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康平縣政府工作報告

“十五”時期是我縣經濟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重要歷史時期。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激烈的競爭環境以及突如其來的各種挑戰,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一心,抓住機遇,苦幹實幹,開拓進取,較好地完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經濟社會的諸多方面實現突破,為“十一五”高起點開局、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6年康平縣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6年
  • 地點:康平縣
  • 形式:報告
“十五”時期工作簡要回顧,“十一五”奮鬥目標及工作重點,2006年工作安排,

“十五”時期工作簡要回顧


“十五”時期是我縣經濟社會發生巨大變化的重要歷史時期。面對良好的發展機遇、激烈的競爭環境以及突如其來的各種挑戰,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團結一心,抓住機遇,苦幹實幹,開拓進取,較好地完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畫,經濟社會的諸多方面實現突破,為“十一五”高起點開局、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年遞增20%以上,提前實現了翻番目標。固定資產投資年遞增70%以上,累計完成53.9億元。財政收入年遞增22%,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時期;財政支出年遞增12%,支持經濟能力明顯增強,並妥善解決了一些歷史遺留問題。一二三產業、工農業內部結構進一步最佳化。
──改革開放成效顯著。國企改革深入推進,44家企業、6192名職工完成並軌。農村稅費改革順利實施,有效激活了農村經濟。養老保險實現了社會化發放,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穩步推進,城市特困居民醫療救助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面啟動。教育、文化、人事、金融等各項改革深入開展。對外開放勢頭強勁,引進一批大項目,爭得上級的大力支持,有力推動了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
──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對縣城進行了高起點規劃,一城、一湖、兩條高速公路貫通、三個園區相連的濱湖城市林中縣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基礎設施投入1.13億元,是“九五”的9.3倍。修建城區道路23條、25萬平方米,形成了六縱十橫、內成網路、外部環通的城區道路格局,主要街路全部綠化、亮化。更新改造鍋爐103座,削減煙囪76根。投入1400萬元,高標準改造了客運站。投入4.2億元,農村電網改造全部完成,城市電網改造全面開始。投入8400萬元,高起點規劃建設了工業園區。五年造林59.8萬畝,有林面積達到107萬畝,再造了一個康平林業。三年投入2.4億元,修農村油路672公里,是2002年以前油路總里程的2.5倍,基本實現了村村通油路。投入8900萬元,改造中低產田7萬畝。投入2494萬元,對114個村進行環境整治,村屯環境明顯改善。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1億元,建築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康平高中和縣醫院達到遼北地區一流水平,職教中心步入省標準化行列。發放救助金9377萬元,保證了弱勢群體的基本生產生活。爭取省市扶貧資金1.56億元,扶持項目96個,使3.2萬戶農民實現脫貧。對610名貧困白內障患者進行免費醫治,使其重見光明。社會治安形勢良好,2004年和2005年連續兩年被評為省平安縣。
──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積極拓寬就業渠道,全面落實惠農政策,城鄉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長。農村稅費全部取消後,每年減輕農民負擔4800萬元、補助資金500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加420元。積極兌現工資政策,8次補發拖欠工資5050萬元。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3億元,是2000年的1.7倍。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19.8平方米,比“九五”末增加5.7平方米。投資2410萬元,對自來水管網進行改造,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4%,提高了25個百分點。投資1234萬元,打防氟井58眼,使重氟區民眾基本吃上自來水、放心水。
──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公共服務領域不斷擴大,服務水平得到提高,職能轉變進一步加快。機遇意識、發展意識、責任意識不斷增強,謀事、幹事、成事的作風進一步形成。堅持用制度規範行為,用體制理順工作,對專項資金管理、城市規劃建設、項目資金審核等8個方面、30餘項工作進行了理順和規範。成立了行政審批大廳,審批制度改革逐步深化,行政效能不斷提高。
