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南通市政府工作報告

《2005年南通市政府工作報告》是南通市政府2005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5年南通市政府工作報告
  • 類別:工作報告
  • 機構:南通市政府
  • 日期:2005年
一、2004年工作回顧
2004年,中央作出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新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市委確定的爭當全省江北"兩個率先"排頭兵的奮鬥目標和市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提出的工作任務,市人民政府積極推進、狠抓落實,全市上下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紮實工作,國民經濟在高平台上強勁增長,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圓滿完成年度目標計畫,實現了跨越發展的良好開局。
(一)國民經濟繼續強勁增長,產業發展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繼上年實現"雙超"歷史性突破後,全市實現生產總值122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15.6%,實現了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的突破,在長三角16個城市和全省各市中的位次分別由上年的第12位、第6位前移到第7位和第4位。其中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5.3%、19.5%、14.1%,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均為初步核算數),表明我市產業發展融入蘇南的進程加快。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52.59億元,增長26.1%(原口徑財政總收入138.72億元,增長20.8%),財政收入增幅高於生產總值增幅。農業結構調整成效明顯,糧食總產增長3.2%,畝產超3000元的中高效農田面積增長7%,畜牧業克服市外高致病性禽流感影響保持平穩增長,海洋捕撈效益創8年來新高,獲國家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數均居蘇中第一,項目農業建設強勢推進,"三資"開發農業投資額增長50.1%,創歷史新高。預計全部工業實現增加值577.55億元,增長19.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和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幅均居全省第二。建築業完成施工產值580億元,在全國地級市中名列前茅,增長19.3%。服務業保持健康發展態勢。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4億元,增長16%;旅遊總收入增長20%,信息服務業發展加快;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7218萬噸,增長44.1%。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六個縣(市)生產總值全面超百億元、五個縣(市)財政總收入超十億元,其中通州市、海門市生產總值超過兩百億元。在經濟總量強勁增長的同時,發展質態提高,能源消耗和污染指數下降。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達87.9%,提高1.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在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占比提高2.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長35%,利稅首次超過百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164%,為歷史最好水平;大力實施名牌戰略,我市產品實現了中國名牌零的突破。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為1.31噸標準煤,低於全國和全省水平。環境質量穩步提高,我市在全國47個環保重點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中排名躍居第五,名列"全國污染控制較好城市"第一。
(二)投資結構更趨最佳化,重大項目、江海開發、接軌上海取得新突破。按照國家巨觀調控的要求,把握投資方向,繼續猛攻帶動力強的產業項目和基礎性重大項目,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5億元,增長35%,其中規模以上投資增長39.1%。71個市級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額125.7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0.8%;其中32個項目開工建設,24個項目竣工投產。全年完成工業投入400.37億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66.2%;規模以上工業投入297億元,增長69.4%。農村水利建設投入加大,政府主導投入增長119%。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蘇通大橋建設累計完成投資24.8億元,占總投資的36.7%,主橋塔墩澆注完成,蘇通大橋北接線、鹽通高速公路和其它幹線公路建設均大幅超額完成計畫目標,通啟高速公路提前一年建成通車,通常汽渡下遷通渡,新長鐵路南通段開通客運,寧啟鐵路海安段全線貫通。沿江開發、江海聯動取得重大進展,30項重點工作全部完成年度目標。在全省率先實現沿江岸線統一管理,建立了涉岸項目準入、退出機制。沿江岸線整合、碼頭開發取得突破,狼山港三期水工工程、如皋港陽鴻石化5萬噸級碼頭竣工。海港開發建設拉開序幕,洋口港綜合開發工程抓緊推進,呂四港大唐電廠前期工作全部就緒。接軌上海取得新突破。滬崇蘇大通道建設工程已獲國務院批准,我市崇啟、崇海大橋建設前期工作完成年度目標,上海至崇明隧橋工程已正式破土動工,為南通接軌上海增添了新的優勢;與上海市靜安區、楊浦區結為友好區市,在科技、人才、經貿、農業、旅遊等方面的接軌取得實質性進展。與蘇州市跨江合作向縱深發展。
