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全球經濟展望

《2005全球經濟展望》是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由《2005全球經濟展望(貿易、地區主義和發展)》編寫組編寫。

基本介紹

  • 書名:2005全球經濟展望
  • 作者:《2005全球經濟展望(貿易、地區主義和發展)》編寫組
  • ISBN:7500580606
  • 頁數:154
  • 定價:40.00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在最大程度上促進或阻礙成員國發展方面,地區貿易協定具有哪些特性?
地區貿易協定的湧現對多邊貿易體系造成風險了嗎?倘若如此該如何化解這些風險呢?

媒體推薦

書評
地區貿易協定的浪潮正風靡於世界貿易中。這其中既有南一北的雙邊貿易協定,諸如美國一智利自由貿易協定;也有南一南多邊貿易協定,如剛剛被提出的南亞自由貿易區。這對開發中國家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這些協定不僅對成員國以及協定以外人們的貿易機會產生了影響,同時又違反了多邊貿易體系中最基本的原則:非歧視性原則。《2005年全球經濟展望》關注兩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所有被設計的這些協定能在最大程度上促進發展嗎?它們能在促進發展的同時,不損害到協定以外其他國家的利益嗎? 一Franqois Bornguignon (弗朗索瓦-布吉尼翁) 世界銀行高級副行長 兼首席經濟學家

圖書目錄

前言(ix)
致謝(xi)
概論(xiii)
縮略語(xxiii)
經常引用的地區貿易協定及其有關各方(xxvii)
第1章全球經濟展望和開發中國家(1)
全球經濟:從復甦到增長(3)
初級商品市場(6)
世界貿易(8)
國際金融(10)
風險和政策優先(12)
長期增長、結構性變化和貧困(14)
過去20年的結構性變化(16)
未來的結構性變化(19)
貧困預測(21)
結束語(23)
注釋(24)
參考文獻(25)
第2章從全球視角看地區貿易和優惠貿易協定(27)
地區性優惠貿易制度的蔓延(28)
各地區貿易和經濟成長的趨勢(43)
出口構成的變化與全球生產網路的興起(46)
優惠貿易與各地區貿易狀況(50)
結論(54)
注釋(54)
參考文獻(55)
第3章地區貿易協定:對貿易的影響(59)
地區貿易協定對商品貿易與收入的影響(59)
成功的要素(68)
結論:優惠貿易協定與經濟發展(75)
注釋(76)
參考文獻(77)
第4章超越貿易壁壘:共同降低貿易成本(79)
貿易成本(80)
地區協定為貿易和運輸提供便利(81)
標準、一致性評估和地區貿易協定(86)
與貿易相關的地區合作協定(92)
結論(93)
注釋(94)
參考文獻(95)
第5章超越商品貿易:服務、投資、智慧財產權和勞動力流動(97)
地區協定中的服務、投資和智慧財產權(98)
地區貿易協定中的服務、投資和智慧財產權條款的經濟意義(104)
地區貿易協定和勞動力流動的條款(111)
結論:商品貿易以外(117)
注釋(119)
參考文獻(121)
第6章使地區主義成為多邊主義的補充(125)
全球背景下的互惠協定(126)
是組成部分還是絆腳石(134)
競爭性自由化博弈:以多哈回合談判為例(137)
有關地區協定的多邊規則(141)
使開放的地區主義為貿易發展服務(146)
注釋(151)
參考文獻(153)

1.1 2004年是開發中國家經濟成長破記錄的一年(4)
1.2 世界各主要地區經濟成長強勁(5)
1.3 可貿易物品價格的發展(7)
1.4 2001一-2004年較高的初級商品價格對貿易條件的影響(7)
1.5 部分國家的原油進口負擔(8)
1.6 1960一-2004.年的原油價格(8)
1.7 世界貿易價格的反彈(9)
1.8 自2000年市場份額的百分比變化反映的出口表現(9)
1.9 主要地區的貿易平衡(10)
1.10 從1999年開始開發中國家的債務和投資支出趨於回落(11)
1.1l 美元儲量上升(11)
1.12 利率增加了200個基點的影響(12)
1.13 首年,油價增加10美元的影響(14)
1.14 服務業產值的增加(17)
1.15 貿易開放度增加(18)
1.16 城市化程度提高(19)
1.17 勞動力供給的增長率下降(19)
2.1 20世紀90年代:RTAs數量呈爆炸式增長(29)
2.2 義大利實心面與空心粉:2004年的多邊性、互相重疊的:RTAs(39)
2.3 RTAs內部的貿易(41)
2.4 世界不同地區的貿易增長形勢大不相同(43)
2.5 貿易結構發生了變化(47)
2.6 變化中的貿易集團(51)
3.1 地區內進口占總進口份額的演變,1960-2000年(60)
3.2 對外以及地區內貿易對GDP的比率(61)
3.3 當世界貿易積極增長時,地區內貿易會更快增長(62)
3.4 與智利有關的不同自由貿易區模擬的福利影響(64)
3.5 轉移進口的地區貿易協定往往導致向全球市場的出口減少(65)
3.6 並非所有地區都開放了(68)
3.7 拉丁美洲所有關稅前後實行的優惠性關稅(70)
3.8 北一南協定中的原產地規則比南一南協定中的更具限制性(72)
4.1 海關效率越高,貿易量就越大(82)
5.1 1985—2000年歐盟各國在歐盟總人口中所占的比重,選定的歐盟國家和挪威的情況(113)
6.1 全球產出領先於兩種雙邊協定選擇(133)
6.2 全球性改革領先於南北協定(133)
6.3 全球性改革領先於南南協定(133)