特別是2005年,經濟社會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績。康平電廠項目取得重大突破,塑編產業填補了工業一項空白,臥龍湖重現生機,國家生態示範區、省平安縣成功創建,經濟持續快速增長。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7.5億元,比上年增長23.5%;財政收入7860萬元,按可比口徑增長31%;固定資產投資25億元,增長78.6%,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5億元,增長111%;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3億元,增長23.8%;農民人均純收入3300元,增長18%。
(一)項目建設取得突破,工業經濟呈現強勁發展勢頭。二產業增加值實現8億元,增長62%,其中工業增加值7億元,增長94%;工業總產值實現32億元,增長4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8億元,增長121%。全縣開工500萬元以上工業項目65個,投產23個。煤電鋁等大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電廠一期工程被國家列入2006年開工項目,附屬工程全面開工,為主體工程開工創造了良好條件。風力發電二期工程投資3.8億元、裝機4萬千瓦,已開始建設。康北煤田礦區規劃和相關要件已陸續得到批准。康平鋁廠上市正在積極推進。塑編、紡織服裝和農產品加工項目取得突破。引進塑編企業41家,總投資5.5億元,上生產線110條、圓織機2750台,12家企業開始生產,全部投產後可解決就業9000人,另有15家企業已經簽約。紡織服裝企業發展到6家,中外合資萬嘉服裝有限公司已投入生產。新開工農產品加工企業10家,總數達到19家。圍繞招商打造平台,規劃開發區朝陽工業園控制面積20平方公里,其中塑編產業園5平方公里,完成了一期基建工程,為項目落地創造了良好條件。
(二)農業新產業不斷發展,農民增收步伐進一步加快。一產業增加值實現10.5億元,增長9.4%。林農牧基地規模不斷擴大,桑蠶、水果、萬壽菊等新產業初步形成。畜牧業品種改良步伐加快,總量進一步增加,特別是白鵝產業得到迅速發展。新發展經濟林3.8萬畝,發展設施農業8萬畝,新建棚菜小區15個,新建、擴建畜牧小區72個。水利基礎設施投入1600萬元,農機總動力達到23萬千瓦,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得到增強。農村新能源建設實現突破,新建沼氣池330個。全年轉移勞動力4.6萬人次,非農收入比重達到34%,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
(三)商貿流通繁榮有序,第三產業快速發展。三產業增加值實現9億元,增長16.4%;外貿出口供貨值2200萬元,增長83%。國有糧食企業改革穩步推進,農產品流通市場全面放開。深入開展農資、農產品、食品藥品等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堅持民營企業內外政策一致,民營經濟有了較快發展。
(四)人居環境不斷改善,城市功能明顯提升。生態建設取得顯著成果,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創建工作高標準通過國家驗收。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投入3051萬元,實施了城區道路、自來水管網改造等8項工程。綜合改造道路3330米、3.4萬平方米,北出口道路工程全面啟動。投資300萬元、1.9萬平方米的貨車停車場開工建設。投資2.3億元,開發房地產24.5萬平方米。投資3000萬元,修農村油路89公里。全年造林9萬畝,種草1.8萬畝。抓住豐水年有利時機,打開環湖堤入水口22處,修建橋涵18座,臥龍湖蓄水量近7000萬立方米,生態功能基本恢復。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進一步加大,衛生管理水平有新提高。村屯環境整治取得新進展,參加市百村環境整治的村優秀率達到80%。
(五)財政運行質量進一步提高,綜合保障能力穩步增強。深挖潛力,加強征管,在取消農業稅等減收因素影響下,財政收入仍大幅度增長,比年初預算增加1410萬元,創歷史新高。在增支因素不斷增多情況下,積極籌措資金,完成財政支出2.45億元,確保了公教人員工資、社會保障等剛性支出,同時有效支持了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進步。
(六)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和諧康平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自覺接受縣人大依法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定期向人大報告、向政協通報工作。認真執行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決定,認真採納縣政協的意見和建議。辦理代表建議85件、委員提案113件,辦結率100%,滿意率98%。深入開展普法教育,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社會治安防控能力不斷增強。廣泛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社會公德水平、文明誠信程度明顯提高。社區建設得到加強,服務功能日趨完善。科技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力度進一步加大,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0%。