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區2004年工作的簡單回顧,並對2005年的工作展開具體的展望的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5年黔江區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5年2月26日
- 地點:重慶市黔江區一屆人大七次會議
- 報告人:劉作祿
2004年工作回顧
2004年初,區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張宗清同志代表區人民政府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全年的奮鬥目標和主要任務。區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市委二屆五次、六次全會及區委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牢固樹立和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在克服困難中前進,在順應調控中發展,經過全區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8.76億元,比上年增長9.3%;財政總收入實現7.55億元,增長2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85億元,增長15.3%;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1元,增長6.3%;農民人均純收入1968元,增長14.7%;城鎮化率26.4%,提高1.1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7‰以內。固定資產投資、財政總收入等已提前完成“十五”計畫預期目標。
積極主動地順應國家巨觀調控形勢
堅持把貫徹國家巨觀調控政策作為推動黔江新一輪發展的重要機遇和積極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
重點項目建設順利推進。面對國債減少、信貸緊縮的新形勢,千方百計爭取國、市補資金4.5億元,通過與國家開發銀行開展綜合授信合作,落實到位資金2.44億元,中小企業擔保貸款6800萬元,確保了重點項目建設的推進。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8.1億元,其中,42個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0億元。“8小時重慶”黔江段、小南海水庫樞紐病害整治等7個項目完工投用;黔江機場、城網改造、漁灘電站技改等13個項目開工建設;重慶至長沙高速公路、箱子岩電站、小南海生態博物館等12個項目獲國、市有關部門批覆。
投資結構逐步最佳化。地方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5.3億元;非國有投資完成6.56億元,增長79.4%,多元化投資格局正在初步形成;產業投資完成4.1億元,增長13.9%;社會事業投資完成0.4億元,增長33.3%。開展了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清理和整頓工作,避免了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複建設。
財政支出結構得到調整。堅持收入與支出、發展與償債兼顧,嚴格執行財政預算,財政總支出完成7.92億元。其中,建設性支出37466萬元,占總支出的47.3%;農林水支出14362萬元,占總支出的18.1%;社會保障支出7715萬元,占總支出的9.7%;文教衛生社會事業支出12845萬元,占總支出的16.2%;企業挖改支出3368萬元,占總支出的4.3%;建立了鄉鎮償債機制,鄉鎮償債支出1000萬元,其中區本級支出200萬元。
骨幹支柱產業發展基礎進一步鞏固。積極應對全國菸草行業體制改革,準確把握電力體制改革發展方向,順利完成了黔江捲菸廠、烏電集團的改革任務。黔江捲菸廠加入川渝中煙工業公司,千方百計爭取到黔江捲菸分廠稅金年均遞增確保10%、力爭15%等主要政策,保留了烏電集團的法人地位,最大限度地維護了我區的既得利益。
牢固樹立和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
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要求,切實加強“五個統籌”,全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經濟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在統籌經濟成長速度、運行質量和效益上取得了新的成效。三次產業協調發展,一、二、三產業比調整為20.8:50.1:29.1。農業經濟運行態勢良好,出台了28條促農扶農政策措施,農林牧漁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7%;糧食產量達25.71萬噸,增長7.9%;農業“三十工程”推進有力,農業產業化工程基地面積達到32萬畝,10個經濟強鎮建設完成投資3.4億元,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1.89萬人,實現勞務收入4.4億元。工業經濟發展速度和效益同步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產值17.97億元,同比增長17.5%,工業利稅總額6.99億元,增長21.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44.6%,提高39.7個百分點。工業園區建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8600萬元,入園企業9家。南海製藥GMP改造、銀象木業租賃經營等老企業改造盤活取得實效。以商貿、旅遊為重點的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南海鑫城、武陵山家居市場、電力大廈市場、時代購物中心等市場建設順利推進,商業業態調整和市場培育步伐加快,區域性聚集輻射功能初步顯現;小南海、武陵仙山、神龜峽等重點旅遊景區景點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旅遊接待人數和綜合收入分別增長19.4%、105%。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10.93億元,增長19.1%,占地區生產總值的38%。財稅金融穩健運行。稅收征管不斷強化,地方預算內收入實現2.19億元,首次突破2億元大關,增長26%。金融機構存款餘額24.88億元,比年初增長20.5%,貸款餘額31億元,比年初增長11.4%,不良貸款絕對額和比率實現雙下降。保險、證券、信息等行業取得長足發展。
