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1999年以來,本屆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抓住機遇,奮力拚搏,圓滿完成了市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本屆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市國民經濟、社會事業、城鄉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五年,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4年洛陽市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內容: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部門:洛陽市政府
報告內容,過去五年工作回顧,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社會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科技教育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今後五年的總體要求,2004年的奮鬥目標和工作重點,

報告內容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見。

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1999年以來,本屆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抓住機遇,奮力拚搏,圓滿完成了市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本屆政府任期的五年,是我市國民經濟、社會事業、城鄉面貌發生重大變化的五年,是改革開放20多年來發展最快最好的時期之一。
——

綜合經濟實力躍上新台階

五年中全市生產總值由1998年的365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686億元,是1998年的1.65倍,年均增長10.6%。第一產業增加值69億元,年均增長4.6%;第二產業增加值390億元,年均增長12%,其中全部工業增加值343億元,是1998年的1.82倍,年均增長12.8%;第三產業增加值227億元,年均增長10.2%。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0822元,是1998年的1.59倍,年均增長9.8%。五年累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754億元,是前五年的1.71倍。2003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7億元,是1998年的1.7倍,年均增長11.1%;全部財政收入68.9億元,是1998年的1.66倍,年均增長10.7%;全部財政支出52.3億元,是1998年的2.16倍,年均增長16.7%;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86.8億元,較1998年底增加327.4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452.8億元,是1998年的1.84倍。

經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

始終堅持突出結構調整的主線地位,採取多種措施強力推進,三次產業比例達到10.1∶56.8∶33.1。農業基礎地位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產能力穩步提高,產業化經營快速推進,六大支柱產業格局逐步形成,優質專用小麥、中藥材、菸葉、水果、牡丹面積分別達123萬畝、61萬畝、30萬畝、70萬畝和1.4萬畝。畜牧業產值達到36億元,奶牛存欄達到3.3萬頭,奶業加工能力達到11.7萬噸。強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全面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和新興產業發展,工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特別是以“四大產業基地”為重點,每年籌措6000萬元專項資金,引導支持工業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化,累計實施千萬元以上工業項目219個,總投資450億元,其中竣工項目131個。先進制造業基地建設步伐加快,一拖100/105系列柴油機、推土機、壓路機,洛玻超厚玻璃、超薄玻璃、加工玻璃等85個項目竣工投產;一拖重型汽車、洛軸特大軸承技改等38個項目正在建設。火電基地初具規模,伊川電力4×12.5萬KW機組、新安電力2×13.5萬KW機組等11個項目竣工投產,全市火電裝機容量達260萬KW;偃師2×60萬KW機組、洛熱2×30萬KW機組、新區2×13.5萬KW機組等10個項目正在建設。鋁工業基地迅速崛起,伊川電力、新安電力已形成40萬噸電解鋁和20萬噸碳素生產能力;50萬噸電解鋁擴能和40萬噸鋁板帶、鋁箔等項目正在建設。石化工業基地進一步壯大,石化總廠PTA、5000噸雙向拉膜等31個項目竣工投產,現已形成500萬噸煉油、35萬噸PTA、10萬噸長絲和10萬噸短絲的生產能力;石化總廠新增300萬噸煉油能力、2萬噸雙向拉膜等8個項目正在建設。鋼鐵工業作為新的支柱產業已形成60萬噸鋼和100萬噸材的生產能力,新安500萬噸鋼鐵基地、安龍公司60萬噸鋼、孟津50萬噸鋼、偉業公司40萬噸材等項目正在建設。有色院、耐研院、黎明化工院、軸研所、725所等科研院所都相繼實施了一批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隨著結構調整的大力推進,企業和科研院所自我積累、自我改造、自我發展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銷售收入和經濟效益都有新的提高,經濟成長的自主機制逐步形成。旅遊業和新興服務業蓬勃發展。強力實施龍門石窟、關林、白馬寺、千唐志齋、漢光武帝陵等傳統景區環境整治,龍門石窟成功進入《世界遺產名錄》並實現封閉管理。高起點建設南部生態旅遊區、洛浦風景區、小浪底旅遊區、天子駕六博物館等新的旅遊景區(點),精心打造上海市場步行街、老城歷史文化街區等旅遊購物場所。全市已建成4A級景區5個、3A級景區8個,榮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五年累計接待國內遊客5935萬人次,境外遊客41.7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93億元。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商業網點進一步完善,連鎖店、超市、專賣店等發展迅速。市區200個社區的硬體建設全面完成,社區服務體系逐步健全,金融、保險、會計、法律、諮詢等現代服務業穩步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