社會事業基礎設施投入4500萬元,建築面積達到5.15萬平方米,是歷史上投入最多的一年。教育人才引進步伐加快,師資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保障和社會救助共投入資金5733萬元,其中發放養老保險金3800萬元、城鄉低保金937萬元、臨時救助金480萬元,並投入516萬元為1134戶災民和貧困戶修建了房屋。安全生產形勢平穩,全年無重特大事故發生。公共安全維護能力進一步增強,全民動員,科學防控,打勝了防汛、防禽流感戰役,確保了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圍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計畫、人事、編制、監察、審計、統計、物價、供銷、兵役工作得到加強,計生、文體、廣電、檔案、縣誌、人防、地震、老齡、科協、老科協、關協、民族宗教和婦女兒童工作取得新進步,工商、氣象、通訊、郵政、金融、保險、質量技術監督、菸草專賣等部門為康平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是我們緊緊抓住機遇,積極爭取外援,充分借勢發展,取得明顯效果的五年;是項目取得突破,經濟跨越發展,並為今後大跨越奠定堅實基礎、積蓄巨大潛能的五年;是民眾收入增加,環境明顯改善,社會全面進步的五年;是我們經歷了乾旱、洪澇、非典、禽流感等嚴峻考驗,並取得全面勝利的五年。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縣人大、縣政協和各社會團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各級老領導、老同志熱情關心幫助的結果,是全縣人民團結奮鬥、民營企業家傾力投身康平建設以及省市扶貧工作隊、社會各界朋友鼎力相助的結果。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幹部民眾,向為我縣發展做出無私奉獻的省市駐康單位、省市扶貧工作隊,向關心支持康平建設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顧幾年來的變化,我們感受最深的是:康平要加快發展,樹立嶄新形象,必須既要抬頭走路,又要埋頭實幹。所謂抬頭走路,就是要不斷強化開放創新意識,用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看待外界,判斷形勢,把握趨勢;就是要堅決克服自卑心理,“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要有一種不甘落後、不能落後、敢於爭先、奮勇爭先的骨氣和志氣,用實實在在的工作成績贏得上級的信任、支持和幫助。所謂埋頭實幹,就是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成績面前不自滿,經常對照外界發展,查找自身不足,每走一段都要認真反思,積極改進;就是要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以背水一戰、百折不撓的精神,咬住目標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一步一個腳印地苦幹實幹,使我們的事業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
“十五”期間,經濟社會發展雖然取得一定成就,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對外開放力度需要進一步加大;農民增收渠道不多,非農收入比重小,農業抵禦自然災害能力不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還很大,保障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財政收支矛盾大,公共服務能力還不夠強;社會穩定工作需要不斷加強,公共安全保障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政府職能轉變需要進一步加快,社會服務、公共管理等方面還不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等。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工作中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十一五”奮鬥目標及工作重點


“十一五”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期,是“東北振興、瀋陽先行”的成果顯現期,也是我縣難得的最佳發展機遇期。經過幾年努力,我們已經為今後的跨越發展集聚了潛能,奠定了基礎。未來幾年將是這種潛能的釋放期,電廠、煤礦等大項目的相繼投產,將成為推動康平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十一五”還是我縣經濟發展的加速期,新的增長點將快速發展並不斷增加,塑編等產業集群將迅速壯大等等,“十五”大發展、快發展的態勢仍將延續。同時,“十一五”也是我縣由區位劣勢向區位優勢的轉化期,兩條高速公路的開通,沈康之間的距離將大大拉近,康平完全可以成為瀋陽的新型工業基地、綠色食品供應基地和自然生態旅遊基地。尤其是近幾年來,康平人在積極走出去和搶抓機遇、真抓實幹中,鍛鍊了隊伍,積累了經驗,擴大了影響,提升了形象,外界了解了康平,康平也找回了自信。只要我們牢牢把握髮展形勢,緊緊抓住發展機遇,科學駕馭經濟全局,我們就能夠借勢發展,乘勢而上,康平就完全能夠在不遠的將來異軍突起,跨入遼北強縣行列。