城鎮化建設有力推進,在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上取得了新的進展。黔江城市總體規劃獲市政府批覆,完成了所有鄉鎮集鎮總體規劃和新城區、國道319線正陽段沿線景觀概念性規劃。黔江火車站站前大道、南北大道和水、電、氣、通訊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完成了文體中心續建、河道疏浚及滾水壩、城北河人行橋、河濱公園五期、黔州橋入城口整治、閘橋景觀平台裝飾及解放路、丹興路瀝青路鋪設等工程建設。以中心鎮“五化”建設、農民新村建設為重點,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以塵污染治理、城市道路交通暢通工程、燈飾建設等為重點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取得實效,成功創建了市級山水園林城區。“2小時黔江”工程完成路基改造127公里,鋪築瀝青路131公里,完成了黔江城至黎水、鵝池、鄰鄂3條出境油路建設。完成了16個鄉鎮政府用房的新建和改造維修任務。
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在統籌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上開創了新的局面。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達到了“辦節促發展,文經雙豐收”的目的。實施了優質高中工程、中心醫院門急診樓、疾控中心國債項目、區域性傳染病醫院、中國小排危工程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建設。“兩基”成果進一步鞏固,普通高中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迅速,高考再創佳績。醫療衛生條件進一步改善,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得到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覆蓋全區所有街道、鄉鎮。競技體育快速發展,民眾性體育活動廣泛開展。民族博物館被市政府命名為重慶市民族博物館。區電視台獲國家廣電總局正式批覆認可,有線電視用戶進一步增加。
加強國土管理、環境保護、計畫生育工作,在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上取得新的進步。土地管理在國家巨觀調控中進一步加強,全面推行了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制度。整理新增耕地2480畝,確保了耕地占補平衡。繼續實施環保“七大工程”、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和飲用水源保護,環境保護與治理取得明顯成效。紮實做好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繼續保持了低生育水平,出生嬰兒性別比下降18.2個百分點。
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
各項改革不斷深化。完成了糧食、林業、鄉鎮企業、供銷等38個企業的改制工作;鴻業公司、地產集團等投融資平台的籌融資功能不斷增強;政府採購、會計委派等財政改革進一步深化;強化了國資監管營運;以農村信用社和國有商業銀行改革為重點的金融改革有力推進,引進了重慶市商業銀行入駐黔江。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取得新的進展。
開放水平不斷提高。以成功舉辦重慶黔江·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為契機,不斷擴大區域性經濟交流與合作,招商引資取得實效。全年共簽訂外來投資協定項目153個,實施項目129個,實際到位資金3.6億元,同比增長121%。
認真解決事關民眾利益的大事
就業和再就業工作紮實推進,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建成了渝東南人力市場,全年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614人。指導幫助下崗失業人員1799人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建成了舟白、正陽、馮家等7個社區社會保障平台。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基本醫療保險、企業工傷保險覆蓋範圍進一步擴大,企業養老保險和工傷保險實現市級統籌,參保職工分別達10466人、6280人。城市“低保”工作逐步規範,全年發放“低保”資金830萬元。對農村18966名特困人口按每人每月8元標準發放了特困救助金,實施了貧困學生救助、特困人口醫療補助、“五保戶”納入“低保”等政策,初步建立了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切實解決城鎮居民拆遷、農民征地補償等民眾反映突出的問題,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7150萬元,切實解決了拖欠農民工工資和工程款問題。加大新一輪扶貧開發力度,絕對貧困人口比年初減少8200人。啟動實施了22個村的村道路建設,新建和改造村道公路362公里。實施了6類26項“民心工程”。加強了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全年未發生特大安全事故,確保了人民民眾生命財產安全。