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機遇,集中力量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五年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20億元,是前五年的2.6倍。實施國債項目131個,爭取國債投資12.1億元,絕大多數項目已經建成。農村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小浪底南岸引水口、陸渾西乾渠、新安提黃、龍脖灌區等工程相繼竣工,段家溝水庫除險加固、禹門河反調節水庫等工程進展順利。小浪底移民搬遷基本完成。積極實施天保林、生態林工程,累計退耕還林102萬畝,通道綠化3483公里。狠抓農業綜合開發,治理水土流失1100平方公里,新增節水灌溉面積26萬畝。投資1.33億元累計解決35萬人吃水困難。投資2億元改造中國小D級危房62萬平方米。狠抓了小城鎮建設,累計完成投資59.3億元,城鎮化率由1998年的28.1%提高到33.7%。交通建設全面推進,五年累計投資55億元,新建、改建三級以上公路1020公里,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5211公里。洛三、洛界高速公路竣工通車,洛少、洛濟、西南環高速公路正在建設,境內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34公里。投資9.2億元的洛欒快速通道全線貫通,南部山區交通條件大為改觀。交通扶貧五年累計投資9.6億元,建成了一大批資源路、旅遊路、致富路,有力地促進了貧困地區民眾脫貧致富。以“綠、亮、淨、美、暢”為重點,全方位開展創建文明景區、文明城市活動,大規模實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和全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凝聚力、影響力和吸引力大大增強。五年新建、改擴建城市道路93條182公里,人均擁有道路面積達到10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0.2%,綠地率33.5%,人均公共綠地9.1平方米,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2%,污水處理率50%。洛浦公園、城市出入口、龍門大道、關林大道、青年宮廣場、中州渠綜合整治、澗西污水處理廠、集中供熱、煤氣工程等一批標誌性項目建成投用。洛陽新區開發加速推進,總體規劃、功能分區規劃和一批重點項目專項規劃編制完成,新區道路、景觀水系等基礎設施正在加緊施工,黨政機關辦公樓、公務員住宅小區、高層次人才居住區、體育場館、大學城、中國小等重點項目陸續開工。洛龍科技園已實現“五通一平”,白馬集團10萬錠精梳紗等5個工業項目入區建設。

改革開放取得新進展

國有大中型企業初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136戶市屬中小企業有102戶完成改制。洛鋼、洛氮、春都、東風軸承廠、東郊熱電廠等重點困難企業資產重組成效顯著。分離企業辦社會工作取得新進展,洛玻、洛鋼等5戶企業的10所中國小和一拖東方醫院、石化總廠醫院等已完成分離。認真落實農村稅費改革政策,農民總體減負59.8%。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政策得到較好落實。圓滿完成區劃調整,擴大了城區發展空間。財政收支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全面啟動國庫集中收付、部門預算和政府採購,嚴格收支兩條線管理,財政保障能力進一步加強。強化經營城市理念,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投資主體多元化趨勢不斷增強。金融、流通、住房等改革穩步推進。對外開放提高到新的水平。抓住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機遇,主動迎接國際特別是國內沿海地區的產業轉移,努力開拓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五年累計外貿出口8.6億美元,年均增長25.2%;實際利用外資2.8億美元;簽訂對外工程承包契約3.4億美元。成功舉辦了第17屆至第21屆牡丹花會。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強化政策引導和重點支持,著重抓好“四個一批”、建好“四個載體”,強力推進“骨幹帶動工程”,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非公有制企業達到23家,納稅超百萬元企業105家。非公有制經濟占經濟總量的比重由1998年的35.4%提高到39.3%。積極構建服務型政府。各級政府機構改革穩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不斷加快。全面清理取消行政審批和收費項目,保留項目進入行政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深入開展“萬民評議黨政機關”活動,對科研院所和高新區實行封閉管理,開通市長便民電話,嚴肅查處涉企“四亂”,積極開展打假打詐、食品藥品放心工程、企業周邊環境等專項整治,建立健全專項整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市場經濟秩序逐步規範,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

