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江蘇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糾紛

11·28江蘇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糾紛

11·28江蘇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糾紛是指上午,江蘇省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發生一起因醫患糾紛引發的千餘名民眾集聚事件。當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迅速組織人員現場疏導,截至當日13時,醫院就醫秩序基本恢復正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1·28江蘇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糾紛
  • 時間:2010年12月5日
  • 地點:張家港
  • 事件:第一人民醫院醫療糾紛
事件簡介,事件經過,院方反應,調查處理,最新進展,

事件簡介

經了解,11月28日晚,一名5歲患兒在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輸液治療過程中出現腹痛等症狀,在搶救過程中死亡。5日上午9時許,千餘名民眾聚集到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祭奠患兒活動,部分人員出現過激行為,對醫院就醫秩序造成一定影響。

事件經過

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兩名掛水者意外死亡,一名是4歲男童,一名是53歲老人。 目前當地衛生局已成立調查組,藥水被封存送檢。
夏先生家住張家港市區百橋花園,11月28日,4歲的兒子夏臣森出現嘔吐、低燒等不適症狀,當晚送到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醫生診斷後稱“是感冒,沒什麼問題”,並掛水治療。不料掛水中突發意外,孩子搶救無效死亡。而在11月19日,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就已經發生了一名53歲的老先生在掛水後死亡的悲劇。
10天內兩患者掛水離奇死亡,死者家屬均對這個結果難以接受。目前,4歲孩子所掛的藥水已被送檢,主管部門已成立調查組介入處理此事。53歲老先生屍體則已經火化,進入醫療鑑定程式。
悲劇一
在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4歲男童掛水中喊“肚子疼”,沒救過來。
夏先生稱,兒子夏臣森11月28日上午出現嘔吐症狀,且有些低燒。家人以為是小毛病便沒送診,晚飯後孩子又出現嘔吐症狀,他趕緊和妻子將孩子帶往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
“當晚9點多到醫院後,是急診兒科一位女醫生接診的。”據夏先生介紹,那名女醫生聽診並查看了喉嚨,自己詢問孩子有什麼問題,對方稱沒事。驗血報告出來後,他再次詢問,“醫生說血沒問題,下的結論是‘胃腸性感冒’。”
夏先生說,醫生開藥給孩子掛水,只開了一天的量,一大一小兩袋藥水。當時孩子先掛的是小袋藥水,剛掛了三分之一不到,兒子突然喊“媽媽,我肚子疼”。夏先生第一時間停了孩子的點滴,本想扶孩子到主治醫生那裡去,但走著走著孩子的身子開始往地上趴。“老婆連忙抱著孩子,我提著點滴,去找醫生。這個過程中發現孩子在翻白眼,我們直接奔向急診兒科對面的搶救室。搶救醫生還把我們的點滴打開繼續掛,說‘掛了沒事的’。”
“醫生先給孩子輸氧,可孩子吐不過氣來……”據夏先生的妻子說,隨後醫生又將孩子轉到搶救室內的小房間進一步施救。看到電子檢測儀上的心跳時斷時續,她和丈夫及聞訊趕來的公公分別使勁搓孩子的肚子、手、腳,“一個小時過去,孩子身上的皮都被我們搓破了。”
當晚11點半左右,夏臣森經搶救無效死亡。
悲劇二
從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掛完水出來,老人超市前突然倒下。
據夏先生的親屬透露,11月19日,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已發生一起患者掛水後死亡的悲劇。“那是一名53歲的老先生,掛水後剛出來便倒下了,也是搶救無效死亡。”隨後,記者從網上找到了死者家屬發的帖子。
發帖人稱,她爸爸今年53歲,平時身強體壯。11月17日有點發燒,就去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做檢查,當時心電圖、X光、胸透等都做了,一切正常。因為想好得快點,就開始掛鹽水。“就在19日的中午,我爸就出事了。”
發帖人說,當她趕到醫院向院方討要說法的時候,沒人理她。很快,她的家人等都趕來了,同時趕來的還有警察以及醫院的保全。不久醫院的領導出來,說已經和衛生局的領導溝通好,晚上6點半在醫院的行政樓和他們談。
根據發帖人的敘述,在家人、衛生局、院方三方溝通中,衛生局的人問院方有沒有做全面檢查?是否有問題?院方的人對於後一個問題遲遲不能作答,後來才說有支氣管炎,“可是這不能作為我爸爸死亡的原因吧?”交涉無果後,放在門診大廳的父親屍體被院方安排人員強行推走。
據目擊網友稱,這名掛水死亡的老年患者,是在掛完水出來走到醫院超市前突然倒下的。
記者調查
四歲男童之死,家長和院方各有說法
意外發生時,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主治醫生在哪?
按照夏先生的說法,主治醫生接診時稱孩子沒問題,可在掛水時候出了意外。那么,孩子出現異常時,那名主治醫生在哪裡呢?夏先生表示當時主治醫生還沒走,院方則說她已經回家。
孩子家長
夏先生稱,孩子被轉到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搶救室小房間之際,他才顧得上找主治醫生,“有醫生說晚上10點換班,那名主治醫生下班回家了。
夏先生和妻子說,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主治醫生是第一個接診孩子的,也是她開的藥水。孩子出現異常時,主治醫生沒走,是孩子搶救時才走的,“她應該留下幫忙。即使她走時不知道孩子出了問題,院方也應該及時聯繫她回來參與搶救孩子。”
夏先生認為,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主治醫生接診時稱孩子沒問題,卻在掛水時候出意外,這讓他和家人無法接受。孩子死亡後,他和家人守在搶救室,希望院領導和主治醫生出面解釋和處理此事。可第二天早上7點半才等來一個副院長,稱搶救室等著使用,孩子屍體要先送到太平間,然後再來談。“可我們送了孩子回來後,那副院長沒影了。”
夏先生稱,他後來上樓去找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領導,一群保全跟著,還把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院長室門鎖上了。她當時還沒走。