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認真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全年清理審查規範性檔案75件,取消或調整行政審批事項21項,制定出台了政務公開暫行辦法和行政審批中心管理辦法,政府辦事效率和決策透明度不斷提高。自覺接受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定得到認真執行,重大問題的決策廣泛徵求政協和社會各界的意見,完成了67件人大代表議案、建議、批評、意見和56件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工作。加強了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系統和電子政務建設。強化了公務員隊伍管理,工作作風明顯轉變。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的成效,立案查處政府機關公務員違法違紀案件8件,處分違法違紀人員8人。
過去的一年,區人民政府堅持三個文明建設協調推進。針對改革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強化了外宣工作,營造了健康的社會環境,塑造了黔江良好形象。進一步弘揚和升華“黔江精神”,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深入開展了“四五”普法。認真落實維護穩定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了政法系統經費保障機制。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擊了一批社會黑惡勢力,偵破了一批搶劫、殺人等大案要案,人民民眾安全感進一步增強。妥善處理改革發展中的矛盾,建立健全了信訪案件領導包案責任制、信訪聽證制等新機制、新制度,確保了全區社會政治穩定。新聞出版、質量技術監督、工商行政管理、鄉鎮企業、民政優撫、防災救災、審計、統計、人防、民族宗教、台僑外事、檔案、保密、科技、地震監測、氣象、農機、農業綜合開發、地方志、老齡、殘疾人、婦女兒童、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和雙擁共建、民兵預備役建設等均取得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2004年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每一項成績,黔江發生的每一個變化,都是市委、市政府和區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區人大、區政協大力支持、有效監督和積極參與的結果,凝聚著全區人民的辛勤勞動和聰明才智。在此,我謹代表重慶市黔江區人民政府,向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付出辛勤勞動的各條戰線的幹部民眾、駐黔部隊、武警官兵、政法幹警和中央、市在黔單位,向給予政府工作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各界人士,向所有關心支持黔江改革發展的各級領導、離退休老幹部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的一年,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前進的道路上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投資下滑,經濟成長速度低於全市平均水平;交通、人才、資金的“瓶頸”制約仍然較為突出,新的經濟成長點培育乏力;農村仍然落後,城鄉發展的不協調性比較突出;政府職能轉變滯後,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和能力需要不斷提高。對這些問題,我們將積極探索新思路,認真研究新方法,努力增添新舉措,切實加以解決。
2005年工作總體要求和奮鬥目標
2005年是全面實現“十五”目標、銜接“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之年,是為渝東南經濟中心和區域性中心城市構建框架、奠定基礎的關鍵之年,也是本屆政府任期目標的“交帳”之年。
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和市委二屆六次全會、全市經濟工作會及區委一屆九次全會精神,切實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緊緊圍繞“十五”目標和渝東南經濟中心構建框架、奠定基礎的目標,積極順應國家巨觀調控,努力推動經濟社會能快則快儘量快地發展;堅持既定發展思路,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為重點,整體推進城鎮化、新型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和服務業現代化,著力突破產業“空虛”,大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努力提高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堅持以人為本,更加注重社會事業發展,更加關注民生民計,更加重視人民民眾和幹部職工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加強政府執政能力建設,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實現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進步。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調控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7.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3%;財政總收入增長8.01%;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3.8%;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6.1%;確保減少絕對貧困人口8000人;新增城鎮就業人員2500人以上,城鎮失業登記率控制在4%以內;城鎮化率達到28.4%;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5‰以內。
