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康平縣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的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戰勝了重重困難,實現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穩步發展。2002年預計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9億元,比l997年增長1.7倍,年均遞增22.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03年康平縣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03年
  • 發布單位:康平縣政府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工作回顧,奮鬥目標,工作安排,強化項目,工業產業,產業經營,市場功能,設施建設,稅費征管,社會事業,政府建設,

工作回顧

過去的5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艱苦奮鬥,頑強拼搏,戰勝了重重困難,實現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穩步發展。2002年預計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4.9億元,比l997年增長1.7倍,年均遞增22.3%;
地方財政收入3000萬元,比l997年增長13.2%,年均遞增2.5%;農民人均純收入1400元,比1997年增長58.6%,年均遞增9.7%;固定資產投資3.52億元,比l997年增長5.7倍,年均遞增43.6%。
——立足抗災自救,農業取得一定發展。在連續5年遭受多種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全縣人民奮力抗災自救,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了最低程度。2002年預計實現農業增加值6億元,比l997年增長1倍,年均遞增l5%。調整農業結構,林產業發展力度加大,春季造林l2.6萬畝,秋季造林整地19.8萬畝,其中埋根造林11.4萬畝;寶康牧業公司等龍頭企業不斷壯大,畜牧業發展較快,牛、羊、禽、兔飼養量分別比上年增長26.6%、l4.8%、l2.4%和41.2%。完成西遼河整治,提高了防洪能力。
——培植支柱產業,工業整體實力增強。培育了鋁業、紡織業等支柱產業,工業開發區建設取得一定進展。2002年預計實現工業增加值3.1億元,比l997年增長77.8%,年均遞增l2.5%。通過技改擴建,壯大了紡織廠、造紙廠、服裝廠等一批企業。通過引資,新上了晶豐木業公司、康福汽車配件廠和兩家子大米加工廠等一批有潛力的企業。通過掛靠聯合,鑫火鑄造公司、東福金屬表面處理中心等企業的生產和出口規模不斷擴大。
——強化市場建設,第三產業穩步發展。企業產權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培植了聚鑫、康興等一批民營商業企業,城鄉集貿市場已達24處,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2002年預計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8億元,比1997年增長9.4倍,年均遞增59.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6.6億元,外貿出口供貨值l000萬元,外貿出口額50萬美元,集市貿易成交額5億元。金融、保險業加快了向市場化轉變,實現增加值4100萬元。糧食企業改革順利完成。
——積極藉助外力,招商引資效果明顯。引進金馳集團、康強工貿公司等一批企業,增加了我縣的經濟總量。2002年我們對經濟發展軟環境進行了綜合整治,投資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加大招商力度,舉辦“瀋陽?康平林產業項目推介會”等。一系列招商活動,樹立了康平的良好形象。狠抓招商項目的落實,鋁廠小二期工程完成投資8000萬元,新增88台電解槽;風力發電一期工程投資1億元,已完成土建工程;東關奶牛養殖園已完成投資800萬元。
——加大資金投入,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供電、供水、供熱、交通等城鄉基礎設施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實現了鄉鄉通油路和村村通公路,擴大了廣播電視覆蓋面,人居環境得到了改善。特別是2002年,城市建設實現歷史性突破。投資l035萬元,完成自來水改造一期工程,自來水普及率由64%提高到84%,達到了國家飲用水標準;投資1148萬元,完成含光街道路綜合改造、含光小區標準化一期建設、中心街南段排水工程;在資金嚴重緊張的情況下,完成了中心路、政府路、含光街的亮化工程;投資l億元,進行農網二期改造;投資5359萬元,完成明沈線41.7公里改造和18.8公里鄉道油路建設等工程,城鄉面貌大為改觀。
——提高全民素質,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技工作取得新成績,一大批科技項目得到推廣。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鞏固了“普九”成果,素質教育職業教育質量明顯提高,5年向各類高等院校輸送大學生2636名。2002年高考,我縣在瀋陽8個郊區縣中再次奪魁;衛生保健計畫生育工作得到加強,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41‰以內,計畫生育率達到99.13%;廣泛開展文體活動,全民文化、體育素質普遍提高;認真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創建縣級以上文明村79個,文明單位235個;社會再就業渠道進一步拓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落實;扶貧移民443戶,為貧困戶建房l00戶,貧困戶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民兵預備役和“雙擁”工作進一步強化;環境綜合整治、土地管理力度不斷加大;人事、審計、物價、統計、檔案、民族、宗教、修志、人防、地震、殘聯、老齡等各項工作得到加強。
——充分發揚民主,依法治縣步伐加快。認真開展“三?五”、“四.五”普法活動,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深入開展“嚴打”及打擊邪教組織等專項鬥爭。堅持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認真聽取和採納工、青、婦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不斷改進政府工作。深入開展警示教育、反腐敗鬥爭,認真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有效化解矛盾,維護了社會穩定。
各位代表,過去的5年,全縣人民不畏艱難,埋頭苦幹,經濟和社會事業在困境中取得了一定發展。在此,我代表縣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為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付出辛勤勞動的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各級幹部、民營企業家致以崇高的敬意!向為康平發展做出貢獻的駐康部隊、武警官兵及省市各部門,向心繫康平建設的扶貧工作隊和社會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總結過去的工作,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幾年來,我縣雖然有發展,有進步,但仍然經濟總量不足,農民增收緩慢,財力十分匱乏,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明顯滯後,而且與發達地區及市內其他縣區的距離正在拉大。這既有區位偏僻、生態環境惡劣、基礎設施薄弱、生產條件落後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我們的工作與上級黨委、政府的要求,與人民民眾的期望還有差距,還存在著工作力度不夠大,作風不夠實,服務水平不夠高,用改革的辦法和市場經濟手段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強,經濟發展軟環境較差等問題。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採取得力措施,儘快認真加以解決。

