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甲石

龜甲石

龜甲石(septaria),產於台灣省南投縣浦里、屏東縣恆春、宜蘭縣礁溪、台北縣新店。龜甲石屬於沉積岩的一種,主要是由灰石或鐵質黏土球狀結合而成,因表面布滿均勻的龜裂痕跡而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龜甲石
  • 外文名:septaria
  • 產地:台灣省南投縣浦里
  • 類型:礦物
  • 屬於:沉積岩的一種
  • 學科:岩石學
主要特徵,分布,成因,

主要特徵

龜甲石為台灣最具特色的雅石,系石灰岩組成, 是一種網狀裂隙發育,常形成龜甲狀,其紋理筋骨有力,氣勢 磅礴,造型新穎多變,給人以無窮回味與遐想。產於台灣南投縣浦里,屏東縣恆春和宜蘭縣、台北縣新店、礁溪、國姓也有產出。台灣龜甲石種類多,造型豐富,有黃龜甲、黑龜甲、白龜甲等。宜蘭的黑龜甲石,質地堅韌,體積小巧,造型奇特,表面布滿黑色或白色條紋,呈現出豐富的圖案,是龜甲石中的佳品。

分布

宜蘭縣的大礁溪和小礁溪盛產龜甲石。在大、小礁溪的交匯處,沿著溪流向上游尋找,就會發現許多美麗的龜甲石。埔里眉溪所產的龜甲石也深受賞石友的喜愛。龜甲石出產的地方都屬活頁岩較密集的地區,要先找活頁岩的地點,再找龜甲石的石脈。龜甲石的選擇以紋路是否凝結的恰到好處,造型是否奇巧為標準。恆春半島的保力溪,土質帶黃色,所產的龜甲石也略帶黃色,只要用水輕輕洗刷,其清晰的紋理立即可見。

成因

在南亞阿爾卑斯山脈(法國的西南部)的侏羅紀深水沉積物中發現了一些獨具特色的化石含量高的鈣質體。這些鈣質體呈透鏡狀或柱狀,高度為1~10m,最初被解釋為生物礁(海綿礁),如今被重新解釋為假生物礁,因為可以肯定它們不是通過正常的生物建造過程而形成的。這些鈣質體相當於那些在泥質沉積物中碳酸鹽結核的局部聚集,並且偶爾在龜甲石構造中發現石油和一些礦物(石英、方解石、白雲石、天青石等等)。這些結核可能是成岩過程中最早的產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