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山古戰場

龍泉山古戰場

龍泉山海拔281.5米,位於肥東縣橋頭集鎮,為當地群山之首。龍泉山所以得名龍泉,皆因山腰有清澈古泉綿延千年而不絕。龍泉之水常年保持18度,甘甜爽口,有23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泉山古戰場
  • 定義:是明代的古戰場
  • 時間:1635年
  • 首領: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
  • 地點:肥東縣橋頭集鎮
歷史回眸,現狀簡介,

歷史回眸

肥東縣龍泉山的兩個山頭之間的山溝叫十八橫,是明代的古戰場,1635年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帶領起義軍與明代官兵曾在這裡展開一場惡戰,經過半日的拼殺,明代官兵被打得大半死傷,起義軍得勝班師。 明代崇禎八年,朝廷腐敗,官吏貪圖享樂欺壓百姓,加之水患不斷,民不聊生,激起了老百姓的反抗,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軍的暴動活動一浪高過一浪。當時力量較強的張獻忠領導的起義軍打進鳳陽,燒毀了皇陵後,馬不停蹄帶領起義軍一路衝殺,先後消滅官兵3000多人,回到肥東店埠休整,為鼓勵部下的英勇作戰精神,邊養精蓄銳,邊開展比武,許多將士在比武中受到嘉獎。半月後,張獻忠又起兵廬州。然而廬州城防如鐵桶一般,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下,收兵回營與軍師共商對策,正在思考中,發現有一農夫推著木製的獨輪推車往廬州城中送糧,經過問話,農夫送糧是因為兩個兒子已餓得臥床不起,送糧只保二子性命。張獻忠得知情況後,發動士兵把帶的歡團往城中撒去,當發現像雨點似的歡團從天而下,守城的官兵如狼似虎拚命搶奪,張獻忠和部下的士兵破城而入,鎮守在廬州的主帥朱丁,眼看大勢已去,帶著部下衝出重圍。張獻忠的起義軍緊追不放,當官兵奔走到橋頭集龍泉山的十八橫山溝時,口渴如火的官兵發現山下有一口水塘,立刻跑去,然而張獻忠的起義軍沖向口渴的官兵群,在兩軍的對壘中,進行一場惡戰,當主帥朱丁的人頭被砍下後,官兵四處逃竄,跑的跑,溜的溜,煙消雲散。於是張獻忠又迎來了大捷,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現狀簡介

上世紀70年代,地方政府利用十八橫的有利地形,興建了一座大水庫。1996年合肥二電廠興建後,這座水庫變成了煤灰堆放地,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大量的建材原材料。為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