奮鬥目標

今後5年,是康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各地競相發展的逼人形勢,面對全縣人民盼脫貧、奔小康的強烈願望,我們要切實增強危機意識、責任意識和發展意識,堅定信心,把握機遇,以對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銳意進取,真抓實幹,認認真真謀求我縣經濟的跨躍式發展。
今後5年,政府工作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針,全面貫徹縣委十三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加強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加快發展優勢產業,構築林、農、牧三元經濟結構,強力發展二、三產業,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超常發展民營經濟,促進農民收入增加、縣鄉財力增長、縣域經濟實力增強,全面實現穩定脫貧達小康目標。主要指標是:到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7億元,年均遞增20%,其中:一產業增加值10.9億元,年均遞增12.7%;二產業增加值10.5億元,年均遞增20.7%;三產業增加值l5.6億元,年均遞增26.6%。地方財政收入達到8500萬元,年均遞增2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600元,年均遞增20%。固定資產累計投資達到36億元以上。為此,我們必須抓住一個中心,突出四個重點,強化四項措施。
抓住一個中心:即緊緊抓住穩定脫貧達小康這箇中心,加快農民增收、財力增長步伐,提高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用5年的時間,逐步擺脫貧困,步入小康。
突出四個重點:
一是構築林、農、牧三元經濟結構。做大林產業。用好、用足國家林業政策,積極發展商品林和經濟林,培植木漿造紙、木材加工等一批龍頭企業,推進林業產業化進程。到2007年,全縣有林面積達到l60萬畝,其中退耕還林100萬畝,林草覆蓋率達到60%以上。做優農業。發展綠色農業和特色農業,使我縣成為遼寧的綠色食品基地;發展耐旱農業和設施農業,擴大花生、噸斤谷、棚菜等種植面積;發展創稅農業和精品農業,加快農業現代化示範項目建設,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現代化進程。做強牧業。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到2007年,牛、羊改良率達到95%以上;壯大龍頭企業,突出抓好養殖示範小區建設,到2007年,牛、羊、豬、禽飼養量分別達到20萬頭、30萬隻、80萬頭和2000萬隻;大力推進退耕還草和林下種草工作,抓好草產品的開發,實現草畜結合,使牧業成為富民興縣的優勢產業。
二是加快“一區五業”建設。要用超常的思維、最優的政策、最佳的環境興辦勝利工業開發區,打造康平工業、快速發展的平台。到2007年,工業開發區規劃面積達到10.6平方公里,實現投資30億元以上,總產值達到40億元,利稅8億元,使園區成為經濟發展的增長點,財政收入的支撐點,招商引資的集聚點,縣域工業的示範點。做強做大鋁業、紡織業、飲料釀造業、機械製造業和農副產品深加工業五個支柱產業。把鋁業發展放在突出的位置,積極扶持。立足資源優勢,大上快上農副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
三是推進第三產業快速發展。增強農貿、輕工市場輻射功能,抓好林產品、畜產品等各類專業批發市場建設,把康平建設成為牽動力強、輻射面廣的遼北商品集散地。要大力開發潛在的旅遊資源,形成獨具特色的旅遊產業。把勞務輸出作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引導和組織農民向城鎮和域外有序轉移。發展中介組織,培育專業協會,壯大經紀人隊伍,為農民增收、為企業發展提供有效服務。大力發展商業、飲服業、房地產業及物業管理、社區服務等就業容量大的第三產業,加速發展直供直銷、連鎖經營、配送服務、網上交易等業務,促進新興產業蓬勃發展。
四是加強城鎮建設。按照建設“濱湖城市林中縣”的總體構想,積極實施“引遼入湖”工程,恢復臥龍湖生態環境。完成縣城自來水二期改造工程,自來水普及率達到95%以上;建設繞城公路,縣城道路全部實現油路化;主要街路全部美化、綠化、亮化;加強社區建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完成商業步行街、康平廣場二期工程等一批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整體功能;逐步擴展城區面積,擴充城市人口,擴大城市規模。加快小城鎮建設,實現村村通油路,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強化四項措施:
一是改革創新。最佳化所有制結構,鼓勵一切有利於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所有制形式競相發展;完善國有土地儲備制度,建立土地一級市場,促進土地資源的合理開發和轉化增值;創新農村土地流轉機制,推進集約化經營;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實現各業投資多元化、市場化;改革勞動人事制度,最佳化配置人才資源;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構築公共財政框架;推進行政審批等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的法制化政府;建立社會救濟體系,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二是擴大開放。改善投資環境,大力招商引資,吸納域外資金,開發資源,大上項目,培植新的經濟成長點;引進域外優秀人才,通過引資、引智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借鑑外地先進管理經驗、經營理念,不斷增強政府對經濟工作的巨觀指導和調控能力。
三是科教先行。重視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科技推廣、套用和普及工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不斷提高科技對經濟發展的貢獻份額;全面加強素質教育、職業教育,努力提高全民綜合素質;開發人才資源,重視人才培養,營造人盡其才、人才輩出的良好環境。
四是真抓實幹。時刻把人民民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傾聽民眾呼聲,關心民眾疾苦,切實解決與人民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針對各項重點工作,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靠前指揮,狠抓落實,及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建立科學、務實的考評和管理機制,獎優罰劣,弘揚正氣;說真話,辦實事,求實效,以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贏得人民民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為實現經濟的跨躍式發展提供保證。