展望新的一年 ,我們既有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和機遇,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全球製造業轉移和沿海地區產業結構調整,為我們承接產業梯度轉移創造了良好的機遇;國家將繼續採取“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巨觀調控措施,重點傾斜支持西部民族貧困地區和革命老區。西部大開發政策轉向基礎設施、社會事業和產業發展,著力加大對特色經濟優勢產業的扶持力度,支持重點產業和生產基地、市場流通設施建設;市委、市政府將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分類指導措施,加大對渝東南民族地區的支持扶持力度。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免徵農業稅,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新區建立以來實施的一批重大項目、開工重慶至長沙高速公路黔江段和“8小時重慶”、渝懷鐵路、黔江機場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的建成或加快建設,經濟社會發展的承載能力和投資者對黔江的投資預期將進一步增強。但國家實施“雙穩健”政策,嚴把土地和信貸兩個閘門,將加大我區投資增長的難度。我們還面臨農民貧窮、產業“空虛”、支柱產業單一、經濟成長方式粗放、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育緩慢、社會事業基礎薄弱等一系列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為此,我們既要看到有利條件和機遇,增強信心,又要看到面臨的挑戰和困難,保持清醒頭腦,未雨綢繆,克服困難;既要統籌兼顧,又要突破關鍵環節,努力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和實現本屆政府任期目標。
強力推動全區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
發展始終是執政興區的第一要務,經濟工作要堅持能快則快儘量快的原則,努力實現全區經濟既快又好地發展。
(一)努力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增長
紮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集中力量抓好43個重點建設項目,力爭新開工22個,完工19個,完成投資17.33億元,增長73.3%。加快構建“渝東南立體交通樞紐”。開工建設重慶至長沙高速公路黔江段工程,力爭完工黔鹹二級公路黔江段主線和支線路基工程。基本完工 “2小時黔江”工程,實施廟埡至新華、馬喇至金洞、八角至白土、兩河至細水、武陵山隧道至武陵仙山等5條鄉鎮幹道聯網公路路面工程,實現城區到各鄉鎮政府所在地通油路的目標。啟動骨幹鄉村公路建設。力爭新建正陽一級汽車站並投入使用。認真抓好船舶更新改造和重點碼頭建設。推進黔江至萬州、黔江至恩施高速公路、黔江至石柱二級公路項目前期工作。規範運輸市場秩序,加強交通綜合運輸能力建設。妥善解決鐵路建設有關遺留問題。加快推進黔江至張家界鐵路前期工作,力爭納入國家“十一五”規劃。加快黔江機場施工進度,確保完成投資1億元。加快建設黔江信息中心,推進移動、電信、聯通基站建設,加強無線電頻率站台管理。認真研究國家產業政策和投資方向,抓好43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力爭20個重大項目前期工作達到開工條件。
加快開放型經濟發展步伐。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方針,努力實現招商引資新突破。力爭全年到位資金3.5億元。加強招商項目的策劃、包裝、儲備和推介工作,加快招商引資項目庫建設。拓寬招商渠道,擴大招商領域,積極主動地組織參加各種形式的招商活動,強化對簽約項目的追蹤落實。依託特色產品加工,努力啟動外貿出口,逐步扭轉外貿出口缺位的現狀。進一步加強區域經濟交流與合作。
充分發揮財稅金融對經濟持續增長的支撐作用。加強稅收征管,強化預算外收入和非稅收入管理。調整最佳化支出結構,加大對工業、農業、社會事業、社會保障、環境保護的支持力度。開展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研究完善車輛維修、會議接待等招標管理辦法。進一步擴大政府採購範圍。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堅持“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的辦事原則,建立鄉鎮、區級機關事業單位舉債報批制度。嚴格政府投資項目基本建設管理,建立超概算投資報批制和違規責任追究制。完善鄉鎮財政體制。加強財政、審計監督。建立健全重點項目建設投資評審機制、會計委派制和業主代理制。發揮金融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年末金融機構存款餘額達到28億元,貸款餘額達到38億元。擴大信貸規模,加強對重點產業、重點企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信貸支持。深化農村信用社和國有商業銀行改革。大力整飭信用環境,確保金融安全。
(二)進一步加強“三農”工作,促進城鄉協調發展