“十一五”時期的奮鬥目標是:著眼於瀋陽郊區縣建設,加快濱湖城市林中縣、能源大縣、國家生態縣和北方塑編城建設,經過五年努力,使康平完全融入瀋陽經濟發展的循環之中,最終把康平建設成為遼北強縣。到2010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90億元,一二三產業比為18:55:27;地方財政收入達到3.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500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到200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2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35億元。
為此,我們要突出“加快發展、最佳化環境、關注民生”三大工作重點,全面做好政府工作。
一是加快發展。要聚精會神搞建設,千方百計謀發展。強化項目支撐、產業支撐和開放支撐,用二產最佳化一產拉動三產,加速推進工業化進程。在工業經濟上要強化項目支撐。“十一五”期間,康平電廠、康北煤礦要全部投產,風力發電、康平鋁廠及塑編等產業集群要做強做大,並加快延伸產業鏈條,使工業產業全面發展,帶動全縣經濟大發展、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和城鄉民眾的快速增收。在新農村建設上要強化產業支撐。認真實施《康平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計畫》,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以產業為依託,調整最佳化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培植區域主導產業和特色農業,發展壯大畜禽、蠶絲、木材、農產品加工等龍頭企業,加快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到2010年,30%的村鎮達到新農村建設標準。在經濟成長渠道上要強化開放支撐。經濟發展已進入激烈競爭期,資源總量和生產要素有限,因此必須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全面擴大對外開放,爭得主動,搶占先機,積極引進一大批項目,努力爭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不斷增強縣域經濟綜合實力。
二是最佳化環境。突出濱湖城市林中縣特色,抓好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建設。把臥龍湖和開發區納入城市建設總體規劃,使縣城規劃控制面積達到200平方公里。以朝陽工業園為依託,結合小城子鎮新農村建設,合理規劃布局,加快康平副城建設步伐。逐步解決“城中村”問題,把農民變成市民,加速推進城市化進程。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道路鋪裝率、自來水普及率和綠化覆蓋率,建設繞城公路和環城林,完善城市功能。堅持“規劃先行、產業聚集、突出重點”,加強小城鎮建設。加快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地步伐,加大林草管護和臥龍湖等濕地保護力度,不斷提高國家生態示範區建設水平,逐步邁入國家生態縣行列。進一步健全充滿活力的用人機制,積極營造文明誠信的良好社會風尚,努力創造尊商、養商、護商的良好環境。
三是關注民生。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立足民生之基,發展社會事業。重點做大職業教育、做優示範高中、做強縣醫院和中心衛生院,擴大農村有線電視覆蓋面,促進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立足民生之源,增加民眾收入。大力發展塑編、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企業,使城鄉民眾充分就業;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到2010年,農業主導產業鏈條基本形成,50%的勞動力穩定轉移到二、三產業上來,非農收入比重達到50%以上。立足民生之本,完善社會保障。加大弱勢群體救助力度,規劃實施貧困民眾的土房、險房改造工程,健全臨時救助、生活補助和社會捐助相結合的社會救助模式,保證困難民眾基本生產生活。擴大各類保險覆蓋面,完善城鄉低保、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體系,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2006年工作安排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起步年,做好今年工作,對推進康平經濟跨越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意義十分重大。我們要按照縣委十四屆七次全體(擴大)會議“完成三次跨越、打造遼北強縣、構建和諧康平”的總體要求,認真實施“四大戰略”,全力做好政府各項工作。主要預期指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3億元,增長20%,其中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11.4億元、10.6億元、11億元,增長8.6%、32.5%和22.2%;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增長20%,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20億元,增長33.3%;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6億元,增長23%;財政收入9000萬元,按可比口徑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增長15%。