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舞(手龍舞)

龍舞(手龍舞)

龍舞(手龍舞),安徽省績溪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手龍舞原名“小龍舞”“蘆水手龍”,是流傳於績溪民間的傳統兒童舞蹈,據《績溪縣誌》記載,績溪手龍舞起源於南宋代初期,其演出一般由30名男女兒童完成,其中20名男童擎手龍,10名女童舉龍珠。手龍舞演員的年齡一般為十一二歲,表演時每人撐一條小龍,在鼓樂聲中集體舞動。手龍舞使用的音樂為傳統的鼓樂曲牌和工尺譜,其可在廣場表演,也可在舞台演出。手龍舞的藝術形式獨特,具有較強的鄉土氣息和地方色彩。

2010年7月19日,手龍舞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列入安徽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4年11月11日,龍舞(手龍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舞(手龍舞)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Ⅲ-4
  • 申報地區:安徽省績溪縣
  • 批准時間:2014年11月11日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形式,動作特徵,音樂特點,服裝特徵,道具特徵,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據《績溪縣誌》記載,績溪縣宋家村以西的古村橘樹園遺址傳為晉王子隱居栽桔之處。南宋時期,宋家、中屯兩村百姓安居樂業、人丁興旺,人們感念祖輩傳說中的西晉小太子保佑,便用篾和彩綢扎制小龍供小男孩擎舞遊玩。其寓意一為紀念小太子,二為家家望子成龍,早成大器。手龍舞的雛形便成於此時。
明朝初年起,每年元宵節、中秋節宋家、中屯兩村百姓每戶扎制手龍,組織男孩童游舞,因每條龍舞由一男孩撐嬉舞,故稱“手龍”。
明代至清代,手龍舞演出活動興旺,據清道光六年(1826年)《祁門縣誌》載:“八月望為中秋節。是日,小兒早起,呼朋喚友,取田中稻草,紮成龍形,糊以色紙,夜間插燭於龍身,遊行街市。草龍大小不等,大者十餘人共舞,小者一人獨舞,鑼鼓聲喧,爆竹滿地,極奔走之熱鬧。”
民國期間,手龍舞漸成弱勢。
20世紀50年代至“文革”期間,手龍舞幾乎停止活動。
20世紀80年代初期,手龍舞經績溪縣文化館挖掘整理後復演,後傳延至嶺南。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績溪手龍舞是一種大型民間舞蹈表演,由舞龍者手持一“龍”,在手持繡球者的引導下,表演融合武術與舞蹈基本動作。手龍舞有單人舞、兩人對舞、三人合舞三種表現形式,其中,三人合舞又稱“雙龍戲珠”。手龍舞的舞蹈形式較多,有一手舉龍頭,將龍身圍在腰部,龍尾掛在腰旁,另一隻手持龍珠舞動;也有雙手持龍,將龍扛於肩上或高舉過頭舞動。

動作特徵

手龍舞以瓦步、雲步、起、蹲、跑、撲步、旋子、空翻、瓦步托珠、瓦步晃珠、虛步托珠、抖珠等動作為基本動作,同時表演“龍聚”“騰龍”“盤龍”“飛龍”“戲珠”等連串動作,形式生動活潑,充滿朝氣。隨著舞龍技術表演不斷發展進步,手龍舞可用不同人數組合形式進行表演,可根據舞台效果創編,可融入舞蹈、武術等多種內容進行展演等。績溪手龍舞的動作技術顯示出深厚文化底蘊,表達出少年的快樂情操,是徽州傳統舞蹈的優秀代表之一。

音樂特點

績溪手龍舞的音樂伴奏一般採用鼓樂曲牌,有傳統套路和工尺譜。音樂風格以打擊樂器為主,如鼓、鑼、嗩吶等進行演繹,前場打謬鼓,後場奏音樂,一度成為績溪手龍舞表演的亮點。隨著人們審美情趣的變化,手龍舞音樂的娛樂價值不高、不太注重美感和情感訴求等方面缺點暴露出來,另外舞龍表演時,音樂節奏變化不多,節奏感不強,音樂與套路動作配合不太協調。隨著現代化科技發展,手龍舞的音樂表現形式產生根本性變化,一般採用直接形式的音樂伴奏帶,純電子合成,民俗音樂與現代音樂相互融入,節奏此起彼伏,舞龍動作與音樂配合,表演時情感真摯且充滿意趣,能展示手龍舞的故事。

服裝特徵

傳統的手龍舞表演,演員多穿傳統服裝,男演員剃“瓦片頭”,赤上身系紅圍兜,下身穿馬褲。女演員扎羊角辮,穿彩色短襖褲。隨著社會的發展,舞龍者的服裝也有所改變,舞龍者頭飾為白鑲紅頭巾,衣著白紅闊邊襯衣、中式褲,腰系金黃帶,舞珠者,頭飾黃綠巾,衣著黃綠衣,褲著淡黃中式褲,腰系綠鑲金闊邊帶。

道具特徵

手龍舞的主要表演道具為手龍,手龍一般用稻草紮成,有的用蔑扎紙糊,有的用布縫,不管是何種質地的龍體,都以彩繪美化。男手龍頭大約高30厘米,身長1.5米,金黃色鱗甲。龍頭安裝一尺長的竹柄,供演員握撐,龍尾用鐵扣別在演員腰間。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手龍舞的製作工藝也不斷創新,如龍頭採用部分塑膠製品加工,龍身現用青瀧棉製作,輕便舒軟;腰帶由以前鐵扣變輕軟布條,方便舞動。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手龍舞來自民間,其獨特的舞蹈形式、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語彙和傳統的服裝、道具配以戲曲的音樂形成了其特有的舞蹈風格,是徽州傳統舞龍民俗和民間舞蹈的提煉和融合,具有較高的娛樂和審美價值。
績溪手龍舞是具有地域特色的龍文化形式,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的結晶,展現出徽州民俗體育文化精髓,是徽州民俗體育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縮影,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
傳承狀況
隨著社會文化的變遷,徽州人受外界文化洗禮和薰陶,生活觀念、生活方式以及娛樂活動等都發生劇烈的變遷,他們注重“手龍舞”的經濟利益,文化信仰隨之淡化,對“手龍舞”活動不再有熱情,出現文化認同感危機,導致績溪“手龍舞”的發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
從績溪手龍舞的傳承脈絡上看,年輕人對手龍舞大都不感興趣,傳承人以老者居多,掌握手龍舞技術的人數偏少。隨著老一輩藝人相繼離世,績溪縣長安鎮與上莊鎮的手龍舞表演瀕臨消失,手龍舞的傳承難以為繼。
傳承人物
曹武根,男,漢族,生於1940年,宣城市績溪縣人,2018年5月8日入選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龍舞(手龍舞),安徽省績溪縣申報。
龍舞(手龍舞)
手龍舞傳承人曹武根
保護措施
2006年,績溪縣在縣實驗國小成立了手龍舞舞蹈隊,請傳承人排練教學,每逢節慶日皆開展演出活動。並製作了一批道具、服裝,用以參加各種演出活動。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績溪縣文化館獲得“龍舞(手龍舞)”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龍舞(手龍舞)項目保護單位績溪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08年,手龍舞在宣城市文房四寶藝術節中進行了表演。
榮譽表彰
1989年,手龍舞在宣城市第四屆“宣州之聲”文藝匯演中獲得一等獎。
2012年9月,手龍舞在安徽省第九屆花鼓燈藝術節暨民間舞蹈大賽中獲得二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