1.1 全球展望概述(2)
1.2 經常項目餘額(11)
1.3 長期前景:世界人均GDP預期增長率(16)
1.4 2005一-2015年勞動力市場結構(20)
1.5 開發中國家貧困人口的地區統計分析(21)
2.1 大多數國家加入了一個以上RTA(30)
2.2 除包括商品貿易之外,RTAs還包括很多其他內容(35)
3.1 不同類型協定關稅承諾的履行情況,1960一1999年(71)
5.1 服務、投資和智慧財產權:一個比較(100)
5.2 在美國的自由貿易協定中附加的服務自由化條款(101)
5.3 按勞動力流動程度分類的協定概要(112)
6.1 雙邊貿易協定與全球貿易改革的比較(128)
6.2 雙邊貿易協定與全球貿易改革的比較(130)

專欄
1.1 總量悖論(16)
2.1 RTAs與貿易自由化的類型(28)
2.2 WTO報告RTAs有關情況(30)
2.3 EPAs成為歐盟促進貿易和發展的工具:“北一南一南”一體化的試驗(32)
2.4 美國FTAs扣的勞工標準(34)
2.5 貿易協定與環境保護(37)
2.6 RTAs能夠預防衝突嗎?(38)
2.7 地區性與多邊性和單邊性貿易自由化:哪種形式更為重要? (42)
3.1 地區貿易協定建模入門(63)
3.2 重力模型中的地區貿易協定:換位分析(64)
3.3 實施至關重要(67)
3.4 北美自由貿易協定下的原產地規則的限制性——服裝的案例(73)
3.5 監督優惠性貿易協定的實施:歐盟的“單一市場記分牌” (74)
4.1 貿易成本可能很高(80)
4.2 邊境遲滯給貿易增加的負擔(82)
4.3 標準化和簡化作業可以增加貿易量:穿越喀拉哈里沙漠走廊的案例(84)
4.4 歐洲的物流成本在過去的20年下降了(85)
4.5 北部走廊股東協商論壇的案例(86)
5.1 並非所有投資都是好投資(106)
5.2 更多的投資者保護意味著更多的投資嗎?來自雙邊投資協定的教訓(107)
5.3 非法遷移:一個日趨嚴重的全球現象(114)
5.4 美國在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和單邊政策下的臨時性入境計畫(116)
6.1 新的GTAP模型資料庫所帶來的影響(127)
6.2 地區貿易協定、結構變化和協調性(132)
6.3 合作夥伴的選擇:美國RTAs的選擇標準(138)
6.4 RTAs的排序:是否存在一種良好行為?(140)
6.5 RTAs和WTO規則(142)
6.6 突尼西亞與歐盟的合作協定(149)

