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由永原慶二編著的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對"現代歷史學的發展"從戰敗後的日本歷史學出發,對日本當代歷史學的發展與演進做出了深入的探討的一本書
基本介紹
- 書名:20世紀日本歷史學
- 譯者:王新生
- 出版日期:2014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01236260
- 作者:永原慶二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頁數:364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大學出版社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20世紀日本歷史學》是了解日本近現代歷史學的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作者簡介
(日)永原慶二,1922—2004,戰後日本最重要的歷史學家之一,生前曾任日本歷史學研究會理事長。
圖書目錄
前言
序言——論述史學史的視角
上篇近代歷史學的形成
第一章明治維新與日本史學
一、維新時期的日本史學各流派
二、修史局的開設
三、國史編纂方針之爭
四、對歐洲史學的關注
第二章文明史、啟蒙主義史學的展開
一、文明開化的思想潮流
二、福澤諭吉的歷史觀
三、田口卯吉的《日本開化小史》
四、那珂通世的《日本上古年代考》
五、德富蘇峰的“平民主義”歷史思想和竹越三叉、山路愛山的理論史學
第三章近代實證主義歷史學的誕生
一、修史事業移交帝國大學
二、重野安繹的《治史者,其心須至公至平》
三、久米邦武的《神道乃祭天之古俗》
四、神道—國學派的還擊和實證主義歷史學派的後退
五、以政治史為中心的學院派實證主義歷史學形成
第四章歷史性探索“歐美式近代化的可能性”
一、“國史”、“東洋史”、“西洋史”三科製成立
二、能否追趕歐美——明治三○年代的新史學
三、原勝郎和內田銀藏
四、中田薰的法制史學
五、帝國主義與歷史學
六、南北朝正統論事件
第五章發現固有文化與社會、民眾
一、歷史研究對象的擴大化
二、喜田貞吉的《民族與歷史》
三、柳田國男的民俗學和日本史學
四、津田左右吉的“神代史”、“國民思想史”
五、伊波普猷的沖繩學
第六章大正、昭和時期的城市史、文化史
一、對城市史、文化史的關注
二、幸田成友的近世城市史、日歐交流史
三、三浦周行對社會的關注
四、辻善之助的佛教史
五、西田直二郎的“文化史學”
六、村岡典嗣的思想史與和辻哲郎的精神史
第七章社會結構和變革的視角
一、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歷史學的形成
二、野呂榮太郎的《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史》
三、《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史講座》與日本資本主義論爭
四、羽仁五郎的明治維新史
五、服部之總的歷史論
六、渡部義通的古代史研究
七、高群逸枝對“家父長制”的挑戰
第八章嚴峻形勢下的實證研究
一、兩個新學會——社會經濟史學會、歷史學研究會
二、本庄榮治郎和日本經濟史研究所
三、日益深化的相關領域歷史研究
四、農村社會史的有賀喜左衛門和農業史的古島敏雄
五、戰前、戰時實證主義研究的高峰
六、相田二郎的古文書學
第九章戰爭與超國家主義歷史觀
一、“近代天皇制國家”與歷史學
二、平泉澄的皇國史觀
三、津田左右吉受難事件
四、文部省編《國史概說》
五、日本浪漫派的“反近代”、歷史哲學團體的“世界史立場與日本”、“近代超克”
下篇現代歷史學的發展
第一章“戰後歷史學”的構思
一、戰敗與歷史學、歷史教育
二、戰後歷史學的首批成果——石母田正《中世世界的形成》和遠山茂樹《明治維新》
三、占領政策、戰後改革和講座派理論
四、“近代主義”的日本社會認識和歷史學
五、馬克思歷史學的社會形態論與“過渡”論
六、安良城盛昭的家父長式奴隸制社會論
七、人民鬥爭史的構想
八、與實證主義歷史學的交流
第二章對馬克思歷史學的批判
一、《昭和史》淪爭
二、批判“單線發展階段論”
三、對“西歐型近代”認識的批判
四、東亞史、世界史中的日本史
五、“地方”、民俗、女性、少數人的視角
六、歷史中的斷絕和連續
第三章經濟高速增長與日本史學的變化
一、實證主義歷史學的發展與變化
二、“日本近世史的自立”——朝尾直弘的建議
三、“現代化論”的出現和“日本文化論”、“日本社會論”
四、家永三郎教科書審查訴訟與重新審視日本歷史論
五、關注民俗和異文化
六、色川大吉、鹿野政直的民眾思想史
七、安丸良夫民眾史的通俗道德論
第四章批判“近代”與社會史研究
一、經濟高速增長的結束與批判“近代”
二、“社會史”的目標
三、網野善彥的中世社會史觀
四、對“進步”的懷疑和浪漫主義式傾斜
五、民族、社會、國家“整合”的意義
六、城市史研究的新視角
第五章以整體把握歷史為目標
一、問題與方法的革新
二、關注生活史和技術史
三、女性史研究的飛躍
