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中國財政發展報告

2006中國財政發展報告

《2006中國財政發展報告》 是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的圖書, ISBN是 781098649X

基本介紹

  • 書名:2006中國財政發展報告
  • ISBN: 781098649X
  • 頁數: 713頁
  • 裝幀:平裝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財經大學; 第1版 (2006年6月1日)
開本: 16開
條形碼: 9787810986496
尺寸: 22.9 x 17.1 x 2.9 cm
重量: 921 g

作者簡介

上海財經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一個面向社會的財政、經濟決策諮詢機構,以上海財經大學從事財政學、經濟學的教授和專家為核心研究人員,並聘請社會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兼職研究員,已同美國、英國、日本等國公共政策研究機構建立了廣泛的聯繫和交流。該中心主要承接國家和地方政府部門及主管部門委託的綜合型和專題性研究課題。主要擅長領域有:巨觀財政政策、稅收理論與實務、資產管理與評估、公共政策、經濟發展戰略等。

內容簡介

應該如何調整我國的財政支出結構,如何有步驟地深化我國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收支兩條線等公共財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本期發展報告就這些問題展開探討,是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通力合作的集體智慧結晶。該書在內容範圍的選擇上有所創新,既從整體上分析巨觀經濟的大局,又就重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既重視從基本理論層面來考慮問題,又通過實證研究方法為政策的制定提供實踐依據;既將一般的定性分析與計量經濟模型的定量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又在把握政策基本方向的前提下注重政策操作的可行性;既強調立足於本國國情、實事求是,又通過一定的國際比較方式,充分借鑑已開發國家以及其他轉型國家的經驗教訓,並提出相應的財政政策建議。
本報告全面回顧了自1996年以來中國財政政策演變的歷程和中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歷程,在此基礎上,結合中國“十一五”規劃建議內容和中國經濟發展的自身規律,對中國“十一五”期間財政政策的取向和公共財政體制的發展方向作出了分析與判斷。本報告的基本觀點是,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公共財政體制建設已初見成效,同時政府運用財政政策的手段也日漸成熟,但在處理政府與市場關係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改進空間。“十一五”期間, “以人為本”的公共化趨勢將是財政支出重點貫徹的一條主線,健全、規範和全覆蓋將是進一步完善財政收入體制的指導思想,創新、民主和高效將是財政管理深化改革應追求的主要目標,以“適度、避險、公平”為內涵的穩健財政將是財政政策制定與實施的一種基調。

媒體評論

書評
應該如何調整我國的財政支出結構,如何有步驟地深化我國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收支兩條線等公共財政管理制度的改革?……本期發展報告就這些問題展開探討,是上海財經大學公共經濟與管理學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人員通力合作的集體智慧結晶。該書在內容範圍的選擇上有所創新,既從整體上分析巨觀經濟的大局,又就重點問題進行專題研究;既重視從基本理論層面來考慮問題,又通過實證研究方法為政策的制定提供實踐依據;既將一般的定性分析與計量經濟模型的定量分析有機結合起來,又在把握政策基本方向的前提下注重政策操作的可行性;既強調立足於本國國情、實事求是,又通過一定的國際比較方式,充分借鑑已開發國家以及其他轉型國家的經驗教訓,並提出相應的財政政策建議。