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認真落實統籌城鄉發展方略,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圍繞糧食增產、農民增收和減輕農民負擔、減少農業人口的“兩增兩減”目標,以“三十工程”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村城鎮化、農村工業化、農業產業化進程。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120元以上。
全面兌現落實各項扶農促農政策。認真貫徹落實2004年、2005年中央1號檔案精神,切實抓好市、區一系列支農扶農政策措施的落實。深入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全面免徵農業稅。積極探索農村土地流轉辦法,在“依法、有償、自願”的前提下,鼓勵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農村專業大戶。逐步擴大財政資金直補農民工作面。鼓勵和支持創辦農村新型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村經濟組織化、市場化程度。
深入推進“三十工程”。堅持抓好糧食生產,實現糧食總產量26萬噸,人均糧食產量穩定在500公斤以上。以擴大基地規模和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為重點,全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工程,儘快建成烤菸、畜牧、蠶桑、獼猴桃、地牯牛等幾個有較大影響的特色農產品基地;培育市級龍頭企業3家以上,啟動培育1家國家級龍頭企業;以綠色食品、生態農業為發展方向,加快普及推廣農業標準化,大力實施綠色農業品牌戰略。“十強鎮”重點抓好集鎮面積拓展、集鎮人口增加、集鎮基礎設施完善等工作,著力培植骨幹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3箇中心鎮要切實抓好“五化”建設和小區開發。十萬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工程以抓培訓、抓基地、抓有序轉移、抓權益保障、抓返鄉創業為重點,穩定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10萬人以上,培訓和有組織輸出農民工6000人以上,增強勞務輸出“黔江模式”的影響力。對進入黔江城務工農民要“管得住、維好權、服好務”。
大力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建成金溪河流域萬畝糧果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帶。做好城市防洪續建工程前期工作。完工農網改造配套工程。解決農村1萬人的飲水困難。建成沼氣池3000口。加快新一代天氣雷達系統工程建設。
加大扶貧攻堅力度。繼續加強121個特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和改造村道路250公里,解決不通公路村的行路難問題;集中力量加強重點特困村的整村幫扶力度;穩步推進易地扶貧開發工作,力爭完成易地搬遷200戶;解決0.8萬絕對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三)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做大經濟總量
大力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工業企業完成增加值12.98億元,增長12.4%;新增5戶以上規模企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現價產值21億元,增長16.9%,利稅7.8億元,增長13.7%。
大力推進五大產業發展。抓好黔江捲菸分廠菸草體制改革工作中既定協定的落實,繼續重視和支持黔江捲菸分廠的發展,加強與川渝中煙工業公司、重慶菸草工業公司的合作,構建良好的政企關係。高度重視黔龍集團發展,強力實施黔龍集團“333”工程,做大做強黔龍集團。支持烏電集團增資擴股和以阿蓬江流域梯級開發為重點的電源點建設,努力實現電礦產業新的突破。竣工投產弘龍水泥公司新型乾法水泥生產線項目。抓好銀象木業中纖板生產和市場拓展。培植壯大創新塑膠和創造者公司。加快以南海製藥公司為龍頭的製藥產業發展。大力扶持蓬江集團、珍珠蘭茶葉公司等綠色食品產業化龍頭骨幹企業。
加強工業企業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億元以上。竣工投產漁灘電站和舟白電站技改、青蒿素生產線等9個續建項目。爭取新開工細沙河電站、箱子岩電站、大河口電站技改、中藥飲片等8個項目。做好氧化鋁、商品混凝土、鮮果汁加工等14個項目的前期工作。紮實開展石英砂、白雲岩等礦產資源的勘探詳查和開發利用前期工作。
加快發展園區經濟。正陽工業園區確保年內投產泰星獸藥、恆星生物等5個工業企業,新入園企業、項目10個以上。按照“一園一線,以園帶線,以線帶面”的思路,抓好正陽、舟白、馮家、兩河、濯水、石會等6個鄉鎮和城區3個街道的工業發展,最佳化產業布局。
(四)加快發展現代服務產業,增強聚集輻射功能
以發展大市場、大商貿、大流通、大旅遊為重點,切實加強商貿、旅遊工作,努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加快推進商貿流通市場建設和產業培育。抓好南海鑫城、黔江片區藥檢所、新華苑商貿城、新合作廣場、白加灣加油站和小南海、蓬東等鄉鎮市場建設,啟動建設正陽現代物流基地,完工正陽鐵路油庫、食鹽配送中心一期工程。加大對武陵山家居市場、新大興公司、永和肉製品廠等商貿企業的培育力度。積極策劃南海鑫城市場的商業發展,大力培育解放路百貨、交通路汽摩配件等特色街區。繼續推進現代商業業態調整,促進商業品牌企業置根鄉鎮開辦連鎖經營。著力培育農村市場,暢通農產品流通渠道,提高農村消費能力,擴大城鄉消費領域,大力發展會展、節慶經濟,培育新的消費熱點,提高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
