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海寺
- 外文名:Longhai temple
- 原名:龍興寺
- 坐落於:福建省石獅市古浮村
福建石獅市龍海寺,歷史,現狀,黑龍江九泉山龍海寺,沿革,景觀,
福建石獅市龍海寺
歷史
據史料記載,龍海禪寺始建於南宋淳祐二年,由當時安海龍山寺的住持釋戒定上人命高徒清聲法師倡建。相傳,初建時的龍海禪寺為歇山頂三間二進的結構,左右陪護屋,周以牆維護。後因宋元交兵,整個寺院被毀於一旦。公元1322年,釋融恆法師奉祖庭住持覺路大師之命重興,但到公元1367年,剛剛興盛起來的龍海禪寺又在戰爭的硝煙中被毀。
公元1384年,釋徽猷奉祖庭住持盼安上人之命,募化鳩工重建。寺院建築規模仍仿照最初樣式,規劃建成為重檐歇山頂五開間三進,其中軸線自外而內,列山門、平台、佛閣、配殿、大殿及僧舍等。整個寺院的規劃與建設都是由盼安上人率領徒弟徽猷苦心經營的,也正是從這時起,龍海禪寺才又恢復了原來的輝煌。 寺院建成後,徽猷法師任寺院監院,法師以經弘道,以文會友,以武研藝,以醫濟世,因而皈依者頗多,寺院常住僧俗最多時達到百餘名。
徽猷法師圓寂後,由其弟子眇漫繼續傳燈授業。眇漫法師以開拓進取的精神,採取以禪養寺,廣植果樹,墾植禪園,一時間龍海禪寺聲蓋四遠。
公元1422年,由於寺院年久失修,眇漫和尚決定鳩資重建。當時任刑部郎中的倪維哲為新建的寺院提匾曰“善演妙法”,並復聯雲“開來繼往喜今朝民安國泰古剎重新,元始要終憶昔日教講律修宗風丕振”。而當時的吏部主事楊端儀則為寺院提額雲“龍游滄海”,也正是因為這幅匾額,當時還叫做龍興寺的寺院改寺名為“龍海”,並沿用至今,才有了今天的龍海禪寺。
公元1604年,當時的監院亦昌爰請檀越董事鳩資重修龍海禪寺,使得寺院規模再一次擴大,建成後的龍海禪寺成為那時石獅地區比較著名的寺院之一。公元1644到1661年,當時的住持僧玄凌法師率僧侶二十八名從國姓(鄭成功)義師起事抗清復台,1661年,大清政府實行遷界禁海,龍海禪寺受到牽連蒙冤遭毀。後來復界後,因為寺僧侶助鄭之嫌,無人敢為重修,遂致廢丘。迄民國初年,仰賴海外鄉胞和台灣同胞鳩資寺院才得以修復,嗣後亦多次修葺。
現狀
改革開放後,黨和政府落實了宗教政策,1995年在海內外鄉親呼聲下,當地信眾決定擴建寺院。1998年12月,當地信眾到泉州承天寺誠聘通光法師、法安法師來寺主持寺院的一切寺務。目前,寺院已建成有彌勒殿、大雄寶殿、念佛堂、五觀堂、僧寮、慈愛老人福利院等設施。其他如龍海寺慈濟醫院、教學樓、法堂、藏經閣、祖堂、龍海寺素食館、上課堂,已在籌劃中,這其中旨在提倡醫德,在面對病人時醫生要一視同仁,為任何需要救助的病人提供幫助的慈濟醫院,和為弘揚素食文化,減少殺生的龍海寺素食館,都已經初具規模。
如今的龍海禪寺有常住僧眾三十餘人,在寺院住持的帶領下,堅持早晚功課、過堂、出坡等。為了今後能如法如律,弘揚佛法,重振宗風。該寺還派出徒眾到廈門閩南佛學院、莆田廣化寺佛學院學習。
據該寺主持通光法師介紹,十年內,此寺將建成集宗教、旅遊於一體的石獅市濱海的佛教旅遊勝地。
黑龍江九泉山龍海寺
九泉山龍海寺位於海倫市市區南部5公里處,龍海寺所在之處從遠處看來猶如一條盤臥在那裡的巨龍,並且在巨龍的身上有9個泉眼,這9個泉眼無論在春夏秋冬的哪個季節都能源源不斷地流出清澈的泉水,為此得名為九泉山龍海寺。現如今,龍海寺擁有大雄寶殿、平安塔、齋堂等。
沿革
海倫市九泉山龍海寺始建於1875年,位於海倫市南興鄉南興村,有土地8垧,果樹2垧,廟宇11間。“文革”期間,寺院被砸毀,財產被抄,僧人被遣散。1992年,市委、市政府批准恢復了龍海寺,並要求南興鄉南興村將土地和果樹退還寺院,落實黨的宗教政策。
景觀
九泉山。山並不高,主體由黃沙土構成,頂部有一米左右的黑土層,海拔不足300米,也就算是平原小丘陵而已,此山因南麓腳下有九眼終年溢水的清泉而得名。泉水穿過近400米寬的沼澤草甸地帶進入一條不知名的小河,河水四季汲納九股清澈的泉溪,依山勢由東向西流淌。山的腰部坐落著一處遠近聞名的龍海寺,不知它始建於哪朝哪代, 在此沐雨臨風了多少年,但始終不知疲倦地接納著絡繹不絕叩拜的人群。每年春夏二季,九泉山總是冠以蔥蔥蘢蘢的樹木花草,翠色瀰漫,空濛欲滴。紅松蒼勁挺拔,楊柳依依飄蕩,丁香陣陣溢香 ,橡樹剪影婆娑,榛叢綠藤縈繞,柞樺遍挺脊樑……沿坡而下,有刺梅成叢,百花競放,花兒掩映的草叢裡涌動著蜂群蝶浪。河套綠茫茫的草甸里,野鴨頻頻起落,百鳥枝頭歌唱,溪水嘩嘩流淌,魚兒徘徊徜徉……道不完人間絕佳勝景,數不盡曠野自然風光。每每流連於此情此景,頓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其喜洋洋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