社會保障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女工生育等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完善,社會保障覆蓋面不斷擴大。5.6萬名國企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和14.8萬名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五年累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員281萬人次,發放低保金1.5億元,基本做到了應保盡保。累計發放救災救濟款1.1億元。投入4500萬元幫助1.4萬戶特困災民完成了房屋重建。高度重視就業再就業,五年累計新增就業崗位17萬個,7.4萬名下崗失業人員重新就業,其中2003年安置“4050”人員1.2萬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8年的5310元增加到8005元,年均增長8.6%;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98年的1821元增加到2277元,年均增長4.6%。城鄉居民消費檔次大幅提高,旅遊、文化、健身、通信、汽車等成為新的消費熱點。扶貧開發大規模實施,累計解決23.5萬貧困人口溫飽問題,農村道路、水利、教育等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貧困地區經濟社會面貌發生較大變化。

科技教育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進科技創新,各級政府五年累計投入科技經費1.8億元,取得省級以上科技成果260餘項、市級以上1300餘項,科技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40%。2003年高新區實現技工貿總收入83.7億元,是1998年的1.94倍。素質教育全面推進,“兩基”成果不斷鞏固,高中階段教育得到加強,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健康發展。組建了河南科技大學和洛陽師範學院。人口自然增長率連續五年低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積極開展“藍天行動”和污染源達標排放、秸稈禁燒等專項治理,“一控雙達標”成果進一步鞏固。合理開發利用水、土地、礦產資源,堅持建設用地“五統一”管理,第三期城市總體規劃得到較好實施。大力推進文化建設,新聞出版、文化娛樂市場不斷規範。洛陽電視台和有線電視台實現資源整合。18卷本的《洛陽市志》全部編纂出版。城鄉醫療條件進一步改善,公共衛生體系得到加強。全民健身運動蓬勃開展,競技體育取得新的成績。統計對經濟運行的監測、預測水平明顯提高。財政、稅務、審計的經濟監督職能不斷強化,在服務經濟建設、維護經濟秩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文物保護、人事、物價、外事、僑務、民族、宗教、人防、氣象、地震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績。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

深入開展“三講”集中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活動,選派幹部駐村駐廠,推動農村兩個文明建設和國企改革。廣泛開展“道德規範進萬家”和軍民、警民共建活動,全市人民精神風貌和城鄉面貌發生可喜變化,我市被授予“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連續四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引導農村移風易俗,強力推進殯葬改革。積極推行村務公開,圓滿完成了第四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堅持依法治市,依法行政,提請市人大審議通過法規13件,發布行政規章27件。嚴格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法規、決定和決議,自覺接受人大工作監督、法律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結率100%,滿意率96%以上。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新成效。高度重視人民民眾來信來訪,積極化解社會矛盾,妥善處理熱點難點問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改善公檢法辦公辦案條件,推進公安“快網”建設,嚴打整治鬥爭取得新成果,社會治安形勢進一步好轉,社會大局基本穩定。
2003年,全市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戰勝了突如其來的非典疫情和各種自然災害,保持了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雙百雙十”目標,多項經濟指標在全省一直保持領先位次。生產總值比上年淨增151億元,增長15.8%;限額以上工業銷售收入551億元,淨增164億元,增長36.4%;綜合效益指數達到111,淨增15.4個百分點,創歷史最高水平;全部財政收入68.9億元,淨增10億元,增長17%,其中財政一般預算收入30.2億元,淨增4.8億元,增長18.9%(按所得稅改革前老口徑完成34.8億元,淨增5.6億元,增長19.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12億元,增長35.9%。糧食生產突破200萬噸,是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193億元,增長30.1%,對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8%。國有大中型企業減虧增盈勢頭強勁,限額以上工業實現利稅總額49.7億元、利潤17.2億元,分別增長31.4%和70.8%,雙雙刷新歷史最高記錄。在經濟成長、效益改善的同時,人民民眾得到了更多實惠,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分別增長11.8%、7.3%和11.5%。
各位代表,本屆政府任期五年來,巨觀經濟環境發生較大變化,經濟生活中一些深層次矛盾不斷顯現。市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下,始終堅持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始終咬定“工業強市、旅遊強市”目標不動搖,始終突出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抓住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機遇,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著力營造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保持了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推動了社會全面進步。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全市人民艱苦奮鬥、共同努力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幹部,向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向駐洛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離退休老同志,向所有關心支持洛陽發展的海內外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中還有許多亟待改進和加強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還有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一些地方和部門思想解放不夠,改革開放意識不強,國有大中型企業利用外資步伐緩慢,改革改組還沒有到位;產品結構矛盾依然突出,經濟運行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科技含量高、市場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偏少;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農民收入穩定增長的機制尚未形成;縣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較大;幹部作風和經濟發展環境方面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人民民眾對一些部門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現象反映比較強烈。此外,今年經濟運行中資金、土地、環保等約束將進一步加強,給經濟發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所有這些困難和問題,我們都要高度重視,在今後工作中認真加以解決。

