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溪古縣城,始建於南朝梁武帝蕭衍大同六年(540年),一說天監中(510年)隸屬南安郡(泉州),治所設於龍溪縣桂林村(今漳州市南郊古縣、下半林和上半林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溪古縣城
- 始建於:南朝梁武帝蕭衍大同六年
- 地址:治所設於龍溪縣桂林村
- 事件:686年
歷史背景:,參考史書,關於龍溪古城在古縣、下半林、上半林的佐證,
歷史背景:
龍溪古縣城,始建於南朝梁武帝蕭衍大同六年(540年),一說天監中(510年)隸屬南安郡(泉州),治所設於龍溪縣桂林村(今漳州市南郊古縣、下半林和上半林村)。
唐.垂拱二年(686年)十二月九日割龍溪縣南境置漳州,州治設雲霄漳江邊西林村,開元四年(716年),改移漳浦李澳川,開元二十九年(741年)割龍溪縣改屬漳州。乾元二年(759年) 緣李澳川有瘴(一種傳染病),遂權移州於龍溪縣治桂林村(古縣鸛林)。
建中三年(782年)柳少安出任漳州刺史,興元元年(784年)九龍江大水,潰堤,江水改道,致使龍溪城通往九龍江的河道堵塞,大船不能進入龍溪城,無奈,漳州刺史柳少安再請遷治永寧鄉唐化里,但德宗皇帝認為,漳州治所一遷再遷,未免勞民傷財,結果未得批准。興元二年(785年)柳少安調任吏部司勛郎中,臨別之時,柳少安叮囑新任漳州刺史陳謨(陳元光之曾孫)要再向德宗皇帝上疏奏請遷治永寧鄉唐化里,後來經過福建觀察使盧惎錄奏和柳少安多次向德宗皇帝建言和遊說,終於在貞元元年(785年) 十一月十六日,敕從之(唐.德宗皇帝李适批准),貞元二年(786年)漳州治所遂遷入永寧鄉唐化里(現在的漳州城),龍溪古縣城桂林村(古縣鸛林)做為漳州主城27年後,遂成為漳州附城,經濟繁榮至清朝順治九年(南明永曆六年,1652年)十月初三龍溪古縣城因鄭成功(古縣大戰)兵敗退守海澄,龍溪古縣城被清兵焚毀,龍溪古城共經歷了1113年的輝煌!。
龍溪古縣桂林村,後因村中有“鸛林寺”演變為鸛林村
龍溪古縣石牌村,傳說以前有一塊大石牌後來才叫石牌村
(也許這大石牌就是記載龍溪古城的歷史滄桑)
建中三年(782年)柳少安出任漳州刺史,興元元年(784年)九龍江大水,潰堤,江水改道,致使龍溪城通往九龍江的河道堵塞,大船不能進入龍溪城,無奈,漳州刺史柳少安再請遷治永寧鄉唐化里,但德宗皇帝認為,漳州治所一遷再遷,未免勞民傷財,結果未得批准。興元二年(785年)柳少安調任吏部司勛郎中,臨別之時,柳少安叮囑新任漳州刺史陳謨(陳元光之曾孫)要再向德宗皇帝上疏奏請遷治永寧鄉唐化里,後來經過福建觀察使盧惎錄奏和柳少安多次向德宗皇帝建言和遊說,終於在貞元元年(785年) 十一月十六日,敕從之(唐.德宗皇帝李适批准),貞元二年(786年)漳州治所遂遷入永寧鄉唐化里(現在的漳州城),龍溪古縣城桂林村(古縣鸛林)做為漳州主城27年後,遂成為漳州附城,經濟繁榮至清朝順治九年(南明永曆六年,1652年)十月初三龍溪古縣城因鄭成功(古縣大戰)兵敗退守海澄,龍溪古縣城被清兵焚毀,龍溪古城共經歷了1113年的輝煌!。
龍溪古縣桂林村,後因村中有“鸛林寺”演變為鸛林村
龍溪古縣石牌村,傳說以前有一塊大石牌後來才叫石牌村
(也許這大石牌就是記載龍溪古城的歷史滄桑)
2015年春節期間,多名歷史學者對漳州南郊顏厝鎮古縣大廟、下半林鸛林寺、上半林庵、以及上半林傳說中的龍溪古城門、龍溪古城排水系統進行實地查看,認為顏厝鎮上半林庵的建築結構更接近“龍溪古縣衙”,懷疑“龍溪古縣衙”和“漳州古府衙”分別是現在的古縣大庵和上半林庵!龍溪古城門傳說有一定的說服力,現存的排水系統的確是人工開鑿的,具體什麼年代開鑿的有待進一步考證。
