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舞(蘭溪斷頭龍)

龍舞(蘭溪斷頭龍)

龍舞(蘭溪斷頭龍),流傳於浙江省蘭谿市水亭畲族鄉的一種民間龍舞,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龍舞(蘭溪斷頭龍)古稱“江西龍”,起源於江西玉山地區,清末明初時傳入金華地區,流傳於蘭谿市水亭畲族鄉。斷頭龍源自一個傳說:一名龍王違抗玉帝聖旨給百姓下雨而被斬,百姓為了感激和紀念他,每年春節、元宵之際,人們請出所祭龍頭,與扎制的龍身合一而舞以示祭奠。

2008年6月7日,浙江省蘭谿市申報的龍舞(蘭溪斷頭龍)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遺產編號:Ⅲ-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舞(蘭溪斷頭龍)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編號:Ⅲ-4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申報地區:浙江省蘭谿市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龍舞(蘭溪斷頭龍)的起源與一則流傳久遠的民間故事密切相關。據說唐代貞觀年間連年大旱,龍王為拯救凡間百姓,違背玉帝旨意連降大雨,獲罪被斬,身首分離。蘭溪百姓感於龍王救命之恩,特製成斷頭龍,春節期間沿街而舞以示紀念。

舞蹈特色

龍舞(蘭溪斷頭龍)的最大特點是頭身分離,整條龍由龍珠、龍頭和7節龍身組成。龍頭和龍珠可單獨表演出多套高難度的技巧動作,龍身每換一個陣圖,龍頭和龍珠就舞出一個套路。龍頭、龍珠和龍身中可燃點紅燭,夜間起舞時光影閃爍、色彩斑斕。近百年來,斷頭龍在傳承中不斷發展創新,形成“雙元寶”“金瓜棚”“八仙跌”等二十多個套路,後來又出現了“單龍”變“雙龍”的嘗試。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龍舞(蘭溪斷頭龍)承載了百姓對龍王恩德的濃厚深情的“斷頭龍”,舞出了百姓的哀思,舞出了豐收吉祥的祝福,是民族歷史積澱的產物。整個舞龍千姿百態,變化多端,敏捷輕快,具有獨特的藝術血脈。

傳承狀況

由於生存發展空間不斷縮小,傳承日益艱難,蘭溪斷頭龍後繼乏人,面臨消亡的危險,亟待搶救保護。

傳承人物

王柏成,男,1963年3月1日出生,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序號:05-2188,申報地區:浙江省蘭谿市。王柏成是浙江省蘭谿市水亭畲族鄉施家荷龍里村人,15歲就跟隨上一代傳人王阿璋學習舞龍,掌握了全套舞龍技巧。1981年9月高中畢業,為荷龍里村龍燈會會員;1992任荷龍里村斷頭龍龍燈會會長,組建擴充舞龍隊隊員;1999年,在蘭谿市婺劇團參與培養由12人組成的舞龍隊;2008年被柏園學校聘請為少先隊校外輔導員,在水亭畲族鄉中心學校斷頭龍傳承基地先後培養了5批少年舞龍隊,共46人,並多次獲獎;2015年9月,在水亭畲鄉風情園組建1支12人組成女子舞龍隊,任教練。
王國龍,男,1962年11月13日出生,第一批浙江省非物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序號:01-Ⅲ-059,申報地區:蘭谿市。1984年,組織訓練村舞龍隊參加金華匯演獲優秀演出獎。1988年,舞龍隊參加浙江省“華星杯”舞龍賽獲一等獎。2000年5月,改“單龍”為“雙龍”,並在舞龍技巧上有所創新,在杭州參加浙江省廣場文化民間文藝演出開幕式表演,獲優秀演出獎。 2010年5月8日,在浙江安吉縣參加浙江省第二屆鄉村龍舞大賽,獲金獎。

保護措施

1988年,蘭溪斷頭龍被編入浙江省民間舞蹈集成。
2003年,蘭溪斷頭龍被浙江省省文化廳列入浙江省民族民間保護項目。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蘭谿市畲鄉風情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獲得“龍舞(蘭溪斷頭龍)”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龍舞(蘭溪斷頭龍)項目保護單位蘭谿市畲鄉風情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 榮譽表彰
龍舞(蘭溪斷頭龍)曾多次參加浙江省舞龍大賽獲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