以創建、申報“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契機,以完善景區服務設施和旅遊品牌培育為重點,加快旅遊業發展。完成小南海景區大門擴建、自駕車營地建設、兩河至細水公路硬化及兩河、細水碼頭、武陵仙山旅遊道路建設;開工建設細水碼頭遊客服務中心,加快小南海地震博物館和實感演示廳的招商建設進度。抓好旅遊產品開發和旅遊宣傳促銷,培育具有民族風情特色的遊客參與性項目,擴大黔江旅遊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五)全力推進城鎮化,夯實區域性中心城市發展基礎
立足於把黔江建成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環山擁水,民族風情,生態旅遊”的國家級山水園林城市,繼續堅持“以新城開發帶動老城改造,以老城改造推進新區開發”的工作思路,紮實抓好規劃、建設、管理、經營各項工作,確保全區城鎮化率提高2個百分點。
強化規劃編制與控制。編制完成正陽、舟白新城區20平方公里的道路、排水控制性規劃;完成桃子壩、菸草公司、新華東路二期北側等1.5平方公里舊城改造和新城區正陽大道兩側各200米、國道319線正陽段以東500米及舟白新組團黔鹹路以東500米內控制性詳規;完成新華大道、河濱公園、國道319線老城區段整治規劃。嚴格規劃管理,完成違規建設集中清理整頓工作。設立黔江區規劃陳列館,完成重慶規劃展覽館黔江廳布展工作。
紮實推進城市建設。新城區完成黔江火車站站前大道和南北大道一期掃尾工程建設,新開工建設南北幹道二期、緯二路、緯三路、經二路、石油路工程,基本完成工業園區A、B區域的連線,力爭啟動正陽大道建設。完成機場安置區建設任務。老城區完成新華東路三期路基、污水處理廠管網、垃圾處理場建設任務,推進河濱公園6至9期建設,做好新華大道油路改造和城北河沿線改造的前期工作。
全方位加強城市管理。以推進城市管理“四化”為著力點,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深入開展以治理“髒、亂、差”為重點的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繼續推進塵污染治理工作。落實門前“三包”制度,規範城市小區管理。新建一批燈飾工程。建設西山公園,完成新華大道景觀建設,加強城市園林綠化管理。
強化城市經營。積極推行市政管理市場化運作,對組成城市空間和承載城市功能的自然資源及無形資產進行整合,盤活城市土地、門面、辦公樓等國有資產,多渠道籌集城市建設資金。
(六)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活力
深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黔龍集團與捲菸主業分離的改革工作,推進黔龍集團、烏電集團、金冠酒店、新禹公司、地產集團的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加快蔡地槽煤礦、創新塑膠、建工集團等企業的產權制度改革步伐。全面完成供銷企業改革工作。
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進一步落實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服務體系,維護企業權益,營造非公有制經濟創新、創業和平等競爭的社會環境。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增長16.8%。新發展個體工商戶1000戶,私營企業100戶。
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步伐。成立國有資產監管機構,理順監管關係。嚴格國有資產處置、變更用途的報批管理。創新區級部門經營性資產管理和國有企業人財物、投資、經營目標、分配的管理機制。通過資產注入、劃轉和各種政策支持,不斷增強鴻業公司、烏電集團、新禹公司、地產集團等投資主體的實力。加快金融市場建設,鼓勵租賃、擔保、保險等融資機構發展。加強銀企對接,爭取金融機構及早介入項目前期工作。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參與重點建設。認真執行投資體制改革辦法,落實投資項目審批、核准、備案和項目監管制度。
繼續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建立市場物價監測和預警機制。堅決打擊制假售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大力實施食藥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食藥品安全監測體系。強化糧食市場管理,維護糧食市場穩定。大力推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七)全面落實三大基本國策,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加強環境保護工作。圍繞建成市級環保模範區的目標,狠抓環保“七項工程”建設,認真落實建設項目環保“三同時”制度。完成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和環境監察與監測標準化建設,鞏固“兩控區”建設成果,確保空氣品質常年保持在國家Ⅱ級以上標準。繼續實施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工程,切實加強飲用水源保護,確保飲用水水質保持在國家Ⅱ級標準。
強化土地資源管理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完成全區農用地分等定級、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批報工作。認真落實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保護制度。大力加強土地開發整理,完善土地有償使用制度,繼續推行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制度,建立土地信息定期公示制度,嚴格土地計畫管理,建立完善、公開、公平、規範的土地交易市場。加強正陽工業園區用地管理,對工業用地、劃撥用地實行政府集體審批制度。
紮實做好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推行計畫生育村民自治,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繼續維持低生育水平;建立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機制,加大獎勵扶助政策力度;嚴肅查處非醫學需要胎兒性別鑑定行為,進一步降低出生嬰兒性別比例。
