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蛇氣功,屬吐納派養生功法,兼有導引特色。該功法由周稔豐整理編寫而成,發表於1988年。本功法效仿蛇身活潑,骨關節靈通,盤旋屈伸,俯仰吞吐,伸縮自如,性動而善導引行氣;和龜能食氣耐飢、冬眠長壽,性靜而善行氣導引的特點,能降低消耗,提高有效呼吸率,調動體內臟腑組織器官的潛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對肺部和脊椎、關節等疾病有一定療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龜蛇氣功
- 功法:吐納派養生功法
- 發表時間:1988年
概述,詳細介紹,1.龜蛇合氣,2.二龍戲珠,3.左右浪動,4.搖動擺尾,5.前後浪動,6.玄蛇盤樹,7.白蛇吐信,8.金蛇纏繞,9.靈龜戲水,10.神龜服氣,11.騰蛇起,
概述
本功法按調身要求不同,分為站、臥、坐3式。現舉站式於下。
詳細介紹
1.龜蛇合氣
自然站樁,自然緩慢呼吸,目輕閉,垂簾。先進行前後左右及正中線的全身放鬆;然後,內觀泥丸,意氣下行,依次內觀咽喉、心田、胃、臍後腎前、會陰,循兩腿內側達湧泉,重複幾遍。
2.二龍戲珠
全身放鬆,右手按於臍部,左手按於右手背上,順時針方向揉腹若干次,意念輕輕灌住所按之處,然後如上法逆時針運轉若干次。
3.左右浪動
兩手沿帶脈向後分開至腰腎,身軀左右擺動,腰向左側彎時,右手上搓,左手下搓,先以兩掌上下搓動若干次,次以拳眼側上下搓動若干次,再以手背上下搓動若干次。最後仍恢復掌搓。
4.搖動擺尾
①吊腰旋臀: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拇指朝前呈叉腰狀,膝胯微屈,腰部極度放鬆,旋臀順時針迴旋轉動若干次,再逆時針轉動若干次。
②風擺荷葉:腰臀作大幅度順逆時針迴旋若干次。
③搖頭擺尾:頭、頸、腰、背等同時作順、逆時針迴旋若干次。
5.前後浪動
即全身節節貫穿地浪動。兩腳平行開立,與肩同寬,用鼻呼吸,口似閉未閉,似張未張,舌輕舐上齒齦,下頜微前伸,同時上體呈鞠躬樣前俯,腿似直非直,身體微下蹲,收下頜,依次屈伸踝、膝、髖、腰、胸、頸各關節。前俯時兩臂同時自然前擺、仰面時兩臂同時自然後擺。
6.玄蛇盤樹
①左手後背,掌心朝外,置於右側腰部,右手從體側上舉過頭,然後屈肘貼枕部抱頭,手指壓拉左耳,右腋張開。同時,頭、頸、腰、脊擰轉向左後方,眼看右腳跟。
②擰身復正,側頭上觀。舌尖輕舐上齶,身直氣靜,右手從腦後過頭頂經面前徐徐下按,氣血隨之下沉丹田。恢復龜蛇合氣勢。
7.白蛇吐信
左虛步,左手自下向前弧形前探,高與肩平,掌心朝下;右手自下沿右胸上至乳上方,掌心斜朝外,五指朝下。右手沿胸壁下至小腹過毛際,虎口向小腹,五指向下;左手同時下至右手背上,掌心朝外,五指斜向下。如上左右交替前探若干次,再換右虛步練習。
8.金蛇纏繞
①平圈(半圈):兩腳平行開立,略寬於肩,右手叉腰,擰腰呈右側弓步,同時左手呈仰掌向右側平探。擰腰向左呈左弓步,同時左掌於身前劃半圍呈左平舉,掌心朝上。
②立圈(1圈):左掌經左上到右上呈右側弓步,左掌向右下劃弧,右腿屈膝呈撲步,左掌繼續沿左腿經左下方向左方平探,掌心向上呈左側弓步。
③斜圈(1圍半):左手掌心向上呈仰掌順時針旋腰1圈半呈右側弓步。上體前俯時手臂運轉與膝平,後仰時略高於頭。
④肘圈後探:腰向左擰轉,同時屈肘,手與臍平,沿腰向左後探出,掌心仍朝上。
⑤螺旋圈:擰腰向右,左手經左下向右上劃弧至右額前上方時微屈,小臂在頭上方旋轉1小圈至左額前,展肘仰掌旋向右胸前,然後呈叉腰狀或仰掌置於左腰側。
⑥-⑩動作與①-⑤同,唯左右相反。
9.靈龜戲水
兩腳平行開立,略寬於肩,兩膝微屈,兩手交替作划水狀圓圈。右手劃時腰向右微擰,左手劃則左擰;在上方劃時身軀下縮,呈對拔拉長狀,膝胯屈曲較深。下劃則上開也呈對拔拉長狀。
10.神龜服氣
馬步站式,兩腳分開約自己3腳長,兩掌重疊置小腹,自然緩慢呼吸3-5次,如龜子海中憨息。末呼氣將完時,上體渾渾前俯,頭部低於兩膝,呼出肺之餘氣。接著頭勺舀水似前伸,吸氣,上體徐徐抬起恢復原式,然後鼓嘴唇,長呼氣,反覆俯身9次,漸增至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