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卜篇》是唐代文學家李筌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龜卜篇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李筌
- 作品出處:《太白陰經》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龜卜篇
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則靈龜負圖,自河而出也。是龜龍麟鳳四靈,龜居其一;託夢於元王,何其賢也!不避豫且之網,何其愚也!生既不能全身避害,死亦安能灼骨而知吉凶。古人所以設此法者,謂「兵為兇器,戰為危事。」聖人得之以興,凡夫得之以廢,不可輕舉矣。愚人不自謂其愚,皆自謂其智,故立卜法,假於陰陽,亦惑愚人之心,非為智也。太公曰:「蓍,朽草也;龜,枯骨也。安知聖人之智慮哉?
是知神亦不能自智,聖亦不能自智。贊聖人之事者,其猶砥乎!凡龜有五色,隨其旺相而用之,一龜之內有六廚左右翼,君王用上尺有二寸,大夫用中,庶人用下;後左足為春,前左足為夏,前右足為秋,後右足為冬,四季用中廚。
經曰:何知我神,骨白如銀!何知我聖,千里路正!又曰:其骨須白,其色須鮮,其皮如蠟,其界如法。
龜有五兆,以定吉凶。一兆之中為五段,可以彰往察來:內高為金,外高為火,五曲為木,正直為土,頭垂為水。水無正形,因金為名,常以晴霧為水。一兆之中從頭分為五鄉,頭為甲乙,次為丙丁,次為戊己,次為庚辛,次為壬癸。常以頭微高為上兆,正橫為中兆。春夏以內為頭,秋冬以外為頭。
假令木兆:甲乙鄉為本宮,丙丁鄉為子孫,戊己鄉為妻財,庚辛鄉為官鬼,壬癸鄉為父母。但以此鄉斷吉凶,及支入兆,假令木兆:金支是官鬼,木支是兄弟,土支是妻財,火支是子孫,水支是父母。看支入鄉,以斷吉凶成敗。
我往攻彼,則彼為主。兆欲頭伏足落,及格橫,身內摧折、暗霧、昏驚、震動、猖狂、文不食墨、火天穿者,破軍殺將。
彼來攻我。兆欲頭仰足舉。彼支援助,身內有力、食墨、鮮明、肥濃、安穩,兆吉言吉,兆凶言凶。萬端吉凶,一看兆身,往往有驗。無假日辰,夫有動不如無動,有支不如無支。有支則被支吉、格支凶,故兆連新,起動由人;新兆連故,起動無路。
捉頭足,所作不成;頭足銜芒,所求無累。君子動頭,天下同憂;小人動足,天下馳逐。兆身過度,日向衰微;兆不出臼,勢將微滅。
凡占賊:被支有外救,格支有外敵。若吾擊敵,兆旺相、洪潤、軒昂、有力、重偃仰吉;枯槁、伏落、霧悴、驚摧、分伏、足落、兆細而暗,凶。凡卜:以支及動鄉,賊數日月,遠近里數,生數三,成數八,旺相依數,休廢減半。
凡卜兆:為我為客,支旺克兆,客勝;支囚為兆所克,客敗。支洪潤,賊強;支枯槁,賊弱。
「ㄟ」,飛鳥出林兆。出軍行師,吉;安營入師,凶。
「ㄏ」,飛鳥入林兆。安營築城,吉;行師,凶。
「工」,驚獐兆。有賊奄至,防閒城堡,吉。
「爪」,走鹿兆。有賊至,主奔走之事。
「一」,土兆大橫。安城堡社,吉。
「八」,棲鳳兆。自守,吉。
「上十下四」,需兆。安城壘,吉。
「川」,天兆。城壘襲人,吉。
(註:「」為單引號。)
作者簡介
李筌,道家思想理論家,政治軍事理論家,隱士。號達觀子,唐隴西(今甘肅境內)人。少年時喜好神仙之道。曾經隱居於嵩山的少室山多年,修習《黃帝陰符經》。唐玄宗開元(公元713—741年)年間,任江陵節度副使、御史中丞(一說為荊南節度判官,一說為荊南節度使、仙州刺使),杜光庭《神仙感遇傳》中謂筌“時為李林甫所排,位不大願意,入名山訪道,後不知其所也”。其著作有《〈陰符經〉註疏》三卷,《驪山母傳陰符玄義》《青囊括》各一卷,《太白陰經》《中台志》《閫外春秋》《六壬大玉帳歌》各十卷,《孫子注》二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