參考史書
國志: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誌》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地理志》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清.穆彰阿《嘉慶重修一統志》
記載:“乾元二年,緣李澳川有瘴,遂權移州於龍溪縣置。”
方誌:
記載:“乾元二年,緣李澳川有瘴,遂權移州於龍溪縣置。”
方誌:
宋.朱熹《漳州守臣題名記》
宋.吳與《漳州圖經序》
明.嘉靖《龍溪縣誌》
卻記載:“興元二年,刺史柳少安請徙治龍溪,福建觀察使盧惎錄奏,貞元元年十一月十六日敕從之。
註:唐.李吉甫(758~814) 唐.憲宗皇帝宰相,地理學家。
清.顧祖禹(1624—1680) 明末清初著名軍事、歷史地理學家。
宋.歐陽修、宋祁、朱熹、吳與和清.穆彰阿是文學家。
因為這次遷治只是從九龍江南岸遷往九龍江北岸距離只有4公里‘,國志都沒有再做記載,所以是乾元二年漳州遷治到龍溪縣治所桂林村,貞元二年,漳州治所再次遷入龍溪縣永寧鄉唐化里。
這就是史書記載不同的緣故!
註:唐.李吉甫(758~814) 唐.憲宗皇帝宰相,地理學家。
清.顧祖禹(1624—1680) 明末清初著名軍事、歷史地理學家。
宋.歐陽修、宋祁、朱熹、吳與和清.穆彰阿是文學家。
因為這次遷治只是從九龍江南岸遷往九龍江北岸距離只有4公里‘,國志都沒有再做記載,所以是乾元二年漳州遷治到龍溪縣治所桂林村,貞元二年,漳州治所再次遷入龍溪縣永寧鄉唐化里。
這就是史書記載不同的緣故!
關於龍溪古城在古縣、下半林、上半林的佐證
1. 乾隆年鄭玉振在古縣大庵的的碑記也以傳說的語句和《漳州府志》記載說古縣是古龍溪城不敢確認,從南朝大同六年(540年)建縣到唐貞元二年(786年)移州,經過246年的時間龍溪城範圍應該不只是古縣那么小的地方!
2. 石牌村傳說以前有一塊大石牌(碑)所以後來才叫石牌村,也許這塊大石牌就是記載龍溪古城的歷史滄桑!也有可能是傳說王公祖廟在石牌村,廢於火災後遺留下來的碑記。
3. 古縣(鄭姓土樓)規模最大當年可容納400人以上,古縣鄭姓宗系現在含下半林、園中洪坑僑、新春和新社農場人口有8000多,上溪(林姓土樓)當年可容納100多人。現在近2000人口,園中(蔡姓土樓)當時可容納100人現在1000多人口,下半林(江姓土樓)規模第二大,當時可容納200人以上,風化程度遠高於其他土樓,說明年代要更為久遠為什麼下半林現在江姓只有100多人口?下半林江姓保留有明朝萬曆皇帝“翰林庶吉士”(寫聖旨和詔書的官員)“賜伐閱布政司儀,授翰林院庶吉士,萬曆癸丑代祭南江 ” 江灝的匾額, 江灝後人稱“一日天子”,但江灝後裔卻都居住在港尾“古城村”應該不會那么巧合!
4. 荔枝園裡“破寨”地名傳說民國還保留有寨門和寨牆,估計也是土樓,從破寨一直到園中村凹型地貌和丁字形排水溝怎么解釋?上溪通往園中有一條人工開鑿的水溝,有幾百米長最深處有六米深怎么解釋?
我的觀點:凹型地貌、丁字形排水溝和園中那條人工開鑿的水溝,都是共同起到保護“天然龍溪古城牆”(陡峭的崖壁)的功能。
5. 九十年代初,古縣、石牌、下半林、上半林大規模興建魚塘時為什麼下半林東面和石牌村稻田地下兩米多深到處是樹根?而西面九龍溪兩岸則是淤泥和細沙?
