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旺莊街道

龍旺莊街道

龍旺莊街道是地名,位於山東省萊陽市東部,北起204國道,南臨清水河,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3.2萬人(2009年)。辦事處駐龍門東路,藍(村)煙(台)公路,煙(台)青(島)一級公路、309國道縱橫交錯。旅遊勝地有鳳凰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龍旺莊街道
  • 外文名:Long Wang Zhuang Street
  • 地理位置:山東省萊陽市東部
  • 人口:3.2萬人
  • 面積:78平方千米
沿革,郵編,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旅遊資源,望石廟,鳳凰山,

沿革

1956年建官莊鄉,1958年改公社,1962年改紀格莊公社,1982年更名龍旺莊公社,1984年建鎮。1996年,面積72.1平方千米,人口3.5萬人,轄北龍旺莊、南龍旺莊、西廟後、東廟後、石溝、塹頭、倪家店、廟西、喬家泊、北官莊、紀格莊、南埠、水南、梁好泊、南官莊、洞仙莊、北姜格莊、周格莊、溪聚、文翹泊、西祝家廟、東祝家廟、鹿格莊、瓦屋夼、田格莊、北曲格莊、南曲格莊、東陡山、西陡山、中陡止、止鳳、接家莊、棗莊、柳樹夼、源水夼、逍仙莊36個行政村。2001年1月,撤銷龍旺莊鎮,設立龍旺莊街道,辦事處機關駐原龍旺莊鎮政府駐地。2006年底,面積78平方千米,總人口31241人,其中非農業人口926人,轄36個行政村,39個自然村。

郵編

265209

2011年代碼及城鄉分類

370682003:~201 123北龍旺莊村 ~202 220東陡山村 ~203 220中陡山村 ~204 220西陡山村 ~205 220南曲格莊村 ~206 220北曲格莊村 ~207 123南龍旺莊村 ~208 220瓦屋夼村 ~209 123溪聚村 ~210 220南埠村 ~211 123周格莊村 ~212 123北姜格莊村 ~213 123洞仙莊村 ~214 220水南村 ~215 220接家莊村 ~216 220柳樹夼村 ~217 220止風村 ~218 220源水夼村 ~219 220逍仙莊村 ~220 220棗莊村 ~221 123紀格莊村 ~222 220喬家泊村 ~223 220塹頭村 ~224 123倪家店村 ~225 123石溝村 ~226 123東廟後村 ~227 123西廟後村 ~228 123廟西村 ~229 111梁好泊村 ~230 112北官莊村 ~231 112南官莊村 ~232 112鹿格莊村 ~233 112東祝家廟村 ~234 112西祝家廟村 ~235 112田格莊村 ~236 112文翹泊村

旅遊資源

境內有“望石廟”。“望石遊春”昔為萊陽八景之一,鳳凰山上有“洞仙寶泉”,“洞仙春曉”現在是萊陽著名景觀。

望石廟

位於望石山頂,東廟後村南0.5公里。望石山海拔107.1米。據傳望石神仙在此居住,而得名望石山。山頂有一巨石似蟾,頭上高負一無梁危廟。廟內有塑像3尊,中間為唐高祖李淵,兩邊則是他的兒子。據傳廟是李世民東征路過此地時,令當地官員修建的。《登州志》稱其為泰山行宮,有“小岱東”之稱。俗以山名稱“望石廟”,實則為“僕射廟”。廟建於山巔蟾石額角之上,巧奪天工,歷代香火不絕。早年每逢遊春盛會,商販雲集,遊人如潮。廟內香菸繚繞,戲樓鐘鼓鏗鏘,人馬喧嚷,十分熱鬧,是為“望石遊春”,為古萊陽八景之一。
廟東有山經匍匐右轉,游者踞石危坐以俯視,群山若丘,人馬如蟻,嵐光野秀,盡在眼底。當地民間流傳這樣一個故事:某年,新任萊陽縣令逢廟會點戲時,當地會首向他稟告:千萬別點《宮門帶》。縣令一聽,覺得冒犯了自己權威,便發火道:“我就要看這齣戲!”會首不敢違抗,忙通知戲班演出《宮門帶》。當演到李世民宮門掛玉帶這段情節時,頓時狂風大作,烏雲密布,傾盆大雨從天而降,百姓一鬨而散,縣令也被淋透,狼狽不堪。原來劇情涉及到廟內主神李淵生前逸事。李淵兩個愛妃與其兒子建成、元吉淫亂,李世民進宮探視父親走到內宮門口時,宮內傳出兩位兄弟與二妃的淫亂之聲。李世民便心生一計,解下玉帶掛在宮門上,以示警告。李淵在獲悉真情後,處置了逆子和淫妃。“文革”期間,望石廟被毀。

鳳凰山

原名“烽火山”,面積約1平方公里,因曾設烽火台而得名。山中曾有“水母娘娘廟”,流傳許多神話故事。
傳說“八仙”呂洞賓,在唐會昌年間兩舉進士不第,遂浪跡江湖,遊歷各地。“八仙過海”前,呂洞賓雲遊至烽火山,看上了這塊風水寶地,居于山洞中,山中林深茂密,石壁陡峭,巨洞深邃,泉水潺潺,清澈透底,終年不息。東西兩洞,東洞高約1.5米,深15米;西洞高約2米,深約20餘米,被譽為“洞仙寶泉”。傳說洞中泉水可治百病,山又名“寶泉山”,山北村莊因名“洞仙莊”。
烽火山更名鳳凰山,有一段傳奇故事。傳說宋琬之兄宋璜在崇禎十三年(1640年)中進士後乘船赴任,行至渤海灣遇巨風,曾立船頭焚香許願於烽火山“水母娘娘”而免遭不測。為還願重修了廟宇,並在洞中雕刻了呂洞賓像。在拜廟時,驚起一支雉雞,為取吉祥之兆,遂改烽火山名為鳳凰山。早年間,每年農曆四月廟會期間,遠近商賈百姓雲集,人山人海,香火大盛。清晨,朝霞為大地塗上一層斑斕色彩,鐘聲在蒼茫晨色中迴蕩。是為“洞仙春曉”。1931年,廟宇拆除,寶泉乾涸,唯石洞尚存。1992年,于山頂建一亭閣,山後石壁上題字:“鳳凰山”,是著名書法家崔子范題寫的,西北面山洞之上立有呂洞賓大理石像。山洞以下修建了4米寬99級大理石台階,拾級而上,可達山上各景點。2000年5月,萊陽市政府確定鳳凰山為“萊陽市鳳凰山地質地貌景觀保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