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2009年中國腐敗高發期及其治理方略研究》是一本圖書,本書套用“腐敗頻度”這一概念,主要是為了概括腐敗的基本狀況,以便於說明腐敗現象高發與低發的態勢,準確地預測腐敗的趨勢,並為遏制腐敗的高發勢頭提供依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78-2009年中國腐敗高發期及其治理方略研究
- 作者:王傳利
- 出版時間:2016年10月1日
- ISBN:9787302450092
- 定價:55 元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編輯推薦,
內容簡介
所謂腐敗頻度,簡單地說,指的是腐敗發生的頻率、規模、幅度、強度與烈度等。至少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指特定時間內的社會特定層級中腐敗行為發生的規模、涉及的範圍、參與腐敗活動人數的絕對值與相對值等量的規定; 另一方面,是指特定時間內的社會特定層級中腐敗行為的烈度、強度等質的規定。
圖書目錄
第一章改革開放以來出現腐敗高發期
一、 改革開放初始: 腐敗之風來勢很猛
二、 三年整黨時期: 腐敗頻度緩慢上升
三、 1987年至1990年中國腐敗向高頻演進的史實
四、 20世紀90年代的腐敗頻度演進
五、 2000年至2009年尚未走出腐敗高發期
六、 正確分析腐敗頻度的現狀與趨勢
第二章屢禁不止的不正之風
一、 新時期前後不正之風內涵沿革
二、 1979年的不正之風
三、 80年代的不正之風相當嚴重
四、 90年代的不正之風依然嚴重
五、 公款奢華浪費,屢糾不絕
六、 住房用房方面存在的不正之風屢禁不止
第三章改革開放以來高頻腐敗狀態的相關因素分析
一、 中央高層對腐敗現實原因的認識
二、 理論界的若干分析視角
三、 權力過度下放對腐敗頻度的影響
四、 市場因素在腐敗頻度演進中的作用
五、 體制縫隙與腐敗頻度的關係
六、 民主監督不力
七、 市場經濟背景中的幹部心理和行為
第四章執政黨開展的嚴峻的政治鬥爭
一、 中國採取執政黨動員型反腐敗模式
二、 危機意識決定了共產黨動員反腐敗
三、 執政黨動員反腐敗的資源優勢
四、 執政黨的紀律嚴明而且全面
五、 真誠動員人民民眾反腐敗
六、 以良好黨風帶動社會風氣
七、 以執政黨的理論成果為指導
第五章開放社會中的反腐敗
一、 腐敗的國際性需要反腐敗的國際合作
二、 積極承辦和參加國際反腐敗會議,加強國際交流和溝通...
三、積極參與制定和實施國際反腐敗法規
四、追逃追贓和反洗錢方面的國際合作
第六章系統綜合性懲治和預防腐敗方略
一、立足中國國情
二、逐步形成的系統綜合性懲治和預防腐敗方略
三、從嚴治黨,嚴懲腐敗
四、防範於前,注重預防
五、標本兼治,加大治本力度
六、綜合運用教育、制度和監督手段
七、從官場內外的互動視角設計反腐方略
八、反腐倡廉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編輯推薦
筆者有意識地引用大量的、詳盡的歷史資料,說明毛澤東領導的新中國是怎樣將高頻腐敗降為低頻腐敗的。本書將繼續沿用此特點,大量引用1978—2009年間的相關史料,說明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艱辛努力。
總結新中國成立初期治理腐敗獨特的成功經驗,澄清一些基本事實,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腐敗高發期及其治理方略研究》的重要內容。《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腐敗高發期及其治理方略研究》總結了建國初期治理腐敗的獨特經驗,比如強化幹部的勞動觀念,崇尚勤儉樸素等。改革開放後,針對腐敗的新特點,治理腐敗方略發生了轉換,比如注重國際合作,注重執政黨的動員和領導,形成了系統綜合性懲防腐敗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