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頭山鎮(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下轄鎮)

龍頭山鎮(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龍頭山鎮,隸屬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處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中部,東、南與圍場鎮相鄰,西與道壩子鄉毗鄰,西北與大喚起鄉相連,北與棋盤山鎮相接,東北與朝陽灣鎮接壤,區域面積148.56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12572人。

民國時期,屬圍場縣第三區。1950年3月,屬第六區。1983年12月,撤銷公社,改建龍頭山鄉。1986年9月,改為龍頭山滿族鄉。1989年6月,復為龍頭山鄉。截至2020年6月,龍頭山鎮下轄8個行政村。2015年,撤鄉設鎮。

2018年,龍頭山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頭山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
  • 地理位置: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中部
  • 面積:148.56 km
  • 下轄地區:8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龍頭山村
  • 電話區號:0314
  • 郵政區碼:068458
  • 車牌代碼:冀H
  • 人口:12572人(2018年戶籍人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災害,自然資源,人口,經濟,綜述,農業,工業,商業,金融,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文體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民國時期,屬圍場縣第三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屬城關區勸淚犁。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月,析城關區西北部建道壩子區,屬之;同年10月,屬道壩子鄉。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屬道壩子區。
1950年3月,屬第六區。
1956年11月,道壩子區撤銷,由縣直屬。
1958年9月,屬紅光公社。
1961年8月,析龍頭山、頭板、二歸祝板、大字、克字、多上、多下、小錐子山8個大隊建龍頭山公社。
1983年12月,撤銷公社,改建龍頭山鄉。
1986年9月,改為龍頭山滿族鄉。
1989年6月,復為龍頭山鄉。
2015年,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龍頭山鎮轄龍頭山、頭板、二板、大字、克字、多上、多下、小錐子山8個行政村,下設8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龍頭山鎮下轄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龍頭山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130828108201
121
龍頭山村
130828108202
220
頭板村
130828108203
220
二板村
130828108204
220
大字村
130828108205
220
克字村
130828108206
220
小錐子山村
130828108207
220
多上村
130828108208
220
多下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龍頭山鎮地處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中部,東、南與圍場鎮相鄰,西與道壩子鄉毗鄰,西北與大喚起鄉相連,北與棋盤山鎮相接,東北與朝陽灣鎮接壤,區域面積148.56平方千米。
龍頭山鎮

地形地貌

龍頭山鎮地勢戒辯只訂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峰大磨盤山,位於二板村,海拔1571米;最低點位於頭板村,海拔880米。

氣候

龍頭山鎮多年平均氣溫4.8℃,極端最低氣溫-39.2℃,極端最高氣溫37.9℃。

水文

龍頭山鎮境內最大的河流為伊遜河,由西北向東南流經境內小錐子山、龍頭山村,長7千米,流域面積148.56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龍頭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風雹、低溫冷凍等。最嚴重的一次雹災發生在2011年7月,境內所有村不同程度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0.3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430萬元。

自然資源

龍頭山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螢石、矽砂、建築用砂石等。已開採的有矽砂礦,可采量6000萬噸。其他自然資源有雉雞、野兔、狗子、狐狸、耀子等野生動物,黨參、柴胡、黃苓等野生中少芝漿充藥材,山杏、榛子樹、蘑菇等野生植物。

人口

2011年末,龍頭山鎮轄區總人口1213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45人,城鎮化率12.89%,另有流動人口92人。總人口中,男性6278人,占51.72%;女性5861人,占48.28%;18歲以下2625人,占21.63%;19~35歲3074人,占25.32%,36~60歲5075人,占41.81%;61歲以上1365人,占11.2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8514人,占70.14%;有滿、蒙古、白、回、高山、朝鮮、侗7個少數民族,共3625人,占29.86%;超過千人的有滿1個少數民族,達3445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5.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94‰,人口死亡率11.62‰,人口自然增長率0.32‰。
截至2018年末,龍頭山鎮戶籍人口1257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龍頭山鎮財政收入完成1005.09萬元,比上年增長6.27%;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9.06萬元,比上年下降17.6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22.56萬元,增值稅657.14萬元,企業所得稅婚笑嘗129.27萬元,個人所得稅54.1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28元,比上年增長6.26%。農民人均純收入3030元。