工作安排


2003年是新一屆政府的開局年,也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六大精神和實施“十五”計畫的關鍵年。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搶抓機遇,求真務實,創新突破,努力實現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主要指標是: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8.4億元,增長23.8%;地方財政收入3600萬元,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2000元,增長42.9%;固定資產投資4.4億元,增長25%。為實現上述目標,要全力做好七個方面工作:

強化項目

力爭引進內資5億元,引進外資l000萬美元。
一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把2003年作為“項目年”,全民總動員,全力抓開放,分層次建立項目滾動機制,項目庫的項目始終保持200個以上。改進招商方式,拓寬招商渠道,捕捉招商機遇,積極走出去找客商、談項目,搞好項目對接。進一步發揮省、市扶貧工作隊的橋樑和紐帶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的政策和項目傾斜。突出項目重點,緊緊圍繞三個產業和城市資源開展招商活動,抓好l50個重點項目的對外招商,每個鄉鎮力爭引進1個投資超500萬元的項目。
二要加強投資環境建設。完善行政審批制度,實行“一站式”辦公。進一步最佳化招商引資和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嚴格執行對損害經濟發展軟環境違紀違法行為處理的21條規定,決不允許破壞投資環境行為的發生。
三要建立項目責任制。每位領導幹部都要拿出主要精力抓項目,層層簽訂責任狀。建立項目跟蹤制度,明確具體負責人,對重點項目要及時調度,跟蹤服務。按不同行業特點,組成若干個項目推進小組,全方位開展活動。對已簽約項目,要成立項目抓實小組,促進項目儘快落實,確保招商引資收到實效。