6. 史書記載漳州唐朝以前是個人煙稀少荒蕪的地區,並且年年水災,那么1470多年前的南朝建立龍溪縣時人口更為稀少,當時的人們應該無法有效控制九龍江水災,下半林、上半林、古縣這裡正好不受水災威脅,土地平整前有溪,後有大山是最理想居住的地方。
7. 下半林到上半林的荔枝園裡地名十分奇怪:韓厝、溫厝、陳厝、候口、候內、歐坑、蒲頂、蔡厝廟、御史潭等等並且荔枝園裡遍地是瓦礫、青花瓷片,荔枝園裡的姓氏地名怎么解釋?下半林就有這么多姓氏地名加上其他村更多!
8. 發源於九龍嶺山脈流經上半林、下半林、古縣的這條水系叫“九龍溪”也叫“古縣溪”,符合古籍記載龍溪因溪而得名。
9. 龍溪縣誌記載南宋設立十二、十三都,有古縣社地名記載,但沒有鸛林或下半林和上半林地名記載,也不符合情理。鸛林應該當時是古縣的一部分,按常規漳州府治乾元二年(759年)從漳浦李澳川遷出時,不會遷到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應該優先考慮繁華的城鎮,當時的龍溪縣城就是最好的選擇。
10. 康熙年彭孫貽《靖海志》卷二十九記載:“九月,成功督師入漳浦境。漳鎮王邦俊來援,復大破之,追至龍井,降其部下數百人而還。
李長病篤,以黃昌為戎旗(鎮)親隨營。
大清固山金勵統浙直滿漢兵萬餘人入閩來援。至泉州,駐紮養馬。二十六日,成功解圍,退扎古縣,據險以待。固山由長泰入漳。
十月初三日,固山率滿騎沖營。是早西北風盡發,火箭、火炮被風打回,對面咫尺不見,滿兵乘煙衝突,海師潰散。成功退扎海澄。後提督黃山、禮武鎮陳俸、右先鋒鎮廖敬、親丁鎮郭廷、護衛右鎮洪承寵皆戰歿。
二十六日,成功解圍,退扎古縣,據險以待”這句話如果是說是現在的古縣就不合理,有險的陡壁都在下半林和園中,這場戰爭鄭成功損失五員大將,說明戰爭非常慘烈!
李長病篤,以黃昌為戎旗(鎮)親隨營。
大清固山金勵統浙直滿漢兵萬餘人入閩來援。至泉州,駐紮養馬。二十六日,成功解圍,退扎古縣,據險以待。固山由長泰入漳。
十月初三日,固山率滿騎沖營。是早西北風盡發,火箭、火炮被風打回,對面咫尺不見,滿兵乘煙衝突,海師潰散。成功退扎海澄。後提督黃山、禮武鎮陳俸、右先鋒鎮廖敬、親丁鎮郭廷、護衛右鎮洪承寵皆戰歿。
二十六日,成功解圍,退扎古縣,據險以待”這句話如果是說是現在的古縣就不合理,有險的陡壁都在下半林和園中,這場戰爭鄭成功損失五員大將,說明戰爭非常慘烈!
11. 社壇地名、古石墩、古榕樹和社壇廟(和尚)被誣陷偷雞含冤跳古井自殺的傳說!我推測應該是“城隍廟”。 壇:意思是祭天的地方。
12. 古縣中學南面山上是“西林院”遺址,當年漳州建州時在漳浦(雲霄)“西林”應該也不會那么巧合這裡又一個“西林”?
13. 全國幾乎所有的寺院都奉祀“西天三佛”,為什麼下半林鸛林寺里奉祀“西天五佛”?供奉五佛的寺院叫“密宗寺院”也稱“漢密”或“唐密”盛行於北魏(386年)到唐朝會昌五年(845年),會昌五年武宗皇帝下旨拆毀全國所有佛像,寺院改做驛館和酒樓,遣散僧侶,史稱“會昌法難”或稱“武宗毀佛”,這次劫難“密宗寺院”,幾乎在中華大地消失,保存下來寥寥無幾,已知全國石窟五佛寺院有二座: 遼寧朝陽五佛寺和,山西大同石窟寺。泥塑五佛寺院目前也僅六座:北京法源寺、福建泉州開元寺,,山西大同華嚴寺、善化寺、圓通寺、慈雲寺,那鸛林寺就是第七座,鸛林寺應該是當時龍溪城最大的寺院,龍溪建縣時正好是佛教鼎盛時期,當時蕭衍皇帝下旨規定每縣都要建一座佛寺,俗稱“官寺”。 官寺制度一直延續到唐朝所以“武宗毀佛”運動“密宗寺院” 屬於官寺才受到滅頂之災。
唐朝白居易(772-846年)和杜牧(803-852年)都是唐朝大詩人他們的兩首名詩《閒吟》和《江南春》都寫出了當時佛教的衰敗!