四、身份制論與“卑賤”身份論
五、前近代國家史和國家論
六、天皇和天皇制論的新階段
七、水林彪的國制史論
八、琉球、沖繩史與北方史
九、“日本國”的內與外
第六章近現代史視角的變化
一、問題關注點的變換
二、甲午、日俄戰爭和帝國主義問題
三、亞洲、太平洋戰爭史問題
四、戰後史研究架構問題
五、學習外國研究者的日本近現代史研究
六、歪曲歷史與歷史教育問題
第七章擴充研究體制和調查、完善歷史資料
一、研究機構和學術體制
二、大型史跡的綜合調查和復原
三、歷史資料的多樣化與跨學科合作
四、出版史料和充實研究工具書
結束語
我理解的史學史
回顧日本史學史
附錄近現代日本史學史年表
人物、論著、事件索引
後記
作者介紹
譯後記
序言——論述史學史的視角
上篇近代歷史學的形成
第一章明治維新與日本史學
一、維新時期的日本史學各流派
二、修史局的開設
三、國史編纂方針之爭
四、對歐洲史學的關注
第二章文明史、啟蒙主義史學的展開
一、文明開化的思想潮流
二、福澤諭吉的歷史觀
三、田口卯吉的《日本開化小史》
四、那珂通世的《日本上古年代考》
五、德富蘇峰的“平民主義”歷史思想和竹越三叉、山路愛山的理論史學
第三章近代實證主義歷史學的誕生
一、修史事業移交帝國大學
二、重野安繹的《治史者,其心須至公至平》
三、久米邦武的《神道乃祭天之古俗》
四、神道—國學派的還擊和實證主義歷史學派的後退
五、以政治史為中心的學院派實證主義歷史學形成
第四章歷史性探索“歐美式近代化的可能性”
一、“國史”、“東洋史”、“西洋史”三科製成立
二、能否追趕歐美——明治三○年代的新史學
三、原勝郎和內田銀藏
四、中田薰的法制史學
五、帝國主義與歷史學
六、南北朝正統論事件
第五章發現固有文化與社會、民眾
一、歷史研究對象的擴大化
二、喜田貞吉的《民族與歷史》
三、柳田國男的民俗學和日本史學
四、津田左右吉的“神代史”、“國民思想史”
五、伊波普猷的沖繩學
第六章大正、昭和時期的城市史、文化史
一、對城市史、文化史的關注
二、幸田成友的近世城市史、日歐交流史
三、三浦周行對社會的關注
四、辻善之助的佛教史
五、西田直二郎的“文化史學”
六、村岡典嗣的思想史與和辻哲郎的精神史
第七章社會結構和變革的視角
一、社會主義思想、馬克思歷史學的形成
二、野呂榮太郎的《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史》
三、《日本資本主義發展史講座》與日本資本主義論爭
四、羽仁五郎的明治維新史
五、服部之總的歷史論
六、渡部義通的古代史研究
七、高群逸枝對“家父長制”的挑戰
第八章嚴峻形勢下的實證研究
一、兩個新學會——社會經濟史學會、歷史學研究會
二、本庄榮治郎和日本經濟史研究所
三、日益深化的相關領域歷史研究
四、農村社會史的有賀喜左衛門和農業史的古島敏雄
五、戰前、戰時實證主義研究的高峰
六、相田二郎的古文書學
第九章戰爭與超國家主義歷史觀
一、“近代天皇制國家”與歷史學
二、平泉澄的皇國史觀
三、津田左右吉受難事件
四、文部省編《國史概說》
五、日本浪漫派的“反近代”、歷史哲學團體的“世界史立場與日本”、“近代超克”
下篇現代歷史學的發展
第一章“戰後歷史學”的構思
一、戰敗與歷史學、歷史教育
二、戰後歷史學的首批成果——石母田正《中世世界的形成》和遠山茂樹《明治維新》
三、占領政策、戰後改革和講座派理論
四、“近代主義”的日本社會認識和歷史學
五、馬克思歷史學的社會形態論與“過渡”論
六、安良城盛昭的家父長式奴隸制社會論
七、人民鬥爭史的構想
八、與實證主義歷史學的交流
第二章對馬克思歷史學的批判
一、《昭和史》淪爭
二、批判“單線發展階段論”
三、對“西歐型近代”認識的批判
四、東亞史、世界史中的日本史
五、“地方”、民俗、女性、少數人的視角
六、歷史中的斷絕和連續
第三章經濟高速增長與日本史學的變化
一、實證主義歷史學的發展與變化
二、“日本近世史的自立”——朝尾直弘的建議
三、“現代化論”的出現和“日本文化論”、“日本社會論”
四、家永三郎教科書審查訴訟與重新審視日本歷史論
五、關注民俗和異文化
六、色川大吉、鹿野政直的民眾思想史
七、安丸良夫民眾史的通俗道德論
第四章批判“近代”與社會史研究
一、經濟高速增長的結束與批判“近代”
二、“社會史”的目標
三、網野善彥的中世社會史觀
四、對“進步”的懷疑和浪漫主義式傾斜
五、民族、社會、國家“整合”的意義
六、城市史研究的新視角
第五章以整體把握歷史為目標
一、問題與方法的革新
二、關注生活史和技術史
三、女性史研究的飛躍
四、身份制論與“卑賤”身份論
五、前近代國家史和國家論
六、天皇和天皇制論的新階段
七、水林彪的國制史論
八、琉球、沖繩史與北方史
九、“日本國”的內與外
第六章近現代史視角的變化
一、問題關注點的變換
二、甲午、日俄戰爭和帝國主義問題
三、亞洲、太平洋戰爭史問題
四、戰後史研究架構問題
五、學習外國研究者的日本近現代史研究
六、歪曲歷史與歷史教育問題
第七章擴充研究體制和調查、完善歷史資料
一、研究機構和學術體制
二、大型史跡的綜合調查和復原
三、歷史資料的多樣化與跨學科合作
四、出版史料和充實研究工具書
結束語
我理解的史學史
回顧日本史學史
附錄近現代日本史學史年表
人物、論著、事件索引
後記
作者介紹
譯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