工業產業

實現工業總產值15.3億元,增長24.9%;實現工業增加值3.76億元,增長19.7%。
一要加快工業開發區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實行功能分區,為後續發展打好基礎。在縣級許可權內,採取“封閉運行、稅外無費”的管理模式,盤活土地資源,走“以地生財、以地養區”的發展路子。改善開發區環境,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做好項目包裝和宣傳,積極引導大項目、大企業向園區集聚。重點發展一批資源型龍頭企業,力爭引進2個投資超5000萬元的企業,形成特色和優勢產業群體,使園區逐步成為我縣工業發展的先導區。
二要壯大五個支柱產業。鋁業的重點是規劃籌建鋁廠大二期工程,爭取年內包裝上市。紡織業的重點是擴大規模。飲料釀造業的重點是利用鍶礦泉資源,加快已被省立項的礦泉城建設,抓好“王中王”礦泉水廠的技改擴建項目,儘快啟動生產。機械製造業的重點是提高部優播種機產品生產水平,擴大鑫火鑄造公司、東福金屬表面處理中心的生產和出口規模。農副產品深加工業的重點是對造紙廠、酒精廠、晶豐木業公司等企業進行改擴建,啟動糧油深加工項目。促進風力發電一期工程早日投產,加快啟動風力發電二期工程。
三要加強企業轉制工作。採取合資合作、產權出售、股份制等形式,引導停產、半停產企業盤活存量,引進增量。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集體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增強綜合競爭能力,逐步向現代企業邁進。四要實施名牌精品工程。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調整產業、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準質量體系認證,把鋁製品、滌綸紗、播種機等縣域工業產品提升為國家、省、市名牌,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市場占有率。要把創名牌、引名牌和引進人才結合起來,通過技術項目承包、人才或技術入股等方式,滿足企業對人才和技術的需求。

產業經營

實現農業增加值7.5億元,增長25%。一是構鞏築林、農、牧三元經濟結構。要把林業作為改善生態環境、農民增收和縣鄉財力增長的一個重要產業,採取林草、林經結合等模式,解決農民長、短期收入問題。要進一步完善林產業政策,創新營林機制,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藉助政策和招商手段,形成林產業多元投資的格局。
重點實施遼蒙邊界防風阻沙帶、遼河流域固沙帶等10項工程,完成23萬畝造林任務。調整種植業結構,大力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擴大制種、花生、小雜糧等生產規模;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在農業園區、棚菜小區率先實行標準化生產,建設一批標準化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基地面積要達到一定規模;大力發展創匯農業,加快農產品出口基地建設,打出康平品牌,提升產品外向度。
加快畜牧業發展步伐,從改良、繁育、加工、銷售四個環節抓起,以增加總量、提高效益為目標,加大投入,努力提高牛、羊、禽、兔的飼養量和商品率,加強養殖小區建設,帶動千家萬戶發展。牛、羊、豬、禽、兔飼養量分別達到11萬頭、l6萬隻、60萬頭、1500萬隻和40萬隻。人工種草4萬畝,改良草場2萬畝。二是抓好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以金馳集團、寶康牧業有限公司和東關奶牛養殖園為龍頭,帶動肉牛、肉羊和奶牛飼養業發展;以縣種子公司和晶豐木業公司為龍頭,帶動制種業和林產業的發展。
要以龍頭帶基地、公司加農戶等形式,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加強農產品標準體系和防疫滅病等服務體系建設,為農業標準化生產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大力改善生產條件。加強水利設施建設,抓好水源開發和水土保持工作,大力發展節水農業,搞好河道治理,改造中低產田10萬畝,打人畜飲水井100眼。增加農機保有量,全縣畝均農機動力要達到0.16千瓦。
四是全力拓展農民增收途徑。積極幫助農民拓展勞務輸出領域,大力開拓農產品市場,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對契約欺詐、訂單違約、買賣不公等侵害農民利益的行為,要運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進行打擊和干預,切實保護農民利益。繼續抓好“雙百村”扶貧開發、扶貧移民和小額信貸工作,幫助農民上棚菜、養殖、家庭手工業等項目。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搞好村務公開,加大清化控債工作力度,做好稅費改革準備工作,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市場功能

