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1949中外文學比較史(新版)(上下)》是我國第一部系統翔實而又獨創性地論述中國現代文學與外國文學關係的文學史著作。以新的文學史觀、文學觀重新詮釋1898—1949年間的中國文學所受外國文學影響的情況——吸納、排斥、變異與自我創造,實現中國文學現代化、本土化的過程。以比較文學的特有立場與寬廣視域,將歷史文獻學的方法與理論分析相結合,探涉了一般文學史難以展開的領域。被稱為新時期具有“學科突破”意義的代表性學術著作。
基本介紹
- 書名:1898-1949中外文學比較史
-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 頁數:925頁
- 開本:16
- 品牌:江蘇教育出版社
- 作者:范伯群 朱棟霖
- 出版日期:2007年3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4380600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全書中外文化視野開闊,‘史’的框架新穎而富有理論深度”,“具有了相當的學術品位”。
——賈植芳《專家鑑定書》
《1898-1949中外文學比較史》是80—90年代“突破原有的文學史研究格局與編寫模式”的“明顯標誌”。
——樊駿《文學史研究格局與編寫模式的突破》
“是一部同國際學術先進水平‘接軌’並又有中國特色的近現代全方位視角的文學通史”,“一部反映比較文學新學科進展,既能滿足當前教學急需,又能適合下一世紀新時代需要的優秀教材”。
——孫景堯《評〈1898-1949中外文學比較史〉》
直到十年後的今天,它的規模,它的學術水平,仍然沒有被完全超越,足見好的學術著作是有長久生命力的。
——王向遠《中國比較文學研究二十年》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在新舊世紀之交建立文學的界碑
第一節 以全局視界測繪文學革新圖像
第二節 翻譯的新紀元為中外文學可比性奠基
第三節 濫觴期的界碑以觀念更新為標誌
第二章 在中外文化交流傳統中
第一節 中國輸出的智慧
第二節 歐洲探索“中國形象”
第三節“中國之歐洲”
第三章 “西化”,還是現代化?
第一節 建立民族化的現代化觀念
第二節 探求現代化的歷程
第三節 “西化”,非現代化
第四節 傳統派、折衷派非民族現代化
第四章 現代對傳統的認同
第一節 現代化和“歷史的義務”
第二節 現代作家對“士”傳統精神認同
第三節 現代文學對古典美學思想認同
第五章 繼承、借鑑、創造與中國文學現代化、民族化
第二編 近代文學時期
第一章 文化:近代中外文學比較的熱點
第二章 “歐洲精神”與“文界革命”
第一節 “文界革命”與倡導白話文
第二節 “歐西文思”與新文體
第三節 邏輯文及其發展
第三章 西詩漢譯與“詩界革命”
第一節 西詩漢譯與“拜倫”角色
第二節 “詩界革命”與新派詩
第四章 小說界革命與小說翻譯
第一節 小說界革命的興起
第二節 翻譯小說與翻譯觀
第五章 “新小說”:中國小說現代化的開端
第一節 政治小說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 租界文化與社會小說
第三節 短篇白話小說的現代雛形
第六章 “新劇”:從古典戲曲向現代話劇的過渡
第一節 文明戲的興起與外國戲劇
第二節 早期話劇創作與翻譯
第三編 “五四”文學時期
第一章 外來思潮與“五四”文學觀念
第一節 “拿來主義”與創造意識
第二節 易卜生與“五四”個性主義
第三節 泛寫實主義思潮與“五四”文學觀念
第四節 歐洲浪漫主義美學思想與中國傳人
第五節 泛神論與中國浪漫主義
第六節 新浪漫主義與走向現代化意向
第二章 現實主義初潮中的“五四”小說
第一節 現實主義觀念形態與小說創作