閒吟
唐白居易
留司老賓客,春盡興如何?
官寺行香少,僧房寄宿多。
閒傾一盞酒,醉聽兩聲歌。
憶得陶潛語,羲皇無以過。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1995年漳州市方誌辦主任,史學界前輩王作人老先生來參觀鸛林寺時寫有一首關於鸛林寺的詩:《鸛林重光》
鸛林古寺舊經過,五十年來變幻多。
佛火重光知有素,吾生忽老嘆無何。
益齋心學誰能繼,蘅畹流風世不磨。
名跡盡多緣未了,傾心不覺發高歌。
益齋:下半林社人,王吉才字號,元朝儒學教授,康熙《龍溪縣誌》,乾隆《龍溪縣誌》記載:王吉才是元朝唯一入祀漳州文廟鄉賢祠的名人。
蘅畹:上半林社人,明朝杭州知府,漳州古代名人楊聯芳的字號。
14. 中國最古老原始信仰,神農大帝、太陽神、男像觀音(泗洲佛祖)都天元帥這些神明的廟宇在漳州寥寥無幾,怎么都出現在下半林鸛林寺?
15. 王公謝安和開漳聖王陳元光信仰,庵前、胡厝、石牌、下半林都有王公神像,祭祀日卻不一樣,下半林十一月二十五日,胡厝十一月二十六日、庵前和石牌十一月二十七日,王公謝安是陳元光的隨軍戰神,閩南和台灣都是祭祀十一月二十六日,下半林鸛林寺不但有王公謝安神像同時又有陳元光神像其他村都沒有,王公祭祀日又是最早,這也許與龍溪古城有神秘的聯繫!
(註:漳浦陳氏譜牒古籍記載:王公謝安是陳元光隨軍“戰神”,王氏譜牒記載:王公謝安是閩國王審知的隨軍“戰神”)
16. 史書記載漳州府遷治龍溪時間為什麼有兩個不同時間,相差27年,《元和郡縣圖志》寫於唐朝憲宗元和年間(806—820年)是中國唐代的地理總志,作者是當時的宰相地理學家李吉甫,以及《新唐書》記載:“乾元二年(759年),緣李澳川有瘴,遂權移州於龍溪縣置,即今州理是也”。宋朝吳輿《漳州圖經序》記載“興元二年,剌史柳少安請徙治龍溪,福建觀察使盧惎錄奏。貞元元年(785年),十一月十六日,敕從之。遂以龍溪城為州定,管龍溪、漳浦、龍巖三縣。
17.《漳州府志》、《龍溪縣誌》因歷史原因明朝嘉靖年以前的歷史資料真實度十分有限,《龍溪縣誌》最早版本是宋代淳佑年間編寫的,到了明朝嘉靖年僅存幾頁殘片,現存的.《漳州府志》、《龍溪縣誌》是由淳佑年間僅存幾頁殘片修撰出來的,內容摻入很多當年能找到的碑文石刻和民間族譜資料。(這就是學術界一直在爭論:陳元光祖籍地和開漳傳說與開閩三王入閩故事幾乎重疊的原因)。
按學術界論斷是要先承認國史,因為國史比地方史更權威,又最早寫於唐朝元和年間記載時間接近又同一朝代可信度很高,記載:“乾元二年,緣李澳川有瘴,遂權移州於龍溪縣置。”可惜沒有記載遷龍溪什麼地方!
