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偏二甲肼
- 英文名:unsym-Dimethylhydrazine
- 別稱:1,1-二甲基肼
- 化學式:C2H8N2;(CH3)2NNH2
- 分子量:60.1
- CAS登錄號:57-14-7
- EINECS登錄號:200-316-0
- 熔點:-57.2℃
- 沸點:62-64℃ (753 mmHg)
- 密度:相對密度(水=1)0.78(2
- 閃點:-18℃
理化性質,類別,安全信息,產品用途,上下游產品信息,儲運方法,對環境的影響,健康危害,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實驗室監測方法,環境標準,應急處置,管理信息,應急醫療,安全術語,風險術語,物質毒性,
理化性質
中文名稱 | 偏二甲肼 |
英文名稱 | unsym-Dimethylhydrazine |
中文別名 | 1,1-二甲基肼 |
英文別名 | N,N-dimethylhydrazine (asym.) anhydrous; UDMH; Dimethylhydrazinecolorlesspaleyellowliq; 1,1-Dimethylhydrazine; 1,1-Dimethyldrazine |
CAS號 | 57-14-7 |
EINECS號 | 200-316-0 |
分子式 | C2H8N2;(CH3)2NNH2 |
分子量 | 60.1 |
InChI | InChI=1/C2H8N2/c1-4(2)3/h3H2,1-2H3 |
熔點 | -57.2℃ |
密度 | 相對密度(水=1)0.78(2 |
沸點 | 62-64℃ (753 mmHg) |
閃點 | -18℃ |
水融性 | miscible |
物化性質 | 性狀 本品為發煙性液體,有氨臭。沸點 63℃凝固點 -57.2℃相對密度 0.7914 折射率 1.4075閃點 1℃溶解性 易溶於水、醇、乙醚、苯及石油產品。 |
用途 | 燃料添加劑、有機合成 |
安全術語 | S45:;S53:;S61:; |
風險術語 | R11:;R23/25:;R34:;R45:;R51/53:; |
危險品標誌 | F:Flammable;T:Toxic;N:Dangerous for the environment; |
上游 |
相關類別: 農藥中間體;植物生長調節劑中間體;organic compound;Building Blocks;Chemical Synthesis;Hydrazines;Nitrogen Compounds;Organic Building Blocks;標準品
Mol檔案: 57-14-7.mol
類別
易燃液體
毒性分級 中等毒
急性毒性 口服- 大鼠 LD50: 122 毫克/ 公斤; 口服- 小鼠 LD50: 265 毫克/ 公斤
爆炸物危險特性 與空氣混合可爆
可燃性危險特性 遇明火、高溫、氧化劑易燃; 遇熱分解有毒氧化氮氣體
儲運特性 庫房通風低溫乾燥; 與氧化劑、酸類分開存放
滅火劑 乾粉、乾砂、二氧化碳、泡沫、1211滅火劑
職業標準 TWA 1 毫克/ 立方米; STEL 0.25 毫克/ 立方米
安全信息
危險品標誌 F,T,N
危險類別碼 45-11-23/25-34-51/53-37-23/24/25
安全說明 53-45-61-36/37
危險品運輸編號 UN 1163 6.1/PG 1
WGK Germany 3
RTECS號 MV2450000
HazardClass 6.1
PackingGroup I
海關編碼 29280090
毒害物質數據 57-14-7(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產品用途
N,N-二甲基肼又稱偏二甲基肼,是植物生長調節劑丁醯肼的中間體。;該品用於生產植物生長調節劑,其苯酚鹽可減少潤滑鹽的沉積現象。還可用於吸收酸性氣體,也可用作高能原料。;用作燃料添加劑及用於有機合成;燃料添加劑、有機合成
上下游產品信息
【上游原料】次氯酸鈉-->二甲胺-->氯酸鈉-->次氯酸-->二苯甲酮腙-->二甲胺水溶液-->氯化胺
【下游產品】萎蔫酸-->5-丁基吡啶-2-甲腈-->二甲基肼吡啶-->丁醯肼
【下游產品】萎蔫酸-->5-丁基吡啶-2-甲腈-->二甲基肼吡啶-->丁醯肼
儲運方法
庫房通風低溫乾燥; 與氧化劑、酸類分開存放
危險品運輸編號 UN 1163 6.1/PG 1
對環境的影響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徑:吸入、食入、經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攝入或經皮吸收後對身體有害。本品對皮膚、眼睛、黏膜和上呼吸道有劇烈刺激作用。吸入後,可引起喉、支氣管的痙攣、炎症和水腫,化學性肺炎、肺水腫。接觸後可引起燒灼感、咳嗽、喉炎、眩暈、頭痛、噁心和嘔吐。
毒理學資料及環境行為
毒性:屬中等毒類。
急性毒性:LD50120mg/kg(大鼠經口);LC50大鼠吸入:252ppm,4小時;630mg/m3,4小時(大鼠吸入)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狗吸入12.5mg/m3,6小時/天,5次/周,26周,體重減輕、嗜睡、輕度貧血。
致突變性:微生物致突變:鼠傷寒沙門氏菌陽性。
致癌性:IARC致癌性評論:對人可能致癌。
危險特性: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極易燃燒爆炸。與氧化劑能發生強烈反應,引起燃燒或爆炸。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實驗室監測方法
氨基亞鐵氰化鈉分光光度法(GB/T14376-93,水質)