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6億元,增長25%;實現出口供貨值1200萬元,外貿出口額60萬美元。一是加強市場體系建設。搞好市場規劃布局,充分發揮城鄉集貿市場的輻射作用,使其成為當地農副產品的銷售中心,集貿市場成交額達到5.5億元,增長10%;搞好花生、雜糧等批發市場建設,儘快擴大規模、上檔升級,成為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規劃建設煤炭、建材等批發市場;發展一批代理商、專業戶,積極搶占域外市場份額;大力發展人才、生產資料等要素市場,推動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最佳化組合。二是加快改造傳統流通業。加大商業、物資、供銷等流通企業改組、改造、改制力度,推進糧食企業開展新的經營業務。規範建設中心街商貿區、風味一條街,完善購物、餐飲、休閒等設施,提高商貿流通能力,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7.2億元,增長9.1%。三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鼓勵發展連鎖經營、物資配送、代理制等新興流通產業。抓好文化、保健和物業管理等社區服務業;鼓勵下
崗職工創辦家政服務、養老、托幼等服務業,增加就業容量;加快推進中介服務業,重點扶持為農民產前、產中、產後服務的中介組織;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強化農村信息網路建設。堅持發展旅遊與保護環境、培育特色文化並舉,加快有一定基礎的旅遊景點建設,把旅遊資源逐步轉化為產業優勢。四是規範市場經濟秩序。進一步整頓文化、運輸、建築、流通等市場秩序,嚴厲打擊欺行霸市和坑農害農等違法行為;打破地域和部門封鎖,有效遏制設卡攔車等現象,保證流通順暢。

設施建設

一要加強規劃建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按照建設“濱湖城市林中縣”的總體構想,做好縣城建設總體規劃,並嚴格按照規划進行建設;創新環境衛生管理體制,擴大城區保潔面積;強化社區功能,建立長效管理機制,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加大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的綜合整治力度,搞好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品位。
二要加強設施建設,不斷完善城市功能。綜合改造縣城建工路、文化路、輕工路、向陽街、政府西路、政法路等6條次幹道;改造縣城排水明渠;完成防疫站至巡警大隊路段的休閒長廊建設;規劃建設客、貨車停車場;加強花園式單位建設,大力植樹、栽花、種草,鋪設硬覆蓋,主要街路實現美化、綠化、亮化;完成房地產開發l0萬平方米;規劃建設英雄廣場、少年宮、縣醫院病房樓;完成法張線22公里路基改造,改造殯儀館道路,加快村村通油路進程。
三要開發城市資源,大力發展城鎮經濟。強力推進土地儲備、招標、拍賣工作,搞好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經營,促進“活地興城”,使有限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培植主導產業,以產業興城,強力推進城鎮經濟。進一步加強小城鎮規劃和建設,抓好鄉鎮示範街路和環村林建設,切實整治村屯環境。積極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小城鎮轉移,二、三產業項目向小城鎮集中,新辦的各類園區、市場要與小城鎮建設相銜接,加快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

稅費征管

一要加快財源建設。通過壯大農業三大主導產業,擴大有稅農業面積,增加農業四稅收入,擴大穩固財源;扶持紡織廠、鋁廠等重點企業,培植骨幹財源;抓好土地出讓金、房地產開發營業稅、契稅等稅費收入,多渠道培植新財源。
二要強化稅費征管。建立和完善稅收征管、稽查等綜合調控體系,層層落實稅收任務,努力做到稅款及時、足額、均衡入庫。加強稅源管理信息化建設,強化對納稅大戶的稅源監控,完善協稅、護稅網路。嚴厲打擊各種偷、逃、騙、抗稅等不法行為,清繳欠稅,杜絕跑、冒、滴、漏現象。加大養老、失業、醫療保險金征繳力度。
三要深化財政改革。以建設公共財政為目標,不斷完善財政核算辦法,完善專項資金使用和政府採購辦法,合理確定投資項目,集中財力辦大事。創新國有資產管理機制,最大限度地將國有資產轉化為經營性資產。四要嚴格控制支出。嚴格預算外資金管理,強化收支兩條線制度,杜絕部門坐收坐支現象,控制“人、車、會、話"等費用支出,降低政府運行成本。充分發揮金融、保險部門的融資主渠道、資金調控和社會保障作用。

