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體

龍體

龍體,漢語詞語,拼音lóngtǐ,釋義:1、龍的軀體 2、皇帝之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體
  • 拼音:lóng tǐ
  • 注音:ㄌㄨㄥˊ ㄊㄧˇ
  • 解釋:1、龍的軀體 2、皇帝之身。
  • 相關成語:龍體無恙
釋義,出處,基本解釋,例句,字詞單獨解釋,

釋義

1、龍的軀體 2、皇帝之身。

出處

《晉書·劉毅傳》

基本解釋

[health of an emperor] 皇帝之身
龍體無恙

例句

1、龍的軀體
《晉書·劉毅傳》:“時龍見武庫井中……尚書郎劉漢等議,以為:‘龍體既蒼,雜以素文,意者大晉之行,戢武興文之應也。’”
2、帝王的身體。
唐·康駢《劇談錄·孟才人善歌》:“一旦龍體不豫,召而問曰:‘我若不諱,汝將何之。’”
明 施耐庵 《水滸傳》第一回:“不料其年瘟疫轉盛,仁宗天子聞知,龍體不安。”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三回:臣捨命去說二賊罷兵。陛下善保龍體。
明 吳承恩《西遊記》第二九回:貧僧那徒弟醜陋,不敢擅自入朝;但恐驚傷了陛下的龍體。

字詞單獨解釋

: 龍(龍) lóng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作雨:龍舟。
: 體(體) tǐ 人、動物的全身:身體。體重。體溫。體質。體徵(醫生在檢查病人時所發現的異常變化)
古代認為帝王是真龍天子,真龍天子的身體則指龍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