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萬鳳慶縣幅區域地質調查

《1/25萬鳳慶縣幅區域地質調查》是由雲南省地質調查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段向東、李靜、劉發剛、張虎、彭程、曾文濤、曾慶榮、鄧仁宏、俞賽贏、馮文杰、徐桂香、魏興明、胡紹斌、王偉、楊仕潘、趙雲江、包佳鳳、張坤、顏尋、盧曉萍、孫載波、王曉林、熊家鏞、馮慶來、趙志芳擔任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25萬鳳慶縣幅區域地質調查
  • 成果登記號:20120140
  • 第一完成單位:雲南省地質調查院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120140
項目名稱
1/25萬鳳慶縣幅區域地質調查
第一完成單位
雲南省地質調查院
主要完成人
段向東、李靜、劉發剛、張虎、彭程、曾文濤、曾慶榮、鄧仁宏、俞賽贏、馮文杰、徐桂香、魏興明、胡紹斌、王偉、楊仕潘、趙雲江、包佳鳳、張坤、顏榆歸尋、盧曉萍、孫載波、王曉林、熊家鏞、馮慶來、趙志芳
研究起始日期
2004-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06-12-01
任務來源
國家計連棄說劃;

成果摘要

本項目詳細研究前人認識差異較大的無量山岩群。在四段的火山岩中獲295Ma的成岩年齡和201Ma、202Ma的變質年齡。表明無量山岩群應屬晚古生代的地層。在面上對下石炭統張家田組(C1 )進行推廣,可能代表了保山地塊與鎮康地塊之間晚古生代時期的一個小規模的海槽、或環繞鎮康地塊周圍槳盼希的深水沉積盆地。提出忙懷組火山岩為異源”雙峰式”火山岩,形成於火山弧後緣拉張環境,對戒姜求體以往認為屬碰撞型火山岩有較大突破。對重新厘定了時代的三疊紀-侏羅紀小定西組火山岩進行了岩石地球化學特徵的系統研究,認為可能屬盆-山轉化階段的一套特殊火山岩系,為”滯後”型弧火山岩。 在晚元古界瀾滄岩群中確認了一套變質的基性火山岩,對其主元素進行的研究表明,其具有大洋低鉀拉斑玄武岩的特徵,很可能是Rodinia超級大陸裂解時期的火山活動記錄。在晚元古界王雅岩組下部發現了多層變質的流紋岩,對其岩石地球化學特凶懂辯征也進行了初步研究。火山岩略顯雙峰式特徵,其形成可能與晚元古代地殼的陸內拉張作用相關。對臨滄花崗岩進行了有效的解體,劃分出二疊紀陸緣島弧花崗岩、三疊紀碰撞花崗岩及侏羅紀、白堊紀造山期後花崗岩。對前人厘定的雲縣銅廠街蛇綠岩進行了野外地質觀察、研究,表明其與南鄰1∶25萬臨滄縣幅新建的牛井山蛇綠混雜岩屬同一地質體,但位於整個蛇綠岩層序的更高層位,向北延出調查區南北向斷續延伸長度達200多公里,代表了古特提斯主洋盆的位置所在。以古特提斯構造演化為主線,對測區地殼進行了構造單元的劃分。共劃分為揚子微大陸 (Ⅰ)、昌寧構造混雜帶(Ⅱ)、滇緬馬泰微大陸(Ⅲ)3個一級大地構造單元,並進一步細分為6個二級大地構造單元,10個三級大地構造單元及1條分劃性斷裂。以昌寧-孟連虹殃和章盆地的的演化過程和碰撞造山過程為主線,建立起調查區新的構造變形序列。調查區古特提斯的演化過程劃分為繼承性擴張階段、快速擴張階段、洋盆形成階段、洋殼俯衝階段、碰牛歡探撞造山階段、盆山轉換階段和陸內造山階段。基本查明昌寧構造混雜帶基本結構型式。其在剖面上呈”扇形背沖”構造樣式;在平面上為透鏡狀剪下陣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