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0-1832年的英國社會

1660-1832年的英國社會

《1660-1832年的英國社會》一出版就被認為開闢了英國歷史學研究的新時期。作者克拉克在這部著作中,首次把1660-1832年定義為“漫長的18世紀”,並全面闡述了他對於漫長的18世紀的英國社會的看法,1660-1832年間的英國社會具有突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英國正是在這一時期通過君主、貴族、教會的密切配合形成了現代意義上的國家。

基本介紹

  • 書名:1660-1832年的英國社會
  • 作者:J.C.D.克拉克
  • 譯者:姜德福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4年8月1日
  • 頁數:702 頁
  • 開本:16 開
  • ISBN:7100095581
  • 外文名:English Society 1660—1832
  • 類型:人文社科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名人推薦,

內容簡介

18世紀英國史是西方學界英國史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史家們之所以關注這段時期的英國歷史。是因為“英國當時是世界上財政、工業、商業、殖民和海軍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其政治制度在歐洲乃至世界都是最成功的。英國文化與思想也開始逐漸對歐洲及世界的其他地區產生影響”。在諸多關於18世紀英國史的研究成果中,喬納森·克拉克所著《1660—1832年的英國社會》一書廣受學界關注,被認為開闢了英國歷史學研究的新時期。

圖書目錄

目 錄
序 言
縮略語
關鍵字
導言:舊制度的實質
1.向現代的過渡
2.構建舊制度
3.教派國家
4.英國社會特性的描述
5.民族特性
第一章 從王政復辟到和諧一致,1660—1760年
1.宗教戰爭的長久陰影
2.新秩序的界定
3.國家面前的教會:1688年革命
4.中間立場的分裂:為什麼所有各方都呼籲神權?
5.神授權利觀念的轉變,1745—1760年
第二章 舊制度的社會和思想前提
1.這些構想為何相互聯繫?
2.政治理論原則及其內容,從洛克到穆勒
3.階級、性別以及對等級社會的批判
4.文明、消費主義和精英社會理論
第三章 民族特性:教會和國家的命脈,1760—1815年
1.英國人為何在共和主義革命的年代愈益將其國家定義為君主國?
2.君主制國家:從布萊克斯通到荷蘭王室,憲政論戰如何關注於君權?
3.國教統治的國家:為什麼政治神學仍然如此重要? 1760—1793年
4.為什麼衛理公會和福音派支持國教政治神學的霸權地位?1760—1832年
5.國教統治的神奇復興,1789—1815年
第四章 在激進主義之前:不滿的宗教根源,1688—1800年
1.人們為什麼疏遠了舊社會?
2.疏遠的一些理論基礎:自然神論、阿里烏教義、索齊尼主義
3.神學異端與政府構成
4.異端的失敗,1714—1754年
5.約翰 ·威爾克斯與英國國教中異端的復甦,1745—1774年
6.不奉國教派及其目標,1714—1775年
7.對神權政治國家權威的否定:托馬斯 ·潘恩
8.民主理論的起源:理察 ·普賴斯、約瑟夫·普里斯特利和威廉·戈德溫
9.“歐洲的宗教”:異端的復興,1772—1800年
第五章 崩塌前夜的舊制度:緩慢的腐蝕
1.舊社會的意識形態
2.工業革命的影響
3.民主、人口統計學、不奉國教
4.從“激進改革”到“激進主義”:新批評的出籠
第六章 新教體制的終結,1800—1832年:轟然崩坍
1.從古老的憲政到新教體制
2.為何改革被認為可以避免?1800—1815年
3.新教體制的防禦,1815—1827年
4.“逐漸實現的革命”,1827—1832年
5.“最重要的爭論”:《改革法》的影響
索引

作者簡介

作者:(英國)J.C.D.克拉克 譯者:姜德福
J.C.D.克拉克,長於宗教史和政治史研究,著有《變遷的動力:18世紀50年代危機與英國政黨制度》(1982年)、《革命與反叛:17世紀和18世紀的英國國家與社會》(1986年)、《自由的語言,1660-1832年:盎格魯-美洲世界的政治論戰和社會動力》(1994年)、《塞繆爾·詹森》(1995年)等著作。
姜德福,歷史學博士,現任大連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遼寧省歷史學會副理事長。

名人推薦

它將極大地修正我們大多數現有的關於18世紀的看法……《英國社會》能夠很好地展現出比劉易斯·B·納米爾的《喬治三世在位時期的政治結構》更大的影響,而且其涉及的領域更為廣泛。
——約翰·凱尼恩,《現代歷史雜誌》
對任何關於處在“光榮革命”與《大改革法案》期間的英國社會性質的討論而言,這本書都將是至關重要的……
——W.A.斯佩克,《教會史雜誌》
由於其驚人的學識……《英國社會》將使得其他學者不得不重新調整他們對於18世紀英國政治的看法……我完全認同他最重要的觀點,即很多史家錯誤地以世俗化的眼光來看待18世紀,沒有人認識到宗教的重要性、深受歡迎的英國國教的影響力以及教會-國家關係的重要意義,就不能正確理解這一時期的政治。
——H.T.狄金森,《英國歷史評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