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溧陽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溧陽政府工作報告

《2007年溧陽政府工作報告》是溧陽市人民政府2008年所做的工作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7年溧陽政府工作報告
  • 產總值:217.6億元
  • 銷售收入:425億元
  • 利稅:39.5億元
堅持以發展為主線,綜合實力持續攀升
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7.6億元(預計數,下同),比上年增長22.1%;完成財政總收入27.92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1.80億元,分別增長31.85%和29.55%。
工業經濟再上新台階。實現工業總產值455億元、銷售收入425億元、利稅39.5億元、利潤17.5億元,分別增長24.7%、25.0%、31.7%和32.6%。重點企業支撐明顯。全年銷售超億元企業新增8家,累計58家,申特鋼鐵和上上電纜分別超過60億元和40億元,利稅超億元企業5家;上上電纜、華鵬變壓器、金峰水泥被列為省重點培育企業,正昌糧機帶動了集群產業的興起。品牌戰略深入推進。“上上”商標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雲龍化工成為國家級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新增國家免檢產品3隻,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5家。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新增私營企業672家、個體工商戶2070戶,新增註冊資本12億元。節能降耗成效顯著,萬元工業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7%。
農業發展呈現新氣象。實現農業總產值 30.4億元,增長6.3%。糧食實現豐產豐收,糧食總產40.97萬噸,增長11.9%。深入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新增高效農業4萬畝,吸引“三資”5.2億元開發農業,新辦農業企業17家。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6家。著力推廣“一村一品”,大石山旅遊農莊繼玉枝茶果場之後成功登上國際“一村一品”交流舞台。農產品質量建設成效明顯,新增無公害農產品19隻、綠色食品27隻、有機食品6隻,溧陽白芹通過國家工商總局證明商標註冊,天目湖白茶被人民大會堂選為特供茶。農機化水平不斷提高,新增插秧機386台。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加強,戴埠河疏浚和塘馬水庫除險加固二期工程全面竣工,村莊河塘整治有序推進,沙河、大溪水庫大壩除險加固工程項目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耕地保護力度加大,復墾整理成效明顯,新增耕地和園地9300餘畝。農村稅費改革不斷深化,發放糧食直補和農資增支補貼資金2216.5萬元。農貸擔保中心支農作用明顯,為95家農業企業擔保貸款3483萬元。糧食市場監管調控、供銷合作、氣象服務等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績。
特色經濟展現新優勢。旅遊經濟亮點頻現,主要景區入園遊客193.1萬人,旅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5億元,分別增長89.6%和25.3%。天目湖新鎮建設全面展開,南山竹海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新增3個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專業市場繼續壯大,全市43個商品市場實現成交額74.3億元,6個專業市場成交額超億元,蘇浙皖邊界市場完成成交額42.9億元。現代物流雛形初現,蘇浙皖金屬材料物流中心規劃建設進展順利,上興物流中心建設抓緊實施。建安業平穩發展,完成施工總產值85億元,實現勞務收入26億元,均增長11%。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企業達4家,設備、鍋爐、電梯安裝進一步形成優勢和特色。
堅持以“兩加”為抓手,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有效投入成效明顯。加大項目推進力度,現場督查機制初步建立,投入考核辦法全面創新。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9.7億元,其中工業投入86億元,分別增長35.5%和34.7%。共組織實施總投資億元以上重點工業項目21個,年度完成投資16億元,安靠超高壓電纜附屬檔案、天目湖啤酒擴能等項目建成投產,布勒牧草機械、上上特種電纜等項目進展順利。19個服務業重點項目年度完成投資11.9億元。投資結構不斷最佳化。完成高新技術產業投入10億元,增長62.5%,輸變電設備、汽車零部件、機械裝備、精細化工等行業投入比重增加,兄弟化學、力強化工等企業主動調整結構新上產業升級項目。重大項目取得突破。靜態總投資60.96億元的溧陽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獲得國家發改委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確認函,合營公司順利掛牌。金融保障有力,全年新增貸款21.06億元,新增貸存比為70.2%,金融機構效益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開放型經濟穩步推進。招商成效明顯。全年舉辦市級以上專題招商活動29場,完成實際到賬外資1.21億美元、協定註冊外資4.17億美元,分別增長20.9%和14.0%。項目規模擴大。新批註冊資本1000萬美元以上項目15個,到賬外資500萬美元以上項目7個。外貿外經增長較快。實現出口總額3.2億美元,增長33.0%;新簽外經契約8461.9萬美元,實現營業收入4891萬美元,分別增長53.4%和39.4%。海關、國檢辦事處為對外開放發揮了積極作用。
載體建設取得突破。省級開發區的“龍頭”作用充分顯現,貢獻份額不斷提高。“兩區”實現工業納稅銷售收入128.7億元,增長50.5%,占全市總量的36.3%;完成實際到賬外資9914.5萬美元,增長43.8%,占全市總量的81.9%。工業產業布局規劃加快實施,發展空間全面拓展。經濟開發區城北工業區45平方公里總體規劃編制完成,一期10平方公里啟動實施,共完成基礎設施投入3.5億元,主幹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天目湖工業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4億元,新增開發面積1450畝,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態勢初顯;埭頭、戴埠、綢繆、上興、南渡等五個重點工業集中區新一輪開發建設全面啟動,共完成基礎設施投入5362萬元,新增開發面積2500餘畝。
堅持以民生為根本,社會保障日益完善
努力辦好實事工程。堅持公共財政為公眾服務,財政全年轉移支付7616萬元,比上年增加4558萬元。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每人每月提高20元,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從秋季開始免收義務教育階段的學雜費。繼續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農民參保率達96.1%,1.4萬人享受住院醫療補償,近15萬人接受了免費體檢。深入實施農村“三清”工作,全市50%以上的村“三清”達標。城鄉公交一體化運行模式在全省推廣。學校室外體育設施免費向社會開放、高靜園改造、小水庫除險加固等年初確定的為民辦十件實事任務圓滿完成。
著力完善保障體系。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在崗職工人均工資性收入2175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017元,分別增長14.2%和18%;人均儲蓄1.7萬元,增長15.9%。社保工作力度加大。全年征繳社保基金3.7億元,征繳率達99.7%;企業養老、醫療、失業等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淨增1萬、1.47萬和2.88萬人。就業制度日趨完善。建立城鄉統籌的就業服務和培訓網路,全年免費培訓農村勞動力4萬餘人次、免費培訓城鎮下崗職工3350人,新轉移農村勞動力1.05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2258人。健全失地農民保障機制,共有8771人納入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全年累計發放保養金639萬元。積極實施“關愛工程”,完成敬老院新(擴)建項目16個,“五保”集中供養率達72%,被評為“省五保工作先進集體”。
大力開展困難幫扶。慈善勸募工作成效顯著,共接收社會各界捐贈1.4億元,以助醫、助學、助困為重點,為2.6萬名困難民眾發放慈善救助金1018萬元。加大救災扶貧力度,全市6725戶、2.05萬名困難民眾得到及時救助。認真開展茅山老區“黨員進老區、萬人幫萬戶”扶貧幫困活動,全年落實老區幫扶資金1580萬元。逐步解決城市困難群體住房矛盾,對低保家庭實行以租賃住房補貼為主、實物配租為輔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希望之星”幫困助學工作紮實推進,1472名困難家庭學生得到資助。全市2000多名新市民子女與本市學生同等享受公辦優質教育資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