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岩青雨寺

龍鳳岩青雨寺

龍鳳岩青雨寺,位於江西省廣昌縣城西北十五公路的東華山下,座落在苦竹鎮大陵村範圍內。是廣昌歷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又是聞名遐爾的風景旅遊勝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鳳岩青雨寺
  • 地理位置:江西省廣昌縣
  • 開放時間:早8點-晚6點
龍鳳岩的來由,風景,歷史,

龍鳳岩的來由

關於龍鳳岩的來由,在民間有一個美妙動人的傳說。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個雲遊僧人路過大陵,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的峽谷里,發現一個能容納千人的岩洞。這裡四周古樹參天,環境幽靜,正是修心養性之地,遂結草為廬,駐腳山岩。次年春天,在荒野的水草地上撒出聖果——蓮子。不久,這蓮子便發芽、生根、長葉、開花。荷葉青翠,蓮花婷婷,芳香四溢,猶如蓬萊仙境,吸引眾多鄉民前來觀賞。此事被一條青龍和一苹鳳凰知道後,偷偷前來觀看,面對碧波蕩漾,彩霞飛流,它們如痴如醉,青龍在岩洞左邊臥下,金鳳在岩洞右邊棲立。附近山民得知和尚結廬岩洞,潛心佛事,遂紛紛捐助銀兩,興建佛宇。和尚為感激龍、鳳真情,將岩洞取名為「龍鳳岩」。
龍鳳岩分為前沿(普陀岩)、中岩羅漢岩)、後岩(青雨岩)和岩上岩(七星岩)。後岩是主岩,因該岩東西兩翼有石壁相蟠,猶如龍飛鳳舞,故習慣稱該岩為龍鳳岩。又因其山扎瀑規連,晴亦散雨,其飛泉瀑布如青雨紛飛,故稱「青雨岩」。青雨寺九建在此洞內,現在正殿門上仍有十分清秀的「青雨古剎」四個字。一九八六年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為該岩正門題寫了「龍鳳岩」三個大字。

風景

龍鳳岩的著名景點除上述四岩外,還有古松關、鳴春橋、龍泉瀑、茶廠岩、巷裡岩、龍泉井等景觀,有羅漢拜月、湖塘魚躍、馬欄坑、放生池、神女峰等勝景,爭妍競秀,交相輝映。
近夏曾無璁,看山尚及春。洞穴四周群山突起,氣勢磅礴,蒼松翠竹,鳥鳴花香,風景秀麗。自明朝始,遊人日增,聲譽漸著,慕名前來的不僅有鄰縣、鄰省的香客和商人,而且還有遠道而來的名宦顯吏。明朝鎮江司理沈宜、里部尚書和文淵、刑部尚書何喬新等人曾寫有龍鳳岩遊記、詩文。古人讚美詩云∶「岩穴千般險,迂迴一線通;...天圍青帳里,人在畫其中」等等。龍泉水澄澈如鏡,質純味美。「高山雲霧孕好茶」,馬欄坑早年盛產龍鳳茶,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這四絕而著稱;人們使用龍泉水沖泡龍鳳茶,氣味清郁異常,真所謂「泉美茶香異」;龍鳳茶歷史上在明朝曾被作為「貢茶」,今人也曾交口稱讚∶「龍泉烹鳳茶,古今遊人夸」。
據《廣昌縣?》記載∶明朝弘治年間(一四八八年),慧慶法師發起募捐集資創建龍鳳岩禪室,焚宇依洞穴而設,主要建築有大雄殿、天王殿、觀音殿、毗蘆殿、方丈室、客堂等,其建築面積達一千五百平方米,門楣上「天然佛地」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兩側龍鳳呈祥、瑰麗炫目的泥塑浮雕圖案,仍然顯出左龍右鳳,栩栩如生。現在的佛殿共分三層,一樓為小客廳,迎接各方賓客;二樓左右兩殿為禪房,供僧人居住;三樓為大雄寶殿,殿宇椽摩棟接,堂皇秀麗,大殿上香菸繚繞,帷帳低垂,釋迦牟尼佛站立中央,彌陀、藥王侍立兩旁。三尊大佛雙瞼微微下垂,兩旁十八金身羅漢,雕刻精細,情態逼真。

歷史

龍鳳岩佛宇從明朝弘治年間慧慶法師募捐創建開始,經歷了清初鏡徹僧、雍正七年秒渠僧、乾隆二年寂政僧、道光二十九年曉谷禪師及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月輝僧等先後重建重修。五百年來,屢經戰亂,盛衰交替,歷經滄桑。但它卻一直為贛閩邊境佛教聖地,鼎盛時期曾一度有「三十尼姑二百僧」之謂。一九四七年六月,龍鳳岩舉行了大傳戒,有尼五百餘人,僧八百餘人,參加聖典。此外來自福建、廣東、浙江等七省受戒人達六百七十二名,歷時四十二天,足見其盛況和影響之大。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宗教政策的全面落實,一九八○年進行了修復。一九八四年六月,龍鳳岩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列為全省三十六個重點寺觀之一,進行了進一步修復。在各級政府的支援下,經過十多年的修復和擴建,整個寺院面貌煥然一新。為適應旅遊需要,還新建了山門,整修了膳堂、禪房、增設了齋食館、小賣部、照相部、住宿部,架設了電燈線路,安裝了自來水設備,還添置了一百多張客床和五十多張餐桌。每年接待四方遊客和香主萬人以上。
寺址∶江西省廣昌縣苦竹鎮大陵村龍鳳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