農業

龍頭山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36萬畝,人均1.94畝;林地面積13.02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09億元,比上年增18.0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1.75%;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0.36萬噸,人均300.19千克。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0.65萬畝,產量2.51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白蘿蔔、芹菜、圓白菜,其中白菜1.43萬噸、白蘿蔔0.41萬噸、芹菜0.21萬噸乎抹墓、圓白菜0.18萬噸。
龍頭山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櫃蒸巴。2011年,生豬飼養量1.27萬頭,年末存欄0.58萬頭;牛飼養量1.19萬頭,年末存欄0.71萬頭;羊飼養量0.54萬隻,年末存欄0.29萬隻;家禽飼養量16.97萬羽,上市家禽10.58萬羽;生產肉類0.14萬噸;禽蛋0.03萬噸,鮮奶0.14萬噸;畜牧業總產值0.5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7.54%。
截至2011年末,龍頭山鎮累計造林8.71萬畝,防護林3.78萬畝,經濟林2.96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植樹20.60萬株,森林覆蓋率39.09%,活立木蓄積量34.51萬立方米。2011年,果樹種植面積0.39萬畝,產量0.50萬噸,主要品種有小蘋果、杏。2011年,名優特、綠色環保農產品有白蘿蔔、白菜。

工業

龍頭山鎮工業以採礦和農副產品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90億元,比上年增長57.58%,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4.64%。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4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11億元,比上年增長24.20%。
2018年,龍頭山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

商業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商業網點55個,職工11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9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70%。
2018年,龍頭山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個。

金融

2011年末,龍頭山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04億元;人均儲蓄8543元;各項貸款餘額0.64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幼稚園8所,在園幼兒306人,專任教師11人;國小1所,在校生696人,專任教師39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2011年,龍頭山鎮教育經費達409.22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09.22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專業技術人才24人,經營管理人才5人,農村實用人才71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6平方米;農家書屋8個,建築面積194平方米,藏書2萬冊。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體育場地1處。7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9%。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有線數位電視用戶3825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9.7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個,其中衛生院1所,衛生室8個,診所2個;公立衛生機構床位1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50張。固定資產總值154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5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08人、執業(助理)醫師0.99人、註冊護士0.16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41萬人次,住院手術10台次,出院病人80人次。
2011年,龍頭山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74%,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1萬人,參合率93.12%;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龍頭山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戶,人數21人,支出6.04萬元,月人均240元;醫療救助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人次,共支出0.4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19戶,人數587人,支出58.91萬元,月人均84元;五保集中供養14人,支出8.51萬元;五保分散供養63人,支出11.81萬元;醫療救助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43人次,共支出17.50萬元;臨時救濟55人次,支出1.61萬元。
2011年,龍頭山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0.58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0.3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00萬元,救災支出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9.18萬元。新增就業人員10人,有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人。參加各項社會保險7365人。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龍頭山鎮郵政投遞路線單程總長178千米,投遞點8個,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服務網點20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用戶82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1.37%;行動電話用戶956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78.75%;光纜線路總長10千米,主幹電纜84對千米,寬頻接入用戶192戶。
  • 能源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高壓輸電線路1條,長19.84千米,用電負荷0.32萬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8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7.73%,供電可靠率99.83%。

交通

龍頭山鎮境內有111國道過境,境內長7千米;縣鄉級公路1條,長8.96千米;村村通公路長46.32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龍頭山鎮因鎮政府駐龍頭山村而得名。

自然資源

龍頭山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鐵、螢石、矽砂、建築用砂石等。已開採的有矽砂礦,可采量6000萬噸。其他自然資源有雉雞、野兔、狗子、狐狸、耀子等野生動物,黨參、柴胡、黃苓等野生中藥材,山杏、榛子樹、蘑菇等野生植物。

人口

2011年末,龍頭山鎮轄區總人口1213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45人,城鎮化率12.89%,另有流動人口92人。總人口中,男性6278人,占51.72%;女性5861人,占48.28%;18歲以下2625人,占21.63%;19~35歲3074人,占25.32%,36~60歲5075人,占41.81%;61歲以上1365人,占11.2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8514人,占70.14%;有滿、蒙古、白、回、高山、朝鮮、侗7個少數民族,共3625人,占29.86%;超過千人的有滿1個少數民族,達3445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5.03%。2011年,人口出生率11.94‰,人口死亡率11.62‰,人口自然增長率0.32‰。
截至2018年末,龍頭山鎮戶籍人口1257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龍頭山鎮財政收入完成1005.09萬元,比上年增長6.27%;其中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49.06萬元,比上年下降17.62%。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22.56萬元,增值稅657.14萬元,企業所得稅129.27萬元,個人所得稅54.14萬元。人均財政收入828元,比上年增長6.26%。農民人均純收入3030元。