文摘

書摘
2004一年世界經濟成長急劇加速,GDP估計提高4%(表1.1)。目前,所有發展中地區的增長率均超過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水平。中國當前的經濟繁榮是主要推動因素。日本和美國經濟活動激增的作用也不可忽視。歐洲高收入國家的經濟復甦則相對緩慢,因此該地區的增長率未出現明顯提高。同時,由於中國蒸蒸日上的經濟成長和美國國內需求大大超過產出的現象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世界進口需求呈現出強勁勢頭,並帶來世界貿易總量10.2%的超高增長。
預期世界經濟的增長將在2005和2006年減慢,年增長率為3.2%。導致經濟減速的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美國投資周期屆時可能已達頂峰,這意味著其增長將放慢;’第二,世界需求大大超過供給,這導致了石油和其他商品價格的高漲,從而降低了收入水平,相應地,許多國家的需求也因之放緩;第三,隨著各國中央銀行在貨幣政策調整方面的態度從寬鬆轉向相對中性,高利率將降低投資增長速度;第四,近年來推動美國經濟成長的巨大財政刺激將在2004年減弱(儘管財政赤字仍將居高不下);由於歐洲國家希望重新控制赤字(在多數情況下超過馬斯特里赫特限制),其預算政策將收緊;最後,中國正致力於將經濟成長降至可持續水平,上述努力也應在中期帶來弱於以往、但仍為強勁的需求。
由於存在上述外部環境,尤其是貿易增長的減緩,絕大多數中低收入國家的經濟成長較以往將趨於和緩,但仍保持強勢。多數國家所開展的意義深遠的結構性改革將緩解經濟成長減慢的程度,與此同時,這種結構性改革也促使其市場份額的增加和經濟成長的加快。通過減少政府和經常項目的雙赤字以及清償債務,多數開發中國家將在無需支付多餘調整費用的情況下,具有承受利率上升(預期在未來幾年出現)的能力。然而,形勢不容樂觀——尤其對那些高負債國家而言。
未來兩年這些喜人前景為較長期(至2015年)的經濟成長提供了堅實的起點,也增加了開發中國家實現“千年發展目標”(MDGs)的可能性。如果在改善巨觀經濟基本面、提高結構靈活性、創造更優越投資環境以及減少貿易壁壘方面能夠取得持續進展,開發中國家在2006至2015年間就能達到3.5%的快速而持續的人均增長率,這個增長率是上個世紀90年代的兩倍。這種增長將使許多開發中國家有能力至2015年把極端貧困發生率減少一半,而這也正是此種增長所要達到的核心目標。然而,即便現階段更高的增長率得以持續,在某些地區,特別是非洲撒哈拉以南,上述目標的實現仍遙遙無期。該地區人均增長率長年緩慢,降低貧困的努力也收效甚微。未來十年里,如果實現減貧目標的同時加大扶貧政策的力度並提供更多援助,該地區的增長就要犧牲難以置信的高速度。最後,即使許多地區能按預期完成減貧目標,但他們與其他重要的“千年發展目標”(如減少母嬰死亡率)仍相差甚遠。許多情況下,這些目標的實現僅靠經濟成長是遠遠不夠的。採取特定方式和重新排列政府支出的優先順序也是不可或缺的。
雖然世界經濟的中長期前景相對看好,但增長減慢的風險依舊存在,並將在近期和遠期產生負面影響。油價的再度上漲或未能降低,將進一步抑制全球需求,減少多數欠已開發國家的收入。鑒於石油輸出國為增加供給而做出的努力,油價預期將從目前的高峰有所回落,然而,現有的需求條件決定油價大幅上升的可能性是不能被排除的。油價的攀升無疑對所有石油進口經濟體,特別是那些經常項目捉襟見肘的中低收入國家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對這些國家而言,國際融資的困難意味著它們無法以增加經常項目赤字的方式消化高油價帶來的費用上漲。相反,在應對額外費用時,這些國家不得不依賴進口、消費和投資量的降低,這意味著它們的實際產出方面會發生重大調整。對經濟最脆弱的國家來說,每桶油價額外上漲10美元,其國內收人將減少4%。平均來看,低收入石油進口國的收入減幅將達到GDP的1%左右。 美國經常項目和政府預算雙赤字的融資需求和美元下調的新一輪壓力,也許會導致長期利率的增長超過預期水平。利率上升造成的中短期影響將包括世界經濟成長減慢、融資成本急劇增加及負債沉重的國家陷於經濟困境。而對那些本幣釘住美元的開發中國家而言,更加劇烈的金融市場震盪亦將隨之而來。中長期內,美國預算赤字的失控(控制預算赤字將有助於降低美元經常項目赤字)將導致以美元計價的債務的增加和未來融資負擔的加重。此外,高利率將抑制投資,並導致潛在產出增長率出現持續緩慢的增長。所有這些因素將增加保護主義情緒捲土重來的風險,而保護主義將阻礙開發中國家實現減貧目標的進程。
最後,如果中國未能放慢不可持續的增長速度,經濟不穩定將不可避免。目前的投資水平很可能達到不可持續的高度,且一些跡象顯示,飛速上漲的食品價格正轉化為生產成本的激增,這將最終扼殺競爭力(儘管目前還沒有明確暗示)。兩個問題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激發較之基準更為急劇的經濟銳減。鑒於中國是世界貿易增長的重要驅動力,這種銳減將對全球、特別是中國主要貿易夥伴的經濟活動產生嚴重抑制作用。P1-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