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鵬集團是泉州龍鵬集團有限公司的簡稱,龍鵬集團組建於1999年1月,註冊資金3000萬元,主要生產陶瓷藝術品,是德化縣陶瓷產業龍頭企業,所生產的陶瓷產品造型精緻、工藝優良、種類繁多、異彩紛呈,瀰漫著濃厚的陶瓷文化氣息,深受客戶歡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鵬集團
- 時間:1999年1月
- 註冊資金:3000萬元
- 主要生產:陶瓷藝術品
公司簡介,大師簡介,領導風采,公益事業,
公司簡介
公司現有職工2000名,生產廠區占地面積150畝,建築面積76000平方米,設有陶瓷技術研發中心(福建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具有雄厚的科研、新產品開發及生產實力。公司以爭創瓷都一流企業為目標,大力貫徹“科技興企、質量興企”戰略,積極開拓市場,不斷增強企業活力;以“市場為先、工藝精美、客戶第一、服務至上”為經營方針,大力加強內部管理,並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龍鵬和圖形”商標被認定為福建省著名商標,“龍鵬”被認定為福建省知名字號,“藍玉瓷”被認定為中國陶瓷行業名牌產品和福建省名牌產品。分別被評為“福建省守契約重信用企業”、“福建省40家重點鄉鎮企業”、“福建省民營企業100強”、“泉州市百家工業重點企業”、“泉州市甲類納稅企業”、“泉州市重契約守信用單位”、“泉州市文明單位”等。
大師簡介
楊劍民,男。1945年11月生於泉州豐澤。1965年畢業於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美術專業。1974年9月至1975年7月浙江美術學院進修中國畫,1987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1989年5月被評定為高級工藝美術師。1989年9月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03車11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稱號,1992年10月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主要作品有獲國家銀質的《建白刻花316頭玉卉中餐具》,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銀獎的《維納斯影燈》,獲中國手工藝術品大賽金獎的《八仙過海》,《渡海觀音》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他從事陶瓷藝術創作四十年,潛心學習,發掘德化瓷的傳統技藝,創作設計出一批有鮮明德化窯風貌,又有清新時代氣息的作品。
德化瓷的浮雕、刻花裝飾工藝,宋元時期已盛極一時,但明清以後,建白瓷失傳的數百年間,刻花工藝幾近絕跡。60年代中,建白瓷恢復成功。為發掘刻花、浮雕傳統工藝、拓展建白瓷發展空間楊劍民孜孜不倦地在這條路上跋涉了四十年。
他從設計創作藝術陳設瓷入手。建白材質飾以刻花或浮雕紋樣,素雅中透出高貴氣質、古樸中蘊含勃勃生機。洗盡塵封幾百年的傳統瓷藝,終於以嶄新的丰姿脫穎而出。同時在各級評比中連連獲獎。
80年代初,輕工部發出研製高級成套瓷號召,當時德化瓷廠試製工作進展遲緩。楊劍民力排眾議,大膽走前人沒走的路,採用建白名瓷,發掘德化傳統刻花工藝。終於83年試製成功建白刻花45頭西餐具。85年,黨中央啟動援藏工程,他選用建白刻花為西藏賓館設計、研製成功了316頭中餐具。在84年、85年的全國評比中相繼奪魁,被列為全國特種瓷。勇闖禁區、深挖傳統技藝並不斷創新,完成了福建產區高級成套瓷零的突破,拓寬了建白名瓷發展的新領域、帶動了技藝水平、生產能力的整體提高。
近十年來,楊劍民不斷地開始向德化瓷塑傳統工藝進發,在學習它具有中國工筆畫神韻的以線造型和捏塑技藝的基礎上,竭力在構思、構圖、動態、環境氣氛營造上尋求突破,給作品以磅礴氣勢和形式美感。
傳統技藝的繼承和發揚,是一代代人薪火相傳的事業,他不遺餘力的通過各種形式培養人才,並利用廠休日到陶瓷職業中專兼課,11年中培養學生近千人,他們已大多成為優秀創作設計人材;對於身邊的苗子長期精心傳、幫、帶,培養出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2位,省工藝美術名人1位。
楊劍民榮譽榜:
1985年5月福建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1986年5月福建省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
1987年4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1989年5月福建省工藝美術專業人員高級職務評審委員會考核評定為高級工藝美術師。
