院的左側修了八王祠,從此,就變成了阿濟格的家廟。而阿濟格當時和八個世襲罔替的“八大鐵帽子王”分別住在城內王府中,阿濟格的實際權位高於“八王”,但百姓不了解宮廷分封實情,而誤認為他是八王之一,所以便把他的家廟取名“八王寺”。以後這座寺廟在乾隆、同治年間重修擴建,其規模更加宏偉壯觀。寺院坐北朝南,三層院落,占地三十餘畝,前為山門,門楣上懸掛“大法禪林”匾額。
山門內塑有哼哈二將,形體高大,神勢威猛。東西兩側建有鐘樓、鼓樓,中為天王殿,內塑四大天王巨像,後為大殿供奉釋迦牟尼、菩薩諸佛,配殿供奉千手千眼佛及魔家四將。寺內整個建築為棕門灰牆碧瓦,三層大殿高聳巍峨,畫棟雕梁,窮極壯觀。在清代興盛時期,僧侶雲集,有僧侶百餘人,是瀋陽重要禪林之一。
甲辰日俄之戰,毀於兵燹,古蹟蕩然。現寺內僅存展堂兩座,為工廠所用。寺院東南50米處有清泉一眼,俗名八王寺井,井水清冽甘芳,為瀋陽諸泉之冠。
據《瀋陽縣誌》記載,“康熙東巡,率以明駐載運京師玉泉水,日久沉澱,必以此井水洗之。合注兩井之水入瓮痕以記,用竹竿攪之如撈水法,少時則玉泉水浮於上,澄清如故。以釣勺平挹取之,至刻痕而止,瓮半以下則為寺前井泉,不復進御矣”。此後清帝東巡時皆飲用八王寺清泉水,故稱之謂御用之水。當時盛京做豆腐、烹茶,無不在門前掛上“八王寺好泉水”的招牌。後來八王寺泉水又出現了“東北第一甘泉”的美稱。
1921年張惠霖等人租用八王寺前香火地52畝,創建了八王寺汽水廠。工廠以泉水生產飲料70年,產品長盛不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