今後五年的總體要求

今後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也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的重要發展機遇期。當前,我們面臨著多方面的機遇,全國經濟發展處於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國際產業向我國轉移、國內沿海地區產業向內地轉移步伐加快;國家將繼續保持巨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並加大對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改造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對洛陽發展寄予厚望,要求洛陽在中原崛起中發揮更重要的支撐作用,並對洛陽先進制造業基地和洛陽新區建設給予重點支持。近幾年我市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加強,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改善,一大批工業項目竣工投產,資本積累達到新的水平,發展後勁明顯增強;企業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自我發展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全市上下團結一致、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空前高漲。這一切都為我市快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我們一定要倍加珍惜當前的發展機遇,倍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發展勢頭,倍加珍惜全市上下同心同德、奮發向上的良好局面,把各方面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力爭發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
今後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精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五個統籌”,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繼續實施“工業強市、旅遊強市”戰略和科教興洛、開放帶動、可持續發展戰略,深化各項改革,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做好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建立服務型政府,繁榮各項社會事業,保持社會大局穩定,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今後五年,我們要繼續立足於投資和消費拉動,千方百計擴大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努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確保到2005年生產總值和財政收入比2000年翻一番,力爭生產總值和全部財政收入分別突破1000億元和100億元,為到2012年提前實現“翻兩番”目標奠定堅實基礎。要通過這五年的努力,使我市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三次產業比例更加協調,經濟總量邁上一個更大的台階;工業強市目標初步實現,先進制造業競爭力明顯增強,火電裝機容量達到550萬KW以上,電解鋁和鋁深加工能力分別達到100萬噸和50萬噸以上,煉油能力達到800萬噸以上,鋼生產能力達到600萬噸以上,逐步建成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鋁工業基地、電力能源基地和石化工業基地,使洛陽成為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的重要支撐;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全面提高,產學研結合更加緊密,形成一批實力較強的高新技術企業;改革開放向縱深發展,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民間資本進一步激活,開放型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較大突破;城鄉交通進一步改善,高速公路建設不斷加快,幹線公路等級明顯提升,路網密度進一步提高;城市建設全面加強,洛陽新區基本形成山水園林相間、生態環境優美、功能設施齊全、現代化氣息濃郁的新城區,洛河以北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環境質量和文化品位進一步提升,以洛河為軸線、南北對應、歷史文化與現代氣息交相輝映的城市格局逐步形成;旅遊業快速發展,商業、服務業不斷壯大,第三產業全面繁榮;農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縣域經濟全面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鄉社會和諧發展,科教文衛繁榮進步,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社會就業比較充分,人民生活更加殷實。

