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貫山井建於明代,分布在龍貫山西南側、東北側的黃砂石質山坡上,共17口井。其中,龍貫山西南側分布5口,東北側分布12口,兩側的井都略呈“一”字形排列,井間距0.5米至1米,井深0.5米至1米。井口呈圓形,直徑0.5至0.8米。這些井為原龍貫寺所建,是龍貫寺僧人及信眾的飲用水源。龍貫山井對了解當地歷史文化和龍貫寺的興衰有一定價值。1999年8月,瀘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貫山井建於明代,分布在龍貫山西南側、東北側的黃砂石質山坡上,共17口井。其中,龍貫山西南側分布5口,東北側分布12口,兩側的井都略呈“一”字形排列,井間距0.5米至1米,井深0.5米至1米。井口呈圓形,直徑0.5至0.8米。這些井為原龍貫寺所建,是龍貫寺僧人及信眾的飲用水源。龍貫山井對了解當地歷史文化和龍貫寺的興衰有一定價值。1999年8月,瀘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