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公民稅權手冊——追問“陽光財政”》是傳知行社會經濟研究所稅制研究系列報告的第三本,現已編寫完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9公民稅權手冊--追問“陽光財政
內容簡介
200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這一年,人們在談論中國如何協助美國,引領全球經濟走出困境;中國的經濟政策,被美國、歐洲乃至全世界的企業家和投資者密切關注;有經濟學家預言,30年後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這一切,使中國像是走在回歸世界文明主角的復興之路上。
為了向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禮,2009年9月,一部聲勢浩大的電影《建國大業》隆重上映,片中有上百位中港台明星演出,豪華陣容堪稱空前絕後。但據說部分參演者如陳紅、鄔君梅、寧靜、徐帆、李連杰等已脫離中國國籍,以外國人的身份“向祖國獻禮”,引起廣泛的爭議。
一篇有代表性的評論寫道:“為什麼恰恰是那些先富起來的精英成了申請境外護照的先鋒?如果一個國家不能讓最有才能的人放心地安家立業,仍有著讓人們無法放心的不確定性,那么當人們有能力選擇自己的國籍時,就會出現大量精英和先富起來的一群能人向其他非母國轉移的景象。”
2009年發生的一幕幕,映射出中國“讓人們無法放心的不確定性”:湖北石首萬人聚集示威;鄧玉嬌受辱刺殺官員;杭州飆車族撞死路人;通鋼工人群毆總經理身亡;新疆烏魯木齊騷亂……這些令人悲痛和不安的悲劇性事件背後,糾結著事關中國現實與未來發展的深層問題:官員特權盛行、政府信譽下降、貧富差距嚴重、就業基礎脆弱等等。它們表明,中國回歸世界文明主角的“復興之路”不會一帆風順,而是充滿風險。
今天,在展望中國社會發展前景的時候,已經很少有人把目光僅僅局限在經濟領域,而是把它與政治改革、法治建設、文化變遷等更廣泛的問題聯繫在一起。而在這紛繁蕪雜、犬牙交錯的問題圖景中,能不能找到一條關鍵的線索,指引我們走向繁榮與和諧的未來?
一年前,在《2008公民稅權手冊》序言中,我們寫道:在影響人們收入與福利的各種經濟關係中,“稅”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清楚地認識納稅人與政府的關係,是推動中國今後三十年向現代文明社會轉變的重要動力。如今,我們願進一步指出:稅的協商收取和公開使用,是構築中國未來繁榮與和諧的關鍵基礎。
構想一位三千歲的老人,一直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他看到的歷史圖景是什麼?他看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焚書坑儒,看到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大亂;他看到楚漢相爭,三國演義,唐代的太平盛世,清朝的窮途末路;他看到一次次橫徵暴斂、一次次農民起義、一次次改朝換代……
幾千年的中外歷史表明,社會繁榮與和諧的基石是人與人之間的分工交易與平等協商,障礙則是人與人之間的權利、地位不平等以及由此而來的暴力掠奪。表面上看,稅的收取和使用只是一種經濟行為,但背後蘊含著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權利是否平等、是否存在一個凌駕於眾人之上的特權階層、人們的聰明才智是用於創造財富還是去爭奪特權這樣的根本性問題,所以極其重要。
1689年,英格蘭誕生了《權利法案》,規定國王不經議會允許,不得徵稅,也不得維持軍隊。這是人類文明進程的一個里程碑。因為稅不僅涉及每個人的切身利益,更體現出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分歧採用何種方式解決、有組織的政府暴力最終歸於何處這樣的社會關係,可以說是衡量一個社會是否實現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的最重要的標誌。《權利法案》的出現,標誌著人類第一個民主憲政國家的誕生。
一個社會中,如果連政府徵稅這樣的問題都不需要徵得民眾的同意,那么,在其他的利益分歧中,例如土地拆遷、市場準入、福利分配等等,怎么可能通過和平協商的方式去解決?在那樣的情況下,政府作為社會中最強大的暴力組織,只會成為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掠奪工具,而市場中的企業和個人,必然淪為政府隨意宰割的羔羊。
社會發展到今天,已經沒有哪個政府敢於宣稱徵稅是一種掠奪;反過來,大部分政府都會宣稱,徵稅是為了保障公眾的利益而進行的。這么說並非沒有一點合理性,但如何把合理的稅收與掠奪性的稅收區分開,是分析很多社會、經濟問題時首先面臨的一道門檻;沒有稅收狀況的公開,就無法跨過這道門檻,甚至可以說,沒有稅收的透明和公開,就沒有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的基本前提。
至少五年前,中國政府就提出了“陽光財政”的目標。這一目標的重要性是怎么估計也不過分的。有了“陽光財政”,就不用擔心一些政府部門會私分或濫用納稅人的錢財;也不用解釋政府是否關心民眾,使他們享有合意的社會福利;也不用爭論政府的規模是大還是小,政府花錢的效率是高還是低,政府職能部門的設定是否合理,各個政府機構是否發揮了應有的作用,等等……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在(詳細的)財政數據中找到答案,而這些答案,又將形成政府體制改革的新起點和鞭策力。
鑒於“陽光財政”的重要性,在今年的公民稅權手冊中,除了採用最新的案例和數據,一如既往地闡述政府、個人的相互關係和稅收常識之外,我們重點增加了有關政府支出的內容,如中國的政府支出如何構成、當前政府支出距離“陽光財政”有多遠、由此導致了哪些弊端等等。在編寫過程中,我們還把理念付諸行動,向財政部和十幾個省市區的財政廳提出申請,希望他們提供詳細的財政支出數據。結果,得到財政部和一些地方財政部門的回覆,其中一些信息屬於首次披露,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我們特意收入書中,以供讀者參考。
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普及稅收原理和常識,提高民眾的權利意識,加大“陽光財政”的呼聲,促使真正的市場經濟和法治社會早日到來。如果您認同這個目標,請從閱讀和轉載這本公民稅權手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