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美國民族文學研究:以朗費羅詩歌為中心

19世紀美國民族文學研究:以朗費羅詩歌為中心

《19世紀美國民族文學研究:以朗費羅詩歌為中心》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11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艷萍。

基本介紹

  • 書名:19世紀美國民族文學研究:以朗費羅詩歌為中心
  • 作者:張艷萍
  • 類別:文學
  • 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8年11月1日
  • ISBN:97875203285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著再現了後革命時代作家們滿懷焦慮探索美國民族文學建設道路的歷程,全面梳理了朗費羅詩歌與印第安人歷史進程及文化的關係,揭示了白人作家的殖民主義立場對印第安人形象書寫的影響。通過文本比較研究,從人物形象、敘事藝術、程式及平行結構等方面,揭示了印第安神話傳說、詩歌及《荷馬史詩》、《卡勒瓦拉》等歐洲史詩對朗費羅詩歌創作的影響。總之,印第安文化是19世紀美國民族文學的獨特資源,而借鑑印第安文學及歐洲史詩的口頭傳統是其獨特的藝術路徑。

圖書目錄

目錄
緒論
上編 印第安文化:美國民族文學的獨特資源
第一章 《海華沙之歌》的素材來源
第二章 《海華沙之歌》:“印第安人的墓志銘”
第一節 《海華沙之歌》與印第安人的文明進程
第二節 《海華沙之歌》與印第安人的宗教
第三節 《海華沙之歌》與印第安禮儀
第四節 《海華沙之歌》與印第安人的觀念
第五節 海華沙的宿命與印第安人的人神關係
第六節 《海華沙之歌》的結尾與印第安人的衰落
第三章 《海華沙之歌》的缺陷與美國白人作家的身份局限
第一節 朗費羅對印第安人的雙重態度
第二節 選擇性敘述:被隱蔽的暴力與被放大的和平
第三節 1854年以前印第安人的文本性存在
第四節 朗費羅《邁爾斯·斯坦迪士的求婚》中的印第安人形象
第五節 1855年以後美國經典作家筆下的印第安人形象
第六節 印第安人的宗教皈依與美國白人的殖民主義意識
下編 借鑑口頭傳統:美國民族文學獨特的藝術路徑
第一章 朗費羅對印第安神話傳說人物形象的借鑑
第一節 《海華沙之歌》中海華沙形象的構建
第二節 《海華沙之歌》其他主要人物形象的構成
第二章 《海華沙之歌》與印第安口頭文學的敘事藝術
第一節 敘述者的現身
第二節 超敘述結構
第三節 敘述順序
第四節 敘述頻率
第五節 主人公、對頭與相助者或敵對者之間的角色關係
第六節 傳奇時間
第三章 朗費羅對歐洲史詩“編織”技巧的借鑑
第一節 《海華沙之歌》結構情節的口頭傳統特徵
第二節 《海華沙之歌》與朗費羅的印第安文化“編織”技巧
第四章 《海華沙之歌》的程式及程式系統
第一節 程式、程式系統與口頭傳統
第二節 《海華沙之歌》的程式類型
第三節 《海華沙之歌》中的程式系統
第四節 《海華沙之歌》中的程式和程式系統的價值
第五章 《海華沙之歌》的平行結構
第一節 平行結構與口頭傳統
第二節 《海華沙之歌》平行結構比較研究
第三節 《海華沙之歌》平行結構的來源
第四節 《海華沙之歌》平行結構的藝術效果及價值
結語

作者簡介

張艷萍,女,漢族,1972年生,甘肅臨澤人,文學博士,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主要從事19世紀美國文學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