氣相色譜法;分光光度法 《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國家環保局編
環境標準
前蘇聯 車間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最高容許濃度 0.1mg/m3
嗅覺閾濃度 <6ppm
應急處置
皮膚接觸:立即脫去被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至少15 min。就醫。
眼睛接觸:立即提起眼瞼,用大量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徹底沖洗至少15 min。就醫。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予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
呼吸系統防護:可能接觸其蒸氣時,必須佩戴導管式防毒面具。
眼睛防護:呼吸系統防護中已作防護。
身體防護:穿膠布防毒衣。
手防護:戴橡膠耐油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嚴禁吸菸。工作完畢,淋浴更衣。實行就業前和定期的體檢。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
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立即進行隔離,小泄漏時隔離150 m,大泄漏時隔離450 m,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儘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蓋,降低蒸氣災害。噴霧狀水冷卻和稀釋蒸氣,保護現場人員,把泄漏物稀釋成不燃物。用防爆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必須佩戴過濾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離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風向滅火。遇大火,消防人員須在有防護掩蔽處操作。滅火劑: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乾粉、砂土。
管理信息
操作管理: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導管式防毒面具,穿膠布防毒衣,戴橡膠耐油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金屬粉末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管理:儲存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不燃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金屬粉末、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
運輸管理:鐵路運輸時應嚴格按照鐵道部《危險貨物運輸規則》中的危險貨物配裝表進行配裝。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夏季最好早晚運輸。運輸時所用的槽(罐)車應有接地鏈,槽內可設孔隔板以減少震蕩產生靜電。嚴禁與氧化劑、金屬粉末、食用化學品等混裝、混運。運輸途中應防曝曬、雨淋,防高溫。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高溫區。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嚴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裝運輸。
廢棄管理: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建議用焚燒法處置。焚燒爐排出的氮氧化物通過洗滌器除去。
應急醫療
診斷要點:
主要是眼、鼻、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狀和呼吸困難,可有噁心、嘔吐,嚴重者出現全身陣發性、強直性痙攣,呈癲癇樣大發作,可致腦水腫。
處理原則:
⑴中毒患者應立即脫離現場。脫去被污染的衣、帽、鞋、襪。污染的皮膚採用大量清水沖洗。濺入眼內,至少用清水沖洗10 min。
⑵大量維生素B?6有療效,先給靜注,後改為靜滴,直至抽搐停止。抽搐發作時可同時使用抗痙攣藥。
⑶對症處理。
安全術語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發生事故或感不適,立即就醫(可能的話,出示其標籤)。
S53Avoid exposure - obtain special instructions before use. 避免接觸,使用前須獲得特別指示說明。
S61Avoid release to the environment. Refer to special instructions / safety data sheets. 避免釋放至環境中。參考特別說明/安全數據說明書。
風險術語
R11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
R23/25Toxic by inhalation and if swallowed. 吸入及吞食有毒。
R34 Causes burns. 引起灼傷。
R45May cause cancer. 可能致癌。