1989年9月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2003年11月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領導風采
全國勞動模範蘇建堆
2010年全國勞動模範獲得者——福建省泉州龍鵬集團有限公司蘇建堆赴京參加全國勞模表彰大會。這位陶瓷界湧現出來的先進個人,他大刀闊斧,敢為人先,從一名普通士兵到一名企業納稅大戶,從一名陶瓷企業家到一名橫跨房地產、水電、金屬礦業多領域的企業家,長期致力解決職工就業、住房、養老、醫療、再教育等問題,並關注公益事業,捐資扶貧、助學、救災等,為德化經濟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譜寫了一支不斷挑戰、不斷超越的“英雄進行曲”。
我從沒想過停止前進
每一位傑出人物的成長,都絕非偶然。蘇建堆是潯中鎮寶美村人,1979年他回響祖國號召,進入32361部隊服役,在部隊時,他多次受到連、營、團的嘉獎,並於198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正是在隊伍里的磨練,為他以後的不畏挑戰、敢為人先的創業歷程打下了堅實基礎,誠如蘇建堆自己所言,“這4年的軍旅生涯對我人生是一個很大的轉折,對我部隊退伍回來以後,應該說起非常大的作用,特別是個人的意志、毅力,在部隊大熔爐的集體生活當中學到了很多,而且部隊的紀律、部隊的生活等等方面,可以說對我的人生起到很大作用,如果沒有部隊四年的軍旅生活,可能我就沒有今天的成就。”
1982年10月,蘇建堆退伍回家任寶美村黨支部委員、民兵營長。時值改革開發初期,春潮湧動之際,蘇建堆對未來陷入了思索:家鄉的出路在哪?山城德化如何抓住機遇重振昔日古瓷都的輝煌?經過一番琢磨,蘇建堆認為應從本地的實際出發,充分發揮陶瓷優勢,積極帶領農民走向市場。
說乾就乾。1989年他聯合幾個有創業志氣的村民,合資興辦德化縣第一家股份制鄉鎮企業——福美工藝陶瓷廠。然而創業之初,舉步維艱,由於不了解市場,所生產的產品大部分滯銷,企業連年虧損,債台高築,股東們不禁紛紛打退堂鼓,蘇建堆的創業道路陷入了低潮。
失敗只會擊退弱者的腳步,對勇者而言,大浪潮頭,捨我其誰?為挽回股東們的經濟損失以及百來號鄉親的就業問題,蘇建堆主動請纓擔任副廠長,負責開拓市場,銷售產品。
在市場面前,蘇建堆的膽識與智慧再一次得到了考驗。通過市場調查,他決定走向國際市場,很快把目標瞄準了生產適銷歐美的西洋小工藝瓷,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市場行銷中,四處奔走,聯繫客戶,爭取訂單。功夫不負苦心人。在蘇建堆的艱苦努力下,企業很快爭取到大量訂單,與國際市場接軌的第一年,企業就打了一個翻身仗。因此,福美工藝陶瓷廠的經營態勢逐步改善,連續7年下來,出口交貨7000多萬元,交納稅費650萬元,先後被評為省先進鄉鎮企業、市縣先進企業。
機遇偏愛有準備的人。1996年,正是體制改革之際,蘇建堆毅然承擔企業發展重任,承包經營福美工藝陶瓷廠。他以對企業發展高度負責的態度,經過連續一個多月和一線幹部職工交談切磋,對公司主業的提升做出了一整套符合實際的決策。在他的苦苦探索、多方論證和親自主持下,先後對制約生產的瓷土加工、成型、彩繪、安全、環境、燒成系統進行了徹底的改造,在生產管理方面導入ISO9001質量管理認證。通過改造後,產量由1996年的350萬件增加到1998年的830萬件;產品銷售收入由1996年的3515萬元增加到1999年7000萬元;員工人均收入由1996年的9300元增加到1999年的14450元。
成功迷惑不了智者的前行。1999年,蘇建堆決定向更高的目標發展。他以前瞻性的戰略眼光,籌資3000多萬元,成立龍鵬陶瓷有限公司,且以龍鵬陶瓷有限公司為核心企業,組建福建省泉州龍鵬集團,兼營樹脂和蠟制工藝品。同時向國家外經貿部申請自營進出口權,在廈門設立辦事處作為對外貿易的“視窗”,創造了向歐美市場挺進的條件。在他的帶領下,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也都充分發揮出來,公司上下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昂揚向上的創業氛圍,公司成功開發出“中溫氧化高白度藍玉瓷”、“高白度釉下多彩低溫陶瓷”等系列產品,有13項產品獲得專利,其中“龍鵬”牌藍玉瓷榮獲“全國陶瓷行業名牌產品”。2000年,蘇建堆被評為“福建省勞動模範”,2007年被中國陶瓷工業協會授予“中國陶瓷行業傑出企業家獎”。
鮮花與掌聲面前,蘇建堆沒有自滿自足,而是時刻想著如何為農村經濟多做貢獻,“我從沒想過停止前進。”2002年投資成立了德化四星投資有限公司及四星房地產開發公司,經營包括房地產、水電等在內的領域項目。2006年,經多方調研、論證,蘇建堆又開始涉足金屬礦業,湯頭鄉地處德化縣貧困鄉鎮,全鄉只有一家從事金屬礦採選的小企業丘埕礦業有限公司,因管理不善和資金短缺等問題而瀕臨倒閉。為了保住該鄉唯一的鄉鎮企業,促進貧困鄉鎮發展,蘇建堆毅然投入大量資金,對該企業進行資產重組。接管初期,企業資不抵債,為節約開支,蘇建堆帶領技術人員跋山涉水進行礦產勘探、選廠技改,長時間紮根深山,用自己的言行和影響帶領職工艱苦奮鬥,使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起死回生並發展壯大,成為全縣年納稅千萬元以上的鄉鎮企業,不僅解決了當地200多富餘勞動力的就業,且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2005年他被泉州市委授予“泉州市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2009年被評為“福建省優秀企業家”。