2004年的奮鬥目標和工作重點

今年是我市實現第一個“翻番”目標的關鍵一年,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加倍努力,在繼續保持國民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切實加大投資力度,全面推進項目建設,為今後幾年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增長12%以上;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5%以上;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長12%以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5%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9‰以內。
在實際執行中,我們一定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努力使上述指標完成得更好一些,力爭限額以上工業銷售收入和生產總值分別比去年淨增150億元;全部財政收入達到8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0億元以上,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以上。與此同時,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企業實現利稅等質量和效益指標達到新的水平。
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抓好以下十項工作:
1.認真解決“三農”問題,著力增加農民收入
全面落實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堅持把“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不斷強化農業基礎地位,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一是繼續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圍繞六大主導產業,突出區域經濟特色,進一步最佳化農業結構。穩定糧食生產能力,擴大優質專用糧食種植面積。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業,做大做強乳品龍頭企業。壯大中藥材基地,扶持中藥材龍頭企業增強帶動能力。擴大菸葉生產面積,打響崤山品牌。抓好蘋果生產,實施品牌戰略,提高加工深度和經濟效益。繼續抓好以商品牡丹為主的花卉苗木生產。集中農業專項資金向結構調整傾斜,適當安排農業結構調整貼息資金。認真落實對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突出抓好50家重點龍頭企業的發展壯大。大力發展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等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民經紀人隊伍。加快科技興農步伐,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抓緊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二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力爭完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6億元以上。積極配合西霞院水庫建設和移民安置,加快陸渾水庫大壩和段家溝、大溝口、玉馬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抓好陸渾西乾渠、龍脖灌區、新安提黃灌區配套改造,新增有效灌溉面積3萬畝、節水灌溉面積3萬畝。深入開展農業綜合開發,大搞小流域治理,抓好禹門河、金牛嶺等水電工程。因地制宜開展雨水集蓄工程,確保吃水安全。切實加快“村村通油(砼)路”工程。按照今年攻堅、明年掃尾的總體要求,再投資2.8億元,完成439個行政村1397公里的建設任務,力爭明年實現所有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籌資3560萬元,全面加強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設備配置和人員培訓工作,今年要確保完成89所鄉鎮衛生院的硬體建設和首批617名人員的培訓任務。要通過今、明兩年的努力,使全市153所鄉鎮衛生院基本達到基礎設施完善、醫療設備配套、人才結構合理、服務功能齊全的標準,切實解決農民民眾看病難問題。三是進一步提高小城鎮經營管理水平。深化“小城鎮經營管理年”活動,積極招商引資,大力發展二、三產業,促進鄉鎮企業、民營企業向小城鎮集中,繁榮城鎮經濟,培植鄉鎮財源,增加農民非農收入。全年力爭引進資金25億元,新增小城鎮人口10萬人。四是營造綠色生態環境。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落實退耕還林政策,加強102萬畝已栽植林木的管護。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抓好飛播造林、封山育林。全面完成村莊綠化,新增通道綠化169公里,完善提高1116公里。啟動農村生態家園工程,完成5000個沼氣池建設。五是認真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穩定土地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鞏固稅費改革成果,加強農民負擔專項治理,防止農民負擔反彈。加強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改善農民進城就業環境,保障進城就業農民的合法權益,力爭完成勞務輸出50萬人。完善扶貧開發機制,堅持扶貧開發同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發展特色產業,帶動農民脫貧致富。繼續開展移民扶貧開發。