然後再承認漳州地方史,而漳州地方史記載:“興元二年,刺史柳少安請徙治龍溪,福建觀察使盧惎錄奏,貞元元年十一月十六日敕從之,是今州里是也!”有明確記載準確時間,但沒有說刺史柳少安從什麼地方遷治到龍溪,這就有可能是龍溪桂林再遷龍溪登高山。
這樣漳浦(雲霄)西林---李澳川---龍溪古縣----龍溪漳州城,就說得通,就是第三次遷治由九龍江南岸遷往九龍江北岸,直線距離只有5公里,國志沒有再做記載的原因。
附
福建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漳州遷治考
《元和郡縣誌》卷二九漳州云:“本泉州地,垂拱二年(686年),析龍溪南界置,因漳水為名。初置於今漳浦縣西八十里,開元四年(716年),改移就李澳川,即今漳浦縣東二百步舊城是。……乾元二年(759年),緣李澳川有瘴,遂權移州於龍溪縣置,即今州理是也。”《新唐書·地理志》漳州:“初治漳浦,開元四年,徙治李澳川;乾元二年,徙治龍溪”。查之《讀史方輿紀要》卷九九,漳州府沿革、《嘉慶重修一統志》漳州府古蹟漳州城,皆從其說,謂乾元二年移今治。
然查吳宜燮《龍溪縣誌》卷二十三引宋吳輿《圖經序》卻曰:“皇唐垂拱二年十二月九日,左玉鈐衛翊府左郎將陳元光平潮州寇,奏置州、縣。敕:割福州西南地,置漳州。初在漳浦水北,因水為名。尋以地多瘴癘,吏民苦之,耆老余恭訥等乞遷他所。開元四年,敕:移就李澳川置郡,故廢綏城縣地也。……興元二年(785年),刺史柳少安請徙治龍溪,福建觀察使盧惎錄奏,貞元元年(785年)十一月十六日敕:從之。遂以龍溪城為州治,定管龍溪、漳浦、龍巖三縣”。而該志卷二十四引朱熹《漳州守臣題名記》也稱:“漳州,下州,領軍事,唐垂拱二年,用左玉鈐衛翊府左郎將陳元光奏置,領漳浦、懷恩二縣,而治漳浦。開元四年,徙治李澳川,在舊治北八十里。二十九年,廢懷恩入漳浦,而割泉州龍溪縣來屬。天寶元年(742年),改漳浦郡。乾元二年,復為州。大曆十二年(777年),又割汀州龍巖縣來屬。貞元元年,乃更徙治龍溪”。
按史書既載興元二年,始由刺史柳少安請徙州治於龍溪,貞元元年獲準。興元與貞元乃在乾元之後,可見漳州移治龍溪,應在貞元元年。
另據志書所云“初置於今漳浦縣西八十里”,“因漳水為名”,據1981年《雲霄縣地名錄》,其治即在今雲霄縣北西林村。志書所謂“開元四年,徙治李澳川”,州址則為今之漳浦縣治。
然查吳宜燮《龍溪縣誌》卷二十三引宋吳輿《圖經序》卻曰:“皇唐垂拱二年十二月九日,左玉鈐衛翊府左郎將陳元光平潮州寇,奏置州、縣。敕:割福州西南地,置漳州。初在漳浦水北,因水為名。尋以地多瘴癘,吏民苦之,耆老余恭訥等乞遷他所。開元四年,敕:移就李澳川置郡,故廢綏城縣地也。……興元二年(785年),刺史柳少安請徙治龍溪,福建觀察使盧惎錄奏,貞元元年(785年)十一月十六日敕:從之。遂以龍溪城為州治,定管龍溪、漳浦、龍巖三縣”。而該志卷二十四引朱熹《漳州守臣題名記》也稱:“漳州,下州,領軍事,唐垂拱二年,用左玉鈐衛翊府左郎將陳元光奏置,領漳浦、懷恩二縣,而治漳浦。開元四年,徙治李澳川,在舊治北八十里。二十九年,廢懷恩入漳浦,而割泉州龍溪縣來屬。天寶元年(742年),改漳浦郡。乾元二年,復為州。大曆十二年(777年),又割汀州龍巖縣來屬。貞元元年,乃更徙治龍溪”。
按史書既載興元二年,始由刺史柳少安請徙州治於龍溪,貞元元年獲準。興元與貞元乃在乾元之後,可見漳州移治龍溪,應在貞元元年。
另據志書所云“初置於今漳浦縣西八十里”,“因漳水為名”,據1981年《雲霄縣地名錄》,其治即在今雲霄縣北西林村。志書所謂“開元四年,徙治李澳川”,州址則為今之漳浦縣治。
龍溪縣(510-785年)治所
1梁天監中(510年)置。
1梁天監中(510年)置。
2治所即今福建漳州市南古縣。
3梁屬梁安郡;陳天嘉五年(564年),屬南安郡。
4隋開皇九年(589年),屬泉州,大業二年(606年)屬閩州,三年(607年)屬建安郡。
5唐武德四年(621年),蕭銑改建安郡為泉州(治閩縣),縣屬之。
6聖歷二年(699年),析泉州之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治南安,縣屬之;三年(670年),武榮州廢,縣還屬泉州(閩縣);久視元年(670年),復屬武榮州;景雲二年(711年),武榮州更名泉州,縣仍屬之;開元二十九年,割龍溪縣屬漳州;天寶元年(742年),屬漳浦郡;乾元元年(758年),復屬漳州。
7乾元二年(759年)為漳州治,貞元二年(786年),州縣同時遷治於今漳州市,仍為漳州治所。
——————————————
1,《隋書》卷31·地理下·建安郡:“龍溪,梁置,開皇十二年並蘭水、綏安二縣入焉。”(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3冊,879頁)。
