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宋朝軍職名,太宗時置,隸侍衛司,地位略低於殿前司所屬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 性質:古代軍職名
- 朝代:宋
- 職責:為騎兵龍衛軍、步兵神衛軍統兵官
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宋朝軍職名,太宗時置,隸侍衛司,地位略低於殿前司所屬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
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宋朝軍職名,太宗時置,隸侍衛司,地位略低於殿前司所屬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沿革北宋中期以後,多不領本職,成為武將虛銜。職責為騎兵龍衛軍、步兵神衛軍統兵官。...
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宋禁軍中,捧日、天武、龍衛、神衛稱上四軍。捧日為騎軍,天武為步軍,皆屬殿前司。龍衛屬侍衛親軍馬軍司、神衛屬侍衛親軍步軍司。各軍皆分左右廂。端拱元年(988),置觀步軍龍衛、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及殿前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為長官。
治平年間(1064~1067),朝廷評議各地將領,趙曙說:“文廣,名將後,且有功。”(《宋史·楊文廣傳》)將其擢升為成州(今甘肅成縣)團練使,任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後來,楊文廣升任興州(今陝西略陽)防禦使、秦鳳路副都總管。宋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陝西經略使韓琦奏請修建城堡,保護秦州西北邊境的居民,防範...
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步軍。後轉太尉、殿前都指揮使。隆興二年(1164年),以少保致仕。乾道元年(1165年),趙密去世,年七十一。獲贈少傅,諡號“襄恪”。人物生平 趙密為太原清源人。宋徽宗政和四年(1114年),朝廷在崇政殿選拔武職人才,趙密中選,被任命為河北隊將,戍守燕地。康王趙構(即宋...
宋哲宗元符元年(1098年),拜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馬軍司、威州刺史,卒於任上。人物生平 張整,字成伯,亳州酇陽縣人。初隸皇城司御龍籍,補西頭供奉官,為利州、文州都巡檢使。邊夷歲鈔省地,吏習不與校,至反遺之物,留久乃去。張整惡其貪暴無已,密募死士,少時其來,掩擊幾盡。有司劾...
康定元年(1040年)五月,李元昊率軍攻破塞門砦,塞門砦曾堅守五個月,因延州諸將無人援救最終陷落,朝廷處罰不救援的將領,當時許懷德已經受命轉徒秦鳳路,未等赴任,也因不援救塞門砦被處罰,降為寧州刺史。但不久,就升擢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陵州團練使、本路副都總管。許懷德後來又升為康州防禦使,但...
王德此戰居功第一,被拜為興寧軍承宣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又晉升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受封隴西郡侯。大破宗弼 紹興十一年(1141年)正月,完顏宗弼趁岳飛軍受宋朝廷之命、被迫回軍之機,率騎兵號稱10餘萬入侵,渡淮河、破壽春,長驅直入,遊騎兵甚至到達長江。宋朝廷命楊沂中、劉錡和張俊北上迎敵。...
苗履,潞州(今山西長治)人,北宋將領,北宋苗授將軍之子,從北宋鎮戎軍(治今寧夏固原)鎮將開始戎馬生涯,歷官擢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成州團練使,知慶州,徙渭州,進捧日、天武都指揮使。人物生平 履將束髮從戎。(苗)授之降木征也,履護送至京,得閣門祗候。歷熙、延、渭、秦四路鈐轄,知鎮戎軍。
郭承祐入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以父喪,起復真定府、定州等路副都總管。諫官歐陽修、余靖論其非才,改知相州,尋徙大名府副都總管。樞密使杜衍惡承祐驕恣,奏罷軍,為相州觀察使、永興軍副都總管,改知邢州,徙河陽兵馬總管。杜衍去位,復進為殿前都虞候、並代州副都總管兼知代州,徙邢州。諫官錢明逸言郭承...
打敗青唐吐蕃大將鬼章,知河州;大破熙州蕃部於露骨山,使羌族歸附,威震河西,累遷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知熙州。元豐年間,在內臣李憲的指揮下,發起對西夏的進攻,參與收復蘭州,轉戰千里。元祐三年(1088年),升任殿前副都指揮使、武泰軍節度使,遷保康軍節度使、知潞州、提舉上清太平宮。紹聖元年,復任殿前...
