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法國歌劇詠嘆調:女高音作品專輯(套裝共2冊)》所選作品涵蓋各主要音樂時期,歐美國家著名作曲家創作的經典歌劇詠嘆調。同時,為了方便演唱者對整部歌劇的全面了解,書中按照角色在歌劇中的出場順序,囊括該角色在該歌劇中演唱的所有經典詠嘆調。
基本介紹
- 書名:19世紀法國歌劇詠嘆調:女高音作品專輯
- 作者:曹金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1日
- 頁數:227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7515260
- 語種:簡體中文
《19世紀法國歌劇詠嘆調:女高音作品專輯(套裝共2冊)》所選作品涵蓋各主要音樂時期,歐美國家著名作曲家創作的經典歌劇詠嘆調。同時,為了方便演唱者對整部歌劇的全面了解,書中按照角色在歌劇中的出場順序,囊括該角色在該歌劇中演唱的所有經典詠嘆調。
《19世紀法國歌劇詠嘆調:女高音作品專輯(套裝共2冊)》所選作品涵蓋各主要音樂時期,歐美國家著名作曲家創作的經典歌劇詠嘆調。同時,為了方便演唱者對整部歌劇的全面了解,書中按照角色在歌劇中的出場順序,囊括該角色在該歌劇中演...
本張專輯是黃英乘勝追摯的最新作品,收錄12首著名的歌劇詠嘆調,其中尤以《姜尼·史基基》的“喔!親愛的爸爸”、《杜蘭朵》的“請聽我說,王子!”,最能表現她悠揚溫柔、晶瑩剔透的獨特音質。專輯簡介 黃英因擔任普契尼[蝴蝶夫人]歌劇電影中的女主角[喬喬桑],一夕成名,而成為當今最受矚目的新生代女高音。[...
《羅密歐與朱麗葉》是一部歌劇,改編自莎士比亞著名戲劇,於1867年4月27日在法國巴黎抒情劇院首映,該部歌劇共五幕。故事講述二人於舞會一見鐘情後方知對方身份,最後二人為了在一起,朱麗葉先服假毒醒來發現羅密歐自盡,也相繼自盡。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誤稱為莎翁四大悲劇之一。主要角色 朱麗葉(卡普雷特伯爵之女) 女...
《女高音詠嘆調》是1996年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楓、朱小強。內容簡介 《女高音詠嘆調》(上下)根據近年來聲樂教學、演出、比賽、創作和欣賞等方面的實際情況,對曲目作了一些調整,使之更具有實用性。中文歌詞直接譯自意、法、德、俄原文,並作了比較認真的推敲,使之儘量做到既符號原文的意思,又便於...
1999年度歌劇《卡門》,於1999年10月在世紀劇院上演。作曲:比才 作詞:梅拉克及阿萊維 原著:梅里美 演員:卡門:薩拉·富爾戈尼(19日、21日) 梁寧(20日、22日)唐·霍塞:彼得·里貝利(19日、22日) 莫華倫(20日、21日)米凱拉:麼紅 埃斯卡米洛:史蒂芬·蓋德 莫拉萊斯:喬治·莫利斯 唐凱洛:喬治·...
《法國歌劇詠嘆調選集(男高音)》是2020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法國歌劇詠嘆調選集(男高音) 出版時間 2020年 出版社 人民音樂出版社 ISBN 9787103059746參考資料 1 法國歌劇詠嘆調選集(男高音).百度圖書 [引用日期2022-06-06]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73次 編輯次數:3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L大愛...
其中《馬儂.雷斯考》的該首詠嘆調,弗萊明更採用了作曲家從未公開過的手稿版。她也與新世代男高音考夫曼一起合唱了《燕子》第二幕中那首美得令人讚嘆的二重唱。除了普契尼,專輯中更收錄了多首如今已難得聽聞的寫實派歌劇作品,像是馬士卡尼的《伊瑞絲》與《蘿多蕾塔》、卡塔蘭尼的《華麗姑娘》、雷翁卡瓦洛的《...
1990年獲美國波士頓大學藝術家證書,1992年獲波士頓大學歌劇表演藝術家證書。鄧女士曾多次榮獲國際聲樂比賽首獎及藝術歌曲演唱獎。活躍在世界歌劇舞台上的鄧女士,以東方女性特有的表演與演唱才能成功塑造了蝴蝶夫人的角色,成為第一位在西方歌劇界演唱蝴蝶夫人二十年的華裔女高音。編輯推薦 著名歌劇詠嘆調標準發音跟讀。國...
具有著奇異的東方色彩。於1883年4月14 日,在巴黎喜劇院首次公演。1886年3月1日,在托馬斯指揮下,第一次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演出。舉世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劇演唱家李莉·龐斯擔任女主角拉克美,轟動全球,是最成功的演出。劇情簡介 劇情取自法國劇作家貢迪內的戲劇《洛蒂的婚禮》:英國軍官傑拉爾德與印度婆羅門祭司...