2.大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工業強市步伐
工業經濟占我市經濟總量的一半以上,工業興則全市興。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要求,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加快“四大產業基地”建設,努力創造洛陽工業新的輝煌。
全面推進新一輪結構調整,保持工業經濟快速增長勢頭,確保工業投資完成100億元以上、限額以上工業銷售收入淨增150億元以上。抓住國家實施東北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的機遇,多方爭取政策支持,並繼續對結構調整和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貼息,突出抓好在建項目和計畫開工項目建設,為工業強市提供有力的項目支撐。今年計畫竣工的一拖中功率柴油機、洛軸礦山和準高速軸承、中信重機大型煤礦機械化設備、單晶矽公司300噸多晶矽、伊川電力20萬噸電解鋁、新安電力15萬噸鋁板帶和2萬噸鋁箔、石化總廠2萬噸雙向拉膜、黎明化工院10萬噸雙氧水等54個項目,要確保當年完成投資53億元,並全部竣工投產。其他在建的一拖重型汽車、首龍集團1萬噸高精度鋁箔、洛熱2×30萬KW機組、伊川電力2×30萬KW機組、新安電力4×13.5萬KW機組和120萬噸氧化鋁等25個項目,要確保按計畫進度實施,力爭當年完成投資58億元。計畫新開工的洛軸汽車軸承、精密軸承,洛銅高精度銅板帶技改,石化總廠重整裝置技改和18萬噸聚酯、15萬噸短絲、新安電力20萬噸碳素,黃河同力300萬噸水泥,偃師2×60萬KW機組等70個項目,要確保按期開工,力爭當年完成投資51億元。各有關單位都要建立項目工作責任制,明確責任,狠抓落實,確保施工進度。能在當年形成生產能力的,都要抓緊做好市場銜接,儘可能提前達產達效。其中,先進制造業基地項目要力爭新增銷售收入32億元以上;煤電項目要新增8億元以上;鋁工業項目要新增20億元以上;石化項目要新增10億元以上;鋼鐵項目要新增33億元以上;其他結構調整項目和企業資產整合、內部挖潛、項目達產增效等新增50億元以上。進一步強化企業財務、成本、質量和行銷管理,堵塞各種跑冒滴漏,提高經濟效益。加強對經濟運行的監測,及時協調煤、電和運力,確保工業生產特別是重點企業的正常運行。加大對高新區的政策扶持,提升創新能力和經濟總量,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積極支持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特色工業園區發展壯大。
以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按照十六屆三中全會要求,大力發展混合型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努力使股份製成為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體制,加快建立“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吸引更多的境內外資本通過產權轉讓、收購兼併、合資合作等形式,對國有企業進行規範的股份制改造。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積極尋找戰略合作夥伴,整體或分塊與國內外優勢企業嫁接重組。積極推進大型企業主輔分離和企業分離辦社會工作。繼續抓好中小企業改革。對資不抵債企業,要堅決依法破產,突出抓好洛鋼、洛氮、海虹輪胎的破產工作。各縣(市)區和市直委局所屬的中小企業,凡符合改革條件的,都要加大力度,一企一策,力爭年底前全部完成。
3.堅持旅遊強市戰略,擴大消費需求,繁榮第三產業
繼續抓好旅遊資源深度開發和景區環境整治,進一步提高品位,打造品牌,培育熱線,營造旅遊業發展的濃厚氛圍。在強化傳統景點和南線生態旅遊區宣傳促銷的同時,積極開發、推介欒川滑雪度假區、神州牡丹園四季牡丹、天子駕六博物館等旅遊項目。重視配套項目建設,完善旅遊服務功能。精心組織第22屆牡丹花會、關林國際朝聖大典、馬寺鐘聲等節慶活動和“百姓生活游”主題年活動。積極參加國際國內旅遊交易會,組織旅行社到重點客源城市開展定向促銷。加大旅遊融資力度,引進市外資金,參與我市旅遊資源開發。改善旅遊交通條件,努力增加航空班次、始發列車和旅遊大巴。加強旅遊市場整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規範服務行為。
加快市場規劃編制,科學布局商業網點。積極推進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建設,全年力爭完成投資10億元,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重點抓好西工區建材物流中心、君臨廣場,河回族區百年家具城,澗西區蓮花易初超市、潤峰廣場,老城區丹尼斯量販、麗景門市場,洛龍區關林市場改造、新村花卉市場擴建等大型超市和市場建設。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商業企業改制。積極發展文化娛樂、體育健身、衛生保健、法律服務、金融保險、會計諮詢等現代服務業。加強社區網點建設,推動社區服務業快速發展。加快服務業對外開放,吸引國內外知名企業來洛開展業務,提高服務業整體水平。進一步改善消費環境,擴大消費信貸,培育住房、汽車、電信、旅遊、文化、體育等消費熱點。拓寬消費品進入農村市場渠道,努力擴大農村消費。加快住房改革,搞活房地產二級市場,規範和發展物業管理。抓緊制訂、實施促進第三產業和房地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努力為第三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4.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洛陽新區開發,建設生態城市