R51/53 Toxic to aquatic organisms, may cause long-term adverse effect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對水生生物有毒,可能對水體環境產生長期不良影響。
物質毒性
編號 | 毒性類型 | 測試方法 | 測試對象 | 使用劑量 | 毒性作用 |
---|---|---|---|---|---|
1 | 急性毒性 | 未報告 | 人類 | 10 mg/kg | 1.行為毒性——頭痛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其他變化 3.肝毒性——肝功能下降 |
2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大鼠 | 122 mg/kg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3 | 急性毒性 | 吸入 | 大鼠 | 252 ppm/4H | 1.眼毒性——未報告 2.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難 |
4 | 急性毒性 | 皮膚表面 | 大鼠 | 770 mg/kg | 1.大腦毒性——影響特定區域的中樞神經系統 2.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3.血液毒性——骨髓發生變化 |
5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大鼠 | 102 mg/kg | 1.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
6 | 急性毒性 | 靜脈注射 | 大鼠 | 119 mg/kg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7 | 急性毒性 | 腦注射 | 大鼠 | 27 mg/kg | 1.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
8 | 急性毒性 | 口服 | 小鼠 | 155 mg/kg | 1.大腦毒性——影響特定區域的中樞神經系統 2.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3.腎、輸尿管和膀胱毒性——腎小管發生變化 (包括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小管壞死) |
9 | 急性毒性 | 吸入 | 小鼠 | 172 ppm/4H | 1.眼毒性——未報告 2.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呼吸困難 |
10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小鼠 | 113 mg/kg | 1.眼毒性——瞳孔縮小 2.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3.皮膚和附屬檔案毒性——毛髮變化 |
11 | 急性毒性 | 靜脈注射 | 小鼠 | 250 mg/kg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12 | 急性毒性 | 吸入 | 狗 | 3580 ppm/15M | 1.胃腸道毒性——運動過度、腹瀉 2.行為毒性——震顫 3.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
13 | 急性毒性 | 皮膚表面 | 狗 | 301 mg/kg | 1.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
14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狗 | 60 mg/kg | 1.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2.胃腸道毒性——噁心、嘔吐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其他變化 |
15 | 急性毒性 | 靜脈注射 | 狗 | 60 mg/kg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16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猴 | 60 mg/kg | 1.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2.胃腸道毒性——噁心、嘔吐 |
17 | 急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貓 | 30 mg/kg | 1.行為毒性——嗜睡 2.血管毒性——局部或全身動脈、靜脈擴張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紫紺 |
18 | 急性毒性 | 皮膚表面 | 兔 | 1060 mg/kg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19 | 急性毒性 | 吸入 | 豚鼠 | 100 mg/m3/4H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20 | 急性毒性 | 皮膚表面 | 豚鼠 | 1329 mg/kg | 1.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
21 | 急性毒性 | 吸入 | 倉鼠 | 392 ppm/4H | 1.行為毒性——驚厥或癲癇發作閾值受到影響 |