發展要對後代子孫負責
只會賺錢,那叫“老闆”,而在發展經濟的同時還不忘承擔社會責任,那才是真正的“企業家”。瓷土是不可再生資源,而德化又是母親河閩江、晉江的上游,因此節能減排、資源再生、發展循環經濟成了每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的共同使命。在這方面,蘇建堆一樣勇挑重擔,傲立潮頭。
“可持城鄉居民續發展,是企業長遠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長足進步的需要!”高瞻遠矚的蘇建堆,歷來深知節能降耗、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多年以來,他堅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惜投入數千萬元資金進行節能技術研發,完成由標煤到天然氣作為燃料的窯爐技術改造,實現人工控制燒成溫度到使用PID自動控制溫度的轉變,每年節能3萬噸標準煤,年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355噸,減少煙塵排放量802噸。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要發展,更要對後代子孫負責!”為了節能降耗,2004年蘇建堆帶領技術人員進行多項科技項目攻關,研發中溫氧化燒成高白度瓷項目,解決了傳統高溫青白瓷的高耗能、低合格率的缺陷,提高了資源綜合利用率,2005年,該項目通過福建省科技廳鑑定,技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此外,針對德化礦山開採加工過程中大量尾砂廢棄和陶瓷原料潰乏,通過對鐵礦廢渣的套用研究,研製出利用尾礦廢渣生產工藝陶瓷製品,消除鐵礦尾砂排放對環境帶來的危害,變廢為寶,同時大大降低陶瓷生產的原料成本,為陶瓷產業可替代資源開僻了一條新路,目前該項目已在行業中推廣套用,年節約礦產資源近300萬噸。
2005年以來,蘇建堆多次組織公司相關部門、車間人員,對部分重要電氣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更新了4台新型的ABB電力變壓器;對工廠內路燈系統採用分時間、時段控制新技術;全廠推廣使用節能燈泡,全年更新新型燈具512套,節電效果顯著。此外,還利用廢水重複利用技術對瓷土加工生產線進行最佳化設計,以及通過工廠排污管網建設和利用廢水沉澱法對廢水進行治理,年節約新鮮水用量50萬噸。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蘇建堆把節能思想滲透到生產管理各個環節,積極組織開展宣傳、學習、貫徹《能源法》等活動,使職工的節能意識得到進一步深化;在工作中,將節能措施納入了生產計畫,在設備維護、檢修中推廣節能技術,加大了節能型、環保型設備的套用力度,推動了公司能源管理工作向更深、更高目標發展,並有效推動行業間節能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實現了企業與環境和諧發展,為地方循環經濟作出了積極的貢獻,2007年被福建省經貿委、節能中心授予“福建省全省節能先進個人”。
“節能降耗不僅僅是企業行為,更不僅僅是個人行為,而應當是一種社會行為。”對此,蘇建堆含笑總結。
成就屬於所有員工
“成就絕不可能是個人的東西,它應當屬於一個團體,屬於所有員工。”蘇建堆一再認為,是所有員工的共同努力,才成就了公司的輝煌。
一貫以來,蘇建堆重視人才,關愛員工。他在工作上充分尊重勞動者的人格尊嚴,依法與職工簽訂勞動契約,成立規範的工會組織,健全了工會各級組織網路,建立和完善勞動保護機制和網路,成立了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等領導小組,依法對員工代表進行換屆,調整女職工委員會組成人員,開展適合企業自身的職工民主管理等,形成良好的企業風貌。在具體的工作中,他密切聯繫民眾,全心全意依靠員工辦企業,認真傾聽職工的意願和要求,鼓勵員工為企業改革發展獻計獻策,同時層層推進廠務公開工作,對公司各項經營業務全面公開,以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我一直努力營造一種人文關懷的企業文化,我想讓員工知道,他們工作不僅僅為那份工資,還為了一份人生價值。”