社會事業

加快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實驗、示範和推廣,加大科技培訓力度。農業新品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新技術普及率達到80%以上,科技貢獻率達到48.5%。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合理調整學校布局,抓好“國小保質量,國中抓控輟,高中創名校”工作。加強計畫生育工作,計畫生育率達到98%以上,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9‰以內。加大醫療、醫藥市場整治力度,抓好預防保健和衛生監督,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鞏固廣播電視村村通成果,提高有線電視普及率。
大力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文明程度和道德素質。認真貫徹環保、土地等基本國策,加快生態示範縣建設步伐。加強國防後備力量建設,加大優撫安置力度。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啟動醫療保險工作,養老、失業保險金和最低生活保障金要做到按時、足額發放。積極擴大就業和再就業,穩步提高下崗職工再就業率。加強農村敬老院建設,完善社會救濟體系,關注殘疾人等弱勢群體,保證特困戶的基本生活。加強勞動、消防安全工作,嚴防重大事故發生。開發利用統計、物價、檔案、人才等信息資源,認真做好民族、宗教、人防、地震、修志和老齡工作。深入開展“四?五”普法活動,加快依法治縣進程。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開展“嚴打”專項鬥爭,加大刑事案件破獲力度,及時妥善地處理和調節群體性事件;堅決打擊偷盜、亂砍濫伐等違法行為,維護民眾的生產生活秩序;嚴厲打擊邪教組織,掃除黃、賭、毒等醜惡現象,淨化社會風氣。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積極化解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確保社會穩定。

政府建設

實現穩定脫貧達小康的宏偉目標,任務艱巨,責任重大。面對繁重的工作,面對入世後的新形勢,我們必須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時刻把人民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從加強政府建設入手,切實轉變職能,轉變作風,努力提高服務水平,樹立政府的嶄新形象。
建設勤於學習的政府。把學習作為提高素質的根本,努力建設學習型的政府班子、學習型的政府部門、學習型的公務員隊伍。認真系統地學習黨的十六大報告,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上級黨委、政府的檔案和會議精神;認真學習市場經濟知識、國際通行規則及科技知識;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強化法律意識,不斷增強依法行政的本領。
建設廉潔高效的政府。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執行中央提出的“八不準“”和政務“四公開”等制度。加大對重大項目及領導離任前經濟責任的審計力度,嚴肅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實行收費公示制,及時有效地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全面推行政務公開,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不斷增強各級幹部拒腐防變的能力,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為官,扎紮實實辦事,勤勤懇懇為民。努力建設高效快捷的政府,下決心解決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拖而不辦的問題。只要是有利於全縣人民的事,有利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事,我們就要雷厲風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辦出成效。
建設團結奮進的政府。團結出凝聚力,團結出戰鬥力。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風險,我們應該倍加顧全大局,倍加珍視團結。要從團結共事、團結成事的願望出發,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遇事講人格,求同存異,上下一心,通力合作,努力把政府建設成一個與時俱進、具有很強凝聚力和戰鬥力的行政領導機關。
建設民主決策的政府。大興調查研究之風,深入基層,體察下情,了解民意;主動接受人大的依法監督和政協的民主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加強與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聯繫,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特別要注重聽取縣內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抓好信息化建設,籌建信息中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使我們做出的決策更符合縣情,符合民意,符合經濟發展規律。
建設優質服務的政府。按照市場經濟發展和世貿組織規則的要求,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打造優質、高效服務的政府。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完善服務功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政策引導、開拓市場、創造環境上來,千方百計地為農民、為企業排憂解難,為發展鋪路。在推進資源開發、重大項目建設上,堅持實行政府組織、部門服務、企業運作、農民參與的模式,搞好全程服務。
建設有所作為的政府。上級組織關注著我們的政府,全縣34萬人民期盼著我們的政府。我們必須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感、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振奮精神,求真務實,想事、幹事、成事。在謀求全縣發展上,不提不切實際的口號,不辦力不能及的事情,對看準的事,上下認同的事,要堅定不移地幹下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我們一定要用出色的工作,回報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我們的厚愛,回報全縣人民對我們的殷切希望。
各位代表、同志們,人民的重託在鞭策著我們,宏偉的目標在激勵著我們,美好的未來在召喚著我們。在新的形勢和新的任務面前,我們決心在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以更加飽滿的熱情,以一往無前的勇氣,以只爭朝夕的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創新,與時俱進,奮發有為,為實現康平穩定脫貧達小康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