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山崖葬與百越民族文化》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炳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虎山崖葬與百越民族文化
- 作者:蔣炳釗
- 出版社:吉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1月1日
- 頁數:364 頁
- 定價:28.8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6026249
《龍虎山崖葬與百越民族文化》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炳釗。
《龍虎山崖葬與百越民族文化》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炳釗。...
根據諸多的陪葬品,考古隊判斷,13號洞懸棺的主人是中國古代的百越民族。春秋戰國時期,百越民族生活在今天的武夷山和龍虎山一代。他們遇水而安,擇水而居,死後也選擇臨水而葬。考古隊一共發掘了18具棺木,這些棺木都是獨根的楠木製成,有房形棺、船形棺等多種樣式,大的有一千多斤重,最輕的也有300多斤重...
百越民族操著鮮明特點的語言,流行斷髮文身和拔牙風俗,保留濃厚的原始婚俗;崇拜鬼神,迷信雞卜,實行崖葬,崇拜蛇、鳥圖騰。博物館內通過能工巧匠打磨的雕塑、浮雕,富有藝術感地展示了百越民族古老的習俗,包括神秘的食人習俗與巫術,還有百越人斷髮文身及崖葬等習俗。3.文化精神 通過溫州人的商業冒險、禮品文化等具有...
龍虎山崖葬與百越民族文化 《龍虎山崖葬與百越民族文化》是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蔣炳釗。
崖墓的族屬為百越中的一支。漢代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崖墓多為諸侯王陵或貴族大墓,一般有墓道、甬道、耳室、中室、後室,隨葬大量精美器物,著名的如滿城漢墓和曲阜九龍山漢墓。東漢至六朝,四川地區流行崖墓。以樂山地區的為代表,往往幾十座聚集在一面山坡上,形成墓地。崖墓俗稱“蠻洞”,是漢代流行的一種仿生人...
根據諸多的陪葬品,考古隊判斷,13號洞懸棺的主人是古代的百越民族。春秋戰國時期,百越民族生活在武夷山和龍虎山一代。他們遇水而安,擇水而居,死後也選擇臨水而葬。考古隊一共發掘了18具棺木,這些棺木都是獨根的楠木製成,有房形棺、船形棺等多種樣式,大的有一千多斤重,最輕的也有300多斤重。放置懸棺...
3、《龍虎山崖葬與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年)4、《文化人類學辭典》,(台)恩楷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6月版,780千字。(ISBN 986-80189-2-7)主要合著 1、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重點教材:《人類學通論》(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2 年,該書獲第六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2、Farewell to Peasant China (...
·“政治人類學研究及其理論的發展”,《廣西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武夷山西南隅‘木客’越人懸棺葬管窺”,蔣炳釗等主編《龍虎山崖葬與百越民族文化》,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林惠祥與廈門大學人類學”,汪毅夫、郭志超主編《紀念林惠祥文集》,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農村社區禮法兼治的...
春秋戰國時期,百越民族生活在今天的武夷山和龍虎山一代。他們遇水而安,擇水而居,死後也選擇臨水而葬。 考古隊一共發掘了18具棺木,這些棺木都是獨根的楠木製成,有房形棺、船形棺等多種樣式,大的有一千多斤重,最輕的也有300多斤重。放置懸棺的地方,上至峰頂、下距水面或者空谷,都有數十米甚至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