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做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突出項目建設,強力推進工業化進程。實現工業總產值48億元,增長50%,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5億元,增長94%;工業增加值9.6億元,增長37%。一是加快大項目開工和投產。電廠要在5月份全面開工建設。完成風力發電二期工程,並積極推進與國電龍源等公司的合作,加快風力資源開發進程。抓緊康北煤田核准工作,爭取上半年開工建設。加快康平鋁廠上市步伐,搞好鋁製品深加工。二是擴大產業集群規模。新引進150條塑編生產線,總數達到260條。新引進紡織服裝企業6家,總數達到12家。以萬嘉服裝有限公司為龍頭,在有條件的鄉鎮建立服裝連鎖加工點,逐步形成遍布城鄉的服裝加工網路。在鞏固和壯大現有龍頭企業的同時,圍繞產業基地,加快建設桑蠶、鴨鵝、花生、大扁杏、小雜糧、中草藥等深加工企業。三是加大走出去力度。以瀋陽市“開放年”為契機,把對外開放作為全年工作主線,圍繞資源加速轉化、現有企業做強做大和延伸產業鏈條,深入開展招商引資攻堅戰。進一步配強專業招商隊伍,通過敲門招商、以商招商、中介招商、包片開發招商等措施,全年引進500萬元以上項目70個,其中開發區在5月1日前引進50個,相關部門及鄉鎮至少分別引進1個。四是抓好園區建設。積極向上爭取資金,搞好塑編產業園二期工程建設,不斷提升項目承載能力和園區整體形象。著眼長遠發展,每個鄉鎮規劃1個工業小區,為全縣工業大發展預留充足的空間。
(二)突出產業富民,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按照“五新”要求,抓好小城子鎮和東升村、王家村等“一鎮十村”試點,重點突破,分步實施,全面做好新農村建設工作。一是推進產業化經營。圍繞林農牧三元經濟,壯大基地,催生龍頭,大力發展新產業,不斷拉長產業鏈條。加強綠色食品基地建設,發展無公害農產品基地50萬畝。完成造林9萬畝,其中新發展經濟林2.5萬畝。加大畜牧業品種改良力度,不斷增加總量,提高質量,並進一步做大白鵝產業。做好禽流感等動物疫病防控工作,保證免疫密度,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做好農作物病蟲害預防工作,投入360萬元,建立病蟲害預警中心。投入3000萬元,建設富民經濟小區,發展高效種植和養殖項目。同時,把庭院經濟作為新農村建設中新產業的一個重點,抓好典型,以點帶面,全面鋪開。二是加快建設新村鎮。完善二輪土地延包,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做好村級控債、化債工作,增強村級經濟實力。搞好村屯環境整治,加強村鎮公共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環村林。以新能源建設為突破口,加大“四清四改”力度,投入600萬元,新發展沼氣池3000個。三是提高農民素質和組織化程度。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加快培育新農民。發揮各類專業協會和經紀人隊伍作用,在流通環節上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發展非農產業,培植勞動密集型企業,加大勞務輸出力度,轉移農村勞動力5萬人次以上,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
(三)突出市場建設,積極發展第三產業。科學規劃布局,強化功能分區,逐步建立規範合理、特色鮮明的專業批發市場和商業網點服務體系。加快發展信息中介、法律服務、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等行業,提高服務業整體水平。加強市場管理,規範經營秩序,嚴厲打擊市場交易中的違法犯罪行為。大力推進放心食品工程,確保民眾吃上安全衛生食品。積極打造地產品品牌,拓寬銷售渠道,不斷增加域外市場占有份額。加強物業管理,健全運行機制,提高服務水平,滿足城鎮居民需求。進一步最佳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扶持和服務力度,促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以“一湖一灘一林”為重點,搞好旅遊規劃,科學開發資源,加快旅遊業發展。
(四)突出環境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功能。投資3000萬元,建設一批重點工程。完成北出口、果園巷等道路綜合改造,總長6730米、面積5.75萬平方米。實施城市給排水工程,完成城市排水暗渠,改造自來水管網6300延長米。完成停車場工程,籌建康平廣場二期工程。搞好城市綠化和亮化,植樹5萬株,安裝路燈200盞,鋪設彩磚4萬平方米。開始規劃建設臥龍湖森林公園等4個公園,面積310萬平方米。做好沈康、鐵朝高速公路康平段的征地、拆遷等工作。改造縣級以上公路13.6公里,新修農村公路160公里。抓好油路養護工作,提高通行能力。整治城市交通秩序,加強城市保潔,拆除違章建築,提升城市形象。積極做好臥龍湖等濕地保護工作,禁止在所有水庫控制範圍內亂開發,保護好每一方水。嚴格禁止亂開荒,有計畫地退耕還林還草還濕地。整頓土地市場秩序,規範土地經營行為。加強環境保護工作,擴大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的創建成果。