(三)改革攻堅成效顯著,爭創江蘇民營經濟第一大市首戰告捷。國有經濟布局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戰略性改組任務基本完成。全年市屬企業改制退出公有資本7.06億元,理順勞動關係1.86萬人。整合市屬工貿系統國有資產經營公司,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對市區財政體制實行重要改革,對229家市屬企業實行屬地管理,完善和理順市、區兩級政府管理職能,調動各方加快發展的積極性,增強了整體發展合力。企業上市取得重大進展,3家企業通過中國證監會上市首發審核。繼完成生產經營型、行政管理型事業單位改革之後,社會公益型事業單位改革全面啟動,事業單位改革進程繼續保持省內領先。按照省部署實施市、縣政府機構改革,開展鄉鎮綜合改革試點。緊緊圍繞爭創江蘇民營經濟第一大市首戰必勝的目標,落實扶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大力營造有利於民眾創業的社會環境,分類指導推進,強化考核獎懲。民營經濟總量在全省的位次前移一位,私營企業數等6項主要指標增幅均居全省首位;板塊經濟規模進一步壯大,營業收入超10億元的重點特色板塊達12個;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1.1%,提高4個百分點。
(四)走向世界邁出大步,開放型經濟再創佳績。積極探索開放新路,成功舉辦南通對外開放史上具有首創性、突破性和戰略性意義的首屆世界大城市帶發展高層論壇,城市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幅提升。繼續強化招商攻勢,預計全年新批註冊外資37.82億美元,增長63.7%;註冊外資實際到帳額11.04億美元,按原口徑折算接近翻番,兩項指標完成實績均列全省第四。利用外資質量提高,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新批總投資超千萬美元的大項目152個,接近蘇中三市的一半,協定註冊外資達23.7億美元,占全市總額的62.7%;南通青山電子、高麗鋼簾線等投資超億美元的重量級項目成功落戶;新批外資項目平均單體規模達366萬美元,比上年增加111萬美元;11個省級以上開發區新批註冊外資、註冊外資實際到帳額和新批總投資超千萬美元的大項目分別占全市的66.4%、77%和55%。對外貿易持續攀升,預計全年進出口總額67億美元,增長30%,其中出口43億美元,增長31%;外貿依存度達45.2%,提高2.7個百分點。外經合作繼續保持全省第一,對外承包勞務營業額6.1億美元,增長28%。海關、國檢、海事、邊檢等單位實行整體聯動,口岸環境不斷改善。外事、僑務、對台事務等工作在擴大開放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五)城市建設快速推進,"五城同創"取得階段性成效。以中心城市建設為龍頭,繼續實施城建大推進,全力塑造"中國近代第一城"新形象,城市化進程加快。認真搞好規劃編制,全面完成城市總體規劃調整和縣(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縣(市)城總體規劃、省市重點中心鎮總體規劃及部分試點村村莊集居建設規劃編制,編制完成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等16項專項規劃。新城區建設加速推進,行政中心、南通大學一期工程投入使用,體育會展中心開工建設。主城區濠西路改造等30項重點工程全面完工,污水處理廠擴容等又一批城市基礎設施開工建設。認真實施市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關於"五城同創"的議案,以最佳化城市人居環境為著力點,動員和組織社會各方力量,強力推進"八大基礎工程",以創建促管理,重點實施"五橫五縱"道路綜合整治工程、"3482"整治工程和市容環境整治"梳理行動",有序推進老舊住宅小區綜合改造,加大市區骨幹河道、水系整治力度,進一步完善"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網路"的管理體制,落實長效管理措施,城市管理水平躍上新台階。市區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通過省級調研和驗收,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通過省級調研。濠河風景區成為獨具南通特色的靚麗風景和城市名片。六縣(市)城和中心鎮建設步伐加快,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城鎮集聚和輻射能力有所增強;繼續實施鄉鎮區劃調整,撤併減少8個鄉鎮。
(六)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大力推進科技工作,再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列入國家級火炬計畫項目數等15項科技單項工作位居全省前列,省級以上科技項目立項數創歷史新高,新增1個國家級特色產業基地。一批哲學社會科學成果獲獎。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人才開發力度進一步加大。教育事業再創佳績。全面通過省中國小布局調整檢查驗收,提前一年基本普及高中教育,高考本科錄取率等10項指標列全省第一。認真實施市十二屆人大二次會議關於加快職業教育發展的議案,組建南通市中等職業教育集團,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終身教育等發展加快。南通大學正式掛牌成立並對外招生,高等教育揭開了歷史新的一頁。積極推進文化大市建設,民眾文化活動活躍,文博館群建設步伐加快,文物保護工作得到加強,文藝、新聞精品生產再獲豐收,廣播電視事業快速發展,有線電視實現了村村通。省十六運籌備工作有序推進,成功承辦全國擊劍錦標賽,南通籍運動員在第28屆奧運會和第12屆殘奧會上喜獲2金1銀1銅,全民健身體系進一步健全。紮實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60件實事,成功承辦首屆中國公民道德論壇,精神文明建設"南通現象"被中宣部確定為全國公民道德建設重大典型。