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源流
龍檔由“
板凳龍”發展而來,用木頭製作成凳形的龍身,多節聯結成一條木板龍身,它是浙南樂清地區別具地方特色的傳統工藝美術之一,也是江南人民長期以來進行自娛自樂的一種民間文化活動形式。
樂清龍檔歷史悠久,元大德年間撰修的《
樂清縣誌》曾對樂清城鄉元宵節活動有過生動的描寫:“里社笙歌達旦,通衢剪彩,與眾共賞,與民同樂。”“火樹光騰城不夜,銀花焰吐景長春。”樂清龍檔據傳始於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歷史。
明代
姜淮所著《歧海瑣談》記載,當時樂清就有盛傳“村落糊楮,像龍首尾,裁版為身,機轉轆轤,篝燈於上,從以金鼓,沿門索賞,謂之龍船燈。”首飾龍製作技藝是浙江南部溫州地區樂清境內一種獨特的民間工藝,目前主要集中在樂清市北白象鎮、柳市鎮等西鄉一帶。樂清古老的吳越民俗遺存、濃郁的海洋文化氣息和商貿文化特色,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是首飾龍製作技藝誕生的基礎。樂清首飾龍因其具有獨特的民俗文化價值和極強的觀賞性,一直受到當地民眾的喜愛。每年元宵節前後,樂清各地都會舉行盛大的首飾龍遊行活動,人們期望首飾龍能帶來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火樹光騰城不夜,銀花焰吐景長春。”樂清西鄉一帶有著劃龍船的傳統習俗,一般都是正月初八上燈,正月十七光燈,而龍檔正月初一就開始拼裝。龍檔隨著龍船出遊,鑼鼓開道,吹吹打打,好不熱鬧。翁垟鎮雪灣村的木雕龍檔始製作於光緒四年(1878年),至今已有131年的歷史,由於年代久遠,它的最早雕刻者已經無從考證。後幾經修復。
1952年以後相繼開展破除迷信和破四舊等運動,村里不再劃龍船,該
龍檔也被束之高閣,分別存放在村里兩戶大戶人家的樓閣上。也正因如此,在文化大革命年代紅衛兵到處抄家時,這條龍檔才躲過了一劫,被保存了下來。據村民李希勤介紹,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村里請樂清龍檔雕刻名家鄭祥奎、鄭勝存2人修復該龍檔時,重新雕刻配置了全部檔鑲人物雕刻和部分其他部位及有關配件。中央電視台來樂清市拍攝“千年古縣”時,這條古老龍檔就吸引了他們的目光,被搬上央視的螢屏。
2007年,首飾龍製作技藝成功申報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07年9月,樂清首飾龍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中展出;2007年12月被中國藝術研究院收藏。當前,樂清有2家專業的首飾龍製作基地。該項目價值重大,技藝難學,藝人年紀漸增,保護迫在眉睫。
表演形式
雕刻
樂清龍檔取材選用樟樹與田泥樹,
樟木雕刻檔頭、檔尾、檔鑲人物和牌坊以及亭台樓閣,用田泥樹製作檔板、大檔背、小檔背和檔柄。龍檔一般長20至40米,把樟木和田泥樹用木工鋸鋸成塊形或扁方長形的板料,再按規格定好檔背和檔板的木料,接著對板料按規格加工成檔板和檔背,並對塊料進行選題加工人物(如戲劇人物、三國、神話故事等題材)。檔背和檔板之間配好檔鑲材料,每個檔鑲上定好各個歷史故事人物,每個檔板上有猛獸,還有故事人物上的旗桿斗。檔頭和檔尾配上亭台樓閣及牌坊,亭台樓閣內又有歷史人物和活動的情節。檔背、檔板採用浮雕山水花鳥和人物故事題材。整個雕刻完工後還要油漆加工、色彩描繪,整條龍檔一律漆上朱紅,貼上金箔或紅、黃、藍、綠、紫各種色彩。最後把燈籠放置在檔板中間,在遊行時點亮燈籠,就顯出其玲瓏剔透、金碧輝煌的氣勢。
出遊
龍檔出遊時,彩旗燈牌鑼鼓開道,長竿燈籠引路,首飾龍在其中,樂清龍檔隨後,末尾鼓樂隊吹吹打打,一派“火樹銀花滿街舞”的盛景。整條樂清龍檔由身強力壯的青年背檔,每人身穿武功服,戴頭巾,腳步合著鑼鼓的節奏邁進,顯得英姿勃勃。當樂清龍檔遊行到指定地點,那裡早已擺好香案,貢上祀品,點燃鞭炮,迎接龍檔隊伍的到來。先由龍檔在寬闊的場地表演舞龍,幾十人扛著龍檔加快步伐,一會兒扛著龍檔卷圈式,一會兒波浪式跑動。而後龍檔停在香案邊,讓民眾觀賞,並由游龍隊伍里的唱師在香案前唱賀詞。行罷禮儀,主人要放鞭炮歡送樂清龍檔出遊。到了正月十七落燈之夜,龍船和樂清龍檔要在本村各條龍船和龍檔能夠遊行的路上行一遍,這在本地被稱為“十七夜收傷”(有降魔伏妖之意),然後把竹篾紙糊成的龍船燒掉,以保一方平安。
傳承意義
樂清龍檔這一民間燈彩遊藝活動,除了老百姓用來娛樂消閒外,還包含著人們的美好願望——用樟木等製作龍檔來消災辟邪保平安。每年正月初十(上燈)至十七夜落燈(一般都是在正月初七上燈,但有的初二就開始上燈,樂清龍檔提前上燈,是為了延長燈節的活動期限),而後各村都拉出自己的龍檔,匯集於一起相媲美,逐漸成為民眾進行民間文化娛樂的活動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