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大連夏季達沃斯論壇

2009年9月10日至12日在大連舉行的2009夏季達沃斯年會上,1400多名與會嘉賓就重振增長、綠色增長、科技進步等交流意見和看法,新思想、新觀點層出不窮,是名副其實的思想盛宴。經過交流碰撞,與會人士普遍認為,轉變、創新、低碳將是世界與中國經濟復甦發展的關鍵,在這三個方向不斷突破才能推動全球經濟進入新的發展天地。

亞洲亟待去產能化,重振增長召喚創新,低碳經濟是必然之選,

亞洲亟待去產能化

受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歐美等國進口銳減,以出口為主的亞洲經濟遭受巨大衝擊,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亞洲國家存在產能過剩問題。與會嘉賓紛紛表示,亞洲各國應增加消費,消除過剩的產能。
摩根史坦利亞洲有限公司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指出,亞洲國家當務之急應是轉變以往過度依賴貿易出口和投資的增長模式,向消費驅動型轉變。他說:"如果中國真正實現了從出口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增長的轉變,其對全球經濟發展的貢獻將是非常巨大的,也將在引領全球經濟成長中發揮更加積極主動的作用。"
中國銀行副行長朱民表示,在美國和歐洲進行去槓桿化的時候,亞洲面臨的是去產能化問題,同時也是中國面臨的最主要問題。他說產能過剩是中國中期面臨的挑戰。他擔心中國經濟在產能過剩的基礎上是否能保持可持續性。
中國專業投資公司弘毅投資執行長趙令歡也認為,中國經濟恢復會有一點挑戰,就是可能出現的過剩產能。不過他對中國去產能化前景樂觀。他認為,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場,不僅是勞務市場,而且是消費市場,會消化掉過剩的產能。

重振增長召喚創新

怎樣促使世界經濟復甦和危機後經濟成長著力點是與會者不變關注的話題。嘉賓們普遍認為,只有依靠創新經濟發展才能更持久。
世界經濟論壇《2009-2010全球競爭力報告》起草負責人、經濟學家詹妮弗·布蘭克認為,中國科技競爭力近年來逐步提高,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該報告指出,在與科技相關的一些指標中國排名仍然較低,如科技成熟度排名僅第七十九名,高等教育及培訓指標為第六十一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所長助理何帆認為,只有爆發一次新的技術革命才能拯救全球經濟,這也是各國都在尋找新的製造產業,搶占制高點的原因。
但對於具體是哪種創新將引領世界經濟走出危機說法不一。德勤中國全球金融行業聯席領導合伙人劉明華說:"如果說上一次危機帶來了IT技術的革新,這次危機將極大地推動清潔技術和替代能源的大發展。"
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許小年則認為,"下一步經濟成長的動力要靠創新,第一制度創新,第二技術創新。"他說,制度創新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技術創新,亞洲如果不能在創新上做好文章,那么,要想持續過去幾年的高速增長將是非常困難的。許小年進一步解釋說,創新指的是法制、憲政、政府和市場明晰的界定,指的是通過一系列的制度調整能夠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發揮民間的作用,因此創新不是靠政府,而是靠市場、靠企業、靠個人。

低碳經濟是必然之選

作為一個全新的概念,低碳經濟引起與會者的廣泛重視,成為達沃斯年會最熱門的話題。從全球氣候變暖到中國發展低碳經濟戰略,與會代表紛紛出謀劃策,認為低碳經濟是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有望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美國商務社會責任國際協會總裁阿倫·克拉默認為,世界現在面臨三個結構性問題,其中一個就是怎樣向低碳經濟轉變,促進經濟成長,並符合環境的承受量。
對於中國發展低碳經濟戰略,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兼首席科學家牛文元教授表示,現在中國能源結構中化石能源占總能源份額的92%,是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源頭。因此,中國首先要調整能源結構,一個方面是從能源本身削減二氧化碳排放,另一方面是通過技術升級、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儘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牛文元認為,中國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步伐,積極地推行低碳經濟戰略,中國低碳經濟的前景基本是樂觀的。
發展低碳經濟,企業要以身作則。大連獐子島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厚剛10日在達沃斯論壇上呼籲,發展低碳經濟對企業界"新領軍者"來說更要發揮表率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