院方反應

2010年12月5日下午,經過張家港市衛生局辦公室負責人的協調,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朱院長和一位副院長接受了記者採訪。朱院長稱,夏臣森是晚上9點半左右到醫院就診的,出事是在10點過後, “我們的醫生是三班制,10點正好交接班。孩子出現異常症狀時,主治醫生已經下班,不存在逃跑之說。”
對於夏先生“主治醫生至今都沒露面”的質疑,朱院長表示,醫院也有保護醫生的責任,在家屬情緒激動的情況下要適當考慮醫生的安全問題。不是不見,而是要選擇一個適當的時間。
朱院長說,夏臣森出現異常後,該院兩名主任醫師、一名副主任醫師都及時參與了搶救。同時,在孩子出現異常症狀以及整個搶救的過程中,醫院值班領導一直陪同在現場進行事件的處理和調解。同時,在患者父母的極力要求下,第二天下午,他也曾趕到現場進行調解。
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稱所掛藥水有無問題。根據院方提供的資料,當時夏臣森被初步診斷為“上呼吸道感染”。那么,他為何在掛水時突然出現意外?這個孩子的死亡,和所掛的藥水到底有沒有關係?
“我們只好把孩子屍體送到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門診大廳。”夏先生說,可即使這樣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院長也沒出面。
夏先生說,11月29日上午10點左右,圍觀者越來越多,他們被帶到張家港第一人民醫院醫患糾紛辦公室,由邵副院長和醫務科吳主任接待,他們提出馬上把孩子送到殯儀館,做屍檢,對孩子的死亡沒有做任何解釋。
夏先生稱,下午4點左右,院長終於現身,張家港市衛生局的領導也來到現場。“他們要求我們先把孩子拉殯儀館,然後到市政府調解中心處理。”
夏先生的家人說,當天下午,院方有人稱孩子掛水出意外可能是“爆發性心肌炎”,“他們只是懷疑不能確定,可為何接診說‘沒問題’,掛了水出現心肌炎?找了從事醫務工作的人了解情況後,我們懷疑是藥水誘發了致命症狀。”

調查處理

事件發生後,省市領導高度重視,要求及時妥善處理相關事宜,防止事態擴大。有關部門迅速趕赴現場,指揮處理。張家港市主要領導及時趕到現場,組織力量對現場民眾進行疏導。在各方配合下,截至當日13時,聚集民眾陸續離開現場,事態未進一步擴大。 醫療糾紛發生後,當地迅速成立“11·28”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對值班醫生、值班護士等18名當事人進行調查。同時,啟動行政調查程式,組織專家就診療和搶救過程進行調查。目前,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一名副院長、兒科主任已被暫停職務,當事醫生、藥師暫停醫療執業。
張家港市主要負責人表示,要本著客觀公正和人道主義宗旨,進一步加強與患兒家屬的溝通,按照醫療糾紛的正常處置程式,在充分考慮患兒家屬訴求的基礎上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最新進展

“11·28”醫療糾紛事件有了最新進展:該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邵建政、兒科主任謝秋已被暫停職務,當事醫生吳艷、藥師繆潔暫停醫療執業,監察部門已介入調查。 “11·28”醫療糾紛事件發生後,張家港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醫療糾紛處理領導小組,就醫療糾紛中醫院管理、診療過程、崗位履職等情況,對值班醫生、值班護士等18名當事人進行了調查。
同時,在患兒家屬尚未申請啟動醫療糾紛技術鑑定的情況下,張家港市衛生行政部門啟動了行政調查程式:申請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專家組就診療和搶救過程進行調查,聽取了夏臣森家屬陳述,對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師、護士進行了詢問。
經調查,專家組認為:急診接診醫師擬診基本正確、治療符合規範,醫院搶救及時。在治療搶救過程中,醫院存在的缺陷為,鹽酸甲氧氯普胺和碳酸氫鈉應當要避免配伍(配伍是醫療專業名詞: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藥性特點,有選擇地將兩味以上藥物配契約用),但目前未見該配伍引起患者死亡的報導;由於患兒病情變化急驟,病程短暫,醫院對患兒出現的病情突然變化認識不足。
對患兒的死亡原因,專家組認為可能為過敏性休克、暴發性心肌炎或病毒性腦炎。但患兒死亡後未做屍檢,封存的剩餘液體未做檢測,無法最終確定死亡原因,醫院存在的缺陷與患兒死亡之間的因果關係也無法判定。目前,監察部門已經介入調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