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 年,新加坡羅放申路116 號,有一家專業經營電影業的“邵氏南洋影片廠”,不錯,它就是今天名震四海的邵氏兄弟電影公司的前身。但在那個時候,它還只是個剛剛起步的小公司,放映的影片全由邵氏家族在上海開辦的電影公司——天一電影公司拍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6歲隻身下南洋的邵逸夫
- 案例主角:邵逸夫
- 性質:激勵性
- 屬性:教育學習借鑑
案例:16歲隻身下南洋的邵逸夫,案例點評,
案例:16歲隻身下南洋的邵逸夫
南洋片廠的老闆是邵氏家族的兩兄弟,即老二仁枚和老六逸夫。幾年前,他們歷盡辛苦來到南洋,為的是替天一公司開拓市場。當時南洋的條件十分艱苦,夏季天氣炎熱,蚊子又大又毒,簡直無法忍受,但憑著對電影事業的執著追求,他們都堅持了下來。為了擴大業務,他們倆人組成“兄弟檔”,拉起了6 組流動放映車,把放映機、銀幕、桌椅、帳幕等器材全放到車上,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的城鎮、鄉村巡迴放映。20 年代末,馬來西亞的小鎮有很多華人,他們平日沒有娛樂消遣的去處。邵氏兄弟的流動放映車來了,他們便蜂擁而來,享受著流動電影的興趣。
就這樣,南洋片廠在新馬逐漸站穩了腳跟,先後買下了位於新加坡鬧市區的美之路新娛樂劇院和曼舞羅戲院,開始建立自己的影院網路。
30 年代初期,世界性的大蕭條也影響了東南亞的經濟,影院的生意也沒有以前好做了。就在別的電影公司收縮經營的時候,年僅23 歲的六弟邵逸夫大膽提出,非但不要收縮,還應趁機大膽擴大規模和聲勢,他建議把突破口選在開創國內的有聲電影業上。於是,邵逸夫備下厚禮去拜訪粵劇藝術家薛覺先生。薛覺為邵逸夫的真誠所打動。兩人談定由薛覺提供腳本,合作拍攝有聲國片。
1932 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攝製成了中國第一部有聲影片《白金龍》,開創了中國電影從無聲進入有聲的新時代。《白金龍》在國內及東南亞一帶大獲成功,為南洋片廠帶來了相當可觀的利潤。邵氏兄弟借著這一機遇又成功地打入了東南亞一帶的娛樂業,邵逸夫模仿上海“新世界”遊樂場的經營方式,在新加坡也辦起了一個“新世界”娛樂場,結果又是一炮走紅。邵逸夫受此鼓舞,又接連開辦了“大世界”娛樂場,“快樂世界”遊樂場等。到1941年,邵氏兄弟已擁有110 家影院和9 家遊樂場,可以說已頗具規模。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邵氏兄弟的產業一度遭到大破壞,許多影院和遊樂場被夷為廢墟。但他們毫不灰心,戰後,他們立即著手恢復原有的產業,前後花了10 年的功夫,邵氏旗下的座座影樓和娛樂場所又重新建立起來了。這時,兄弟倆重新調整了分工,由三哥邵仁枚負責新加坡的產業,六弟逸夫則專職在香港發展。這樣的分工一直延續到邵仁枚去世時為止,由邵逸夫接管了全部的業務。
從1959 年開始,邵逸夫展開了一個龐大的擴張計畫,“每月一院”的速度,到處大開電影院。邵逸夫對別人打比方說,這樣做如同製造廠兼設零售店,免除“中間剝削”,自然生意興隆,事業成功。
在大張旗鼓的增開影院的同時,邵逸夫還醞釀著一個更宏偉的計畫,那就是在香港建立自己的電影基地。他四處找地皮,看中了清水灣的一座半荒山崗。徵得香港政府同意之後,投入32 萬港元,以極大的魄力,把整個山崗都買了下來。隨後,他再投資70 萬港元,雇用大量機器人工,削地60 英尺,把山崗夷為平地,築起了一座電影城。電影城內隔音片廠、置景場棚、行政大樓、暗房、沖印所、貨倉、服裝道具室、放映室和生活區一應俱全。這就是現在香港的“好萊塢”——邵氏影城。從此,一部部轟動港澳台及新馬泰的巨片就從這裡誕生了,有《江山美人》、《楊貴妃》、《梁山泊與祝英台》等當時橫掃港澳台與東南亞的古裝片,也有一拳在美國打出了5 萬個中華武術協會的首部功夫片《天下第一拳》......