全面掀起洛陽新區建設高潮,全年力爭完成投資95億元,初顯新區優美形象。今年要完成關林大道西延長線、政府路、展覽路、體育大道、大學路等24條道路及配套設施建設。做好景觀大道、鋼廠西路等11條道路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黨政機關辦公樓、高層次人才居住區、公務員住宅區等高層建築及河南科技大學、洛陽工業高專、中國小、菸草專賣局綜合樓、洛陽移動中心等多層建築今年要完成主體工程。龍祥、龍瑞、龍泰等村民安置小區82幢多層建築要儘快交付居住。抓緊做好證券公司、洛陽通信、洛陽電信、洛陽日報社、洛龍區政府、高層次人才居住區二期、公務員住宅區二期、村民安置小區二期等項目前期工作,確保按期開工。加快構築新區水系網路,完成一乾渠、一支渠、二支渠及兩個人工湖建設,抓緊開工體育中心、政府廣場、中心區公園及高層次人才居住區內的水面工程,爭取新區景觀水系年內基本形成。洛龍科技園區、經濟技術開發區要積極引進項目,強化新區產業支撐。
加快老市區改造,進一步完善功能,提高品位,力爭完成投資55億元。加快王城大道特別是洛河大橋、隴海鐵路大橋建設,確保明年花會前竣工通車;全面完成凱旋西路、啟明西路等第四批“兩創”續建項目,抓緊開工建設中州西路改造、定鼎北路改造等第五批“兩創”項目;完成100條社區道路改造;加強城市道路積水點治理;繼續實施亮化工程,抓好重要地段路燈改造;新增城市綠地110萬平方米。加快以普通商品房為主體的房地產開發,重點搞好南昌路725所、東下池村等20餘個地塊的開發改造。敞開大門,積極吸引市外有實力企業來洛參與房地產開發,啟動帝景桃園、中僑花園等一批住宅小區建設,力爭洛河以北商品房、經濟適用房竣工280萬平方米以上。
圍繞把洛陽建成中西部地區最適合人居的山水園林城市目標,全面加強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突出抓好洛河兩岸城市生態景觀帶建設,進一步提高建築檔次和文化品位。完善提高洛浦公園景觀,搞好植物調整,增設雕塑和小品群。改造洛河景觀帶路燈系統,提升亮化檔次。加快國花園二期建設。繼續抓好洛河水面工程,確保花會前高新區段水面建成蓄水。加強城市森林公園建設,進一步提升國家牡丹園、周山、龍門山、小浪底森林公園品位。加速啟動北邙綠色生態屏障工程,完成上清宮森林公園建設。全面完成澗河治理工程和盤龍冢、漲落坪無害化垃圾處理場、邙嶺醫療廢物集中處理中心建設。加快東污水處理廠施工進度,開工建設新安縣澗河污水處理廠。加大城市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圍城垃圾治理力度,抓緊制定市區污染企業搬遷計畫,用3年左右時間,爭創國家生態環保模範城。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年力爭完成投資25億元以上。加快構築縣際公路環線,突出抓好臨木路、洛寧西山底至欒川秋扒段等13條幹線公路建設,形成貫通各縣(市)的環線公路網。加快鄭洛高速至洛界高速陳村段建設,年內實現鄭洛高速與洛界高速的連線。繼續抓好洛少、洛濟、西南環高速公路建設,年內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抓緊建設太澳高速汝陽至平頂山交界段。積極做好連線偃師、孟津、新安、宜陽、伊川5縣外環高速前期工作。加快縣鄉公路建設,完成三級和縣道升二級公路360公里。切實搞好小浪底旅遊汽車站、洛陽新區汽車站等11個場站建設,完成黃河小浪底航道監測和航標確定。
5.全面發展開放型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壯大縣域經濟實力
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積極採取項目融資、股權投資、經營權轉讓、企業併購等方式,千方百計吸引國內外大型企業來洛投資。分行業規劃一批重大項目,突出抓好“四大產業基地”和工業園區項目的前期工作,重點篩選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能力強的大項目對外推介,力爭外商投資總額、契約利用外資有較大增長。加快推進洛軸與日本NTN公司、洛玻與法國聖戈班公司、一拖與法國雷諾公司的合作,爭取所有國有大中型企業在利用外資方面都有實質性進展。積極參加各種重要經貿洽談活動,精心辦好第22屆牡丹花會招商引資活動。加強對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的跟蹤服務,努力提高契約履約率。大力開拓國際市場,最佳化出口商品結構,積極擴大鋁錠、銅材、玻璃、機車、耐火材料和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加強對各類企業的指導和服務,推動民營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大力實施東引西進,積極引進國內知名企業和品牌。
毫不動搖地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全面落實省、市扶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放寬市場準入,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止的一切領域。進一步消除政策歧視,改進服務監督,確保非公有制企業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和對外貿易等方面,與其他企業享受同等待遇。以完善信用擔保體系為重點,引導金融部門加大對非公有制企業的信貸支持。繼續鞏固“四個一批”成果,大力實施“骨幹帶動工程”,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快速成長,力爭銷售收入超億元的非公有制企業達到50家,超5億元企業5家;招商引資新上500萬元以上項目不少於100個。