——————————————
1,《隋書》卷31·地理下·建安郡:“龍溪,梁置,開皇十二年並蘭水、綏安二縣入焉。”(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3冊,879頁)。
2《讀史方輿紀要》卷99·福建五·漳州府:“龍溪縣,附郭。本晉安縣地,梁天監中,析置龍溪縣,屬南安郡,隋屬建安郡,唐屬泉州,開元二十九年,改屬漳州。”(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5冊,4117頁)。按:梁天監中置梁安郡,今據《紀要》作縣與郡同時設定於天監中的九年(510年)。
3《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漳州:“龍溪縣,郭下。陳分晉安縣置,屬南安郡,後屬閩州。開元二十九年割屬漳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下冊,721頁)。
3《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漳州:“龍溪縣,郭下。陳分晉安縣置,屬南安郡,後屬閩州。開元二十九年割屬漳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下冊,721頁)。
4《嘉慶一統志》卷429·漳州府·龍溪縣:“梁大同四年,分置龍溪縣,屬南安郡。隋屬建安郡。唐初屬泉州,開元二十九年,割屬漳州。”(《四部叢刊續編》,商務印書館,1934年,157冊)。
設定年代不同,存疑。
5《嘉慶一統志》卷429·漳州府·古蹟:“龍溪故城,在今縣南…府志:有古縣,在今縣南十裏十二三都。”(《四部叢刊續編》,商務印書館,1934年,157冊)。
設定年代不同,存疑。
5《嘉慶一統志》卷429·漳州府·古蹟:“龍溪故城,在今縣南…府志:有古縣,在今縣南十裏十二三都。”(《四部叢刊續編》,商務印書館,1934年,157冊)。
6福建省民政廳《福建省地圖集》龍海縣幅,漳州市南有地名古縣,方位裏數相當,當是。(福州,1962年,77-78頁)。
7《隋書》卷31·地理下·建安郡:“南安,舊曰晉安,置南安郡。平陳,郡廢。”(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3冊,879頁)。
7《隋書》卷31·地理下·建安郡:“南安,舊曰晉安,置南安郡。平陳,郡廢。”(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3冊,879頁)。
8《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泉州:南安縣“晉為晉安縣地。陳立為南安縣。”(北京,中華書局,下冊,1983年,720頁)。
9《太平寰宇記》同。按:《隋書》“置南安郡”,何時不明。《元和志》、《寰宇記》“陳立為南安縣”,文當有誤。《元和志》卷29·校勘記108條,謂南安“‘縣’宜作‘郡’”,即當為“陳立為南安郡”,並據《輿地廣記》作陳文帝置。(北京,中華書局,下冊,1983年,733頁)。
但《讀史方輿紀要》和《嘉慶一統志》均謂南安郡置於梁代。
但《讀史方輿紀要》和《嘉慶一統志》均謂南安郡置於梁代。
《嘉慶一統志》卷428·泉州府·建置沿革:“三國吳分置東安縣。晉改曰晉安,屬晉安郡。宋、齊因之。梁天監中分置南安郡。陳因之。”“南安縣,晉太康初改曰晉安,屬晉安郡。宋、齊因之。梁為南安郡治。”(《四部叢刊續編》,商務印書館,1934年,156冊)。
《讀史方輿紀要》記載同。據此,南安郡又當置於梁代。
鄭寶恆在《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梁安郡’條下謂:“南朝梁天監中分晉安郡置。治晉安縣(晉福建南安市東豐州)。…。陳天嘉五年(564)改為南安郡。”(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846頁)。按:此說不脖《隋書》,也合《輿地廣記》,又揉合了《方輿紀要》和《一統志》的記載,當有所據。今據此作梁天監中置粱安郡,陳天嘉五年改為南安郡。資料待查。據《隋書》卷31·地理下·建安郡:“龍溪,梁置,開皇十二年並蘭水、綏安二縣入焉。”(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3冊,879頁)。龍溪縣自梁天監中開始,當屬梁安郡;陳天嘉五年後當屬南安郡。