法國歌劇詠嘆調選集 《法國歌劇詠嘆調選集》是2016年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和慧出版音像作品有CD《歌女喬康達》、《和慧演唱威爾第普契尼專輯》、《維羅納百年慶典歌劇詠嘆調》、《柏林德意志歌劇院為愛滋病日歌劇Gala》、《維羅納101年歌劇經典選段》。DVD法國電視台53分鐘歌劇電影《蝴蝶夫人》、佛羅倫斯五月音樂節《阿依達》(祖賓·梅塔版)、《阿依達》維羅納歌劇院歐倫指揮版,中國國家大劇院...
1880年,威爾第找到了他一直以來的合作者——19世紀著名的詩人博依託,請他寫作《奧塞羅》的歌劇腳本。博依託將莎翁戲劇中文藝復興時代(Raissance Age)的精神融合進在十九世紀興盛的浪漫主義(Romantic Age)精神中。浪漫主義時期,對於那些“黑色”浪漫英雄的崇拜可謂達到了頂峰,不再像文藝復興時期那樣僅僅探討人的...
國家大劇院版歌劇《奧賽羅》,為紀念威爾第誕辰兩百周年,國家大劇院組織創作班底,攜手義大利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等人傾力打造。創作背景 《奧賽羅》是歌劇大師威爾第創作的一部令人驚嘆的天才作品。歌劇腳本由19世紀著名的詩人博依託根據莎士比亞四大悲劇之一的《奧賽羅》改編而成,1887年2月5日於米蘭斯卡拉歌劇院首演...
《浮士德》在1859年3月19日於巴黎的抒情歌劇院(Théâtre Lyrique)首演。劇情簡介 時空背景:十五、六世紀,德國 第一幕 場景:浮士德的書房 年老的浮士德悲嘆他的學問到頭來只是一場空,既未體會生命的樂趣又孤獨中老(詠嘆調《唉!我虛度一生》(Rien! En vain j'interroge))。他兩度想服毒自殺,但窗外...
芭蕾舞劇《曼儂》是根據18世紀浪漫主義小說的傑作——普列沃神父的小說《曼儂·雷斯戈》改編,描寫一位容貌美麗但脾氣不好的姑娘曼儂擇偶的曲折經歷。歌劇《曼儂》《曼儂》是根據18世紀浪漫主義小說的傑作——普列沃神父的小說《曼儂·萊斯科》改編,描寫一位容貌美麗但脾氣不好的姑娘曼儂擇偶的曲折經歷。全劇共分三幕...
鄧桂萍:女高音歌劇表演藝術家,在國際歌劇舞台享有盛名的美籍華裔女高音歌唱家。1977年畢業於中國雲南藝術學校,197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1990年獲美國波士頓大學藝術家證書,1992年獲波士頓大學歌劇表演藝術家證書。鄧女士曾多次榮獲國際聲樂比賽首獎及藝術歌曲演唱獎。活躍在世界歌劇舞台上的鄧...
此外,根據義大利著名畫家喬萬尼·博蒂尼的畫作設計的服裝,還原了19世紀巴黎的社會風貌,表現出那個時代的“時尚潮流”。2011年 中國國家大劇院版 國家大劇院版歌劇《茶花女》二輪上演,264平方米的巨幅鏡面在舞台上營造出“太虛幻境”。由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和著名導演海寧聯手打造的大劇院版歌劇《茶花女》再次搬上舞台...
《莫扎特女高音音樂會詠嘆調20首》是2010年4月1日由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賈棣然。作者簡介 賈棣然,旅意男高音歌唱家,先後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和義大利國立尼科羅·皮契尼音樂學院研究生院,獲義大利聲樂及歌劇表演專業的最高學歷及文憑(相當於博士)。在義大利國立音樂...
高音是19世紀後半期出現的音色類型,它的音域為b—b2或c3。聲量與力度,有時真可用“氣壯山河”來形容,通過爆發性的大跳音程和誇張的節奏輪廓,來表現煩躁不安與焦躁的情緒。戲劇女高音最著名的角色便是普契尼的圖蘭朵以戲劇女高音的“駭人”嗓音,表現了她的冷酷無情。還有威爾第的歌劇《麥克白》(根據莎士比亞的...
《新編法國藝術歌曲134首》。由“音悅藝道”出品的網路聲樂系列課程:施恆《女高音外國歌劇詠嘆調經典曲目》(第一期),施恆《男中音外國歌劇詠嘆調經典曲目》(第一期)。獲獎榮譽 20 05-2009所獲國際獎項 2005年4月,法國巴黎UFAM國際聲樂比賽(Union des FemmesArtistes Musiciennes Concours Internationaux de ...