22 | 急性毒性 | 皮下注射 | 倉鼠 | 325 mg/kg | 詳細作用沒有報告除致死劑量以外的其他值 |
23 | 慢性毒性 | 吸入 | 大鼠 | 34 gm/m3/13M/40D | 1.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慢性肺水腫 |
24 | 慢性毒性 | 腹腔注射 | 大鼠 | 630 mg/kg/3W-I | 1.腎、輸尿管和膀胱毒性——尿量增加 2.慢性病相關毒性——死亡 |
25 | 突變毒性 | 鼠傷寒沙門氏菌 | 42 umol/plate | ||
26 | 突變毒性 | 鼠傷寒沙門氏菌 | 500 ug/plate | ||
27 | 突變毒性 | 大腸埃希氏菌 | 20 umol/L | ||
28 | 突變毒性 | 大腸埃希氏菌 | 600 ug/disc | ||
29 | 突變毒性 | 大腸埃希氏菌 | 1 umol/L | ||
30 | 突變毒性 | 大腸埃希氏菌 | 17 gm/L | ||
31 | 突變毒性 | 枯草芽孢桿菌 | 6 mg/disc | ||
32 | 突變毒性 | 構巢麴黴 | 198 ug/plate | ||
33 | 突變毒性 | 人類 細胞 | 50 mg/L | ||
34 | 突變毒性 | 人類成纖維細胞 | 167 umol/L | ||
35 | 突變毒性 | 人類成纖維細胞 | 300 umol/L | ||
36 | 突變毒性 | 口服 | 大鼠 | 200 umol/kg | |
37 | 突變毒性 | 大鼠肝 | 30 umol/L | ||
38 | 突變毒性 | 腹腔注射 | 大鼠 | 60 mg/kg | |
39 | 突變毒性 | 腹腔注射 | 小鼠 | 28 mg/kg/24H (持續) | |
40 | 突變毒性 | 小鼠肝 | 100 umol/L | ||
41 | 突變毒性 | 腹腔注射 | 小鼠 | 3500 umol/kg | |
42 | 突變毒性 | 口服 | 小鼠 | 50 mg/kg | |
43 | 突變毒性 | 口服 | 小鼠 | 200 mg/kg | |
44 | 突變毒性 | 小鼠腹水瘤細胞 | 1100 umol/L | ||
45 | 突變毒性 | 小鼠腹水瘤細胞 | 900 umol/L | ||
46 | 突變毒性 | 腹腔注射 | 小鼠 | 10 mg/kg | |
47 | 突變毒性 | 小鼠淋巴細胞 | 5 mmol/L/24H | ||
48 | 突變毒性 | 小鼠鼠傷寒沙門氏菌 | 125 mg/kg | ||
49 | 突變毒性 | 腹腔注射 | 小鼠 | 2300 mg/kg/5D (持續) | |
50 | 突變毒性 | 倉鼠肺 | 5 mmol/L | ||
51 | 致癌性 | 口服 | 大鼠 | 150 mg/kg/7W-I |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據RTECS標準) 2.耳毒性——未報告 3.胃腸道毒性——結腸腫瘤 |
52 | 致癌性 | 皮下注射 | 大鼠 | 21 mg/kg |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據RTECS標準) 2.胃腸道毒性——腫瘤 3.胃腸道毒性——結腸腫瘤 |
53 | 致癌性 | 口服 | 小鼠 | 5880 mg/kg/42W-C | 1.致癌性——致癌(根據RTECS標準) 2.血管毒性——腫瘤 3.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腫瘤 |
54 | 致癌性 | 腹腔注射 | 小鼠 | 144 mg/kg/8W-I |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據RTECS標準)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腫瘤 |
55 | 致癌性 | 皮下注射 | 小鼠 | 420 mg/kg/21W-I | 1.致癌性——腫瘤(根據RTECS標準) 2.胃腸道毒性——結腸腫瘤 |
56 | 致癌性 | 口服 | 倉鼠 | 228 mg/kg/48W-C | 1.致癌性——致癌(根據RTECS標準) 2.血管毒性——腫瘤 3.胃腸道毒性——結腸腫瘤 |
57 | 致癌性 | 皮下注射 | 倉鼠 | 2686 mg/kg/72W-I | 1.致癌性——致癌(根據RTECS標準) 2.周圍神經毒性——周圍神經腫瘤 |
58 | 致癌性 | 口服 | 小鼠 | 288 mg/kg/8W-I |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據RTECS標準) 2.肺部、胸部或者呼吸毒性——腫瘤 |
59 | 致癌性 | 皮下注射 | 大鼠 | 400 mg/kg/20W-I |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據RTECS標準) 2.胃腸道毒性——腫瘤 3.胃腸道毒性——結腸腫瘤 |
60 | 致癌性 | 口服 | 大鼠 | 300 mg/kg/14W-I |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據RTECS標準) 2.耳毒性——未報告 3.胃腸道毒性——結腸腫瘤 |
61 | 致癌性 | 皮下注射 | 小鼠 | 200 mg/kg/25W-I | 1.致癌性——可能致癌(根據RTECS標準) 2.胃腸道毒性——腫瘤 |
62 | 生殖毒性 | 腹腔注射 | 大鼠 | 600 mg/kg,雌性受孕 6-15 天后 | 1.生殖毒性——植入後死亡率增加 2.生殖毒性——胎兒毒性(如胎兒發育不良,但不至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