全面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堅持經濟社會發展統籌協調推進,更加注重社會事業的發展,全面提高社會文明進步程度。
(一)大力實施科教興黔戰略。加強科技信息網路建設,加大先進實用技術的引進、推廣和普及力度,做好科技項目的申報、對接、實施和示範工作,不斷提高科技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整合教育資源,進一步完善黔江中學、新華中學、民族中學、黔州中學、人民中學配套設施建設。加快中國小危房改造進度。積極探索多元投資、多種模式辦學的新路子。鞏固“普九”成果,強化基礎教育,擴大高中階段辦學規模,全面推進中國小素質教育。大力實施優質高中工程,完成黔江中學創建市級示範高中申報工作,新華中學基本達到市級重點中學辦學條件。啟動農村寄宿制工程。完成黔州中學、新華中學與職教中心資產劃分遺留問題的處置工作。大力發展職業成人教育,鞏固職教中心市級中等重點職業學校成果,積極爭創國家級中等重點職業學校。完成師範、電大、進修校三校合一工作。
(二)實施人才強區戰略。積極探索建立人才匯集、投入和激勵三大機制,大力開展人才市場體系、人才信息系統和人才能力三大建設。加強急需人才的引進,完善技術、知識、管理等要素參與分配的制度,努力營造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良好環境。
(三)加快發展衛生事業。完成二級傳染病中心建設,推進17個鄉鎮衛生院和30個村衛生室業務用房建設,紮實開展中心醫院三級醫院創建工作。積極做好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區前期準備工作。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突發性公共衛生應急能力,做好婦幼保健工作,強化衛生防疫工作,加快疾病預防體系建設,防止傳染病的暴發流行。深入推進農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占全區農業人口的70%以上。
(四)培育壯大優秀民族文化品牌。繼續打造“中國武陵山民族文化節”國家級品牌。加大對優秀民族文化的發掘、傳承、保護和普及力度,廣泛開展以擺手舞為重點的民眾文化體育普及活動。積極爭創全國廣電先進區和市級先進文化區,完成小南海土家族文化生態博物館一期和萬米河濱健身長廊二期工程,建成一批達標文化站和市級示範文化站。提高光纖通村率和廣播電視節目覆蓋率。創新博物館運行管理機制,充實完善館藏展品。
(五)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弘揚和升華“黔江精神”,深入開展視窗行業文明創建活動和爭做文明市民活動,使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深入學校、社區、農村和廣大幹部民眾,提高社會文明進步程度,建設誠信文明黔江。進一步做好統計、人防、民政優撫、新聞出版、台僑外事、民族宗教、檔案、保密、農機、地方志、老齡、婦女兒童、弱勢群體救助、未成年人保護和雙擁共建、民兵預備役、國防教育等工作。
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施政理念,更加注重民生問題,千方百計促民富、解民憂、保民安,努力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一)繼續實施“民心工程”。實施以村道公路建設、農村特困人口救助、農村人畜飲水為重點的農村基礎設施和扶貧開發工程;以污水處理廠、垃圾處理場建設和城區“推清”、“禁鳴”、“禁放”為重點的生態環保工程;以“2小時黔江”為重點的交通暢通和交通安全工程;以城市路燈、公廁建設為重點的城市人居環境工程;以人力市場網路建設、再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為重點的就業和再就業工程;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農村少生快富扶貧試點、法律援助為重點的社會保障工程;以鄉鎮市場、農村電視“村村通”、貧困學生救助、河濱健身長廊為重點的公共服務事業及設施工程等7類21項“民心工程”。
(二)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加強再就業技能培訓和勞動力市場建設,改善就業和創業環境,全面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抓好4戶以上再就業典型企業培植,指導幫助下崗職工和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1000人。繼續做好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和復員退伍轉業軍人安置工作。擴大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覆蓋面,重點抓好非公有制企業的參保工作,加強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管理工作,嚴格執行退休政策,確保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確保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平穩運行。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嚴格城市“低保”對象審批管理,確保應保盡保和“低保”資金按時足額發放。加快社區社會保障平台建設,推進社會保障信息網路系統建設。
進一步關心城鄉困難民眾生產生活。加強氣象、地震、救災救濟、防汛等監測體系建設,切實做好睏難民眾生產生活救濟工作。關心和支持殘疾人事業,做好農村“五保戶”、“三無農民”和城鎮“三無老人”救助工作。進一步完善法律援助體系。