(五)突出和諧發展,全力辦好社會事業。加強社區和村鎮文體設施建設,積極發展文化產業。廣泛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和城鄉文明程度。進一步完善社區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加強科技套用體系建設和實用技術的引進、推廣、普及工作,提高科技貢獻率。加強人才引進和人力資源開發利用,創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不斷提高普九水平,促進各階段教育協調發展。投入1600萬元,完成高中宿舍樓工程、建設高標準體育場。投入680萬元,進一步完善職教中心基礎設施。對義務教育階段的農村貧困家庭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對新考入大學的貧困家庭學生每人補助3000元。整頓規範醫療藥品市場,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推進職工醫療保險、城市特困居民醫療救助工作,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救助標準,由每人28元增加到40元。不斷拓寬就業渠道,滿足城鎮職工就業需求。擴大養老保險參保範圍,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實現應保盡保。投入1000萬元,做好城鄉貧困戶土房、險房的修復和重建工作。加大對殘疾人救助力度,保證弱勢群體的基本生產生活。高度重視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進一步加大安全檢查和隱患整改力度,嚴防重特大事故發生。深入開展“五五”普法和平安建設活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始終保持嚴打高壓態勢,毫不動搖地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爭創平安縣建設“三連冠”。加強預警機制建設,提高對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切實保障公共安全。認真實施信訪條例,加強信訪工作,有效解決民眾的來信、來訪問題。繼續做好計畫、廣電、計生、監察、土地、統計、審計、物價、檔案、兵役、糧食、供銷、人防、地震、縣誌、婦女兒童、民族宗教、老齡、科協、老科協、關協等工作,不斷提高工商、氣象、金融、保險、農電、郵政、通訊、質量技術監督、菸草專賣的服務水平。
(六)突出財源建設,不斷改善支出結構。拓寬財政增收渠道,壯大現有財源,挖掘潛在財源,培植新生財源。堅持重點稅源與零散稅源並重、稅與非稅並重,強化稅費征管,做到應收盡收。完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考核機制,最大限度地降低無效成本,實現管理財政向質量財政轉變。以構建公共財政框架為方向,不斷加大對農業、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投入力度,提高公共服務領域支出水平和公教人員工資待遇。穩妥推進財政改革,積極籌措資金,兌現改革政策,維護社會穩定。
(七)突出執政為民,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一是科學決策,依法行政。自覺接受縣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縣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密切聯繫工、青、婦等群團組織,暢通建言渠道。建立健全專家論證、社會聽證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決策機制,促進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堅持依法用權、依規辦事、依策操作,做到科學調控、優質服務、陽光行政。二是轉變職能,躬身執政。大力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真正把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轉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把社會管理職能轉到提供更多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上來,讓民眾在康平的發展中更多地受益。關注民生,傾聽呼聲,從民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抓起,從民眾最企盼的事情做起,從民眾最不滿意的地方改起,多辦解民憂、暖民心的好事,多做順民意、促和諧的實事。三是勤勉敬業,高效施政。將勤政求實精神貫穿於政府工作始終,在其位、謀其政、負其責、盡其心。認真貫徹執行縣委的決策、人大的決議,積極採納政協建議,強化堅決的執行意識和雷厲風行的執行作風,形成求責問效的監督機制,以監督促執行。通過爭分奪秒、兢兢業業的工作,加速康平經濟社會的發展進程。四是廉潔自律,從嚴治政。強化公僕意識,加強自警自省,自覺把權力置於社會公眾監督之下。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堅決查處行政違法案件,糾正損害人民民眾利益的不正之風。恪盡職守,清風廉政,切實做到常修為政之德,常念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守為民之責,努力樹立人民政府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加快經濟振興,構建和諧康平,是35萬人民的迫切願望,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十一五”藍圖已經繪就,康平又站在一個新的發展起點上。只要我們緊密團結起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只爭朝夕的精神,以敢為人先的勇氣,以百折不撓的鬥志,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埋頭實幹,我們的宏偉目標就一定能夠實現,康平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