作為公司的一把手,蘇建堆每天需要處理、應付的事情非常多,但即使工作再忙、事情再多,他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時間下車間,深入現場,深入職工,與職工座談,了解職工在想什麼、急什麼、乾什麼,切實掌握不同車間、不同群體職工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並把職工的利益放在心上,想方設法解決職工提出來的合法要求和意見,扎紮實實地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針對外地職工反映吃飯難、住宿難問題,蘇建堆投入300多萬元資金,興建了一幢建築面積達5500平方米的宿舍樓和一個職工食堂,從而保證了外地職工的膳食和住宿問題;針對職工反映因工作忙、無法照顧好年幼的孩子時,蘇建堆投入55萬元,興建一幢占地面積達400平方米的公司幼稚園,並對幼稚園里的每名幼兒每月發給30元補貼,解決職工後顧之憂,讓職工能更好地安心工作,讓幼兒能專心讀書;每年投入上百萬元用於解決職工的住房、養老、醫療等問題,為保障員工安全與健康,定期開展職業健康安全教育,每年組織職工進行健康體檢;他在健全組織機構的同時,加大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力度,添置了近10萬元消防器材和消防車;公司還建設了休閒花園,為職工創造優美的生活環境和娛樂場所。
為給員工營造溫暖的家,蘇建堆大力支持工會開展的各項活動,他總是從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給予大力支 持。多年來,為每個車間、班組征訂了《福建日報》、《工人日報》、《泉州晚報》、《生活創造》等報刊,添置彩電等視聽設備、球桌等活動器材,建籃球場等設施,並撥出經費支持工會開展單項體育比賽、趣味競賽及五一象棋賽、春節工會職工團拜會、籃球賽等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並積極參與,豐富廣大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陶冶了員工情操。2009年,公司被福建省總工會、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福建省勞動關係和諧企業”。
我的財富來自社會
“我的財富來自社會,我就應當回報社會!”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蘇建堆依然衣著樸素,生活簡單,保持農民的本色,並充分發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工作作風,處處以身作則,嚴以律己,誠信待人。他關注社會公益事業,幾年來企業捐贈助殘、助學、扶貧、救災等450多萬元。
他積極回響政府號召,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降低門檻,放寬要求,招收了大量下崗失業人員,對於新入職的下崗再就業人員,利用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對其進行崗位技能培訓,幫助他們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崗位。僅2002年至今,共接收下崗失業人員1800多人,本縣農村剩餘勞動力1200多人,貧困地區勞動力300多人,用實際行動為國家和地方排憂解難,企業被泉州市政府評為“促進就業先進單位”。他注重職工隊伍和人才資源建設,每年投入幾十萬元作為職工再教育經費,採取多種舉措,積極鼓勵和支持青年職工接受各種層次學歷再教育,同時創造寬鬆良好的學習環境,極大地提高了職工學習的積極性。僅2007年以來就有295人參加不同學歷的自考、成人高考、電大和函授考試。為了鼓勵公司廣大幹部職工在崗自學,蘇建堆還不斷完善職工繼續再教育獎勵辦法,激發廣大職工的學習熱情,至今已培養了近千名各類人才,在服務企業發展大局的同時,為企業為社會造就了一大批優秀人才。
蘇建堆身上的社會職務數不勝敉:泉州市第13、14屆人大代表,福建省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副會長,泉州市工商聯(總商會)執委,德化縣私企協會會長,德化縣陶瓷同業公會會長,德化縣助教助學基金理事……他卻覺得自己做到還遠遠不夠,他說是黨和社會給予他成功的機會,他要用自己的努力回報黨、回報社會。
大浪淘沙,勇立潮頭。這就是蘇建堆,一個具有滿腔的創業激情、執著的事業心和獨特的人格魅力的企業家,一個探索進取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的環保衛士,更是一名艱苦樸素、樂於奉獻社會愛心人士。
公益事業
2011年福建省泉州龍鵬集團有限公司情系教育,熱心助學,捐資3萬元給新創辦學校——德化縣尚思國小。
該公司蘇建堆董事長向蘇志強校長詳細了解學校的占地面積和建築面積,以及學校的招生範圍、辦學情況、辦學規模和師資隊伍,特別是校園附屬工程、陶藝實踐基地的建設情況。當他了解到學校要以瓷為辦學特色,建設800平方米的小學生陶瓷實踐基地,認為這是培養瓷都孩子“知瓷、學瓷、會瓷、愛瓷”的有效載體,他鼓勵學校教師要克服新辦校的困難,力爭在兩三年內把學校辦好,辦出特色。
據悉,該公司為我縣的教育事業多次捐款,為德化教育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