紹興六年(1136年),楊沂中任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密州觀察使。原先,張浚視察軍隊,謀畫渡過淮河攻打偽齊皇帝劉豫,倚靠韓世忠部實行。韓世忠包圍淮陽,請求張浚派部下趙密出兵協助,張浚拒絕了他的要求。宰相趙鼎對張浚說:“韓世忠所要求的是趙密,楊沂中的武勇,不下趙密,何不令楊沂中協助他。”張浚向朝廷請示,...
宋神宗開拓熙河路時,授通事舍人、熙河路鈐轄,屯駐通遠軍,大敗河州羌人、鬼章,治理岷州、鎮戎軍、環州。從征靈武,隨高遵裕戰敗,歷任環慶路都鈐轄、知邠州、涇原路鄜延路秦鳳路副總管、知涇州,以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召還,卒於道上,享年七十五。人物生平 張守約,字希曾,濮州人。以蔭主原州截原砦,...
太行義士也。紹興九年,取石州等十一郡,授武功大夫、華州觀察、統制河東忠義軍馬,遂知代州。尋落階官,為建寧軍承宣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河東經略安撫使。明年,金人圍慶陽急,帥臣宋萬年乘城拒守。會川、陝宣撫副使胡世將檄忠植以所部赴陝西會合,行次延安,叛將趙惟清執忠植使拜詔,忠植曰:“本朝...
曲珍跟隨種諤攻金湯(今陝西省吳旗鎮南)、永平川(今陝西省子長市東),斬殺夏兵二千多人,累遷客省使,拜懷州(今河南省沁陽市)防禦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又跟隨徐禧鎮守永樂城(今陝西省米脂縣西北)。當宋軍正在修築工事,夏軍幾十個騎兵渡過無定河(今陝北省綏德縣境內),曲珍準備率領軍隊追擊,但...
任福(981年-1041年),字祐之,開封(今河南開封)人,北宋將領。鹹平年間,補衛士,由殿前諸班累擢知隴州(今陝西隴縣),遷秦鳳路、鄜延路馬步軍副總管,徙知慶州(今甘肅慶陽)兼環慶路副總管。攻破西夏白豹城(今甘肅慶陽北),以功拜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改侍衛馬軍都虞候。康定二年(1041年)春,西夏...
向寶,鎮戎軍(今寧夏固原縣)人。北宋將領。善於騎射,起家御前忠佐,出任涇原路、秦鳳路鈐轄,遷真定府、鄜延路總管,累授嘉州團練使,卒於任上。人物生平 向寶,鎮戎軍人,起家御前忠佐,換禮賓使、涇原路和秦鳳路鈐轄。積勞,自皇城使、帶御器械,歷任真定府、鄜延副總管,遷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嘉州團練...
吳挺(1138年-1193年6月27日),字仲烈,祖籍德順軍隴乾縣(今甘肅靜寧縣)。南宋名將,四川宣撫使吳璘第五子。吳挺早年隨父從軍,升至利州西路前軍同統制。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起,隨吳璘抗擊西線金軍,屢立戰功。二十五歲時便以官拜武昌軍承宣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熙河路經略安撫使中軍統制。吳璘...
戰後除授興寧軍承宣使,累升至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兩浙西路馬步軍都總管、安德軍節度使。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以鎮江府都統奉命赴援海州,大敗金軍於石湫堰,解海州之圍。宋孝宗即位後,更招攬金將蕭鷓巴、耶律造哩等來降。其後因病改授檢校少保、淮東招撫使,與京西成閔、淮西李顯忠並稱三大將。尚未抵任...
天眷元年(1138年),金以河南、陝西地歸還南宋,因而兄弟二人回歸宋廷。在南宋時,張中彥歷任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清遠軍承宣使、提舉佑神觀、靖海軍節度使。金皇統年間,金兵再次占領河南、陝西等地區。紹興和議後,兄弟二人又被金廷提名索回。秉直為官 張中彥先後擔任金國靜難軍節度使、彰化軍節度使、鳳翔尹。任...
壬辰,池州奏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昭慶軍承宣使、本州駐答刂御前諸軍都統制岳超卒;以寧國軍節度使、殿前司選鋒軍都統制李顯忠充池州駐答刂御前諸軍都統制。乙未,太府卿李澗權尚書吏部侍郎。丙戌,左武大夫、榮州刺史、江南諸路馬步軍副總管劉光輔,移淮南諸路副總管,楚州駐答刂。先是金東海縣民為盜,有...