(三)強化安全穩定工作。健全完善安全生產監管責任體系,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進一步最佳化安全生產監管體系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不斷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全面推進“平安黔江”創建活動,啟動“一庭兩所”建設,強化基層基礎工作,大力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大對治安突出問題和治安重點區域的專項整治力度,堅持“嚴打”方針,嚴厲打擊暴力犯罪、黑惡勢力犯罪等刑事犯罪,深入開展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鬥爭。妥善處理改革發展中的各種矛盾,進一步健全完善信訪工作包案責任制、信訪聽證、層級負責等新機制,切實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依法及時解決民眾關注的問題,妥善安置城市建設居民拆遷戶,及時足額兌付農民征地補償費,切實保障改制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嚴肅查處侵害人民民眾合法權益的行為。千方百計推進清欠工作,確保完成農民工工資和工程款清欠階段性目標任務。加強人民調解制度建設,積極引導民眾依法維護自身利益。
努力建設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政府
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切實加強政府自身建設,努力建設學習型、責任型、服務型、法治型、廉潔型政府,不斷提高執政能力。
(一)建設學習型政府。政府全體公務員要牢固樹立學習觀念,認真學習並努力實踐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法律法規、行政管理、市場經濟、WTO等知識,不斷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發展民主政治、建設先進文化、構建和諧社會、應對複雜局面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加速打造學習型政府,努力創建學習型社會。
(二)建設責任型政府。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把加快發展作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務,切實對經濟社會發展和行政行為高度負責。堅持科學決策、依法決策和民主決策,進一步規範和完善政府重大事項、重大項目的決策程式,建立完善重大決策聽證和公示、專家諮詢、決策評價和責任追究、政務公開、人民建議徵集、新聞發言人等制度。狠抓決策落實,提高政府執行水平。嚴格兌現政府承諾,樹立政府誠信形象。自覺接受人大的工作監督和法律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及新聞輿論、社會公眾監督。支持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工作。
(三)建設服務型政府。認真履行政府經濟調節、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堅持科學理政,真正把政府職能轉到主要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上來,把財力、物力等公共資源更多地向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傾斜。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清理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和行政收費項目,著力解決行政審批服務中民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堅決查處行政審批違法違規行為。下決心減少辦事環節和運轉程式,努力建設高效政府。進一步完善電子政務建設,編制完善公共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各級公務員要牢固樹立民眾觀念,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全面提高服務水平,切實為民眾辦好事、辦實事。
(四)建設法治型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制定實施我區依法行政五年規劃。深入貫徹落實《行政許可法》,正確處理執政為民和依法行政的關係。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進一步規範行政執法內容和程式,完善行政執法責任制,強化行政執法監督,建立完善行政賠償制和行政過錯責任追究制,紮實做好行政複議工作,加強對規範性檔案的合法性審查,努力提高依法執政和依法行政水平。嚴懲執法犯法、徇私枉法和欺壓民眾的行為。
(五)建設廉潔型政府。堅持把廉潔從政和從嚴治政有機結合起來,全面加強政風建設,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大力弘揚求真務實精神,堅決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堅決反對虛報浮誇、急功近利的不良風氣。深入貫徹《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認真落實廉政建設責任制,強化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認真執行“五個不許”的規定,切實做到廉潔自律。堅決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嚴禁損壞民眾利益、與民爭利和以權謀私。牢記“兩個務必”,堅持勤儉辦事,節約行政成本。
各位代表!我們在全面完成“十五”計畫的同時,還要做好“十一五”規劃的編制工作。“十一五”是我區構建渝東南經濟中心和區域性中心城市的關鍵時期。政府及政府各部門要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精心編制“十一五”規劃,為我區未來發展繪製新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