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0000宣城市幅區域地質調查

《1:250000宣城市幅區域地質調查》是由安徽省地質調查院擔任主要完成單位,戴聖潛、周存亭、儲東如、劉家雲、管遠才、吳海權、陸小三、李運懷、吳家富、路玉林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250000宣城市幅區域地質調查
  • 主要完成單位:安徽省地質調查院
  • 主要完成人:戴聖潛、周存亭、儲東如、劉家雲、管遠才、吳海權、陸小三、李運懷、吳家富、路玉林
  • 等級:二等
  • 獲獎證書編號:KJ2009-2-55
  • 獲獎序號:20090060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1∶25萬宣城市幅區域地質調查” 工作區域跨皖浙兩省,大地構造位置位於揚子地塊東部,江南造山帶北東端。 《1∶25萬宣城市幅區域地質調查》按照《1:25萬區域地質調查技術要求(暫行)》進行野外調查和專題研究,最後形成《1∶25萬宣城市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地質圖》、《1∶25萬宣城市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及專題論文。 《1∶25萬宣城市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地質圖》用岩石地層、岩石譜系單位表示了查區沉積岩、岩漿岩(侵入岩和火山岩)及變質岩的時代、岩性、分布、產狀及其地質關係;用不同火山岩(相)的分布表示火山機構;用褶皺構造、斷裂構造和韌形剪下帶表示了查區不同期次、不同層次的構造特徵及其交切複合關係。 《1∶25萬宣城市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分為緒言、地層、岩漿岩、變質岩、地質構造、經濟地質和結論等7章,全面地總結了本次調查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統地闡述了查區的區域地質特徵。清理和厘定了查區岩石地層系統系統,在資料較為豐富的南華紀、震旦紀、石炭紀、二疊紀及晚白堊世建立了地層格架,填補了該區空白。系統建立了查區侵入岩岩石譜系單位,通過分析岩漿岩岩石學、地球化學特點,提出區內晚中生代存在埃達克質岩石、鉀玄岩、A型花崗岩,根據岩石系列演化和岩漿成因研究,提出了本區燕山期的深部作用過程。根據大量野外構造形跡資料建立了測區構造格架,通過構造變形分析,將查區分為三個呈北東向平行展布的構造小區,為揚子地塊加里東運動發育情況、華夏地塊和揚子地塊在早古生代的互動等地質界關注的重大地質問題提供了構造變形的直接證據;對查區主要礦產資源、旅遊資源、以及部分地區地質災害特徵進行了總結。對天目山區著名名特優產品一山核桃的生長與地質背景關係進行了專項調查,發現地質環境是山核桃生態系統中主要控制因素之一。 報告是有關皖東南、浙西北交界地區的一項綜合性的基礎地質調查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