自本路馬步軍副總管擢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鄜延路副都總管、知延州,代范雍。尋改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趙振謂將吏曰:“今賊以我夷傷,必乘勝以進,勢宜固守。尚慮諸城不能皆如吾謀,苟延州弗支,則陝西未可測,此天下安危之機也。”未幾,賊寇塞門砦。趙振有兵幾八千,按甲不動。砦中兵才千人,屢次...
張進應募曹州,隸鎮兵。太祖親選勇士,奇進才力,以補控鶴官,積勞至御龍弩直都虞候、領恩州刺史。至道中,兼御前忠佐步軍都軍頭。太宗嘗幸內廄,進以親校執鉞前導,體質魁岸,迥出儕輩。太宗熟視異之,擢為天武右廂都指揮使、領賀州團練使。鹹平初,遷昭州防禦使,充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京城左右廂巡檢...
乾道四年(1168年),王友直自京口入朝覲見,被進升為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主管侍衛步軍司公事,後更調升侍衛親步軍都指揮使。朝廷商議派遣馬、步二軍司移駐要地,丞相虞允文想要讓步軍司先行,王友直則請先調馬軍司。待到侍衛親馬軍都指揮使李顯忠進駐建康府,王友直奏稱馬軍路途輾轉,損耗頗多。孝宗遂下詔步...
熙寧八年(1075年)閏四月,朝廷將秦鳳路的正兵二萬二百餘人及弓箭手、寨戶、蕃兵二萬四千餘人分為四部,分命四名將領統率。其中燕達任第一將,仍提舉熙河路事務。此後又拜忠州刺史、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南征李朝 宋越熙寧戰爭富良江之戰 熙寧九年(1076年)二月,安南道行營馬步軍都總管郭逵受命征討越南李...
擢龍神衛四廂都指揮、眉州防禦使、本路副都總管、知涇原。遷捧日天武四廂都指揮使、鄜延路副都總管。進殿前都虞候、知延州。范仲淹言其猾懦不知兵,復徙涇原路兼招討、經略、安撫副使。慶曆二年,元昊寇鎮戎軍,懷敏出瓦亭砦,督砦主都監許思純、環慶路都監劉賀、天聖砦主張貴,及緣邊都巡檢使向進、...
宋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張憲追復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閬州觀察使原官,四子各補官承信郎。宋寧宗嘉泰四年(1204年),宋廷追贈張憲為寧遠軍承宣使,任命書由張憲之子忠訓郎、前黃州聽候使喚張敵萬收執。至此,張憲冤案得以昭雪。歷史評價 《宋史》:“張憲等五人皆岳飛部將,為敵所畏,亦一時之傑也;然...
其後轉知冀州,歷任龍神衛、捧日(騎軍)天武(步軍)四廂都指揮使、康州防禦使、侍衛親軍步軍馬軍都虞候等職。後被召回朝廷,又出任並、代二州馬步軍副都總管,調任殿前都虞候、步軍副都指揮使。明道元年(1032年),王德用出任桂、福二州觀察使。初入樞密 明道二年(1033年),劉太后(章獻明肅皇后)...
20年後,金兵再次南侵,剛剛登基的宋孝宗皇帝為了激勵臣民抗金,對岳家軍來了個“平反加封”,張憲被追封為龍神衛士廂都指揮使,閬州觀察使,又贈寧遠承宣使。明代,再追封為烈文侯,在家鄉閬州建祠紀念。張憲祠概況 張憲祠占地約30畝,座西向東,三面環山,蒼勁傲岸的青松翠柏,剛柔相濟的香樟綠楊,把祠廟圍...
選隸散直,為德順軍指揮使,抵禦西夏進攻,參加定川寨之戰。隨名將狄青南征,擢文思副使、廣西兵馬鈐轄,遷涇原路兵馬鈐轄。宋神宗時,進位帶御器械,抵抗安南入寇,出鎮廣西, 累遷皇城使、昭州刺史,平定撫水蠻族羅世念,知宜州、邕州,年老請還,除高陽關副總管、知永興軍,累拜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