農業

龍頭山鎮有農業耕地面積2.36萬畝,人均1.94畝;林地面積13.02萬畝。2011年,農業總產值1.09億元,比上年增18.05%,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1.75%;糧食作物以馬鈴薯、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0.36萬噸,人均300.19千克。經濟作物主要有蔬菜。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0.65萬畝,產量2.51萬噸,主要品種有白菜、白蘿蔔、芹菜、圓白菜,其中白菜1.43萬噸、白蘿蔔0.41萬噸、芹菜0.21萬噸、圓白菜0.18萬噸。
龍頭山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27萬頭,年末存欄0.58萬頭;牛飼養量1.19萬頭,年末存欄0.71萬頭;羊飼養量0.54萬隻,年末存欄0.29萬隻;家禽飼養量16.97萬羽,上市家禽10.58萬羽;生產肉類0.14萬噸;禽蛋0.03萬噸,鮮奶0.14萬噸;畜牧業總產值0.5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7.54%。
截至2011年末,龍頭山鎮累計造林8.71萬畝,防護林3.78萬畝,經濟林2.96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植樹20.60萬株,森林覆蓋率39.09%,活立木蓄積量34.51萬立方米。2011年,果樹種植面積0.39萬畝,產量0.50萬噸,主要品種有小蘋果、杏。2011年,名優特、綠色環保農產品有白蘿蔔、白菜。

工業

龍頭山鎮工業以採礦和農副產品加工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90億元,比上年增長57.58%,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4.64%。2011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4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11億元,比上年增長24.20%。
2018年,龍頭山鎮有工業企業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

商業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商業網點55個,職工110人。2011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9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200萬元,比上年增長17.70%。
2018年,龍頭山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9個。

金融

2011年末,龍頭山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04億元;人均儲蓄8543元;各項貸款餘額0.64億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幼稚園8所,在園幼兒306人,專任教師11人;國小1所,在校生696人,專任教師39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為100%。
2011年,龍頭山鎮教育經費達409.22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09.22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專業技術人才24人,經營管理人才5人,農村實用人才71人。

文體事業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6平方米;農家書屋8個,建築面積194平方米,藏書2萬冊。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體育場地1處。7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9%。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有線數位電視用戶3825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9.7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1個,其中衛生院1所,衛生室8個,診所2個;公立衛生機構床位1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50張。固定資產總值154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5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5人,註冊護士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2.08人、執業(助理)醫師0.99人、註冊護士0.16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41萬人次,住院手術10台次,出院病人80人次。
2011年,龍頭山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74%,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11萬人,參合率93.12%;孕產婦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均為0。

社會保障

2011年,龍頭山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6戶,人數21人,支出6.04萬元,月人均240元;醫療救助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人次,共支出0.41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19戶,人數587人,支出58.91萬元,月人均84元;五保集中供養14人,支出8.51萬元;五保分散供養63人,支出11.81萬元;醫療救助6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543人次,共支出17.50萬元;臨時救濟55人次,支出1.61萬元。
2011年,龍頭山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0.58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0.3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00萬元,救災支出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7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39.18萬元。新增就業人員10人,有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人。參加各項社會保險7365人。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龍頭山鎮郵政投遞路線單程總長178千米,投遞點8個,鄉村通郵率100%;有電信服務網點20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000門,固定電話用戶820戶,電話用戶普及率21.37%;行動電話用戶9560戶,行動電話普及率78.75%;光纜線路總長10千米,主幹電纜84對千米,寬頻接入用戶192戶。
  • 能源
2011年末,龍頭山鎮有高壓輸電線路1條,長19.84千米,用電負荷0.32萬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18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7.73%,供電可靠率99.83%。

交通

龍頭山鎮境內有111國道過境,境內長7千米;縣鄉級公路1條,長8.96千米;村村通公路長46.32千米。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龍頭山鎮因鎮政府駐龍頭山村而得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