目錄

序言
第一編 中國財政經濟運行:1996年以來的分析和回顧
1 巨觀經濟運行回顧與分析
1.1 十年國民經濟運行軌跡階段回顧
1.2 十年經濟成長與經濟總量分析
1.3 十年經濟結構變化軌跡分析
1.4 十年巨觀經濟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1.5 十年重大經濟政策分析
2 財政收人的回顧與分析
2.1 財政收人的總量分析(1996—2004年)
2.2 財政收入的結構分析(1996—2004年)
3 財政支出的回顧與分析
3.1 財政支出的規模分析(1996—2004年)
3.2 財政支出的結構分析(1996—2004年)
第一編結語 從十年改革看政府的角色定位
第二編 中國財政政策歷程:1996年以來的回顧與反思
4 巨觀財政政策的回顧與反思
4.1 1996—1997年:“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
4.2 1998—2003年:積極財政政策
4.3 2003—2005年:從積極財政政策向穩健財政政策轉變
4.4 對近十年財政政策效應的評價
5 稅制改革回顧與反思
5.1 1994年稅制改革存在的主要問題
5.2 1994年以來稅收政策調整
5.3 1994年以來稅收制度改革
5.4 現行稅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6 稅費改革回顧與反思
6.1 我國稅費改革的十年回顧
6.2 對我國稅費改革的反思
7 國債政策回顧與反思
7.1 國債發行數量的變化分析
7.2 國債結構的變動分析
7.3 國債市場的發展過程
8 政府採購改革回顧與反思
8.1 我國政府採購改革的歷程
8.2 對我國政府採購改革的反思
9 我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和思考
9.1 我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背景分析
9.2 我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理論分析
9.3 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國際借鑑
9.4 我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9.5 關於我國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思考與建議
10 部門預算改革回顧與反思
10.1 部門預算改革回顧
10.2 部門預算改革存在的問題
10.3 完善部門預算編制的幾點建議
10.4 預算審議程式和方式的完善
10.5 部門預算與中期財政預算的結合
10.6 進一步最佳化預算的編制和審批周期
11 轉移支付改革的回顧與反思
11.1 政府轉移支出改革的回顧與反思
11.2 政府間轉移支付改革的回顧與反思
12 財政管理、監督和體制改革回顧與反思
12.1 預算管理與監督改革
12.2 社會保障管理與監督改革
12.3 國有資產管理與監督改革
12.4 會計管理與監督改革
12.5 財政管理體制改革
13 稅收征管的回顧與反思
13.1 稅收征管法律法規建設的回顧與反思
13.2 稅收征管模式改革的回顧與反思
13.3 稅務系統機構改革的回顧與反思
13.4 稅收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回顧與反思
第二編結語 成熟的財政調控手段與不斷完善的公共財政體制
第三編 中國財政經濟前景:計量經濟模型分析及其預測
14 對2006年中國經濟和財政形勢的預期
14.1 2006年我國經濟成長的速度將保持平穩,財政收人的增速將趨緩
14.2 2006年物價水平將有微幅上升,預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將會上升0.7至1.2個百分點
15 中國財政計量經濟模型設計
15.1 財政收入計量經濟模型
15.2 財政支出計量經濟模型的設計
15.3 預算外資金收入與支出分析模型中的3個方程
15.4 債務收支及其與經濟成長關係計量經濟模型的設計
15.5 經濟成長及其構成因素分析計量經濟模型的設計
16 中國財政計量經濟模型運行結果分析
16.1 財政收入計量經濟模型運行結果分析
16.2 財政支出計量經濟模型運行結果分析
16.3 預算外資金收入與支出分析模型的運行結果分析
16.4 債務收支及其與經濟成長關係巨觀計量經濟模型的運行結果分析
16.5 經濟成長及其構成因素分析與巨觀計量經濟模型的運行結果分析
16.6 中國財政及巨觀經濟主要指標預測
附錄:中國財政巨觀計量經濟模型
第三編結語 中國財政發展對財政計量經濟模型的影響
第四編 中國財政政策制定:“十一五”的選擇與運用
17 巨觀財政政策的基本取向
17.1 確定中國“十一五”期間巨觀財政政策取向的指導思想
17.2 “十一五”期間巨觀財政政策在經濟結構調整方面的取向
17.3 “十一五”期間中國巨觀財政政策在供求總量方面的取向
17.4 在開放經濟中應進一步加強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配合
18 “十一五”稅制改革探索
18.1 “十一五”稅制改革的背景分析
18.2 “十一五”稅制改革的實現方式
18.3 “十一五”稅制改革的內容設計
19 國債政策的選擇與運用
19.1 國債數量的預測
19.2 國債管理政策的選擇和運用
19.3 國債市場的建設和展望
20 財政支出結構和政策
20.1 經濟建設支出結構與政策
20.2 行政管理支出結構與政策
20.3 社會文教支出結構與政策
20.4 國防支出結構與政策
20.5 社會保障支出結構與政策
20.6 政府間財政支出結構與政策
20.7 總體評價
21 績效預算和績效評估
21.1 績效預算含義與實施情況
21.2 績效預算的若干難點
21.3 績效預算在我國的實踐情況
21.4 在我國實行績效預算的建議
第四編結語 關於政府職能和財政職能轉變問題的探討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