林林總總,不勝枚舉。邵氏公司每年拍攝40 多部影片,其數量與美國的大製片商相比,也絲毫不讓。同時,加盟邵氏公司的新人、明星、導演也不計其數,演員有林黛、李麗華、李香蘭、尤敏、石英、樂蒂、張仲文、丁寧、丁紅、中東厚、趙雷、張沖、洪波等名角;導演有陶秦、李翰祥、岳楓、羅臻、嚴俊、何夢華、宋存壽、丁善璽以及日本的中平康、島耕二、井上梅次等名流投奔。真可謂是人才濟濟。順便說一句,邵氏影城買入時的地價僅合每平方英尺0.45 港元,而現價要超過每平方英尺400 港元,從地產的角度看也是一項極成功的投資。
邵逸夫從不拍文藝片,相對於藝術來說,他更看重的是票房,但這對一個商人來說是無可厚非的。他有一句名言:“如果我要拍一套純藝術性的電影,我不敢肯定這套戲會有很多人中意看!看戲的人不多,得益的人也不多。
我寧願專心讓大家都能看中意的娛樂性影片!若拍藝術片,我寧願捐錢給香港藝術中心或支持藝術節!”六七十年代,邵逸夫的電影事業正處於鼎盛的時期,他卻毅然進入當時不被人看好的電視傳播業,於1967 年投標奪得香港首家電視台——香港無線電台的經營權,並就任無線台董事局主席。以現在的眼光,結合到80 年代電影業的衰落,不能不讓人佩服這位老人深邃的眼光。當後來許多香港製片廠因市場蕭條而關門大吉時,及時調整戰略的邵逸夫已在日進斗金的電視業上如魚得水,而且其投資領域早已擴大到地產、金融領域。美國著名財經雜誌《福布斯》估計邵氏家族在東南亞的財產達11 億美元。據香港的《亞洲周刊》統計,光是邵氏在新加坡的3 座大廈,已值9.5 億美元;其在香港的三家上市公司,1989 年底的市值達50 億港元,按股權計算,邵逸夫個人財產占12億港元。再據香港的《資本》雜誌估計,按他手持上市公司股票、私人公司的盈利及他的私人物業價值來作統計,其財富約40 億港元。
富可敵國的邵逸夫熱心公益事業,尤其注重青年教育及醫療服務。多年來,受他捐款的社會團體遍及世界各地。他對國內教育事業非常關心,1985~1990 年,捐給中國47 所教育機構的款項,已逾4 億元。
他也是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現任香港紅十字會會長、香港藝術中心和藝術節主席、香港中文大學董事會董事、香港影業協會主席、香港製片人協會主席......等多項職務。1974 年,他獲得英國女王頒授的CBE 勛銜;1997 年又獲爵士勛銜,並先後獲得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頒授的名譽博士學位。
1990 年6 月1 日,香港清水灣無線電視城,中國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周南,代表中國科學院和國際小行星中心,將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四顆小行星中的一顆,以邵逸夫的名字命名,並當場頒予命名證書。
“笑功聞於天下”的邵逸夫,終於會心地笑了!
案例點評
1.邵逸夫在經營上也有許多特點,但給人印象最深的一個是他那永不停止的進取、冒險和開拓精神。從16 歲隻身下南洋,23 歲力主拍攝國內第一部有聲電影,年近花甲又轉投電視業等等事情上,我們可以明白地感到這位老人的一顆永遠年輕的事業心。
2.邵逸夫先生熱心教育、關心社會福利的可貴精神也十分難能可貴。國內所有知名的高等院校,無不接受過他的捐贈,一幢幢的逸夫樓、逸大館、逸夫中心無不體現出這位海外遊子的拳拳報國心。他的義舉,必將載入中國的教育史。
3.邵逸夫注重商業實效,不拍文藝片的方針曾多遭人責難。但作為一位電影商來說,追求利潤的回報是無可指責的。難道非得逆潮流而動,將諾大一個邵氏帝國弄得關門大吉,才算鐘情於藝術嗎?在商言商,是一條被無數次證明的商業鐵律。注重實際,是每一位企業家應遵守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