4,《隋書》卷31·地理下·建安郡:“平陳,改曰泉州。大業初改曰閩州。統縣四:”有龍溪縣。(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3冊,879頁)。
鄭寶恆在《中國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梁安郡’條下謂:“南朝梁天監中分晉安郡置。治晉安縣(晉福建南安市東豐州)。…。陳天嘉五年(564)改為南安郡。”(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846頁)。按:此說不脖《隋書》,也合《輿地廣記》,又揉合了《方輿紀要》和《一統志》的記載,當有所據。今據此作梁天監中置粱安郡,陳天嘉五年改為南安郡。資料待查。據《隋書》卷31·地理下·建安郡:“龍溪,梁置,開皇十二年並蘭水、綏安二縣入焉。”(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3冊,879頁)。龍溪縣自梁天監中開始,當屬梁安郡;陳天嘉五年後當屬南安郡。
4,《隋書》卷31·地理下·建安郡:“平陳,改曰泉州。大業初改曰閩州。統縣四:”有龍溪縣。(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3冊,879頁)。
《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福州:“隋大業二年,改(泉州)為閩州,三年改為建安郡。”(北京,中華書局,下冊,1983年,715頁)。
5,《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福州:“隋大業二年改為閩州,三年改為建安郡。武德六年,改為泉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下冊,715-716頁)。
5,《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福州:“隋大業二年改為閩州,三年改為建安郡。武德六年,改為泉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下冊,715-716頁)。
《舊唐書》卷40·地理三·福州中都督府:“隋建安郡之閩縣。貞觀初,置泉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下冊,715-716頁)。
案:泉州復置時間,《元和志》、《舊唐書》兩書記載有異。《輿地紀勝》卷128·福建路·福州·州沿革:“隋末陷於蕭銑(唐平蕭銑,得泉、建二州),移置建州於建安縣(《新唐志》在武德四年,而《通鑑》載唐以武德五年,方有泉、建二州。不應武德四年預立州名也。當考)。唐平蕭銑,有泉、建二州,而泉、建始並置矣(《通鑑》唐武德五年,唐使者王義重下泉、睦、建三州,而泉、建二州已並置矣。《圖經》謂武德末有泉州、《新唐書》為武德六年,別置建州,是皆未考《通鑑》武德五年之所紀載也)。又以南安縣置豐州(《新唐志》在武德五年),改為泉州(《舊唐志》在貞觀元年),又移泉州之名於晉江縣置。而此復為閩州(《唐會要》在景雲二年)。”(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4冊,3639-3640頁)。
案:泉州復置時間,《元和志》、《舊唐書》兩書記載有異。《輿地紀勝》卷128·福建路·福州·州沿革:“隋末陷於蕭銑(唐平蕭銑,得泉、建二州),移置建州於建安縣(《新唐志》在武德四年,而《通鑑》載唐以武德五年,方有泉、建二州。不應武德四年預立州名也。當考)。唐平蕭銑,有泉、建二州,而泉、建始並置矣(《通鑑》唐武德五年,唐使者王義重下泉、睦、建三州,而泉、建二州已並置矣。《圖經》謂武德末有泉州、《新唐書》為武德六年,別置建州,是皆未考《通鑑》武德五年之所紀載也)。又以南安縣置豐州(《新唐志》在武德五年),改為泉州(《舊唐志》在貞觀元年),又移泉州之名於晉江縣置。而此復為閩州(《唐會要》在景雲二年)。”(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4冊,3639-3640頁)。
