龥,中文漢字,讀音:yù,總筆畫為26,左右結構字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龥
- 繁體部首:龠
- 部外筆畫::9
- 總筆畫:26
- 五筆86&98:WGKM
- 倉頡:OBMBC
- 筆順編號:34125125125125122132511134
- 四角號碼:81286
-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9FA5
基本釋義,古籍解釋,
基本釋義
【廣韻】呼也。
【字彙】疾首號呼也。一作帤。
【書·泰誓】無辜帤天。
【傳】帤,呼也。 又和也。
【書·盤庚】率帤眾戚,出矢言。
【傳】帤,和也。率和眾寡之人,出正直之言。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義同。
【六書正譌】俗作帤,非。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羊戍切《韻會》兪戍切,𠀤音裕。《廣韻》呼也。《字彙》疾首號呼也。一作𥸤。《書·泰誓》無辜𥸤天。《傳》𥸤,呼也。
又和也。《書·盤庚》率𥸤眾戚,出矢言。《傳》𥸤,和也。率和眾寡之人,出正直之言。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義同。 《六書正譌》俗作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