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瀷(1681—1763),字子新,號星湖。朝鮮京畿道驪州人。朝鮮王朝哲學家,實學派代表人物之一。
基本介紹
- 字:子新
- 號:星湖
- 所處時代:李氏朝鮮
- 民族族群:朝鮮族
- 出生地:朝鮮京畿道驪州
- 出生日期:1681年
- 逝世日期:1763年
- 主要作品:《星湖僿說》、《星湖文集》
- 本名:李瀷
- 學派:實學
人物生平,哲學思想,
人物生平
出身兩班即士族地主階級。他對當權者統治不滿,終生不仕,從事學問研究。著作涉及天文、地理、經濟、軍事和文藝等各方面,著有《星湖僿說》、《星湖文集》、《藿憂錄》等,其哲學思想主要反映在後人編纂的《星湖僿說類選》中。
李瀷反對儒學者絕對信奉儒教經典、空理空談,主張對儒教經典持實學的態度,不要盲從,而要有創造性的理解和發揮。他博覽儒學經典,注重研究自己祖國的歷史、地理、制度和風俗,同時對經中國傳入的西方自然科學和天主教書籍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批判,提出了一系列社會改革方案,成為實學發展興盛期的主要代表人物。
哲學思想
李瀷的世界觀是建立在當時對自然科學的理解基礎之上的。他以“氣”為“宇宙”的起源,認為“凡盈天地間者,莫非氣也,然其融結為物即氣之精英”。他認為人也是氣的產物,精神依賴於肉體器官,指出:“人物之所以為形者,氣血而氣血之英華,謂之精神,精屬血,神屬氣,非血則氣無所寓,非氣則精無所發。”
李瀷認為“氣”不斷進行凝聚和擴散運動,但“氣”是永恆不滅的。他把“氣”分為“大氣”和“小氣”,認為“大氣”不滅,而“小氣”隨事物的“胚胎”、盛壯,“終於衰滅”。他認為天下萬物,日久則變,其動因蓋系“陰氣”和“陽氣”的相互作用所致。他還認為人的生死則是氣之聚散,並據此批判佛教生死“輪迴說”。但是,他沒有把唯物主義貫徹到底。他力圖用“氣”解釋鬼神,卻承認鬼的存在。在他看來,具體物質的“氣”是漸滅的,而與之相聯的“魂魄”之氣也是漸滅的,所以,“人死而有魄氣未散者,種種顯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