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快,初步形成了新型農村衛生工作體系和全市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醫療救治網路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防治體系。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繼續加強,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試點工作進展順利,計畫生育率99%以上,連續7年實現人口負增長。統計、氣象、民族、宗教、防震、無線電管理、檔案、保密、地方志等工作進一步加強。繼續實施依法治市"五年規劃",全民法律素質和機關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加速推進,超額完成市、縣(市)區兩級"民主法治示範村(社區)"建設目標。高度重視人民來信來訪,解決了一批重大疑難信訪問題。深入推進平安南通建設和全省最安全城市創建工作,社會矛盾糾紛大調解機制和社會治安大防控體系進一步健全,全市萬人發案率在全省保持較低水平,重大案件破案率、矛盾糾紛調處率在全省領先,社會公眾安全感滿意率全省第一。強化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工作,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連續3年"雙下降"。深入開展反滲透、反邪教鬥爭,國家安全工作繼續強化。全民國防教育進一步加強,人民防空綜合水平在全省領先,徵兵、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工作均取得可喜成績。
(七)城鄉居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為民辦實事項目完成情況良好。按照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更加重視解決民生問題。認真落實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再就業率達67.4%,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加大社會保險依法擴面征繳力度,市區實行社會保險統籌。市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萬元,達10936元,增長14%;預計農民人均純收入4920元,增長12%,城鄉居民收入"九五"以來首次同時實現兩位數增長。深化農村稅費改革,農民人均減負增收43元。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017.26億元,增長15.3%。切實解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徵用、拆遷安置、企事業單位改制中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市區全面實行征地補償和被征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全市農民集體土地徵用補償款全部發放到位。加強紅十字和慈善工作,積極開展"獻愛心、送溫暖"活動。加大扶貧和老區開發力度。婦女、兒童、老齡、關心下一代工作和殘疾人事業取得新成績。認真履行承諾,12件20項實事完成情況良好。其中提前或超額完成的14項:(1)全年提供城鎮就業崗位16.35萬個,5.6萬名城鎮失業人員實現就業再就業,淨增就業人數4萬人,分別超過計畫63.5%、60%、21.2%;(2)農村勞動力轉移新增12.1萬人,超過計畫102%;(3)啟海區域供水工程前期工作全部就緒,全市農村改水受益人口新增53.25萬人,超過計畫56.6%;(4)全市建成278.96萬畝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和94個無公害畜產品基地,分別超過計畫39.5%、56.7%;(5)12026戶、27462間農村草危房改造任務提前半年完成;(6)市區低價位商品房供應70萬平方米,超過計畫10萬平方米,山芝莊棚戶區居民遷居安置工作得到落實;(7)投入4000多萬元,對市區60多個老舊住宅小區進行了綜合改造,對道路、路燈等設施進行了修復,1萬戶居民自來水一戶一表工程提前完成;(8)對8.6萬平方米老小區實施了準物業管理;(9)市區人均新增公共綠地1.35平方米,超過計畫0.15平方米;(10)在村村通公路的基礎上,提高農村公路等級,新建和改造農村公路2268公里,超過計畫128公里,新建和改造農村橋樑501座,超過計畫140座;加快農村撤渡建橋步伐,在全省第一個實現鄉鎮無渡口;(11)全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面達94.8%,超過計畫4.8個百分點,城鄉社區衛生服務站普及率達83.5%,超過計畫3.5個百分點;(12)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均提高了10%,扶持貧困戶15000戶,脫貧率達61%,發動各方面與5772名重點優撫對象結對幫扶;(13)農村"五保"老人集中供養率達44%,年人均供養標準提高30元,達到1670元,向下肢殘疾者贈送輪椅2000輛;(14)110、119、122實行了"三台合一",整合110社會聯動資源、設立社區警務室任務全面完成。按計畫如期完成的4項:(1)"肉菜糧放心工程"全面實施,大型農貿市場全面實行了食品質量安全準入制度;(2)市區城閘大橋按期開工建設;(3)市區濠河周邊污水截流工程基本完成,對濠河進行了徹底疏浚;(4)市區公車新增126輛,線路增加14條,公交站台新增450個,7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坐市內公車已經實施。未能按計畫完成的2項:(1)因巨觀調控對投資主體的影響,西北片區域供水工程未能完成1億元的投資計畫;(2)通州、啟東未能全面啟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全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率為65.4%,與目標還差4.6個百分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