以招商引資為重點,發展壯大縣域經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點在縣域經濟,難點也在縣域經濟,必須把縣域經濟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各縣(市)區都要以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為突破口,全方位開展招商引資,大力發展特色經濟,培育骨幹財源企業。凡有條件加快發展的縣(市)區,都要能快則快,努力進入全省乃至全國先進行列。目前還比較困難的縣(區),要振奮精神,學習經驗,找出差距,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積極尋求、培育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柱和亮點。進一步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扶持力度,各種投資和財政轉移支付都要向縣(市)區傾斜。市直各部門、各單位都負有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責任,務必盡職盡責、盡心盡力,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6.做好財稅金融工作,更好地支持經濟發展
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理順市、縣財政體制,大力增收節支,不斷增強財政保障能力。堅持依法治稅,嚴格執行國家稅收政策,任何地方和部門不得越權減免稅費,不得擅自出台先征後返等優惠政策。強化稅收征管,加大重點稅源監控,堅決打擊偷、逃、騙、抗稅行為,努力做到應收盡收,不斷提高財政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和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嚴格支出管理,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工資發放、社會保障、社會穩定等重點支出。千方百計籌集資金,支持結構調整和重點工程建設。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部門、專項資金的審計監督。
繼續發揮金融對擴大投資和消費的支持作用。加強銀企溝通,多方搭建銀企交流平台,搞好項目對接,努力擴大信貸投放規模。引導金融機構最佳化貸款結構,加大對洛陽新區、基礎設施、結構調整、非公有制企業的支持力度。規範發展房地產、汽車等消費信貸,認真落實國家助學貸款、下崗職工小額擔保貸款政策。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推進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加強金融監管,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務行為,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7.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各級政府要把增加就業人數、控制失業率納入考核目標,確保實現城鎮新增就業7.5萬人,其中再就業3.5萬人。認真落實中央、省促進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再就業資金投入,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積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中小企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更好地依託社區平台,積極開發物業管理、養老托幼、保全保潔、衛生保健等就業崗位,重點幫扶“4050”人員再就業。完善勞動力中介服務網路,搞好職業技能培訓和上崗培訓,提高就業再就業服務水平。引導下崗失業人員轉變就業觀念,使更多的求職者通過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和合夥經營實現就業。強化勞動監察執法,重點解決好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依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繼續鞏固“兩個確保”,搞好“三條保障線”的銜接。依法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和征繳清欠力度,力爭養老保險參保繳費人數新增2萬人以上,完成年度清欠5500萬元以上。認真抓好建築行業社會保險費的代征代繳工作。全面啟動養老、失業、醫療、工傷和女工生育保險征繳合併。加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切實做到應保盡保。嚴格社會保障資金監督管理,確保專款專用和資金安全。關心弱勢群體,健全社會救助體系、災民救援體系和社會互助體系,確保所有困難民眾有房住、有飯吃、有衣穿、有病能得到及時醫治,不讓學生因家庭貧困而失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