據此,泉州在唐武德五年即已存在,非置於武德六年,更與貞觀元年改豐州為泉州無關。泉州復置時間,當在唐武德五年或之前。《輿地紀勝》卷129·福建路·建寧府·府沿革:“隋平陳廢為建安縣,屬泉州。煬帝立建安郡。隋末群盜割據,改建安郡為泉州(《通鑑》在武德五年。新舊《唐志》及《通典》並雲武德四年置建州。不同。象之謹按:趙郡王孝恭李靖,以四年十月平蕭銑,十一月李靖度嶺下九十六州,而唐使者王義重亦以五年正月下泉、睦、建三州。是泉、睦、建三州,武德四年尚未屬唐。則四年之改郡為州,乃群盜割據之日,非出於唐室之命令也。《唐志》及《通典》所書非是,今不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4冊,3689頁)。
據此,建安郡改為泉州、建安縣置建州,當在武德四年,雖非唐室所改,但《唐書》、《通典》均已載入,不可不取。今據以武德四年為斷。此時,龍溪縣當屬泉州。
6,《舊唐書》卷40·地理三·泉州:“聖歷二年,分泉州之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三年,州廢,三縣還泉州。久視元年,又以三縣置武榮州。景雲二年改為泉州。開元二十九年,割龍溪屬漳州。”漳州:“垂拱二年十二月九日置。天寶元年,改為漳浦郡。舊屬嶺南道,天寶割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復為漳州。天寶領縣二:”龍溪“舊屬泉州。聖歷二年,屬武榮州。景雲二年,還泉州。開元二十九年,屬漳州。”(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3冊,1599-1601頁)。
6,《舊唐書》卷40·地理三·泉州:“聖歷二年,分泉州之南安、莆田、龍溪三縣,置武榮州。三年,州廢,三縣還泉州。久視元年,又以三縣置武榮州。景雲二年改為泉州。開元二十九年,割龍溪屬漳州。”漳州:“垂拱二年十二月九日置。天寶元年,改為漳浦郡。舊屬嶺南道,天寶割屬江南東道。乾元元年,復為漳州。天寶領縣二:”龍溪“舊屬泉州。聖歷二年,屬武榮州。景雲二年,還泉州。開元二十九年,屬漳州。”(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3冊,1599-1601頁)。
《新唐書》卷41·地理五·泉州:“本武榮州,聖歷二年析泉州安、莆田、龍溪置,治南安,後治晉江。三年,州廢,縣還隸泉州。久視元年復置。景雲二年更名。”漳州:“垂拱二年析福州西南境置,以南有漳水為名…縣三:龍溪,本隸泉州,後隸武榮州,開元二十九年來屬。(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4冊,1065-1066頁)。
7,《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漳州:“乾元二年,緣李澳川有瘴,遂權移州於龍溪縣置,即今州理是也。”(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下冊,721頁)。
7,《元和郡縣圖志》卷29·江南道五·漳州:“乾元二年,緣李澳川有瘴,遂權移州於龍溪縣置,即今州理是也。”(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下冊,721頁)。
《新唐書》卷41·地理五·漳州:“開元四年徙治李澳川,乾元二年徙治龍溪。”(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4冊,1066頁)。據此,作乾元二年漳州遷治今漳州市南十裏的龍溪古縣。
龍溪故縣何時遷今漳州市,各書均不載。《輿地紀勝》卷131·福建路·漳州·州沿革:“初置於漳浦縣南八十裏,後遷治李澳川,舊屬嶺南道,後改隸江南東道,改漳浦郡(天寶元年),復為漳州(乾元元年),遷治龍溪,今州理是也(《唐志》在乾元二年。《圖經》雲,興元二年,刺史柳少安請遷治龍溪,貞元二年,敕從之。年月小有不同)。”(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4冊,3762頁)。今據此作縣治與州治同時在貞元二年從龍溪古縣遷於今漳州市。
龍溪故縣何時遷今漳州市,各書均不載。《輿地紀勝》卷131·福建路·漳州·州沿革:“初置於漳浦縣南八十裏,後遷治李澳川,舊屬嶺南道,後改隸江南東道,改漳浦郡(天寶元年),復為漳州(乾元元年),遷治龍溪,今州理是也(《唐志》在乾元二年。《圖經》雲,興元二年,刺史柳少安請遷治龍溪,貞元二年,敕從之。年月小有不同)。”(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4冊,3762頁)。今據此作縣治與州治同時在貞元二年從龍溪古縣遷於今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