第二節 現實主義的開放性
第三節 魯迅:“拿來”創造、融會貫通
第三章 西方浪漫主義與“五四”小說
第一節 浪漫主義精神與小說創作
第二節 自然性、時空感與宗教情緒
第三節 創造社與西方浪漫主義
第四節 挑剔地選擇浪漫主義
第四章 浪漫主義文學與主體獨異光彩
第一節 郁達夫對外國文化的選擇與接受
第二節 屠格涅夫、施托姆、盧梭與日本“私小說”
第三節 主體的獨異創造
第五章 西方現代主義與“五四”小說
第一節 現代主義文學理論在“五四”
文摘
第一節 中國輸出的智慧
晚清“西學東漸”以來,一個新穎奇異、生機勃勃的西方文化景觀展現在中國人面前。自此以後,中國文化、民族心理與文學所發生的巨大裂變,都與外來文化所給予的強烈刺激分不開。以一八九八年為界碑的中國近、現代文學之於悠久的中國古典文學,表現出迥異的風貌與內容,它的每一步發展與眾多的成就都同世界文學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這種中外文學的聯繫,有的來自直接刺激與模仿,有的是間接影響,有的來自西方,有的來自日本。在此以前,源遠流長的中國古典文學的發展雖然也不斷地吸收異域文化的滋養,例如西域藝術,尤其是佛教文化的影響,但是中國古典文學總是迤邐著《詩經》、《楚辭》與先秦文化所開鑿的主幹河道奔流,那些時爾旁逸的外來文化支流總是很快被注人與消融於主流中。中國古典文學在三千年的流程中始終不變其固有傳統的精髓與基本風貌。而中國近、現代文學發展的這一不容忽視的特點,使我們在研究二十世紀以來中國文學的現代化與民族化這一課題時,不能不同時探討世界文化之於中國文學的影響,不能不把探討中外文學的相互關係置於相當重要的地位。在這一研究領域中,不了解世界文學,不了解外來文化通過怎樣途徑進入中國文學,以及古老的中國文學如何接納、吸收、改造、變形的,就無法透視中國近、現代文學發展的內在關係,就無法闡釋清中國文學的現代化、民族化的發展與內涵。
而且,中外文化之間的交流本身就是一個傳統,一個中國文學賴以存在的歷史文化傳統。
後記
一九八八年春天,為了提高現代文學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的能力,朱棟霖和曹惠民共同籌劃並提出了《現代中外文學比較史》這一選題,爾後由朱棟霖執筆擬定了這一課題的初綱。接著朱棟霖在給九位碩士研究生上比較文學的選修課時,根據這一初綱,指導研究生大量蒐集資料、學習理論與中外文學比較史,從中梳理出史的線索。研究生的學年論文也各有分工’,儘量使其成為未來論著的部分章節的初稿。
一九八九年,江蘇省社科規劃辦公室召開專家評審會,擬補選少數課題,列人江蘇省社科“七五”規劃。由於我們這一課題具有一定的開拓性,加之前期資料工作亦較為充分,經專家們論證投票,一致同意將這一課題補選為“江蘇省社科‘七五’重點項目”。這對我們的研究工作無疑是一股強勁的推動力。
我們聘請了復旦大學賈植芳教授為顧問,得到了他的多方指導。朱棟霖同志也按“重點項目”的規格和要求,制定了全書章節的細目。課題組根據各撰所長進行分工,並請曾華鵬和汪應果等教授為特約撰稿人。
一九八九年秋至一九九O年春,朱棟霖應香港中文大學之邀,至中文大學比較文學研究中心訪學,和陸潤棠博士合作研究本課題。在這一過程中,香港中文大學李達三、周英雄、陸潤棠、黃繼持諸教授和香港大學黃德偉教授等比較文學的專家對我們的課題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並提供了若干有價值的資料。我們亦敦請這五位教授出任本課題的顧問。朱棟霖訪學歸來,對本書綱目再作了一次推敲和重大修訂。本書的規模也按內容的需要而有所擴充,劃分為五編共三十六章。
一九九一年五月,本書部分章節的樣稿寫成。我們借江蘇省宜興市靜樂山莊召開審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