4.曹金編著《莫扎特高音詠嘆調》中晚期作品(下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5.曹金編著《義大利藝術歌曲集》巴羅克時期和古典時期作品(上冊)華東師大出版社 6.曹金編著《義大利藝術歌曲集》浪漫時期作品(下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7.曹金編著《19世紀法國歌劇詠嘆調--女高音作品專輯》(上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8.曹金...
來自法國的娜塔莉·德賽(Natalie Dessay)是花腔女高音新生代佼佼者。聆聽過她的專輯,所有人都會毫無異議地贊同她正是最有前途的花腔女高音之一。如果她在《莫扎特音樂會詠嘆調》里聲音像波蒲般甜美,那么在《法國歌劇詠嘆調》又如朵伊德肯(Christina Deutekom,荷蘭花腔女高音)的威力,自最弱音至極強音,德賽竟是...
其中的女高音詠嘆調,歌詞甚簡:“O Lord God, heavenly King, God the Father almighty.”那旋律自然難以描繪,象是指向月亮的修長手指,被月光照得通體透明。然後氣氛接著被合唱點燃,依然是懇求憐憫和寬恕的神態,然而那歌聲輕盈自若,象是同那渴望一同飛升。據說巴赫的B小調彌撒即受這部作品影響。專輯曲目 01. ...
馬斯內於1893年年底,在法國南方的阿威農開始著手譜寫這部歌劇,只花很短的時間就完成全曲。他曾親口說“此劇中的西班牙色彩效果,是從阿威農的地中海陽光和景物獲得許多靈感。劇情簡介 這是以 19世紀中葉西班牙內亂作為背景的故事,起因於西班牙王位繼承權的爭奪,支持伊莎貝拉女王和攝政瑪麗亞·克麗絲丁娜的資產階級...
以《曼儂·萊斯科》為題目寫的歌劇共兩部,一部作曲者為奧貝,一部的作曲者為普契尼。奧貝的歌劇《曼儂·萊斯科》,作於1856年,這是奧貝成熟期的作品。其劇本取材於法國作家普雷沃的小說《騎士德·格里奧和曼儂·萊斯科》的真實故事,這部小說1731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內容簡介 奧貝版本介紹 《曼儂·萊斯科》的劇情...
專輯推出的首支單曲“Et S'il N'en Restait Qu'une”是杜林的情詩,動人的描述著一份無悔的愛。包浩伊的“Immensite”,在吉他與大提琴陪襯下,展現出一片寬闊無際的愛情天地。帕耶特的“Je Cherche l'Ombre”以鋼琴為主要伴奏,找尋著烈日下的綠蔭。邦巴帝耶的“La Diva”以一段女高音的歌劇詠嘆調開場,帶出...
看過《第五元素 Fifth Element》的朋友肯定對那段女高音印象深刻。很多人認為這首歌是電影原創的,實際上嚴格的說這首歌是改編自既有歌曲。前半段是義大利歌劇作曲家Gaetano Donizetti的歌劇詠嘆調《香燭已燃起(拉美莫爾的露契亞/Lucia Di Lammermoor)》,後半部則穿插了節奏明快的《女神之舞/The Diva Dance》。這...
1880年,威爾第找到了他一直以來的合作者——19世紀著名的詩人博依託,請他寫作《奧泰羅》的歌劇腳本。博依託將莎翁戲劇中文藝復興時代(Raissance Age)的精神融合進在十九世紀興盛的浪漫主義(Romantic Age)精神中。浪漫主義時期,對於那些“黑色”浪漫英雄的崇拜可謂達到了頂峰,不再像文藝復興時期那樣僅僅探討人的...
2011年11月,喬治烏髮行了個人錄音室專輯《向瑪麗亞·卡拉斯致敬》,曲目均選自法國和義大利的歌劇中廣受歡迎的詠嘆調。本次策劃的靈感來源於傳奇天后瑪麗亞·卡拉斯這位已故女高音歌唱家的藝術生涯和唱片。與之合作的是義大利指揮家馬可·阿米利亞托(Marco Armiliato)和英國皇家愛樂樂團(Royal Philharmonic Orchestra)。20...
出演中外歌劇《弄臣》《賈尼斯基基》《小二黑結婚》《西施》,清唱劇《蝶戀花》《一個法國女人的夢》《禹王》《紅樓夢》,聲樂協奏曲《蝴蝶雙飛》《格里埃爾聲樂協奏曲》等,出版20張專輯,多次擔任中國音樂“金鐘獎”,文化部“文華獎”和“國家藝術基金”“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評審。早年經歷 1975年,吳碧霞出生在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