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溝村

龍頭溝村

龍頭溝村,位於渠子鎮人民政府駐地以西6公里處,東靠永壽坊村,南接五龍頭村,西連高馬山村,北臨永太鎮保家溝村以河為界。轄1個村民小組,全村87戶,389人,全村總面積1074畝,耕地面積710畝,林地面積1040畝,村民以糧食種植、畜牧養殖,外出務工收入為主要經濟來源。

1958年10月,隸屬於永壽坊大隊。1982年,從永壽坊村分離出來,改為龍頭溝村民委員會。1949年5月至1962年2月,隸屬於永太區管轄。1962年3月至1980年12月,隸屬於渠子公社管轄。1981年元月至2010年,隸屬渠子鄉人民政府管轄。2011年,隸屬於渠子鎮人民政府管轄至今。

村民以長孫氏為主要姓氏,史姓、邵姓甚少。1982年,隸屬於永壽坊村,永壽坊村部分長孫姓居民居於此地,因而長孫為該村主要姓氏。史姓、邵姓是從永太鎮遷徙至此。

村對面一條山脈形似一條橫貫整個村子的長龍橫臥在山上,老村居在龍首位置,且村民住在溝邊的窯洞內,故而稱作龍頭溝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龍頭溝村
  • 行政區類別:永壽縣渠子鎮
  • 所屬地區:西北
  • 郵政區碼:713413
  • 地理位置:位於渠子鎮人民政府駐地以西6公里處
  • 面積:1074畝
  • 人口:389
  • 方言:關中方言
  • 氣候條件:春夏秋冬明顯過渡
  • 著名景點:長孫無忌墓
相傳,很久以前,位於涇河中涇河龍王與渭河龍王私交甚密,兩人隨即為兩位夫人所懷子女訂下了指腹為婚的娃娃親。不日,涇河龍君妻子產下一龍子,名叫敖烈,而渭河龍君妻子幸得一龍女,名叫玉蘭。隨著年齡增長,他們一天天長大,但敖烈一點都不喜歡玉蘭。一日,仙界大會,玉帝和王母招眾仙前來,參加一年一度的蟠桃盛宴。席間玉帝不慎得知兩位龍君各有一龍子和龍女,而且年齡相仿,隨即當著眾仙面,為涇河龍君之子賜婚。本來是件好事,可是涇河龍王之子不領情,在涇河龍君多次勸促下,無果。敖烈秉性剛阿,公然違背聖旨,欲逃婚。被玉帝知曉後,派出天兵天將下界追拿,終因寡不敵眾,被帶上捆龍柱,逼他屈服認錯。涇河龍王知道兒子寧死不屈,也多次祈求玉帝饒過犬子無知,玉帝在眾仙面前賜婚顏面盡失,勃然大怒,欲殺敖烈。涇河龍君救子心切,偷盜太上老君的法寶,打開了捆龍柱,私自放走敖烈。玉帝於是派眾仙下界涇河緝拿涇河龍君,涇河龍君因放走敖烈,觸犯天條,被送上剮龍台。玉帝下旨翌日午時斬首,到了第二天,涇河龍君被斬首,其首級從天而降落入永壽坊西邊的溝邊,這裡的人把龍頭掉的地方稱為龍頭溝,村子也因此而得名。
龍頭溝村的風俗與周邊其他村子別無二致,村內的婦女們在日出勞作後,利用清閒之餘,心靈手巧地做女紅活。一把剪刀一張紙,不用打底稿,也不用刀刻筆描,就可以剪出各種各樣的花鳥人物風景,形象傳神,栩栩如生,給人美的享受。在內容上反應喜慶、吉祥、如意、忠孝題材為多。有的婦女剪出“魚戲蓮”、“喜鵲登梅”、“鴛鴦戲水”、“雙魚”,寓意多子多福的“石榴”、“猴子摘桃”等。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艷的剪紙貼在家中窗戶、牆壁、門和燈籠上。在農村,剪紙通常是由婦女、姑娘們來做。在過去,剪紙幾乎可以說是每個女孩所必須掌握的手工藝術。
20世紀60.70年代,龍頭溝作為永壽坊村之小分隊,生產發展落後,村民生活十分困難,生產力水平低下。
如今龍頭溝村分東西主街,南北各4條,街道布局整齊劃一。水泥路兩邊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進村水泥路猶如一條長長的綠色走廊。2013年,村委會陣地和文化娛樂廣場在村內落成。村莊內環境整潔,村民房前屋後沒有出現“三堆”現象。
龍頭溝村主要以種植糧食為生。近年,發展特色產業。在“兩園”建設中,大力發展核桃產業,栽植核桃150畝,新建蘋果幼園100畝,種植中草藥80畝。龍頭溝村山清水秀、林草豐盛,畜牧業資源豐富,是發展畜牧養殖業的良好基地。利用這一優勢,專業戶長孫中喜養羊近百隻,帶動10戶養羊戶發展至今,是遠近聞名的養羊致富能手。在“兩率一度”測評中,2007年、2008年曾經被評為優秀村和文明村。
2003年,村內進行了統一規劃,將原來住在溝邊的33戶搬到地勢較平坦、寬闊的新村村址。2008年,在災後重建和三告別工程中,共搬遷27戶,117人,使村莊布局整齊劃一。2008年,建村級衛生4間,110平方米,方便村民就近就醫。2012年,爭取“一事一議”項目資金,將剩餘68條街道進行全部硬化。建黨員活動室,村委會廣場,硬化村內街道1200米,硬化率100%。建移動信號塔一座,打深水機井1眼,使村民告別了從溝底擔水吃的窘境,家家戶戶通上了自來水。
龍頭溝村
龍頭溝村
龍頭溝村
龍頭溝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